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為了抵制中國製造,印度政府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從禁用59款中國手機應用,到「暗箱操作」扣押中國貨櫃,如今又要審查中企投資提案,目的就是不斷在經貿領域試圖擺脫對華依賴。據環球時報7月8日報導,印度政府近日正在根據一項新的審查政策,對約50項涉及中國企業的投資方案進行審查。除此之外,印度還計劃對來自中國所有針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提高審查力度。
事實上,目前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2019年,印度從中國大陸的進口額達700億美元,在手機等數碼產品、能源、機械設備等領域,印度均高度依賴中國。有專家直言:印度想要降低對華依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近年來中國對印企投資穩定增長,而中國企業為印度初創企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耐心資本」,以換取物有所值的市場份額。限制來自中國的投資或將削弱印度初創企業。同時,印度擁有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之一,其5大手機品牌中有4個來自中國,印度國產品牌僅佔1%。不僅如此,印度很難替代中國智慧型手機,因為幾乎沒有替代選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當下,印度多類產業受到嚴重影響,經濟前景更是黯淡。不久前,印度政府宣布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企參與印度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則也使得印度自身再遭打擊。有印度專家直言:短期內任何加速降低對華依賴之舉都可能導致供應中斷和成本上升,令印度經濟付出沉重代價。印度政府如果希望通過自力更生的政策讓印度變得更加強大,就應該設法提高自身競爭力,抵制中國產品,只會削弱我們的競爭力。
針對印度此種頻頻違背市場規則,接連出臺限制中國企業一系列歧視性、不合理政策的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不久前明確強調稱:中印關係需要兩國共同維護,印方應同中方相向而行,維護兩國關係大局。中印務實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為兩國務實合作人為設置障礙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則,也將損及印方自身利益。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種種跡象表明,印度政府一意孤行試圖抵制中國製造,最終結果或許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