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大圓滿傳承史 -- 22

2021-01-21 佐欽大圓滿佛學會

----




第十四章 佐欽寺歷任法臺堪布傳記


第一任法臺堪布 桑珠·白瑪扎西或名西繞桑波


桑珠·白瑪扎西堪布於藏曆第十三繞迥下葉,誕生在日當吉昌地區的聰本家族中,自幼年時期就覺醒聖者之性,勤奮好學,進入佛門於佐欽鄔金禪法林。依止第三世佐欽法王尼鄧丹增桑波,第二世本樂·白瑪桑阿丹增等成就智者足蓮,無餘聞受前密經教伏藏法的灌頂,顯密明處之教授,大圓滿竅訣,故得「自在智者桑珠·白瑪扎西」之美名。二十多歲時,前往衛地諸道場朝聖禮佛,當時,正值敏珠林嘉瑟·仁增桑波擔任敏珠林寺堪布,在其座前接受比丘戒後回到寺院。


五十多歲左右,遍主持藏者佛子先盤塔耶創建佐欽熙日森佛學院,尊者居坐第一任法臺堪布,以講修之聖行弘揚教證二法,尤其是在多麥地區首次開啟律論教法精華之門。自在成就者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說:「如今第一任法臺堪布的法號為桑珠·白瑪扎西(『桑珠』意為獅王之子),此緣起預示佛學院未來的歷任法臺堪布,個個都成為以具足講辯著強壯之體、教證妙法之無畏吼聲鎮伏論議諸派獅王之子,戰無不勝。」尊者對來自各方的求學者講解顯密經教與各大明處,傳授沙彌戒和比丘戒等留下賢正善之功德聖跡。其主要心傳弟子有:佛子先盤塔耶、巴珠·晉美曲吉旺波、溫珠·土多朗傑等無數賢善成就大德。晚年,在日當靜處桑珠閉關洞,修行大圓滿法而登上成就者王位。如是弘揚教生事業之後,度眾事業暫告圓滿而色身融入法界。

 

第二任法臺堪布 遍主持藏者佛子先盤塔耶


此尊者事跡在上述歷代主持傳記中有詳述,但有一其偈體本自傳,屬如量教言之故而列入此處:

佛子先盤塔耶名者簡傳偈頌本


南無谷汝貝!五毒病所繞者前,賜予妙法甘露者,藥王具德諸上師,請住頭頂大樂輪。本人三門之威儀,雖然誇讚為傳記,卻無實際之意義,故此無有敘述心。然而如同棒擊鼓,汝等殷重所勸請,亦無保密必要故,不忌道來請聆聽。我從無始至現在,煩惱業力之惡友,所欺流浪輪迴之,次數雖然無窮盡。


今說此生之輪迴,所轉區域之景象。東方多康中心地,德格王所護方隅,多聞天子護聖地,山峰雄偉而壯麗,山邊草原極寬闊,珍稀藥材花兒美,名為雜嘉彭秀山。大江流淌於右方,於此至東往東方,三山連綿如錦簾,河流蜿蜒美女姿,平坦草原金沙灘,右方山谷三河床,河水乾涸之緣故,地名岡欽岡瓊之,後者以於鐵猴年,藏地六大姓氏之,穆波東氏四種姓,分支格則之部落,格蒙阿鄧家族中,出現富人秋桑者,其侄才讓羅布與,噶瑪珍之家中生。暇滿人身如新芽,初生之日現彩虹。某些賢善之大德,稱我是位轉世者,如此無理空話因,眾人誇讚為活佛。故稱某些大德之,轉世為此而競爭。然仗往昔善業力,自小就有法佑護,三歲值遇善知識,親見宿供諸護法,朦朧覺醒宿慧故,不禁道出幾隱言。尊師加衛尼固尊,嶺師尊等所攝受。當時一夥偷盜者,盜走馬群父追捕,不幸受害於途中,財富受用逐漸衰。見此有為法自性,所積財產成死因,受用如水遂乾枯,壽命猶如朝露水,故此隨念具德師,渴望儘早依靜處,日夜傾慕先哲之,殊勝功德與傳奇。斯時確吉羅珠師,到此如送法至門,特意對我如是說:你應前往佐欽寺,應見成就者上師,賜予甘露法安慰,又說是我的主人,把我置於高座上。所有爭我之士夫,皆顯話語窮盡相。從此無比善知識,晉美沃察嘉措與,傑溫丹增羅布等,怙主聖者之座前,飽嘗妙法甘露味,修行亦是盡力行,竅訣教授之實踐,前後次第未混亂,擊中要害而實修,作了幾次閉關相。尤其殊勝上師尊,密師門朗達吉處,學習文字與歷算,語法學等共學處,三律俱舍講義等,遍智上師師徒之,著作之水皆享飲,解脫求法之饑渴。到了十九之歲月,世世有緣上師尊,大圓滿法成就者,美名耳聞甚激動,不散漫於世俗業,夜晚亦是難入眠,心想何時見師面,信心之火極旺盛。其後隨同幾道友,未有拖延而前往,雖經路遙之艱辛,風雪強盜與路霸,諸多困苦皆克服,心念如日之上師,面迎東方日光曬,身體經受諸考驗。行至東方山頂上,初見上師寺院時,諸友頂禮作祈禱,我接四灌密意融,心住本初之境界,親見密主金剛持。次見上師尊容時,身顯紫紅極莊嚴,右手執持藤杖尖,怙主金剛手之像,用以藍色哈達系,放置具緣我等頂,密意不動安住中,凝視於我如是說:你若是勝種性者,可知我的證悟否?我本心中無底故,毛骨悚然極緊張,心想知曉隱法之,上師美名為屬實。從此不分晝夜時,依此金剛師足蓮,聽聞密法方便道,實修氣脈明點道,雖無珍貴之財寶,卻做五次淨供養。本想恆久依止師,福報淺故三年後,師尊趣入法界之,壽終法行親見聞,悲痛之心難估量,立誓修行於靜處。根據師尊之授記,往昔智者毗盧師,加持嘉絨等聖地,無方巡遊而修行。時而為了具信眾,傳講深法而結緣。藏區三大區域之,邊境漢地印度間,業力促使而流轉,儘量利益具信者。尤其日當清淨地,從依自在成就者、四世佐欽法王足蓮、白瑪扎西大堪布、嶺色卓德雜師等,依於頂間大樂輪,聽受經教伏藏法。聞名衛藏地區之薩格噶寧各教派,諸多賢哲皆依止,聞受大藏經等法,並非停留於聞法,而傳播於衛藏康。三次巡遊衛藏地,修行在於各聖地,萬供殊勝各聖殿,儘量頂禮與除障,佛陀身語意所依,建於康衛各地區,尤在日當禪法林,力做能所依建造。我本對於寺院與,道場事務不喜好,執持講修傳承之,分寺靜處亦新建,律藏三事儀軌等,創立顯密之講統。吉祥神山雜日札,直至山王岡底斯,空行雲集聖地中,供養幾十萬火供。對於朝聖善男女,少量糌粑茶葉等,布舍衣物等受用,隨順利益有情眾。一些康衛寺院眾,中斷講修傳統與,供養之情皆恢復。儘量守持別解脫,菩薩密乘戒之上,亦勸別人持三戒。遵從活佛白瑪旺,法王桑傑根嘎等,利益教生大德之,勸請編纂前密派,所有儀軌並刻版。總之三門之威儀,為利教生而回向。對於忘恩負義者,不生嗔心以忍辱,慈悲聖心攝受之。利眾增上意樂心,發起兩種菩提心,佛子菩薩之行道,三學六般若密多,皆以精進而修行。所修功德不炫耀,所造罪業不隱瞞,能仁佛祖如是說,然為勸善而書寫。眾身之業無盡故,外現朝聖者遊記,內發菩提心修為,密修兩種次第等,在此沒有作廣講,而是敘述簡要傳。此乃僅述五十歲,之前所行善業傳,我乃罪過之堆積,過錯之多數不清,然未增減而敘述。但願不成貪嗔魔,所狂者之妒忌因,而成勸善之因緣。



