他被日軍公認的中國軍神,岡村寧次贈刀以表尊敬,最後晚年悽涼

2021-01-19 騰訊網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大釗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湧現出很多的英雄人物。他們是馳騁疆場的大將軍,也是不怕犧牲的革命志士。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華夏危難之際,方是展現中華男兒英姿之時。此人是日軍口中的軍神,岡村寧次贈刀表示尊敬,晚年卻非常悽涼。此人是誰?他又有什麼傳奇經歷?

七七事變以後,日軍全面侵華,中國軍民同日軍展開了為期八年的較量。這八年,是中國最為困難的八年。中國軍民用堅韌和毅力守衛住祖國河山,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國門。在中國抗日的幾年時間中,中國遠徵軍開赴緬甸,同盟軍一起抗擊日軍,打出中國軍人的氣勢。說起中國遠徵軍,便不得不提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國民政府陸軍上將軍銜。孫立人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是國軍名將。孫立人在第一次緬戰任38師師長。遠徵軍第一戰,孫立人名聲大躁。尤其是仁安羌之戰,孫立人以一團兵力擊敗日軍4300多人,同時解救了7000英軍,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此戰以後,孫立人將軍立刻成為英美新聞報導的焦點。

入緬第一戰,孫立人為中國掙夠了面子,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風採。僅僅第一戰,孫立人將軍便享譽世界,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人物。為此,老蔣給他頒發四等雲麾勳章以此來表彰孫立人的戰績。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不列顛帝國司令勳章,美國羅斯福總統亦授予他「豐功」勳章。

到了第二次緬戰時,孫立人任新一軍軍長。此時,孫立人將軍重振雄風,一鼓作氣的殲滅日軍精銳。僅僅一年時間,孫立人將軍所部共殲滅日軍3萬3千多人。不得不說,孫立人將軍是國民黨軍級單位將領之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由此以後,孫立人將軍也成為日軍的噩夢。當時,日軍只要提起孫立人,便聞風喪膽,落荒而逃。尤其是緬甸的日軍,聽聞孫立人將軍名聲,便抱頭鼠竄。那種恐懼,發自內心,根本掩藏不住。

孫立人將軍主要活躍在中南半島,其名聲卻享譽世界。孫立人運用的戰術、顯示的戰力備受國內外各方肯定,享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之譽。而那些曾經被打敗的日軍在緬甸戰後史料上,也尊稱他為「中國軍神」。

等到日軍投降之時,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特意要見孫立人將軍,並把佩刀贈送於他,表示對孫立人將軍的尊重。後來,孫立人被老蔣帶去臺灣,並且囚禁半生,在孤獨寂寞的囚禁之中結束輝煌的一生。

