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認為,他是八路軍最難對付的一個將領,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2021-01-13 騰訊網

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無論你多麼厲害,都有比你更厲害的人,這句話對戰場上徵戰四方的將領也是一樣的。林帥就認為白崇禧最不好打,白崇禧卻認為劉伯承比他厲害,劉伯承又認為三野的「戰神」比他更厲害,三野「戰神」繞了一圈卻認為林帥比他厲害。

另外一些將領,比如彭老總,他認為比較厲害的人就很特別,是日軍的大將岡村寧次,他認為有很多地方應該向岡村寧次學習,不過這位日軍指揮官認為最厲害的人,卻是一位八路軍將領,他叫包森,遠沒有上面那些將領有名。

包森是個窮人出身,可他的父親也明白「知識就是力量」,所以攢錢送包森讀了幾年的私塾,不過最後還是因為家裡太窮而輟學了,但他讀了幾年私塾後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讓他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並且也喜歡遇見事了抱打不平。

李大釗去世後,在他的追悼會上,包森就當眾怒罵東北王張作霖的罪行,當時張作霖可是民國的最高統治者,可包森也並不害怕。1931年,日本人製造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包森又怒罵蔣介石。

戴季陶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那一次他到西安來視察工作,包森就組織愛國學生圍住了戴季陶的專車,當面詰問戴季陶為什麼幫蔣介石一起出賣國家,他一時無話可說動用權力找來了警察,趕走了示威的學生。

全面抗戰爆發後,包森進入延安抗大學習,學成後上級安排他到盤山去工作,負責在當地開闢盤山革命根據地。而當時盤山的條件很差,建立這個抗日根據地非常艱難,同時日軍還經常向這裡發動大掃蕩。

不過,包森指揮得當,他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就消滅了一個日軍的騎兵中隊,日軍的黑名單上就多了一個包森的名字。隨後他又立下了很多戰功,包森當上了冀東軍區副司令,雖然身居高位,但包森並沒有閒下來,繼續指揮部隊和日軍戰鬥,取得了很優秀的戰績。

最後,包森的威名連日軍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都知道了,岡村寧次就認為,八路軍最難對付的一個人就是包森,包森的部隊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據戰後統計,抗戰期間包森參加了上百次的抗日戰鬥,經常和日偽軍的部隊正面交鋒,包森從來沒有躲在後方指揮,每次都親臨前線和戰士們一起出生入死,把野蠻的日軍打得哇哇直叫,讓日軍聞風喪膽。

遺憾的是,1942年2月,包森和日軍打了一場遭遇戰,在激烈的戰鬥中,包森被日軍的子彈擊中,壯烈犧牲。但冀東軍區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後,所有人都十分悲痛,日軍卻使勁地鼓吹這次戰果,從側面說明了日軍是非常重視包森的。

