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要隨意評價別人,道人是非

2020-12-12 紅塵禪緣

人,管好自己的嘴,千萬不要隨便搬弄是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因果,我們應該去尊重別人的人生和選擇,別否定和隨意批判別人,不是別人我們又怎麼會知道別人的心酸和痛苦,管好自己的嘴,不隨便說話,守住自己的心,不隨意動惡念!

學會對別人多一些尊重,別造下口業,說話要口下留情,做事要盡心盡力,幫人要真心真意,不存噁心,不生惡念;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在佛學當中,口業是最容易犯的。有些人,就是喜歡到處說人是非。說人是非就是在造業,是行惡念做壞事,口中有是非就是無知,少一些自我的主觀意見,說一些個人評論,少說一句話,眼中不看是非,口中不說是非對錯,人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少一些自我,多一些理解,別對別人的做法指三道四,別對別人的人生妄加評判,或許你說的是對的但是別人不一定會喜歡,或許你說的是良藥但是不一定不會傷害到別人 好心不一定會做了好事,口是第一業,要守住嘴,該說的話要說但是少說,不該說的話儘量不說,沉默是金!

話越是多就越是對別人多意見,自私自利的人才會對什麼都多言多語,口不擇言,言多必失,很多人在展現自己的時候不知道這就是犯了口業,自己的福報正一點一滴從自己的嘴裡漏掉。

人生很多時候不是沒有福報就是因為多了一句嘴,多說一句話,好話積德不好的話損福報,你是不是一個愛搬弄是非的人,你是不是一個看什麼都不順眼的人,你是不是一個總是站在自己角度思考問題的人,善惡才有是非,是非才會造業,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心中沒有不平事,事事皆是慈悲,人人都是好人!

從此眼中不看他人是非,心中不怨恨別人,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不看是非就是積累福報,是非之人才愛在是非之地,真正修行人不見他人過!

很多時候你感嘆自己生活不順心,命運不公,大多時候都是自作自受,好話有好果,不善自有不善果,人的福氣有限,你隨意道人是非,看似沒什麼,實際是在消耗你的福報,消耗殆盡就是惡果來了!一言一行都是因果!遠離是非之地,遠離是非之人!

