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配件及架構介紹
讓我們簡單看看他們的內部結構,CCD(包含CCX)+I/ODie的組合設計再熟悉不過了,但是AMD旨在區分3100和3300X的性能,前者是2+2內核,對應兩個CCX;後者是4+0內核存在於一個CCX中,3300X不僅具有較低的核心到核心的延遲,而且所有核心中的16MB緩存L3是統一的,這意味著更好的性能。
如果你沒記錯的話,3300X內核設計仍然是第一次出現在7nm技術的夏普龍3代處理器上,不知道在實踐中能否達到理想狀態?讓我們看看測試。首測硬碟採用散裝包裝,其盒價分別為100美元和120美元,國內散裝件的價格應該是相當不錯的。
主板方面,這次我們選擇了底推出的GigaB450MAORUSELITE(新小調),外觀方面,他比原來的B450AORUSm更加豐富多彩,動力散熱片也越來越大「雕味」,I/O接口和AORUSM是相同的,包括兩個USB3.2Gen2在Type-A中有8個USB接口,以及6個3.5MM音頻接口,不幸的是,沒有S/PDIF和Type-C接口。
電源為4+3相,芯為4相,其他SOC部件為安森美Mosfet,這在B450陣營中更為豪華,保修期支持四年期人身保險,除了上述優點外,這個主板還有一個缺點是BIOS調教不夠熱,我希望你能在B550和Z490中看到新的外觀。
內存方面,仍然是芝奇Sniper-xDDR4-32008GB對是3100和3300X的主流標準配置方案,這也是AMDcamp的優勢之一,第10代酷睿i3的座駕B460主板可以支持2933MHz內存,但是大多數B450主板仍然可以通過過頻達到3866Mhz的最佳頻率,當然,這取決於CPUIMC的構成、主板和內存。
然後是匹配的顯卡,3A平臺顯卡當然是A卡,這次我們選擇了藍寶石RX590GMEsuper白金極光特別版和RX5600XT白金版OC,分別代表千元入門和2000元的中端價格,其中XT應該是3100/3300X的最佳組合,如果顯卡的級別更高可能會將導致性能瓶頸。
讓我們看看這個藍寶石RX5600XT白金版OC,前面有RDNA結構,與傳統的「煤氣杜」相比,圍帶增加了許多線條,採用兩臺95mm雙球風扇和三根6mm純銅熱管,冷卻效果非常好,運行噪音也足夠安靜。
肩部配有SAPPHIRELED信仰燈,以及質地良好的金屬背板,核心Boost頻率可以達到1750Mhz,內存頻率可以達到14Gbps,在眾多的RX5600XT非公有中,頻率非常突出,並提供了雙BIOS功能設計。
藍寶石RX590GMEsuper白金極光特別版的名字有點長,因為整個身體區域是天藍色的設計,他將匹配白色主板顏值,兩個95mm的透明風扇也有LED燈,他們很容易拆卸單面接觸設計LED信仰燈和雙BIOS設計在千元顯卡中很難呈現。
顯卡除了兩個95mm風扇外,還有6mm和8mm兩個熱管,因此散熱效果也很好,背板與上述RX5600XT鉑金版OC風格相同,部分線條和顏色有所變化。性能方面,基本核心頻率達到1440Mhz,也是市場上RX590GME的領先者。
這就是平臺的構建方式,SSD硬碟使用三星PM981 512GB和TaipowerNP900C240GB,散熱器為AK120單風扇版本,單塔+5熱管+鏡面銅底,他是關閉超線程的9900KF的核心,因此對於3100/3300X,這應該不是問題。
規格與理論性能比較
1、
根據官方定義,單個磁芯可以達到最大Boost頻率,事實上只要主板、散熱片和輕負載,所有的內核都可以滿足情況下中的標準。雖然頻率間隔可以通過超頻來彌補,但兩個U的內部結構和構成決定了至少在核心性能方面必須存在間隔。
雖然CPU-Z分數是權威軟體,但需要注意的是,他需要運行3到4次才能達到高峰,可以看出,3100的性能與3年前的Intel旗艦遊戲處理器i7-7700K非常接近,3300X的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比i7-7700左右好7%-8%左右。
在經典的象棋測試中,情況與CPU-Z相同,最好的表現是按順序排列的,3300X>7700K(每秒1795.6萬步,內存DDR4-3200Mhz)>3100是雙重攻擊狀態,至少中間的7700K可以想像為i3-10100,兩個新產品之間的差距是13%左右。
3DMark理論物理分數,3100可以大致等於7700K,3300X在這個項目中更先進,達到11%,另外,我們可以看到3300X也領先了5%左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同的CPU可以執行不同的圖形性能。
CINEBENCHR20的分數運行,碰巧資料庫有7700K,3100略落後於7700K,3300X可以扳回一個點,沒有必要測試單線程,兩者之間的差距新產品是7%左右,而3500X的默認頻率PBO是2600pts。
對於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相同的DDR4-3200內存頻率,讀、寫和複製性能基本相同,但內存延遲上X更好(因為一個CCX塞滿四核的優點),本項目可以直接與我們自己的3500X相比,只是複製性能稍差,基本相同,甚至3100和3300X在內存延遲上方面更具優勢,至於低寫性能,這是由於銳generation-3結構,他彌補了更大的L3緩存。
7-ZIP解壓縮性能得分,由於頻率和結構優勢,3300X再次領先3100約8%左右,差距不小也不大,也許反映在實際操作大文件解壓縮的性能上,兩者之間的等待時間間隔非常直觀。