如是將信心和誓言如同寶貝而倍加珍惜的喇嘛西饒嘉措的再三勸請後,為了使其滿願,於耶巴拉日寧布聖山之頸造此自傳,並由弟子塔確丹增書寫。

 

第三任法臺堪布 尼札仁增桑波


尊者於藏曆第十四繞迥上葉,誕生在雪域多康十八學欽之一那學雅塘地區,系大伏藏師尼瑪扎巴伏藏法的一個化機部落。因從小對輪迴有厭離之心,逃離到尼扎寺出家為僧。然後,跟隨幾位康巴朝聖者來到佐欽寺求學,在大堪布桑珠白瑪扎西等善知識座前,全面聽聞印藏經論教授,在佛子先盤塔耶處接受比丘戒,聽聞前密經教伏藏法的灌頂和口傳,以及《大藏經》等的口傳。在隱修者吉美加衛尼固尊者和第四世佐欽法王二位大德座前,聞受前後譯教海的各種講義,以及從第一世佐欽法王傳下來的佐欽特有傳承空行心髓、三根本秘密心髓法,是故,妙法甘露充滿密意寶瓶。



尊者到了五十歲左右,擔任熙日森佛學院第三任法臺堪布,對中觀、般若、律儀、俱舍等的自疏皆以印度經典本長期講授,培養了堪任繼承事業的傳承賢善弟子。前往大伏藏師尼瑪札巴道場達摩崗等地,弘揚講修傳承等事業廣大,到了六十幾歲時,示現登上高深道地之解脫驗相而趣入法界。




第四任法臺堪布 嘉絨堪布白瑪希夏


尊者誕生在多康嘉莫察瓦絨地區卓斯甲觀音寺附近,從小就對輪迴具有厭離之心而欲出家,但未得到父母的允許。有一天,毅然獨下決心,秘密來到觀音寺附近的一個修行洞,專修觀音心咒。此後,佛子先盤塔耶蒞臨此地修行傳法,尊者聽到後拜於門下,佛子先盤塔耶非常歡喜並攝受之,雖然需要從文字讀寫學起,但尊者智慧與精進樣樣俱全,輕鬆掌握。從此跟隨佛子形影不離,下至漢地峨眉山,上至衛藏各聖地,師徒一起徒步巡遊,途中在佛子先盤塔耶上師處廣泛聞學顯密教法與各種明處。回到佐欽寺以後,常住熙日森佛學院,更加全面地聞思而成為智者頂飾。



在大堪布白瑪扎西或名西繞桑波座前接受比丘戒,賜法號白瑪希夏。此外,依止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多欽哲·益西多傑等大聖者,聞受前密經教伏藏法的灌頂、口傳和竅訣。四十歲左右擔任佐欽熙日森佛學院第四任法臺堪布,廣傳顯密教法與各大明處。嚴格守持教法之本律藏的一切大小開遮之戒,成為優婆離尊者第二。經常不厭其煩地為每位求知心切者廣泛進行法布舍等大德聖行無數,晚年在日當靜處忿怒文殊修行洞,追尋先賢足跡,年壽修行皆得圓滿。

 

第五任法臺堪布 大菩薩巴珠·晉美曲吉旺波


觀世音菩薩以善知識相顯身的第一世巴珠仁波切,乃如多欽哲益西多傑曰:「外即佛子寂天論師者,內即大成就者夏瓦熱,密行聖者觀世音菩薩,祈禱晉美曲吉旺波尊。」蔣揚欽哲旺波的《伏藏度生法·心性休息》中列出尊者在印度為寂天大菩薩,八十位大成就者之一夏瓦熱,在雪域藏地為阿若·益西迥烈等很多大德轉世。此外,在諸多大德的金剛語中,稱吉美林巴尊者的身化身為蔣揚欽哲旺波,語化身為巴珠晉美曲吉旺波,意化身為多欽哲益西多傑,功德化身為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事業化身為佛子先盤塔耶。其弟子傑溫·丹增羅布在白噶地修行時向尊者提問,尊者曾承許其有吉美林巴尊者轉世的徵兆境相,此等示現無量一異化身幻化乃諸佛之性,但在共同境相中,尊者為北部雜曲河上遊的華格·桑丹彭措的第三轉世活佛。此善知識是位將文殊菩薩作為觀修本尊,念修了十幾萬遍《文殊真實名義經》,勸誡所在地區棄惡揚善的大聖者。



如同莫·成就者朗卡曲旺蒞臨扎溪卡上遊馬莫塘時曾授記道:「將有一位觀音菩薩化身大德來到此地,修建一座六字真言瑪尼堆,廣利眾生。」第一世巴珠仁波切建造了稱為「巴格瑪尼」的石經牆,使所有見聞念觸者眾生安置於解脫遍智之位。



其轉世活佛第二世巴珠仁波切誕生在嘉德地區然洛家族,由第三世佐欽法王認定並升座。此尊者在昌薩貢瑪為信眾灌頂時,法帽落在了一位小女孩懷中,尊者說以此緣起來世我會成為此女孩的兒子。尊者二十五歲那年,前往拉薩的途中來到嘉妥家中,臨走時將一個法器忘在此家,隨後上交時,尊者說:「這次我不拿。」後來,尊者在衛地瑟勒果倉修行洞閉關修行,示現許多瑞兆後而圓寂。



第三世巴珠·晉美曲吉旺波,於藏曆第十四繞迥陽土龍年即公元1808年,誕生於扎溪卡雅礱江邊,多傑彭修神山所護佑之地,百花盛開的北方噶瓊郭莫沃魯草原之上,父親嘉妥拉旺家族屬於藏族四大姓氏之穆波東的分支格則部落,母親是昌薩·傑沃之女卓瑪。尊者剛誕生的時候,家中充滿了白色光芒,當晚靈童口念一些「阿」「哦」音分不清的咒語,也發出一些「嗡」字音,第二天晚上就清楚地念頌了「嗡瑪尼班美吽」。靈童手腕上自然顯有六字真言,舌頭上也顯有紅色的種子字「德」,直到後來也清晰可見。雖然有此等無數神奇瑞相,但傳聞其母親擔心此事成為「巧嘴媽媽有活佛兒子」之說而保守了秘密。尊者曾說:我母親是位對佛法有信心、寬厚善良而言行一致的人,對我最初進入佛門,中間不當大活佛的養子和不收財物供養,最後利生事業無有障礙,她的恩德和功勞很大。