相關焦點

  • 他是岡村寧次最頭疼的八路軍名將,曾經用斧子砍死天皇表弟
    他是岡村寧治最頭痛的八路軍將領,曾經用斧子殺死了皇上的表兄弟岡村寧次無疑是日本侵華中最有名的高級將領,他也是八路軍最經常遇到的人,岡村寧二長期擔任華北軍司令官,能力十分突出,彭德懷曾評價他為「華北軍中有史以來日軍最強大的司令官」,在我們看來岡村是最難對付的
  • 讓岡村寧次頭疼的八路軍將領,曾幹掉天皇表弟,如不犧牲可評中將
    岡村寧次在百團大戰後,是日軍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瘋狂地大掃蕩。有一位讓岡村寧次頭疼的八路軍將領,曾經幹掉天皇表弟,如不犧牲可評中將。他的名字叫包森。包森,出生於1911年7月21日,陝西蒲城人,他幼年讀過私墊,1927年進入蒲城縣第一高小上學,1930年他到三原縣省立第三中學上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聯合愛國同學組成宣傳隊,舉行示威遊行。1932年2月,包森在蒲城縣加入共產黨。
  • 二戰時被我軍擊斃的五位日軍高級將領,其中一位死因最搞笑!
    我們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都是兇狠和強悍。的確,在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日軍面前吃了很多苦頭,很多將領都殞命疆場。然而,我中華民族兒女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在艱苦的戰爭中,我們也對日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傷,其中不乏日軍高級將領。
  • 侵華日軍的首領岡村寧次,為何在日本投降後,沒上軍事法庭
    岡村寧次,侵華日軍的主要帶領者之一,多次對八路軍和敵後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燒殺擄掠,幹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情,犯下累累罪行。可是為什麼他明明被列為戰犯,卻還是可以躲過軍事法庭的審判呢?  我國當然不會放過岡村寧次,可是當時我國國內的政權並不統一,而國民政府從中幹涉,將岡村寧次留在了國內。  岡村寧次當時是帶領著侵華日軍的,而且是最高負責人。而日本宣布戰敗投降後,滯留在中國境內的日軍就得接受中國政府的受降。國民政府希望侵華日軍可以向自己投降,而岡村寧次也同意了。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據張子申介紹,這本書中的研究成果,是兩位作者反覆研究日方戰史資料、「日軍將領名錄」,反覆對比八路軍戰史和國民黨戰史,並結合抗戰實地考察而成。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名將之花」殞命太行山上【人物簡介】阿部規秀,日軍「山地戰專家」,「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
  • 八路軍活捉岡村寧次的侄子,和日寇換50個俘虜和一批武器,吃虧不?
    其中,這些被俘虜的日軍中國將於日寇互相交換俘虜,而在抗戰時期,中古軍隊俘虜了一個日軍,這個日軍不惜讓日寇下血本也要交換過來,這個日軍就是山田井馬。起初只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飛行員來看到,因為八路軍的理念是優待俘虜,所以對這個俘虜,八路軍並沒有過多的為難。報告上級領導後得知這個山村井田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侵華日軍最高首領崗村寧次的侄子。
  • 電視劇《太行之脊》中出鏡的日軍高級將領都有誰?你注意到了嗎?
    從2020年12月2日開始,電視連續劇《太行之脊》又開始在中央電視臺進行第二輪熱播,這部電視劇場面宏大,以真名實姓出境的歷史人物眾多,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英勇抗日的輝煌歷史,其中日軍方面也有幾個著名將領出境,經查看片尾演員表時,日軍出境的高級將領竟有六人之多,分別是岡村寧次、多田駿、梅津美治郎、香月清司、川岸文三郎、板垣徵四郎等人,本文就聊一聊這些人的基本概況
  • 岡村寧次在中國的最後一戰,比起戰敗,日軍的所作所為更難理解
    ,其成績十分優異,一路上的進展都十分順利,其進入軍隊之後,飛速晉升,到了後來,他甚至坐上了侵華日軍總司令的寶座,岡村寧次和其帶領的侵華日軍,在我國犯下了累累罪行,其罪行不容磨滅,但是崗村寧次作為一個日本甲級戰犯,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日本高級戰犯在國際法庭被審訊,在這之中,岡村寧次卻逃脫了懲罰,蔣介石在軍事法庭上還為他開脫,後來,蔣介石甚至還授予他國民黨高級軍事顧問的職位。
  • 40萬國軍全面崩潰,日軍「一號作戰」瘋狂到何種程度?
    最終,熟悉中國戰場的宿將岡村寧次被任命為第六方面軍司令官,他直接指揮華北日軍向南進攻,以便與華中日軍會師,完成打通平漢線的任務,這也是一號戰役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隨後,在華南的日軍則在第23軍軍長田中久一的指揮下向北進攻,策應華中日軍打通粵漢線。由此可見,南北兩路日軍儘管遙相呼應,而華中日軍的行動才是完成一號作戰的關鍵。
  • 二戰日本曾有個臭名昭著的「軍刀組」,被美軍視為最難對付的對手
    早在七七事變爆發前,為了同時滿足陸軍和海軍的狼子野心,日本將英美蘇同時視為了假想敵,軍部竟然提出了南北並進的戰略,可見日軍的胃口的確很大。 最終在財狼參謀辻政信導演的諾門坎事件吃了癟,見證了蘇聯強大的實力後,日本軍部才打消了北進蘇聯的念頭,而這個辻政信也是所有「軍刀組」成員中混得最差的成員,直到日本投降前不過是一個大佐。
