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 (記者 黃駿) 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捲中華大地,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1月下旬,全國各地疫情蔓延,醫護人員們在黨中央的號召下紛紛投入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時至今日,煙臺術衣博士醫療消毒供應中心32名醫護人員仍在奮戰,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度過了一段緊張忙碌的時光,她們放棄了春節假期,放棄了全家團圓,自始至終堅守崗位。
質量就是生命,堅守底線,做好防護物資的供應
煙臺術衣博士醫療消毒供應中心作為感控一線醫療機構,第一時間響應並迅速投入到這場戰役狙擊戰中。2020年1月18日,中心召開第一次疫情專題會議,宣布由院感質控組擔當這次疫情防控領導專組,全面指揮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天一早,院感部鄒主任就整理好了特殊時期專項培訓、消毒標準、人員防控、物資保障、物流操作等工作具體要求,並制定出新冠特殊時期感控工作方案,在保障中心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證戰疫物資供應。
兩天內專組完成全部人員培訓和實操演練,確保人人達標並叮囑員工對其家屬進行宣講。23日除夕前一天,護目鏡、水鞋、酒精、防護服、動態空氣消毒機等所有戰疫物資裝備陸續到位!27日大年初三,當得知眾多鄉鎮衛生院需要隔離衣時,中心將復用隔離衣和具備高防護性能的新材料手術衣2200件立即提供使用,為節省醫務工作者時間和精力,28日物流部備好專車專人開始上門送收。29日院感部第二次培訓,結合醫院情況,單獨給物流部進行實操演練:正確穿脫防護服,車廂內外的徹底消毒,公共環境的預防,泡護目鏡和水鞋等細節工作。
她們是生產部的普通一員,特殊時期服從上級領導的統籌安排,電話24小時保持通暢,隨時待命,她們用敬業的精神和專業的態度,保障了防護物資的產品數量和質量,詮釋了使命與擔當!作為普通人,她們說她們也會害怕,但即便是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她們仍然會繼續努力工作,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春暖花開。
術醫博士「出兵」援鄂,加班生產數萬物資
2019年5月份術衣博士獲發山東省首張「軟器械」消毒供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首家提供醫療共享模式。採用最新一代材料,提供醫患雙向防護,有效控制醫院感染。這次戰疫中,提供復用防護服36000件次,當接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電話後,火速駕車送去400多件防護隔離衣,用於滿足支援武漢逆行戰士出發的需求。
按正常工作,術衣博士可完成日千臺手術處理量,一年可節省149萬度電,16.43萬噸水,1.04萬噸蒸汽(6.3萬方天然氣),汙水排放16.43萬噸汙水處理費40萬元。煙臺這樣六百萬人口級別的城市,一年可以節約這麼多資源。經濟環保,實為城市的「寶」,間接的給後代留下綠水青山。
疫情期間,公司積極配合開發區疫情防控組的工作,給醫院及各防控監測站提供消毒可復用防護。在需求量不斷增加,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家主動加班,沒有拖延一件防護服的使用。2020年2月為全市各醫院及各防控監測站累計提供可復用防護物資38840件,其中煙臺奇山醫院提供可復用防護物資4808件。這次使用,成為戰疫時間醫護有力的裝備之一,緩解了一次性防護服資源緊張的情況,也大大減輕了處理醫廢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女漢子」主管戰疫情,多部門協作共擔當
在疫情爆發後,去汙區主管趙瑛在公司領導的指導下,帶領團隊一直奮戰在第一線,經常加班到深夜。嚴格按照《社會化醫療洗滌新冠肺炎(NCP)疫情感染防控手冊》的要求,進行穿戴防護,按照疫情期間織物的洗滌標準將回收的物資進行洗滌消毒。
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量,大家都稱她們是「女漢子」。趙瑛和她的同事正是用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和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長時間堅持加班,忍著手腕肘部腰部疼痛疼的她,堅持汙區崗位重中之重,貼上止痛膏也不下「火線」。直至今日,她仍舊在工作崗位上,從未停下腳步。
員工們也時刻保持戰疫鬥士的激情。眾志成城的心態體現在沒有絲毫怨言,在工作崗位上全力以赴,堅持不休班,主動申請加班。除夕一早從招遠老家趕回來的江工從醫院回到公司再回家已是夜裡11點了;看到同事都在一線忙碌,從老家回來的小張因為小區要求隔離不能來上班,急哭了;晚上8點多剛回到家的範波,看到業務員發出需求,立即折返到公司給物流配貨;得知去定點醫院裝機,大家把家裡存的N95口罩全都拿了出來。因為老公值班,把孩子託管給婆婆照看的韋春梅,從來都是堅持到工作完成最終消毒的那一刻,從不提前先走。
還有幕後的工程部、信息部,大家都勇於擔起工作,陪伴生產線順暢進行。不僅如此,大家都把公司培訓的標準六步洗手法傳授給家人親朋,盡最大可能的傳遞感控知識,這些平凡普通的術衣員工,用正念、真情、付出呈現了醫療後盾的擔當,以廠為家,為勇於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崗哨人員提供服務,他們已當成自己人、自己家的事一樣認真付出。
一件件物資,凝聚著煙臺術衣博士的一份份深情,傳遞著一股股暖流,每一個人全情付出,做戰疫戰士的堅強後盾,堅決助力打贏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