尊者從小具有聰明伶俐、能言善辯、慈悲勇敢等功德。稍長大一點就被成就智者多喇·晉美格桑認定為華格·桑丹彭措轉世活佛。此情稟報給自在成就者吉美·成利沃色尊者時,尊者說:你的認證正確,我已將龍欽心髓的教法及其意傳,加持祈願全部交付於他,並賜名「鄔金晉美曲吉旺波」。隨後,華格溫波將其迎請到前世的華格拉章,升座於其前一世法座之上。因具有殊勝宿慧和本尊攝受加持,輕鬆掌握各善知識前所學甘露妙法,尤其是在吉美林巴尊者心子吉美加衛尼固座前,聽聞大部分遍智師徒教法經典,僅龍欽心髓的前法五加行就聽聞並實修了二十五遍。此外,扎龍拙火與大圓滿教授等光明藏竅訣法部,上師皆以滿瓶傾注之式交付於尊者並封其為傳承持教者。上師吉美加衛尼固曾對大弟子桑傑說:「我在扎溪卡地區駐留,全是為了此巴珠活佛。」另外,在晉美沃察嘉措、佛子先盤塔耶、晉美格桑等上師處,聞受休息三部、入行論、幻網根本續·秘密藏及一些共同明處,在雪謙溫珠·土多朗嘉處聞受《甘珠爾》口傳和聲明學。尊者智慧超凡,所學教法僅聞一次就能通曉,精進閱讀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等所有經典,遍智法王龍欽巴和吉美林巴師徒二尊、宗喀巴、薩迦班智達等聖者的善說論著,故其智慧證悟如同上弦之月倍加增長。



尊者在世間法方面也勇猛無比。少年時期,華格溫波遭遇一個以強欺弱的官司而上訴到德格王代表之前,對方是稱為扎溪卡無敵勇士的崩西·土多根波,尊者不止一次地辯勝對方,最終使其認輸。華格溫波非常滿意地說:「不管是不是活佛,反正是位有用的少年。」又一次,多欽哲·益西多傑以持明禁行之威儀來到尊者附近喊道:「巴珠,你的膽量有多大?如果大的話到這裡來。」尊者一到那裡,就被多欽哲仁波切抓住頭髮摔倒在地,並在地上拖來拖去,此時吹來一股酒氣,尊者心想:上師肯定喝了酒,如此大成就者也有酗酒的時候,佛陀宣講的很多飲酒過患應驗了。此時,多欽哲鬆手並又說:「呸!你等論議者竟然生起如此惡分別心,你這老狗。」說著往尊者臉上吐口水,豎小指後離去。這時,尊者心想:看來我迷惑了,此舉應該是個指點。想到這裡,糾正身要而入座,立刻就現前如晴朗天空般的無礙心性。尊者曾說:「起初,吉美加衛尼固尊者指點心性,如同天明,後來,欽哲仁波切給我取了個密號叫『老狗』,仁波切的加持指點使我的覺受如同日出更加明亮。」以後,巴珠仁波切的很多著作都以「老狗」署名。



尊者與隱修大瑜伽者索朗巴格一道,長時修行龍欽心髓扎龍法門,後來,華格溫波圓寂,在圓滿進行荼毗儀軌等法行以後,尊者捨棄華格拉章,以離俗隱世之行來到多康佐欽寺,在大堪布西繞桑波或名桑珠·白瑪扎西前出家為僧,得名晉美格偉迥烈,在此聖者處聞受所有經教部灌頂和口傳,故尊者非常恭敬地稱其為「堪布善逝」。在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和佛子先盤塔耶師徒前,聞受諸多前密經教和伏藏法部的灌頂和口傳,還又一次聽聞上下佐欽心髓的竅訣教授,並使其證悟得到增益。長期居於日當忿怒文殊洞、長壽洞、熙日森山腰的巴珠修行洞等處,潛心觀修二菩提心、自性大圓滿法,獲得遍如虛空般的證悟實相之果。撰著《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見聞大乘經藏功德》等善言論著。



尊者三十歲左右,久聞安多大師夏噶·措珠讓卓的名聲,生起非拜見不可的想法而前往青海安多,但在途中聽到大師圓寂的消息,尊者作了幾首悲愁的詩歌。之後,作為佛子先盤塔耶的隨從,來到第一世多智欽的寺院色達雅龍白瑪郭寺。在那裡,佛子先盤塔耶傳授大幻化網密續時,擔任輔導講師。此後留守那裡兩年,在每四十五天裡,進行完一次詳細的幻網續講授等普降甚深法雨,是故,其名聲響徹各方,眾人都說「色達上部將興甚深法」的授記得到應驗。此外,為色達十八大部落的僧俗大眾,進行入菩薩行論、瑪尼教言集、極樂願文等法布施,廣弘極樂法門和六字真言法門。消除了當地為健康人消災祈福和為亡靈超度法事時宰羊供養之惡習,制定了禁偷懲盜的法規禁令,使其改變為善法之地。



隨後,前往秀瓊袞寺等地,傳授諸多教法,並久住此地詳讀了一遍《甘珠爾》。尊者曾說:那時領會了很多部經藏的內容。在阿日山林或名德瓊山林住了很久,尊者和弟子紐修·隆多有一袋糌粑的口糧,白天懸掛在樹枝上,修持大圓滿輪涅分別的禁行,並大聲說:「阿布倉(巴珠)穿上白色藏袍,手拿棍棒,哈哈!」說罷,走進了林間。每日中午吃糌粑時,為紐修·隆多傳講《入行論》中的四句偈頌。之後,前往紫噶地區,宣講瑪尼教言集,廣行六字真言事業。前往壤塘道場,用遍智朵波的註疏廣講《寶性論》,彰顯了其淵博的學問而名聲大噪,並造寫了《寶性論攝義》。在密行隱修者阿旺秋覺比丘座前,聞受時輪六支法並實修,在上下瑪爾柯地區普降甘露法雨,即使是愚痴如牛之人,也在其心續中播下解脫與遍智善種。在當地,有一些沒有信仰和慈悲之心、詆毀善法、任意行惡的頭人和山賊,極難度化,尊者用慈悲法語感化並使其不能逾越制定的禁偷懲盜禁令,阻止了很多狩獵者的殺生惡業,使此地成為善法之地。有一個叫瑪爾絨的邊地,那裡沒有持咒修法,連戴一串佛珠的人都見不到,尊者在此地開創了念修六字真言的善規等進行了無量調伏難化眾生的事業。



此外,尊者來到木雅地區,將該地區引向善法之道。在嘉帕寺山上長時修行。後來,專程前去拜見著名的扎巴格西,提出很多般若方面的疑難問題。格西問尊者:「您是誰?哪裡人?」答道;「我叫華格,是康區扎溪卡人。」尊者走後,格西對近侍說:「他自稱華格,肯定是位遠近聞名的大智者。」後來又回到多柯地區,在德瓊靜處修行時,聽到多欽哲攜眷從康定來到了念寶玉則聖山的俄措湖畔,就專程趕到那裡,欽哲仁波切非常高興,並在佛法上相互交流。當尊者勸請欽哲傳授大樂王母的灌頂時,欽哲欣然答應說:「此法我已保密禁傳多年,這次就傳給您吧。」並授記尊者會住世到八十多歲,與其結緣者將獲人生實義。如是得到諸多內外密聖法之後回到多柯地區。