  • 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左權,有多少人知道被日軍俘虜的最高將領
    左權出生於1905年的湖南省醴陵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他一歲半不記事的時候父親就離他而去,靠著母親辛辛苦苦把他養大,家裡雖然一貧如洗,但母親一直拼命的供左權上學讀書,深受母親影響的左權也是養成了剛毅倔強的性格。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次年經陳賡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此左權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雖然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屬於正規部隊,但是兵力只有三個師,在人數與國軍相差甚遠。當時,依靠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頑強鬥爭,八路軍也殲滅了敵軍幾十萬。其中,還創造了擊斃五位日軍高級將領的輝煌戰績,包括三位日軍中將和兩位日軍少將。
  • 岡村寧次在河南最難打的一個城市,是哪一座?
    人們都知道岡村寧次是侵華司令官,卻很少人知道他是個愛佔卜的日將。1944年甲申年,岡村寧次60歲的本命年,日本人所謂的「年男」。這一年,一場大仗過後,讓他開始相信人間確有佔卜是靈驗的。一、一號作戰北京市東城區南河沿大街,有一棟三層古樓庭院。
  • 日本宣布投降時,手握80萬日軍的岡村寧次是啥反應?冷冷說了4個字
    李益曾經說過: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一提到軍人,很多人就會想到要服從命令,其實軍人要服從命令,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指帶一些士兵們必須要服從上級的指揮。在一些作戰過程中,有一些將領很有可能不願意服從更上一級領導的指揮。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手握百萬大軍的岡村寧次的第一反應,4字形容
    但作為一個小島國,資源非常貧乏,發動戰爭攫取資源,然後支持戰爭。雖然計劃是美好的,但它的實施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在中國拖入此戰役中,卻從未徹底的吞併中國區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時,日本已經成為公眾批評的目標,以一己之力和多個國家為敵。此時日本整體作戰實力遠低於二戰初期,日軍因國內經濟衰退無法獲得充足的補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軍的作戰能力。
  • 幾十個八路軍與日軍一個聯隊周旋並且成功突圍,這真的是神劇嗎?
    大家好,我是滄海君,在電視劇版的《亮劍》中,主角李雲龍有過兩次最危險的時刻。一次是抗日戰爭期間,鬼子發動了五一大掃蕩,李雲龍和警衛員和尚被逼到了一間屋子裡,若不是政委趙剛及時來救,他恐怕就犧牲了;一次是解放戰爭期間,他和楚雲飛遭遇,雙方對射之後負重傷,後來在醫院被搶救了過來。那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還原一下《亮劍》中辛莊之戰的原型----宋莊之戰。
  • 提出中日戰力3:1定律的岡村寧次,在中國最後一戰,比戰敗更恥辱
    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一個尾聲,但是在4月的時候,我國依舊和侵華日軍爆發了湘西會戰,且日軍認為這場戰爭一定要打,儘管這時候的侵華日軍已經是如同強弩之末,人困馬乏。但對於日軍而言,這一仗硬著頭皮也必需要打。1945年的到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最為重要的一年,在義大利方面,墨索裡尼政權倒臺,而後德國元首希特勒被曝出在地下室自殺身亡。
  • 他被日軍公認的中國軍神,岡村寧次贈刀以表尊敬,最後晚年悽涼
    此人是日軍口中的軍神,岡村寧次贈刀表示尊敬,晚年卻非常悽涼。此人是誰?他又有什麼傳奇經歷? 七七事變以後,日軍全面侵華,中國軍民同日軍展開了為期八年的較量。這八年,是中國最為困難的八年。中國軍民用堅韌和毅力守衛住祖國河山,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國門。
  • 日軍騎兵拼刀法?八路軍不呈匹夫之勇,機槍收割日軍
    當時供養一匹戰馬的花費,是一個士兵的好幾倍,每一個騎兵、每一匹戰馬都十分寶貴,因而八路軍騎兵平時大多用於通信、快速機動,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和敵人硬碰硬的,尤其不會與大批日軍騎兵針鋒相對。
  • 日軍下戰書:有種來拼刺刀!八路軍騎兵團答應後:機槍掃射!
    為了讓人們的愛國情感更加的熱情高漲,盡來很多節目都紛紛推出了與軍旅題材相關的電視作品。在眾多的軍事戰爭片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由李幼斌主演的《亮劍》。在這部電視劇當中的很多內容都來自於我國抗日戰爭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記得電視劇當中的有個情節也非常的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