X265FHDBenchmarK視頻編解碼測試,比較主流H,265格式,兩種識別速度都很快,差距不是很大,大約5秒。
綜上所述,在上述理論成果項目中,3300X最低水平領先3100,最高水平領先3100左右,最高水平領先13%左右,與默認的7700K相比,7700K的性能將夾在他們之間,當然,7700K作為K處理器具有很強的超頻能力,整個核心5.0情況下應該能夠在超頻後與3100競爭。
散熱和超頻性能
在散熱方面,Zen2體系結構的CPU硬核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雖然基於7nm流程還有一些改進,但這次Ryzen33100/3300X是一樣的,但是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沒有人需要擔心,畢竟沒有人每天玩CPU,尤其是這兩個CPU是為入門用戶設計的。
簡而言之,試驗環境和條件如下:裸機開放平臺,矽脂統一使用冷麵MastergelMG-8,分為兩種室溫,第一種是夏天無空調房間,環境溫度高達30℃,二是環境溫度24℃的空調房(這次主要是3300X測試,3100也是一樣),AIDA64FPU項目持續10分鐘左右,此外,數據將在項目結束時明確,以避免出現錯誤,兩個散熱器的更換周期至少為一小時。
Ryzen3 3100默認PBO設置@電壓1.248V@LiminAK120
Ryzen3 3100 4.325+4.35Ghz超頻@電壓1.38V@LiminAK120
CPU溫度為90℃,CPU二極體溫度為90℃,VRM溫度為53℃
Ryzen3 3300X默認PBO設置@電壓1.284V@LiminAK120@無空調房間
CPU的溫度為85℃,CPU二極體的溫度為86℃,VRM的溫度為50℃,CPUPackage的功耗為71W左右(自記錄)
Ryzen3 3300X全芯4.525超頻@電壓1.332V@LiminAK120@無空調房間
CPU溫度為96℃,CPU二極體溫度為97℃,VRM溫度為55℃
接下來,3300X表現可能是由優化CCX結構引起的,默認的PBOCPU和二極體溫度分別達到85℃和86℃,與3100相差16℃,Boost的頻率只能達到4.1Ghz左右,浮動時間較長,過頻幅度更令人愉悅,整個核心可以達到4.525Ghz,這被認為是Ryzen第三代體格所不能達到的,我想看看我們能不能連接i3-10320,氣溫也很驚人,最高氣溫97℃,但是,頻率仍然非常穩定,沒有崩潰,經過多次實驗,發現溫度線為100℃。
Ryzen3 3300X默認PBO設置@電壓1.284V@LiminAK120@空調房
CPU的溫度為79℃,CPU二極體為79℃,VRM溫度為45℃
Ryzen3 3300X全芯4.525超頻@電壓1.332V@LiminAK120@空調房
CPU溫度為92℃,CPU二極體溫度為93℃,VRM溫度為49℃
Ryzen3 3100 4.325+4.35Ghz超頻、CINEBENCHR20和CPU-Z運行點引用的引用
Ryzen3 3300X4.525Ghz超頻、CINEBENCHR20和CPU-Z運行點引用的參考
最後,我在超頻後運行了一些跑步點,對於CINEBENCHR20,在3100超頻之後,他可以稍微超過默認的3300XPBO狀態,並且兩個超頻都增加了10%左右,可以說非常強!想像一下Intel一代又一代的性能改進,哈哈。
遊戲性能測試與分析
關於圖中幀速率的表示,Avg表示傳統的幀速率平均值,而1%Low表示所有幀速率中最低1%的平均值(5%是相同的理解),95thpercentile用於《古墓麗影:暗影》。
把以上五個遊戲放在一起,非常簡單,因為CPU的性能要求相對較低,首先,當與RX590GME匹配時,3100和3300X的基本性能是一樣的(除了《戰爭機器:戰術小隊》),而當5600XT是2000元級別的顯卡時,X的性能要求相對較低,3300X將比左右高出3%到5%,所以當你選擇這兩個CPU時,您可以先考慮匹配哪個級別的顯卡,然後再決定,當然,他們之間的價差只有20元,如果錢不差的話,3300X可以優先考慮。
真正讓3100和3300X拉開明顯差距的遊戲是《騎馬與砍殺2:霸主》,也許《文明6》也可以實現,當匹配RX590GME時,有11%的性能差距,而使用RX5600XT將性能差距進一步擴大到17%!這足以說明這個遊戲是非常吃力的CPU資源,而且不同CPU之間的優化也是顯而易見的。
至於你說如果你想恢復一些超頻可以,大約增加5%左右,有趣的是,這一改進是上述四款遊戲3100和3300X之間的性能差距,當然,如果您想進一步改進,在相同的架構情況下中,核心的數量是最重要(當然,您不能採用一些低頻多核CPU)
首選的入門是入門
如果你從頭到尾讀過這篇文章,你應該能對這兩款新產品簡單來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兩款新產品是第十代酷睿i3處理器硬碰硬和Ryzen3100和3300X的競爭產品,相信對隔壁的Intel有一定的影響他們的超頻、高存儲頻率和一點價格優勢,一個朋友可能會說這兩個產品沒有核顯示,老實說,我會考慮更多新的APU並在以後升級。
Ryzen33100和3300X表現的所有方面都是滿意,即使散熱性能有所抑制,100元風冷也可以做到,而且,可能是同一種散熱表現(鬼PRISM可能比表現)的3100和3300X的價格暫定為100美元和120美元,但目前還不知道在中國牆Intel應該更低,感謝您閱讀、欣賞和收藏波,這是我最大的創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