孫立人將軍是國人的驕傲,在國際戰場上打出國威,為中國正名。孫立人將軍馳騁疆場,蓋世無雙,引得日軍聞風喪膽。

相關焦點

  • 岡村寧次在中國的最後一戰,比起戰敗,日軍的所作所為更難理解
    雙方參戰總人數高達28萬餘人,戰線已經長達200多公裡,最後一戰,日軍被我軍重創,在懷化,邵陽市附近戰敗,湘西會戰以日軍失敗告終,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為進攻。 ,其成績十分優異,一路上的進展都十分順利,其進入軍隊之後,飛速晉升,到了後來,他甚至坐上了侵華日軍總司令的寶座,岡村寧次和其帶領的侵華日軍,在我國犯下了累累罪行,其罪行不容磨滅,但是崗村寧次作為一個日本甲級戰犯,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日本高級戰犯在國際法庭被審訊,在這之中,岡村寧次卻逃脫了懲罰,蔣介石在軍事法庭上還為他開脫,後來,蔣介石甚至還授予他國民黨高級軍事顧問的職位。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為何沒走上軍事法庭?
    他的軍銜也隨著職務變化不斷扶搖直上成為日軍大將。 日本戰敗消息傳到中國,起初,岡村寧次並不願意承認失敗,十分希望可以繼續再戰,日本天皇裕仁已失去戰鬥意志,決定停手《波茨坦公告》,岡村寧次內心雖失望,可他依舊遵守詔令開始部署日軍投降事宜。很快,他參加了國民黨組織投降儀式,當他在投降書上簽字,又交出自己佩刀,表示日軍將全面投降。
  • 第一個被中國軍擊斃的日本「軍神」,他的兒子為啥被日軍處死了?
    原來,這是源自一個日本軍官的名字,林大八,他是上海事變中,第一個死在這裡的日軍將領,也是中國14年抗戰中,第一個在大陸擊斃的日本將級高官。 林元太兵衛是高級武士,他的兒子林秀芳,也從小尚武,但到他這一代,日本明治維新,收復了各藩,天皇親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武士隨著藩主的消失,也在明治時代漸入了歷史。所以林秀芳最後由武士夢想,轉為了陸軍士官。 這是多數明治初期武士轉型的一種模式。岡村寧次也是這樣,最終走向了軍官。 劉秀芳上的是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3期畢業。
  • 岡村寧次指揮芷江會戰,300日軍投降後還打鬧,國軍:日軍完了
    1945年4月,侵華日軍欲爭奪芷江空軍基地,由此發起芷江保衛戰,這次戰役是我國抗戰時期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會戰。戰時長達兩個月,日軍出兵5個師十萬餘人,國軍出兵9個軍26個師,雙方總兵力達28萬多人,戰線二百多公裡,最後以日軍戰敗結束。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
  • 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所以軸心國的三大成員,最後就只有日本還在孤立無援的,苦苦支撐著最後的戰役,歐洲戰場的硝煙逐漸平息,二戰的戰場中心逐漸向亞洲轉移,日本的局勢並不好,一方面是美國,一方面是中國,甚至於蘇聯有計劃進攻日軍,所以日軍在此時士氣低落,在所難免,在戰場上顯得格外被動的日軍,因此也急切需要一場戰爭的勝利來鼓舞士兵,扭轉戰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日軍主動發動了芷江會戰,對於此次戰爭的結果也顯而易見,日軍即便硬抗也最終難逃戰敗的宿命
  • 岡村寧次:日本向中國妥協求和的最佳時機,並非1945年
    一、岡村新職位 1941年7月10日,剛剛被東條英機擢升為大將的岡村寧次,再次被派往中國。 臨行,陸相東條率眾幕僚和軍官,親自到火車站為他送行。 他的新職是華北方面軍司令。
  • 岡村寧次認為,他是八路軍最難對付的一個將領,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林帥就認為白崇禧最不好打,白崇禧卻認為劉伯承比他厲害,劉伯承又認為三野的「戰神」比他更厲害,三野「戰神」繞了一圈卻認為林帥比他厲害。 另外一些將領,比如彭老總,他認為比較厲害的人就很特別,是日軍的大將岡村寧次,他認為有很多地方應該向岡村寧次學習,不過這位日軍指揮官認為最厲害的人,卻是一位八路軍將領,他叫包森,遠沒有上面那些將領有名。
  • 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岡村寧次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芷江的這一戰, 是日軍在中國戰場的又一次傷亡慘重的一戰,也是他們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對中國發起的進攻戰。 日軍在此次會戰中傷亡了2.7萬人,其中死亡人數就佔了46%左右,所剩下的日軍為了逃命,丟失了很多武器裝備,如榴彈炮、山炮、迫擊炮,騎兵、步兵丟棄的馬匹、步槍和子彈數不勝數。而且還俘獲了447位日軍,但國軍只陣亡了7817人,與日本相較而言,國軍傷亡的人數真的是一個很小的數字。
  • 侵華日軍的首領岡村寧次,為何在日本投降後,沒上軍事法庭
    岡村寧次,侵華日軍的主要帶領者之一,多次對八路軍和敵後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燒殺擄掠,幹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情,犯下累累罪行。可是為什麼他明明被列為戰犯,卻還是可以躲過軍事法庭的審判呢?    岡村寧次沒有參與太平洋戰爭,他的主要軍事犯罪活動都是集中在中國大陸,所以美國人沒有堅持從中國引渡他。後來隨著多方人士的提議,以及審判規模的擴大,岡村寧次才成為戰犯,被要求引渡到遠東軍事法庭,不過他還是躲過了東京審判。
