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西窗
華納兄弟的一紙公告,讓海外電影市場變了天,即便是圍牆內稍顯安逸的國內市場,也被這陣狂嘯的風雨吹得心涼。
近日,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對外宣布,其2021年預計在北美上映的真人電影《貓和老鼠》、《哥斯拉大戰金剛》、遊戲改編真人電影《真人快打》、《招魂3》、《X特遣隊2》等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在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徹底取消院線窗口期。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海外資本市場與輿論市場的震動。受該消息影響,海外多個影視股價應聲下跌,第一大院線AMC院線跌17%、北美第三大院線喜滿客跌21%、IMAX跌7.3%、北美第四大院線馬庫斯公司跌11%。
而輿論市場上,《好萊塢報導者》《綜藝》《Deadline》等媒體都迅速對華納兄弟進行追蹤報導,各院線代表、電影圈內人士也對華納兄弟提出不同程度抗議。
AMC院線執行長亞當·阿龍表示,「華納傳媒打算通過犧牲自己電影部門、製片合作夥伴和電影製作人的一大部分盈利空間,來支持構建自己的HBO Max。對於AMC而言,我們會盡全力確保華納不會犧牲我們的利益。我們將積極爭取有利的條款以保證我們的業務。」
雖然此前環球影業也曾打破院線窗口期,迪士尼、派拉蒙、索尼影業等好萊塢大廠也在院線與流媒體之間選擇擁抱流媒體,但是此前各類事件裡,要麼電影院線放映與流媒體放映之間還是存在些許時間差,只是窗口期縮短;要麼製片廠們直接放棄影院放映,流媒體線上收費。而如華納兄弟這樣明目張胆打破院線窗口期,還要影院與流媒體同步放映的玩家,還是第一次出現。
如果說今年11月,華納兄弟宣布《神奇女俠1984》(以下簡稱《神奇女俠2》)一部電影在院線與流媒體同步放映,還能獲得大部分人的理解,這是疫情之下製片廠暫時性的應激反應,那麼2021年17部電影的「同步追加」,就讓所有人意識到華納兄弟擴展自家流媒體HBO MAX的生猛手段。
此刻華納兄弟打造著自己的流媒體炮彈,先捅了一個「馬蜂窩」。
海外電影市場對於華納兄弟電影院線、流媒體同步放映的行為感到不滿,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類對於打破規則的人有著天然的排斥,既定規則的破壞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另一部原因是害怕華納兄弟這場看似在疫情特殊時期不得不做出的「自救改革」,對整個行業影響卻是持久性的、不可逆的。
現在來看,華納兄弟對於《神奇女俠2》的「雙線發行」策略,是一次試探。11月華納兄弟宣布,《神奇女俠2》將在影院與流媒體同步上映。這時華納兄弟與AMC院線正在協商籤署協議,允許新片在院線公映17天後迅速推出高端付費點播服務,而AMC院線也將從該服務中取得一定比例收入。此前類似的協議,AMC院線已經與環球影業達成。
相對而言,環球影業已經將90天的窗口期縮短至17天,華納兄弟如果遵循前路,也在情理之中。但實際上《神奇女俠2》的發行模式開創了一個新套路,《神奇女俠2》電影上映第一個月,在影院和流媒體同步放映,第一個月結束後將暫停流媒播放,為院線提供一段時間獨播權,並於第二個月結束恢復到混搭模式。
也就是說,華納兄弟還是給了院線一個「窗口期」,只是這個窗口期並不是電影上線初期票房轉換能力最高的時間,而是被「後置」了一個月。
而就以《神奇女俠2》而言,該片上線HBO MAX,不同於此前《花木蘭》需要額外支付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8元)才能進行觀影,《神奇女俠2》只要擁有HBO MAX會員(訂閱費用15美元,約合人民幣98元)就能觀看,這對影院票房收入的衝擊可想而知。
疫情之下,北美市場上僅有40%的影院堅持營業,華納兄弟的這場混搭發行,對於影院而言是「糖中帶刀」,沒有完全放棄院線,但也沒有想成為救世主。
而一部電影如此發行,還能算是一場先鋒實驗,但現在《神奇女俠2》上映效果尚且不知,華納兄弟2021年的17部電影就決定沿襲混搭模式,這對院線而言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誰都沒事先想到,新冠病毒對這個時代影響如此之大。這也是我們同意華納在《神奇女俠1984》上進行嘗試,院線發行和流媒體上線在同一天。但沒想到,華納想在2021年所有電影上做同樣的事。」AMC院線 CEO亞當·艾倫表示。