之後,根據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和佛子先盤塔耶的旨意來到日當佐欽寺,擔任熙日森佛學院第五任法臺堪布,宣講《現觀莊嚴論》《中觀根本論》《入中論》《經莊嚴論》《寶性論》《俱舍論》《功德藏》《三律儀論》等顯密經教,尤其是以講述大乘佛法的見、修、行要義的《入菩薩行論》與金剛乘一切續部之王《大幻化網續》,作為顯密經教的精華,傳講很多次。每年傳講《入菩薩行論》並舉行《入菩薩行論》供養法會時,在佐欽佛學院到處開滿以前未有的五十至一百多瓣的大黃花,世稱「入行論花」。當時,出現白瑪班札大堪布、多茹堪布嘎丹嘉措、文殊化身麥旁朗嘉、木雅·根桑索朗、鄔金丹增羅布、紐修隆多、根確沃色大堪布等諸多智者心傳弟子。在課餘座間撰寫了《現觀莊嚴論》的總義、注釋、修行次第,各大論部的講義和科判,《功德藏難釋》等無與倫比的著作,作為法緣留於佐欽佛學院未來的事業,所以,我等後學者理應以聞思講修來繼承和發揚。



在納瓊修行處、白瑪塘、忿怒文殊洞等長時修行,廣轉法輪,故稱「佐欽巴珠仁波切」。在忿怒文殊洞多次為紐修·隆多等具器弟子傳授大圓滿前行和正行修法。此地有一個磐石,尊者說要以此作為隨念菩提心之依,坐在磐石上傳法時,不管風吹雨打,紋絲不動。在中午,進行赤身為蒼蠅蚊子布施法體等無數菩提苦行。那時,欽哲·益西多傑蒞臨佐欽寺,在尊者修行洞外面頂禮,並獻誦「外即佛子寂天論師者,內即大成就者夏瓦熱,密行聖者觀世音菩薩,祈禱晉美曲吉旺波尊」之偈句,尊者在洞裡聽到後立即作了「無上密嚴剎中黑如嘎,拂塵洲中蓮師顱鬘師,雪域藏地虹化金剛身,無畏智慧金剛虔祈請」的祈禱文回贈欽哲。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圓寂至其轉世活佛升座之間,由尊者和白瑪班札大堪布主持道場事務,對本寺恩德巨大。德格王子齊美達比多傑兄弟脫離新龍頭人的控制,回到王府時,邀請到佐欽頗章設宴慶祝,尊者以普賢行願品之法緣,攝受加持王子母子及大臣等人。與此同時,秋吉德欽嶺巴也來到佐欽寺,在日當雪山聖地,開掘勝樂菩提雙運和心髓三部等伏藏法,並認定尊者為其伏藏法主。尊者也以恭敬心在大師前聞受此法的灌頂、口傳及竅訣。又根據尊者的勸請,為千餘僧眾口傳《上師意集修法》,傳法結束時,尊者很歡喜,在佐欽寺大雄寶殿對僧眾道:「這次,我等在伏藏師桑傑嶺巴前,獲得上師意集的傳承法緣,機緣難得,希望大家精進念修此法門。」



此後一時間,尊者以禁行者之式隱瞞身份,前往嘎陀金剛座寺,向當、藏、向三祖舍利閣轉繞頂禮許久。嘎陀寺有一座非常殊勝的萬佛塔,巴珠仁波切有一次前去轉塔,碰到一位素未謀面、名叫加隆的喇嘛,兩人一起轉了幾天塔。一天,加隆喇嘛問仁波切:「你知不知道巴珠仁波切的《普賢上師言教》裡所說的『三殊勝發心』?」仁波切說:「不知道。」「轉塔當然非常好,但是你卻連『三殊勝發心』都不知道,實在是很可憐,我還懂一點,可以講給你聽。」「那很好。」於是巴珠仁波切每天在加隆喇嘛面前認真地聽受《普賢上師言教》,當加隆喇嘛講到一半的時候,噶陀寺最大的活佛噶陀司徒確吉羅珠發現了巴珠仁波切,勸請其在大雄寶殿為僧眾廣講入菩薩行論。加隆喇嘛得知巴珠仁波切要在噶陀寺傳法的消息非常高興,連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的「弟子」。等到巴珠仁波切開始傳法時,加隆喇嘛才發現他的「弟子」竟然是巴珠仁波切,感到十分慚愧。巴珠仁波切非常慈祥地對他說:「你有這麼好的慈悲心,以後你還可以給別人講,不過有幾處地方需要修正一下……」仁波切非常詳細地指正了加隆喇嘛講法中的幾處錯誤,鼓勵他以後繼續傳講《普賢上師言教》,並給予他極大的加持。



此外,在格則色須寺、拉·稱多寺、曲霍寺等諸多格魯派寺院,傳講入行論等法,尊者根據各派和作者的見地,詳明而廣略適中、抓住要點而又結合修行地講解所傳法門,沒有混雜絲毫前後譯教派偏袒、駁他立宗等成為愛憎之因的言語,使很多大昭格西隨喜讚嘆,頂禮示敬。在佐欽寺時,霍·孔薩香根活佛拜見尊者,並勸請尊者講授以「何者以三界為食」偈句開頭的《屠夫真言》,尊者擬定總綱而講授,使其大為驚嘆。在鄧科蓮花山,根據德格官員扎西格勒勸請,作了神妙的《出世法言·蓮苑歌舞》以及《欽哲仁波切祈禱文·如意吉祥》,先後撰寫無數著作。尊者曾說在二十歲之前,用八塊好茶從德格買來的薄紙已寫滿耗盡。但是,由於尊者本人不注重並經常焚燒其作品,眾弟子也帶到各方而不予借閱等原因,很多法本已經絕本失傳。經過其心子鄔金丹增羅布的艱辛收集整理,並在熙日森佛學院刻成木刻版,現存有象徵菩薩六度的著作法本六函,作為眾生福緣而留在了人間。所有論著在詞句或內容上,皆為印藏各地無與倫比的善說經典,誠如欽哲旺波所造祈禱文中曰:「尊者悲心所造諸論著,縱聞片言隻語之即刻,出離之心勤修解脫道,歡喜善言等於佛陀語。」如是尊者之傑作,智者觀其義極深,愚者聞其句易懂,集要義而易受持,行文委婉流暢,詞句華美雅致,風趣而催人發笑,平和而又威嚴,圓滿具足消除語障的大梵妙音之功德。



