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一些原本零碎的聲音突然可以抱團,一下子就顯得很強大了。
比方說,有些網友從早到晚咒這個罵那個,一副的正義凜然、善人的模樣,誰反對,就攻擊他、辱罵他,卻不承認也不想知道,他的這個行為,就已經是一個惡行了。
咒罵,只是個人愛好,跟善良完全掛不上鉤,以是追逐社會的惡現象,當生活的樂趣。而其實,善良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這些都是小善。大善呢,像曹德旺,捐錢不講條件;又如曹德旺所說的袁隆平,拿技術使我們吃飯無憂;也有像陳光標的。陳光標這個人爭議很大,如果沒有商業因素,而純粹是他自己說的,他就是喜歡拿錢換名聲,那這也是大善呀。人家得到名聲,讓我們損失什麼了?一分錢都沒有的呀。
陳光標的善,是屬於交易性的慈善。還有一些所謂的慈善,那就是完全交易性質了,是披著慈善的外衣給自己謀利益的。比方說,到養老院給老人洗個腳,這的確是善,可洗腳中又是拍照又是什麼的,洗完後整個團隊滿世界嚷嚷說:我去洗腳了,我做慈善了——這當然也是善呀,也是交易性的善。可是利用這收穫來的名聲去幹一些利己的事情,那算哪門慈善呢?再比方說,真金白銀捐個一兩億,這可是大善呀。但倘若這一兩億是抱著商業目的是為了賺更多錢而去,那也是完全的交易了。他就是一個廣告的變種性質而已。這種行為,當然也值得稱道,可是它跟慈善無關的呀,是不? 一碼歸一碼,不要什麼事,都往慈善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