  • 日軍少將斃殺於此,日本吹為「軍神」
    第16期在日本軍界有榮耀16期的稱呼,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磯谷廉介等都是第16期畢業的。 20日夜,他指揮第7聯隊一部,從江灣鎮向北進攻嚴家橋。由於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日軍陷入苦戰。第7聯隊另一部分在日軍海空力量的支援下從江灣鎮南側進攻,同樣遭遇中國軍隊頑強阻擊,寸步難行。
  • 手術72刀不用麻藥,他被稱為「軍神」
    他與鄧小平一起 率領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 為新中國的創建立下不朽功勳 今天 我們一起重溫 元帥的傳奇故事 感受他的風採 手術72刀不用麻藥
  • 他是二戰侵華日軍總司令,卻逃脫戰爭懲罰,82歲仍不懺悔
    1944年11月,岡村寧次擔任日本派遣中國軍隊總司令官。如果按照職位等級劃分,在華日軍中他的職位最高,所以他一定夠資格成為甲級戰犯。1941年百團大戰後,岡村寧次被調任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中日戰爭末期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
  • 日本宣布投降時,手握80萬日軍的岡村寧次是啥反應?冷冷說了4個字
    當時,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就是當時中國軍人需要研究的一位人物,岡村寧次的作戰方法非常暴力,即便接到軍令投降也想繼續作戰,完全不顧日本天皇所下達的命令,可見他是一個多麼頑固的人。 1945年岡村寧次收到了軍令,天皇從日本發給了岡村寧次一封軍令,說要停止作戰。但是遠在中國戰場上的岡村寧次果斷的回覆了4個字:繼續作戰。
  • 民國頭號律師:任復旦大學副校長,晚年替岡村寧次辯護,遺臭萬年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1949年,已經51歲的江一平,會不顧自己父親極力勸阻,寧願背上千古罵名,也要為罪惡滔天的清華日軍頭子岡村寧次脫罪。 岡村寧次這個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百團大戰之後,成為侵華日軍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岡村寧次執行的「大掃蕩政策」,對華北地區平民經行慘絕人寰的殺戮,不僅如此,岡村寧次還是日軍大本營決策侵略戰爭的核心人物之一
  • 岡村寧次手握80萬大軍,在天皇投降後,冷冷說了4個字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得不提岡村寧次,相信很多國人對於這個名字都不陌生,當年天皇宣布日本投降的時候,他還手握80萬大軍,聽完天皇的公告之後他是如何做的呢?在一戰中日本趁機佔領的青島,而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日本派岡村寧次到青島做情報工作,這一待就是長達4年他對中國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事實上日本一直都覬覦中國這塊土地,在歷史上曾先後來到中國不過都以失敗而告終,不過賊心仍然不死,為了更有把握的拿下中國,日本可謂是做足了功課。
  • 岡村寧次在河南最難打的一個城市,是哪一座?
    當時日本的重心,已不在中國,而在南洋。而南洋戰場自中途島與美國一戰,節節敗退,戰略重心一再調整。保護日本本土,是最後的底線。而此時的日本本土,早已經暴露在美軍最霸氣轟炸機B29的航程之下。B29就是最後扔下原子彈的那個飛機。為確保航線安全,中國在桂林、柳州等地,興建了B29停飛機場。
  • 芷江會戰,曾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或比戰敗更恥辱
    我軍在將領王耀武的帶領下,贏得最後的勝利。這一戰,雙方共有28萬餘人參戰,戰線已經長達200多公裡,最後一戰,日軍被我軍重創,在懷化,邵陽市附近揮動白旗,選擇投降,湘西會戰以日軍失敗告終,也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為進攻。其實按照當時的局勢來看,湘西會戰的發生是必然趨勢,而日軍在之後的戰爭中也勢必會逐漸喪失其主動權。
  • 抗戰中日軍最慘一仗,驚動天皇求救,空投200軍官卻落地成鬼
    9月20日,岡村寧次為了打破僵局,命令日本精銳松浦師團(106師團)進攻江西德安,以對中國軍隊形成大迂迴包抄。 這本是一次比較隱蔽的「奇襲戰」,106師團只能選擇荒闢山地行軍,武器彈藥都必須人扛著走,把日軍累的疲憊不堪,終日衣衫都被汗水溼透,山地夜間非常冷,日軍患病人數激增。
  • 韓國人評出的「四大軍神」和中國的「韓白李嶽」比,會怎樣?
    韓國雖小,但是民族自豪感堪稱世界第一;硬是在其短暫的歷史中,生拉硬湊出了「四大軍神」,用來滿足其民族榮譽感,來看看韓國人的「四大軍神」後,再來簡介下中國的「四大軍神」,可好?韓國四大名將之乙支文德乙支文德是7世紀早期傑出的中國東北少數民族高句麗族將領,也是中國東北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