在後半生,尊者常住其根本上師吉美加衛尼固道場雜嘉寺,傳講慈氏五論、中觀根本論、布達巴勒達、入菩薩行論、功德藏、普賢行願品等法門,繼承前世巴珠仁波切的傳統,大力擴建巴珠瑪尼石經城。第五世佐欽法王、白瑪班札大堪布、格蒙谷夏活佛、根確沃色堪布等在尊者處聞受大幻化網密續以後,回寺之際對石經城開光加持。隨後,向蔣揚欽哲座前致信請求開光加持,並供獻哈達和馬蹄寶銀,上師答應在藏曆六月初十開光加持,那天上師未親身前來,但石經城的上中下各處出現充滿開光花朵之神奇景象。在雜查馬龍聖地,為溫波·鄔金丹增等具緣弟子,傳授從輪涅分別至大圓滿不共前行、正行本淨觀修與徹卻託噶等所有法要的修行。為此,溫波·鄔金丹增諾布仁波切曾說:過去我所聞所宣的大圓滿僅僅停留在言詞上而似是而非,仰仗上師恩德,在查馬龍得到指點以後,深感對此法有了徹底的覺悟。尊者也曾說:對於修行大圓滿者而言,即使是明智自現的具慧者,若輪涅分別之禁行和敬信上師瑜伽結合而修行,對證悟亦大有助益。



尊者經常在佐欽雪山腳下的巖叢中修行輪涅分別法,到了晚年,每晚念修龍欽心髓上師瑜伽,即使在午夜也以「主尊蓮花大士垂念我」等上師瑜伽祈禱修行,一刻也不鬆懈。如是熟練於大乘根本菩提之心,成就大密金剛乘生圓次第之道,現前大圓滿自現無別之密意而獲得法性遍盡之王位。此等情形因尊者密意深遠而不輕易外露,故無法揣測,但有時在言語中流露一些。有一次,尊者對心子紐修·隆多說:「隆吉(愛稱),你在向哪位上師祈禱?」隆多答道:「未能隨時祈禱。」問:「不能是不能,若能向誰祈禱?」隆多心驚膽戰,小聲答道:「時而向您祈禱。」「這世間有那麼多的上師,為何向我祈禱?」「每次在我相續生起剎那善心時,觀其從何而來,覺得全是您老人家賜法的恩德。」「現在也許可以祈禱了,在我的心相續中好像生不起煩惱了。」尊者答道。此外,在生圓次第和扎龍拙火方面獲得成就,尊者曾說:「我在上下馬之工夫間,能剎那觀見善逝八大法行的七百二十五本尊,但我不覺得這是生起次第修行圓滿了,在一股風之時就能圓滿二十五持明輪等所有龍欽心髓修輪,但我不覺得這是圓滿次第修行成就了。」「在壤塘觀修時輪六支行時,空相十徵兆達到如量,證得空相諸佛母可從鼻孔穿過之境界,但我不覺得這是圓滿次第修行究竟了。希望你們後學者們要精進修行到究竟成就。」「我在木雅,理塘等地巡遊兇地,遇到各種魔幻兇兆,當時我潛心祈禱光明心髓法門傳承祖師和遍智法王龍欽巴尊者,兇兆自然而解,獲得加持證悟。我把此情報給欽哲·益西多傑後,他說,你已同時摧伏四魔,成就殊勝悉地了,從此,在我相續中幾乎沒有生起善惡之分別念。」



有一天,尊者說:「隆吉,時已至此,我根本不敢思維三惡趣的痛苦,只有思維善趣的痛苦。」此話實際上指的是修成了如量出離心和慈悲心。在佐欽忿怒文殊洞時,忿怒文殊洞上方的修行洞中有一位來自嘉絨的忠厚老實的修行者,尊者問他:「這樣在靜處修行,沒有散漫,心識自然明朗,能輕易生起宿住隨念,想起前世,你是否也是這樣?」答道:「什麼也沒有生起。」尊者說:「我有時能夠隨念百餘宿世,往昔在印度,黑行成就者到城裡時,身為妓女的我向其供養了一個金手鐲,從那以後,沒有投生過愚痴眾生之界。」此外,尊者流露了一些無礙於神通的言語,在多堆地區的德瓊修行洞時,有一天,蕃瓊達西家族的一個老頭在去做生意的路上,過河時被淹死,其朋友們把屍體馱到修行洞附近,尊者及很多弟子為其做超度儀軌,忽然,尊者大笑起來而無法念誦,弟子們則繼續,直到念完為止,那時尊者一言未發。後來在雜多的時候,對一些弟子說明了原因:「當時,老頭子已經投生到三十三天界的天子,我望著眼前花甲老人的屍體,心想這老頭跑得這麼快,不禁失笑而中斷了念法儀軌。」尊者又說:「過去我住在忿怒文殊洞時,有人看到我的皮膚後說,你像一個得了麻風病的人,當時我自身也出現一些龍妖徵兆,我就念修然那嶺巴掘藏的黑馬明王伏藏法,故此,夢見從我體內出現一條黑蛇並用劍砍斷等奇怪的夢境,此後僅過七天病情就痊癒了。」 「我念修秋吉林巴掘藏的心髓三部之文殊大圓滿法時,清晰出現了此論中所說的那些夢兆,秋吉林巴是位誠實的伏藏師。」諸如此類,登上成就頂峰之殊勝事跡數不勝數。



尊者恆常將慈悲菩提之心作為修心從善之根本,教誡上下所有士夫,持有一顆善心比什麼都重要,不然,無論持咒誦經還是通曉很多經藏者,不管是抉擇空性見地還是長年念修本尊者,都有很多因心懷惡念而往生到惡魔眾生者,以慈悲心為修行根本者,沒有一個投生惡魔道之先例,故唯有此法是安全可靠的。尊者傳法講經時,不以高談闊論而自我炫耀,而是根據弟子根器因材施教,其教誨無論平和還是威猛皆成一味竅訣,使智愚各種化機均能得到法益。到了七十歲左右,在雜堆瑪莫塘草原為千餘信眾傳講了一次非常詳盡的極樂願文,此後就沒有傳很多法,若有求法者,則勸其到鄔金丹增諾布處,而尊者自己在吉美加衛尼固的靈塔前,不間斷舉行永斷輪迴觀音供修達五年之久,把修行加持的甘露丸分賜給信眾,使無數化機置於菩提解脫之道。



藏曆第十五繞迥火豬年上半年,尊者稍顯生病之相,聘請一位叫嶺喇翁波江華的醫生護理尊者,江華問:「阿布倉(愛稱),無論思維您的前後那種法語,我們為來世祈禱的對境,是否唯有西方極樂世界?」尊者靜坐片刻後說:「噢!你是西方,而我應是東方。」尊者此前在講授入菩薩行論,談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時,曾說:「諸清淨剎土都有無量功德,若許願祈禱,最容易往生的應是東方妙喜世界,無與倫比,其次是極樂世界最為殊勝。」又在一個早上,尊者說:「過去我為別人宣講極樂法門,自己也祈禱往生此淨土,但如今,不知你們能否往生,我肯定不會,昨晚我夢見很多房子和森林,覺得如同以前住在果莫沃勒,整個晚上都是這種境相,也許是還要到此地來一趟。」當時,為祈請尊者長久住世,弟子們在其處念誦《十六羅漢禮供文》。尊者說:「這次我雖然感覺入睡,但有個清醒之時,你們念誦到『殊勝尊者因竭陀』時,我所聽到的是『阿布化機在東方』,還有其他。」當問及原因時說:「應該不是什麼,向我這種人有什麼化機?」此年四月十七日,尊者用餐以後,在念誦《懺悔續》的同時作了幾個大禮拜,又作了風脈五支修和心脈解脫之輪。十八日早晨用餐之後,正值日出時分,尊者在床上光身跏趺而坐,雙手蓋著膝蓋,不一會兒,在雙目以法身照見之式、雙手彈指聲中趣入本初法界。



