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於古代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非常多,由於題材新穎,場面宏大,不但本國國民喜歡看,在其他國家也有不少熱衷的粉絲。
看多了這類日本古代戰爭影視作品,人們不但為裡面異國的風情和傳奇的故事所感染,更為其中那些戰爭片段中逼真的特效和宏大場面所震撼。感嘆之餘,不禁會好奇,古代日本的真實戰爭真的如這些影視中表現的那樣氣勢宏大嗎?還是真如有些人認為的只是像村莊之間的械鬥,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日本人的一種藝術誇張表達?
我們就拿一部比較典型的日本古代戰爭電影作品:《影武者》來聊聊。
《影武者》是由著名導演黑澤明擔綱執導,1980年日本東寶映畫出品的戰爭歷史片。影片講述的是日本戰國時代,被稱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擊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聯軍,卻暴死於軍中,危難關頭幾個家臣秘密找出一名面容酷似信玄的盜賊假扮信玄以穩定軍心,並維持了三年之久的故事。電影於1980年4月23日上映,為該年度日本十大賣座影片第一位,曾入選日本名片200部。整部影片除了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外,裡面關於幾場戰爭的演繹更是恢弘龐大,電影中逼真的戰場感常常讓觀眾忘記身在影院,仿佛也成為了電影裡千軍萬馬中的一員。
當時的時代,處於戰國時期的日本,真的有這樣不遜於我國的大型戰爭嗎?拋開電影作品,我們來分析下真實情況吧。
日本戰國時代的總人口是初期約為700萬, 戰國後期約有1200萬。而當時是日本最混亂的時期(要不也不叫戰國了),古代日本國土面積大概為35萬平方公裡左右,戰國初期日本被各方勢力割據,有戰國66國之說,我們就拿最多時的1200萬人口來平均除66就得到這樣的等式:1200萬÷66≈18.182萬。除去婦孺老弱,一個大名能調動的真實兵力是可想而知的少。當然實際肯定不是這樣簡單計算的,這只是給大家一個比較形象的概念罷了。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日本戰國初期,因為勢力太多,而人口就這麼點,所以一些大名之間的戰爭肯定是無法像我國動輒百萬大軍的戰爭宏偉龐大,萬人以上的戰爭幾乎沒有,五百、兩千的「大戰」比比皆是。說這些戰爭像隔壁村的械鬥也不算誇張。
1572年, 武田信玄擊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聯軍,並於次年包圍家康的屬地野田城。電影就主要選擇了這個時期的戰爭。伴隨著早期的不斷吞併,三家早就積累了龐大的戰爭資源,軍隊人數均已破萬:武田為3.8萬人,織田為10.5萬人,德川為2萬人。這麼多兵力形成的戰爭和早前的「百人大戰」肯定大為不同。電影中表現的戰爭場面也是符合這樣的兵力情況的,配合上黑澤明大師的強大功力,最終給觀眾呈現了恢弘大氣的日本戰國戰爭場面。也可以說,觀眾感受到的日本古代戰爭的影視拍的宏大好看,大部分的功勞還是要歸功於日本導演們高超的導演藝術。
真實的日本古代戰爭,如果從我們熟知的中國歷史去看和比較,算得上有規模的戰爭確實沒有幾個。但是從日本國民的祖輩口口相傳中來說,卻是一場場不遜於它國的「大戰」,畢竟,當危險就在身邊時,恐懼會被放大,記憶也會放大……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