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無論你多麼厲害,都有比你更厲害的人,這句話對戰場上徵戰四方的將領也是一樣的。林帥就認為白崇禧最不好打,白崇禧卻認為劉伯承比他厲害,劉伯承又認為三野的「戰神」比他更厲害,三野「戰神」繞了一圈卻認為林帥比他厲害。
另外一些將領,比如彭老總,他認為比較厲害的人就很特別,是日軍的大將岡村寧次,他認為有很多地方應該向岡村寧次學習,不過這位日軍指揮官認為最厲害的人,卻是一位八路軍將領,他叫包森,遠沒有上面那些將領有名。
包森是個窮人出身,可他的父親也明白「知識就是力量」,所以攢錢送包森讀了幾年的私塾,不過最後還是因為家裡太窮而輟學了,但他讀了幾年私塾後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讓他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並且也喜歡遇見事了抱打不平。
李大釗去世後,在他的追悼會上,包森就當眾怒罵東北王張作霖的罪行,當時張作霖可是民國的最高統治者,可包森也並不害怕。1931年,日本人製造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包森又怒罵蔣介石。
戴季陶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那一次他到西安來視察工作,包森就組織愛國學生圍住了戴季陶的專車,當面詰問戴季陶為什麼幫蔣介石一起出賣國家,他一時無話可說動用權力找來了警察,趕走了示威的學生。
全面抗戰爆發後,包森進入延安抗大學習,學成後上級安排他到盤山去工作,負責在當地開闢盤山革命根據地。而當時盤山的條件很差,建立這個抗日根據地非常艱難,同時日軍還經常向這裡發動大掃蕩。
不過,包森指揮得當,他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就消滅了一個日軍的騎兵中隊,日軍的黑名單上就多了一個包森的名字。隨後他又立下了很多戰功,包森當上了冀東軍區副司令,雖然身居高位,但包森並沒有閒下來,繼續指揮部隊和日軍戰鬥,取得了很優秀的戰績。
最後,包森的威名連日軍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都知道了,岡村寧次就認為,八路軍最難對付的一個人就是包森,包森的部隊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據戰後統計,抗戰期間包森參加了上百次的抗日戰鬥,經常和日偽軍的部隊正面交鋒,包森從來沒有躲在後方指揮,每次都親臨前線和戰士們一起出生入死,把野蠻的日軍打得哇哇直叫,讓日軍聞風喪膽。
遺憾的是,1942年2月,包森和日軍打了一場遭遇戰,在激烈的戰鬥中,包森被日軍的子彈擊中,壯烈犧牲。但冀東軍區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後,所有人都十分悲痛,日軍卻使勁地鼓吹這次戰果,從側面說明了日軍是非常重視包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