尊者主要心傳弟子有:如同天竺阿闍黎世親,有勝於自己的四弟子,見地勝於自己者紐修·隆多丹貝尼瑪、講法勝於自己者鄔金丹增羅布、因明學勝於自己者熱巴·丹增扎巴、行為勝於自己者木雅·根桑索朗等無與倫比四弟子;此外,還有第五世佐欽法王土登曲吉多傑、堪欽白瑪班札、噶陀司徒活佛確吉羅珠、嶺喇活佛·土登寧西堅參、文殊化身麥彭朗嘉、嘉絨朗珠·根桑塔確多傑、第二世多智欽活佛晉美彭措迥烈和志美扎巴、第三世多智欽活佛晉美丹貝尼瑪、穆日活佛白瑪德欽桑波、嘉色德欽柔比然智、根桑塔確多傑、根確沃色堪布、安章珠巴·卓德巴沃多傑、伏藏師烈繞嶺巴、色須大昭格西土登堅參、邦八上師扎西沃色、居喇嘛扎巴堅參、堪欽擁登嘉措、根桑巴登堪布等諸多無有教派偏袒的大持教聖者,將尊者講修事業發揚光大。


 

第六任法臺堪布 不丹堪布索朗格勒

尊者於藏曆第十四繞迥火牛年,誕生在不丹王國境內,遍智龍欽巴道場不丹塔巴林附近地區,從小就出家並依止在不丹的前後譯噶舉派和寧瑪派的善知識,聞受諸多深法的灌頂教授。二十歲左右,因聽說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的大名,不畏艱辛,來到藏地康區。當一見到根本上師佐欽法王,凡夫心境頓時中斷而證悟明空無生之自性。在法王處聞受心髓耳傳等很多深法,見地與修行得到抉擇。還依止遍主持藏者佛子先盤塔耶、大菩薩巴珠·晉美曲吉旺波等自在於五大明處的智者,圓滿聞受如海顯密教法而增長無量智慧。根據第四世佐欽法王的旨意,擔任第六任熙日森法臺堪布而廣轉法輪,前往各大分寺弘揚住夏大法會等三事儀軌法統。晚年在日當聖地的中湖蓮師修行洞等地,精進苦修微妙之法而圓寂。

 

第七任法臺堪布 成就智者嶺喇活佛土登寧西堅參

活佛誕生在多康德格地區境內,由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認定為嶺成就者索朗辛巴的轉世並培養。來到佐欽道場學習儀軌課誦等學處而輕鬆掌握,在第四世佐欽法王、佛子先盤塔耶、巴珠仁波切、秋吉德欽林巴等上師處,聞習前密經教伏藏各法及教理附法。尤其是在先盤塔耶座前,以三節逐傳之儀軌接受圓滿比丘戒,法號土登寧西堅參。擔任佐欽熙日森佛學院第七任法臺堪布,宣說顯密教法,傳播律藏三事儀軌傳承,廣弘教證二法。當時,敏珠林寺法臺堪布慈誠多傑來到康區,在此尊者座前接受比丘戒。慈誠多傑傳金剛持堪布久美阿旺羅布,久美傳弟子堪布久美曲扎,久美傳弟子在印度的夏迪·楚修仁波切阿旺曲吉桑波等,戒律傳承弘揚至衛藏地區,對前密教法作出無與倫比的貢獻,培養了如普察堪布阿貢、多茹堪布噶丹、持律者根確扎巴等許多繼承法統的弟子,最後,伴隨著無上成就道地之瑞相而圓寂。

 

第八任法臺堪布 大密續部之主白瑪班札大堪布

藏曆第十四繞迥中上葉,尊者誕生在嶺國穆波東姓氏之分支,一個名為崗察的家族之中。從孩提時代就能看見天神魔眾的幻身並將其置於誓言之下,很多聖者授記此尊者為蘇欽·曲央讓卓的轉世活佛,自小在佐欽寺出家,俱生智慧,無與倫比,學習法會行持儀軌傳承,一點就通,使所有人為之驚嘆。有一次,佐欽寺的僧眾前往拉薩拜見吉美林巴尊者,尊者說:「我以智慧身到過佐欽寺的法會現場,當念誦傳承上師祈禱文,收到第四世佐欽法王的召喚,很多持明上師匯集在大殿上空,我也只能去了。當時除了一個頭扁扁的小僧人,沒有其他人看到我,他坐在僧眾的最後面,還向我扔石子戲耍。」尊者說的小僧人就是兒時的堪欽白瑪班札。



尊者依次在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吉美加衛尼固、佛子先盤塔耶、桑珠·白瑪扎西等成就智者座前,以滿瓶傾注之式聞受顯密明處之講授,經教伏藏法之灌頂近傳,竅訣耳傳之口授,從而登上成就智者之王位。尤其是得到吉美林巴尊者以智慧幻身之攝受,成為秘密光明心髓法門的持教者。早年擔任佐欽熙日森佛學院遍主大堪布,傳授顯密經典教法,特別是精通並很多次講授幻網續部之王,培養出普察堪布阿根、鄔金丹增羅布、文殊化身麥彭朗嘉、持藏者根確扎巴等許多能夠延續傳承的持教大德。



到了晚年,將佐欽白瑪唐作為主要道場,廣轉甚深密續竅訣法輪,故十方弟子如繁星而聚,各教派無有門派分別的大德們競相將其依為上師,聞受三乘戒律之傳承、經教伏藏之灌頂口傳、竅訣心髓之教授等,如《蔣揚欽哲旺波傳記》中曰:「火蛇年在安朗·嘉瓦確央化身白瑪班札堪布處接受總經義集密續灌頂,當到了灌頂正行時,整個壇城得到清楚顯現,當晚,親見蘇·益西迥烈,獲得總經義集密續灌頂的近傳。」第三世雪謙嘉察將尊者依止為不共根本上師,出家接受沙彌戒,法號久美白瑪朗嘉。在《嘉察文集》中稱尊者為「遍智大堪布白瑪班札」。又在《呼喚上師·加持速降祈禱文》中有如是讚頌:「三根本與諸佛智慧集,三乘教理妙法大寶庫,引領無量眾生善知識,皈依總集白瑪班札知。遍智諸法文殊童子尊,大悲之藏觀世音菩薩,威力堪比金剛手菩薩,教生怙主白瑪班札知。外相戒律清淨聲聞相,內發大乘菩提心佛子,密修生圓次第瑜伽者,世間慧眼白瑪班札知。解脫世俗八風隱修者,遠離散漫精進修自在,境識平等而覺大禪師,持教聖者白瑪班札知。初領佛門傳戒之堪布,中傳菩薩戒之大聖者,後賜灌頂引導密乘師,恩澤無比白瑪班札知。」此外,多欽哲·益西多傑、多智欽·丹貝尼瑪、文殊化身麥彭仁波切等,在尊者座前聽聞大幻化網續的教授,此善妙傳承至今不衰。給安章珠巴卓德巴沃多傑傳授深密精華竅訣法《上師心滴》,並授記教誨此弟子要修持如拉尊·朗卡晉美一樣的瑜伽法行。為第五世佐欽法王、第五世雪謙冉江、溫珠·土多朗嘉、化身伏藏師烈繞嶺巴、頓珠若巴扎等聖者傳授無數伏藏經教法門,使經教伏藏法門廣泛傳揚。