相關焦點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請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隨意去評價和猜測別人的生活。 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種隨意評價別人生活的人呢?
  • 永遠不要隨意揣度別人的人生
    心中是無法掩飾的驚訝,不覺張了張口。她朝我走來,左手摟著一個孩童,看上去非常孱弱,右手是病曆本和一大疊厚厚單據,密密麻麻打滿了字。  她依然在人群裡,依然沒有人理會。  那一刻,我忽然什麼都懂了。  那以後,歲月變遷,時光流逝,他們重歸於好,可曾經因為自己言語的失當,這份友誼差點斷裂。  很多時候,人總在知道部分真相後,就急不可耐,以為親眼見到的即為所得,斷定了事情發生的始末,全然忘了管中窺豹,只可見一斑。
  • 有一種修養,叫做不隨意評價別人
    他們過著自己的生活,卻總是喜歡議論別人,評價別人。看花深思過人會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大家都要通過別人的不幸來確定自己的幸福,另外一方面,所有人,潛意識裡可能都希望通過評議別人的過失來顯現自己的高尚。但這些都不是我們去評價和嘲笑別人的理由。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評價,只是,如果一定要評價,我們需要不帶私心,保持客觀,需要帶著一分善良,三分保留去評價別人。
  • 薦讀 | 永遠不要隨意揣度別人的人生
    心中是無法掩飾的驚訝,不覺張了張口。她朝我走來,左手摟著一個孩童,看上去非常孱弱,右手是病曆本和一大疊厚厚單據,密密麻麻打滿了字。  她依然在人群裡,依然沒有人理會。  那以後,歲月變遷,時光流逝,他們重歸於好,可曾經因為自己言語的失當,這份友誼差點斷裂。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從前我總是習慣從別人的口中去看待一個人,如果他們說他好,那我就覺得他好,說他不好,那就是不好。
  • 《遙遠的救世主》:不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別人的人生
    ——《天道》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種人可以完全理解別人的人生,所以當別人輕易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時,並不明智,自然也不是公道,其實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帶著偏見去耍別人生活的流氓而已。所以即便有許許多多的人都不理解芮小丹為什麼放棄那麼優秀的條件,而從事一份危險的職業,但是芮小丹仍然能夠隨著自己的心思去做事,不考慮外在的是非議論。而芮小丹的這一句話恰恰是自己自性自在,不昧因果的最好證明,而這種不在乎他人是非議論的態度,本身就是高於世俗之人的境界。
  • 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01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底下有個評論十分刺眼。
  • 不要管別人怎樣評價你,做好自己就行了
    (原創:千嶺之松)人活在世上,周圍的人,直接認識的人和間接認識的人,都喜歡按照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標準,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別人,去要求別人,去評價別人。有的人又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常年活在別人的看法裡,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張三說這樣不好,他努力按照張三的要求去改變;李四說那樣不好,他又按照李四的標準重新設定,王麻子說還是不好,他又按照王麻子的指教進行調整……,改來改去,這個滿意了,那個又不滿意,永遠也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
  • 佛教:這四種話,不要再說了,因果報應很重
    佛教認為,口是患苦之門。老話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因為一句話而引發的悲劇實在太多,原因就是只要你一句話說出去,就會種下一個因,將來因緣成熟時,一定會得到一個果報。福報大的人自然口業清淨,而災禍多的人一定是說了惡語,招來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有人會問:那我有口無心啊。
  • 不隨意用惡劣的語言去評價一個人,是對自己的要求
    我不喜歡隨便的評價一個人,也不喜歡隨便的被人評價。小學的時候,我的體型微胖,所以班裡有一個女生給我取了個外號:豬。後來,這個外號被全班叫出來了,直到我小學畢業,所有人還是會這樣叫我。隨意的評價一個人是最不禮貌的行為,你之所以去肆無忌憚的用惡劣的語言去評價一個人,是因為你知道這個人是你可以欺負的對象,或者說你知道即使有些話自己說出口了也是不用承擔很大的責任的。語言最是傷人,一旦惡劣的言論被加諸到一個人的身上,身邊的生存環境也會惡劣起來。
  • 佛教:禍從口出,這2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太大!
    禍從口出,有些話我們能說,有些話不要亂說,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因果報應太大。佛教認為:口為禍福之門,一切福禍吉兇,都跟說話有關。古人常說: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佛教也經常告誡眾生,要少說妄語、惡語、兩舌的話,經常說這些話會有因果報應,如果你相信因果,就要學會謹言慎行。在我們生活當中,有2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太大,看看你有沒有講過?第一、「發誓」。
  • 《封神演義》中的燃燈道人與佛界的燃燈上古佛有什麼關係?
    《封神演義》中的燃燈道人與佛界的燃燈上古佛有什麼關係?《封神演義》中的燃燈道人是佛教的燃燈上古佛嗎?如:燃燈道人、多寶道人、長耳定光仙、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等。其中燃燈道人就是佛教燃燈上古佛的原型。燃燈道人本是闡教門人,帶藝投師,在教中地位僅次於元始天尊,和他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又代元始天尊傳授門中師弟法術,所以和元始天尊眾多弟子是亦師亦兄放關係,所以闡教十二金仙稱其為老師。
  • 元始天尊弟子,由闡教轉入釋門佛教
    比如,封神榜中,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兩次引渡到了西方教108位闡教有緣弟子,加入了西方教,也就是後來的佛教。但隨著佛教的繁榮與發展,又出現了許多闡教的知名弟子。這些弟子中,有幾位還是玉虛門下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
  • 講道人分享信息時當注意的三個點
    過去老一輩的講道人比較擅長分享自己的見證,也就是神在自己身上的工作,他們分享的同時也在述說神的恩典,在向神感恩,讓別人看到自己對神的經歷,也可以讓會眾更加對神充滿信心的生活。當時很多人信耶穌也是因為聽到了別人的見證,看到別人身上有神的大能,以至於確定接受這位耶穌是真實的。反觀當下的講道人需要更多的經歷神,並且可以把神給見證出來。其實我們明白傳福音的內容裡面就包含自己的見證,說白了就是自己信耶穌之前和信耶穌之後的改變。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如果一個人嘴巴一直講不好的話,說人是非,以及一些詛咒的話,在佛教中成這樣的行為為「口業」。這樣子非常折損福報,而且因果嚴重。容易犯口業的人,命運都不怎麼好。所以說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為什麼嘴巴能損福報呢!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比如,你去做義工,是掃地能給自己帶來福報,還是做飯能給自己帶來福報,其實都不是,是心念帶給自己的福報。
  • 做人,有一種底線,叫不隨意評論他人
    個人發展都是有差別的,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嫉妒,也不要因為別人的落後而自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不要多管閒事,我們應該學會理性的看待事物。再者,既然我們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又何必差別對待別人的小缺點呢?社會是個大染缸,複雜如此,故而,在合適的時候說合適的話,是聰明人的所為。
  • 佛教:這5種人,不可傷害,因果報應,不容小覷!
    有句話叫:別人如何對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是我的修行。別人對我不好,首先應當反思自己,懺悔自己往昔的惡業。別人善待於我,我更要懂得珍惜善緣、與人為善。生活中,很多是非惡緣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人生有輪迴,你對別人所做的,最終都回到了自己身上。害人如害己,傷害他人,不會損害他人的成就,反而大大折損了自己的福報。
  • 佛教:口為禍福門,這四種口業因果最大,佛所訓誡,還是不要說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能夠心存善良,柔聲細語,能夠給別人鼓舞,就是正能量;如果以為心直口快,以為自己刀子嘴豆腐心,實際上還是帶給了別人傷害,所以人生一定要好好說話,才會為自己帶來福氣。以下四種口業,最損福報,因果最大,還是不要再說了。
  • 如何才能擺脫別人的評價
    你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嗎?然後,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我們生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如何擺脫別人的評價。1、自卑「自卑情結」這個詞很常見,他一般是由原始家庭的問題引起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自卑情結都是在家庭中產生的。從出生起,第一批老師就是父母。父母的教育對他們年幼的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 活得很累,因為你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會被束住手腳。人這一生,只有擺脫別人的看法、評價,才能過上真正想要的生活。根據專家調查研究,使人覺得滿足的辦法之一就是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批評,換句話說就是臉皮要厚一點。不要因外來的逆流而屈服,不要因為別人的冷言冷語就傷心氣憤,以為自我受了莫大的傷害。不過你倒是應該心平氣和地反省一下,如果別人的批評是正確的,你就該改進向上。如果批評是不公正的,何不一笑置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