留於後世化機之法緣,著有顯宗論著和密續註疏,前後譯續部講義等六函之多,但因未刻成木刻板,又世事變遷等原因而失散,現今在佐欽熙日森佛學院珍藏為木刻版的僅有兩函。如是任運利益自他事業之後,於藏曆第十五繞迥木猴年二月初三,此剎利生事業暫告圓滿而密意趣入法界。

 

第九任法臺堪布 多茹·嘎丹嘉措

尊者於藏曆第十四繞迥中葉,誕生在佐欽日當禪法林附近地區。尊者所轉世的家族,是往昔第一世佐欽法王白瑪仁增和「日月星三弟子」初到日當地區時,為其擔任施主而提供各種資具的多茹阿格倉大家族。



尊者從小就有無偽的學佛之心,故向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獻上發新,俱生智慧廣如虛空,輕鬆掌握文字讀寫。長大後在白瑪班札大堪布座前接受沙彌戒出家。依止尼札·仁增桑波、巴珠·晉美曲吉旺波、嶺喇活佛·土登寧西堅參等,廣泛聞習入行論、律儀疏、中觀、般若、律藏、上下阿毗達摩、因明、大幻化網續等顯密經典教授,以聞思斷除疑惑,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智者。尤其是將第四世佐欽法王美久·囊卡多傑和佛子先盤塔耶依止為不共根本上師,無餘聽聞以上下心髓為主的佐欽傳承的灌頂和竅訣,圓證光明本智,苦修平等無為之三摩地,日夜念修無數本尊心咒,對生圓二次第之甚深見地獲得自在而登上成就者頂峰。四十多歲擔任佐欽熙日森佛學院第九任法臺堪布,傳講印藏智者經典教法多年後,培養了如木雅·根桑索朗、傑溫·鄔金丹增、嘉色柔比然智、古浪·晉扎曲央多傑等許多智者。晚年在佐欽雪山的諸修行洞,長時精進修行獲得成就而趣入法界。

 

第十任法臺堪布 崗察·多傑繞丹堪布

藏曆第十四繞迥水虎年,尊者出生於日當卓日部落的崗察家族之中,為白瑪班札大堪布的侄子。向第四世佐欽法王朗卡多傑獻發新而在佐欽寺出家,在此大德處接受嘉村寧波的三寶總集、心髓三根本、甚深四函法等的灌頂傳承。在白瑪班札堪布處接受圓滿比丘戒,聽聞所有三律儀的儀軌傳承、諸多前譯經教伏藏法的灌頂教授、《大藏經》之《甘珠爾》口傳等。在五明班智達土多朗嘉、尼札仁增桑波堪布、巴珠·晉美曲吉旺波等處學習天文歷算、聲明詩學、辭藻學等共同明處以及無量顯密經典教授,從而對所知諸法獲得智慧自在,尤其是在大密續部之主白瑪班札大堪布足下,擔當近侍多年,聽聞前後譯密續法部的講授,生圓扎龍法部的直授等並付諸實修。根據續部密意抉擇並熟練多瑪塑造、壇城繪製以及金剛舞與佛樂唱誦等大小法會行持儀軌傳承。此尊者善巧見聞儀軌,著有《多饒大筆錄》,被公認為道場所有大小法會行持儀軌之如量依據。應白玉寺嘉珠活佛桑阿丹增的邀請,前往傳授嘎瑪法會的行持儀軌,從此白玉寺開始舉辦嘎瑪法會,延續至今,並傳至噶陀寺。又到諸多佐欽寺分寺及阿日扎寺等很多寺院創辦了嘎瑪法會。



尊者擔任熙日森佛學院第十任法臺堪布多年,傳授顯密教法與共同明處,培養了阿卓大堪布索朗曲培、白玉嘉珠活佛桑阿丹增等許多成就智者弟子。前往各個佐欽寺分寺,弘揚妙法三律儀和見聞儀軌傳承。如是以三輪法行圓滿自他事業後,享壽至六十幾歲時色身莊嚴融入法界。



---

待續。。。


下次繼續轉載:  佐欽寺歷任法臺堪布傳記 (第十一任 至 第二十任), 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寧瑪派修行次第
    藏傳佛教寧瑪派,一定要以蓮花生大士為根為基。大圓滿龍欽寧提皈依境藏傳佛教寧瑪派主修《大圓滿》,修學《大圓滿》前行以前,必須修學《大圓滿前行儀軌》。《大圓滿》歷代傳承祖師《大圓滿前行儀軌》包括:暇滿人類身難得,世間一切無常,十善業與十不善業的果報,思維六道輪迴各道的痛苦,思維解脫利益,依止具德上師,皈依佛法僧皈依三根本(上師,
  • 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大圓滿法
    藏傳佛教是藏族人民以印度佛教,主要是密教為藍本,揉合了藏族本土宗教文化的成分,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獨具一格的佛教流派。藏傳佛教充分吸取本民族和外地佛教的養分,在傳教形式、佛像形像、修持方法等一系列方面都對印度密教進行適應於自身的重大改革,形成了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覺朗派、格魯派等眾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宗派。
  • 香港藏傳佛教文化的發展——林錦江
    文章作者根據相關的文獻和實地觀察所得的資料,介紹了香港藏傳佛教;作為宗教、學術和文化的近30年,特別是「九七回歸」後的一般發展狀況,以及與本土佛教的關係等,進而展望香港藏傳佛教的發展前景。一、藏傳佛教文化早期傳入香港的概況從現有的資料看,藏傳佛教文化開始傳入香港應在19世紀20年代初,傳承方面是以寧瑪派及格魯派為主。
  • 佛教:藏傳寧瑪派的歷史
    公元10世紀初期,佛教在西藏再度復興起來。復興的佛教以密教為宗,並在與苯教長期鬥爭與融合中,吸收了不少苯教的色彩。在這段時期中,由於佛教的修行方式與傳承系統各自不同,形成了許多教派。在長江流域的藏傳佛教地區,這些教派都有存在。
  • 藏傳佛教噶舉派《大手印》與禪宗為什麼不立文字?
    禪宗與藏傳佛教噶舉派主修《大手印》,這兩個教派不立文字,依靠師徒心意傳承,師徒心心相印。就是擔心立了文字,領悟理解力差的人,照字面意思去領悟理解,斷章取義,不能領悟諸佛菩薩的真正密意所在。學佛修持需要這樣:不看佛經字面意思,比如阿彌陀經,不可斷章取義,拿出一段話幾句話斷章取義,需要理解領悟整部經典的中心核心含義,阿彌陀經是藏傳佛教密宗蓮花部心要,屬蓮花部心要。
  • 略述藏傳佛教祖師像——佟春燕
    一、尊奉祖師的緣由西藏早期佛教的發展可謂歷經艱辛,祖師與藏傳佛教發展史聯繫緊密。從7世紀松贊幹布(629-650年在位)引進佛教到9世紀「朗達瑪滅佛」前的二百年間,被藏傳佛教史稱為「前弘期」。前弘期的贊普松贊幹布、赤松德贊和赤祖德贊對佛教的發展貢獻甚大,他們被稱為「法王祖孫三代」。
  • 藏傳佛教的金剛法舞
    金剛法舞,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宗教儀軌(舞蹈)。藏語稱為「噶爾羌姆」或簡稱「羌姆」。在書面記載中,正式名稱為「密宗金剛噶爾羌姆舞」。漢語意譯為金剛神舞。寫這篇文字之際請示仁波切,仁波切說可以根據漢譯再轉譯為「多吉羌」,這樣很直觀。
  • 為什麼藏傳佛教「三字咒」具有驚世駭俗的功德?
    編者按: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藏傳佛教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此期間,「六字大明咒」隨著不同寺院、不同明星的傳唱,逐漸為漢地大眾所熟悉。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何謂佛教,也不了解藏傳佛教有何秘密,卻懂得哼唱六字大明咒。與六字大明咒相比,「普賢王如來三字明咒」在漢地影響力相對小一些,但同樣不可以忽視。
  •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時間:2021-01-06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金剛鈴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
  • 關於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起源
    活佛轉世制度由藏傳佛教噶舉派創立。具體來說,起源於噶舉派噶瑪噶舉支派下的黑帽系。黑帽系的建立也和活佛轉世制度密不可分。在講述轉世制度起源之前,我們先用一張圖來了解一下噶舉派的傳承。01<br>噶舉派的分支噶舉派分為瑪爾巴傳承和瓊波傳承,由此形成香巴噶舉和塔布噶舉兩大系統。
  • 從政治和人性的角度,詮釋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
    原創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2020-02-12 08:24:54「活佛」及「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獨有的傳承方式,是一種依據佛教「輪迴」理論,解決領袖繼承問題的方式。如果藏傳佛教沒有出現教派,那麼大概率上說,可能就不會有活佛及活佛轉世制度出現。所以,所想要弄清楚,活佛轉世制度出現的原因。首先要搞明白,藏傳佛教為什麼會出現教派?
  • 自駕西藏,了解藏傳佛教的四大宗教體系
    直到赤松德贊成年之後才有所緩解,當時認識到佛教對王室有利的作用,於是決心振興佛教,此後松德贊多次派人去漢地,迎請高僧來吐蕃傳經,其中有佛教密宗大師蓮花生.後來由蓮花生親自主持佛教和苯教的辯論會(有很多朋友去過色達佛學院看過辯論經文的情景)辯經的場面很熱鬧雙方經過多次激烈的唇槍舌戰.最後辯論結果苯教認輸並返回故裡逐步受到冷落,佛教從此才站穩了腳跟。
  • 藏傳佛教壇城圖集,過目增福!
    藏傳佛教壇城總集 壇城,梵文「曼荼羅」,意思是壇城;藏語稱作「吉廓」;華譯為輪轉圓滿具足、壇、道場等。 在藏傳佛教中認為,宇宙有著一個壇城的形象。宇宙的中心就是神山,邊緣是一個巨大的鐵輪方形壇城的四面代表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由中心和四方組成的壇城是一個匯集能量的地方。通過建立一個壇城可以變「亂」為「治」,也就是說,可以使風雪變晴天,可以治癒疾病,也可以佔領一個「亂」的國土,使野蠻民族變成信仰藏傳佛教的順民。
  • 藏傳佛教法相—大黑天
    在梵文中,Mahākāla由摩訶(Mahā,意思為大)與卡拉(kāla,意為黑色,或時間)組成,字面意思為大黑,或大時.大黑天原本是婆羅門教之中溼婆神(即大自在天)的化身,後在蓮花生大士一路收服諸天神魔入藏之後,成為佛教內部的護法神之一,特別是在密宗教派之中,大黑天神更是極為重要的護法.
  •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大威德金剛(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是藏傳佛教寺院中常見的護法神像,也是格魯派寺院中修習的重要本尊之一。藏傳佛教中的大威德金剛造像,基本上是依照佛經《大日經》以及《造像度量經》來造像的。如說:「降閻魔尊,是文殊眷屬,是大威德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雲,作極忿怒之狀。」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化身的怖畏金剛,為藏密無上瑜迦寶生部三本尊。其像為九頭,正面為牛頭,每頭上都有三隻眼,頭上戴著五個骷髏冠。
  • 藏傳佛教轉世系統
    活佛:是對 藏傳佛教中利用轉世,傳承 的 僧侶的稱呼達賴:擁有最高的政治權利,行宮是布達拉宮班禪:擁有最高的宗教權利,行宮是格桑頗章宮,行宮的另一個名字我們比較熟知叫-羅布林卡前面我們說了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行宮,因此這裡除了有佛教造像以外,還供奉著歷代圓寂後的達賴喇嘛的靈塔,我去過布達拉宮,裡面達賴喇嘛的靈塔建造的都特別恢宏,珠光寶器。
  • 欣賞,藏傳佛教中最重要的女性護法神,尼泊爾佛像之金剛瑜伽母
    金剛瑜伽母亦名「瑜袛母」,佛教密宗母續本尊,為藏傳佛教瑜伽師們共修的佛母。公元10世紀時,印度大成就者底洛巴有很多學生,納若巴是其中最偉大的位,因為藏傳佛教新譯派的很多傳承都源自納若巴。納若巴是噶舉派及隨後的十二分支派別的創始人瑪爾巴譯師的兩位傳承上師之一,也是噶舉派創始人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之一。他的部分傳承經由尼泊爾傳到了薩迦派。在公元14世紀後期和15世紀早期,宗喀巴大師對大多數納若巴的傳承進行總結和折中,將所有主要的新譯派傳承融匯於格魯派。
  • 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師—蓮花生
    印度烏仗那國人,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師,無上密乘大圓滿教法的傳承祖師,很多經典中記載,釋迦佛在世時就授記過以後為蓮花生大士的應世。常常念誦蓮花生大士的心咒可以消除災難、延壽、去除磨難等等殊盛功德。
  • 藏傳佛教裡的大白傘蓋佛母和獅面佛母
    在藏傳佛教裡,特指密宗產生的諸佛、諸菩薩,是一種神格化後的稱謂,代表諸佛諸菩薩的智慧、大慈、大力等。我們所熟知的度母,就是佛母的一種。度母是簡稱,全稱為「聖救度佛母」,即為觀世音菩薩慈悲示現。在藏傳佛教諸多佛母中,有兩尊佛母十分殊勝,分別是大白傘蓋佛母和獅面佛母。
  • 「活佛圓寂,靈童降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前世今生
    西藏小活佛【活佛轉世的起源和傳說】「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藏傳佛教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發展。最初的藏傳佛教採用的是師徒傳承或家族傳承。當時薩迦派首領「八思巴」被元朝皇帝「忽必烈」賜予了國師的稱號,掌管天下佛教及統領吐蕃事務。成為了西藏政治和宗教的領袖。洪武元年明朝接替了元朝繼承了治理西藏的權利。冊封了藏傳佛教三個教派的首領為「法王」。明永樂五年噶舉派首領「德新謝巴」入京覲見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被賜予「大寶法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