Deadline報導,華納兄弟對外官宣同步放映的消息之時,前一小時才通知北美各大院線運營商,小的影院則是在官宣前的7分鐘才得知,大部分影院措手不及。
在目前的情況下,院線基本失去了議價話語權。雖然疫苗研發讓電影市場有了希望,但是「有了希望」和「恢復正軌」之間還有著相當的距離,以國內電影市場為參考,半年時間票房市場一直起起伏伏。而北美電影在疫情之外還有各家流媒體的衝擊,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環球影業的《魔發精靈2》,海外各大院線還可以進行了一場暫短的抵制,而對於華納兄弟的突擊消息,院線只能表示「儘可能在合同裡爭取到有益於院線的條款」。
值得思考的是,華納兄弟的這場「風暴改革」結果將會如何?已經有外媒預判,僅《神奇女俠2》而言華納兄弟勝算不大。《神奇女俠2》成本達到2億美元,需要獲得比《信條》高出四成的票房(3.58億美元*140%)才能夠達到收支平衡。按照目前全球電影市場的態勢,這個成績並不太容易。
好萊塢製片方也未必贊同這種發行模式,如出現在華納混搭發行片單裡的《哥斯拉大戰金剛》《沙丘》等電影,背後出品方之一傳奇影業,在計劃對外官宣前30分鐘才知道消息,十分錯愕。有消息稱,傳奇影業或將給華納發律師函,阻止《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同步院線登陸HBO Max的發行決策。可以理解為,在影院之外,華納兄弟還得罪了一部分內容合作方。
現在看起來唯一確信得到好處的是流媒體HBO MAX,新片上線勢必為平臺帶來一波用戶流量,但是在百家爭鳴的海外流媒體市場上,情況似乎也不如想像中樂觀。
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電影同步上映HBO MAX之後,HBO MAX成為了好萊塢市場上內容最豪華的流媒體平臺之一。
華納兄弟明年的17部電影中,既包括經典IP續作、系列作品,如《黑客帝國4》、DC超英電影《X特遣隊2》、怪獸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也有重啟作品,如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甜茶」 提莫西·查拉梅主演的重啟版《沙丘》,還有IP改編類型的真人電影《貓與老鼠》《真人快打》等。這對於HBO MAX而言無疑是獲得了一波內容新血,大大增加了平臺拓新能力。
今年5月底,HBO MAX正式上線,相對於去年11月橫空出世並且迅速收割第一波疫情線上紅利的Disney+而言,HBO MAX的出現顯得並不驚人。當時AT&T表示將在三年內向HBO Max投資40億美元,而平臺上線第一個月,HBO MAX註冊用戶達到410萬,而這其中一部分用戶是來自AT&T的寬帶綁定。
而在上線至今的半年時間裡,HBO MAX在海外流媒體大潮裡顯得並不突出。
巨頭Netflix依舊佔據半壁江山,並持續成為好萊塢流媒體中最大的內容供應商。今年Q3季度財報顯示其淨利潤達到7.9億美元,累計增加用戶達到2810萬名,超越2019年一整年,Q3全球付費用戶達到1.95億,截止今年11月中旬,Netflix產出內容作品超過50部,預計年底之前還會有150部作品完成製作。
而新貴Disney+,仰仗母平臺豐富的IP內容儲備與製作能力,通過《曼達洛人》系列、《星球大戰》《冰雪奇緣》等電影、音樂劇《漢密爾頓》等作品,迅速獲得用戶青睞,2020年Q3 Disney+訂閱用戶數達到了7370萬,相比8月增加用戶增加超過1000萬。
相對而言,HBO MAX雖然拿下了《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小謝爾頓》等熱門劇集版權,也播出了《異星災變》等口碑劇集,但是由於Roku和亞馬遜平臺之間的發行問題,用戶積累速度並不驚人。AT&T在10月份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近3800萬美國HBO有線用戶中,只有大約860萬人免費升級了HBO Max服務。
華納兄弟豪擲17部電影,確實能為HBO MAX帶來相當的用戶。但問題是,其它流媒體平臺會坐以待斃嗎?
外媒預測,12月10日迪士尼投資者日會透露最新計劃,而已經透露出的風聲是,迪士尼有計劃將Disney+和Hulu兩大流媒平臺合併,而今年Q3季度Hulu的訂閱用戶達3660萬。二者合併,迪士尼將會出現一個用戶體量過億的流媒體平臺,IP資源也將進一步整合,這對於其它流媒體平臺而言,又是一個棘手的消息。
而從製片廠的角度而言,華納兄弟開啟了電影發行的混搭模式,其它好萊塢廠商也不可能在遵循傳統的發行套路,要麼選擇此前環球影業縮短窗口期的方式,要麼也進行混搭發行,但無論哪種方式或者創新模式,好萊塢製片廠都將進一步擁抱流媒體。
此前索尼影業、米高梅、派拉蒙等已經選擇將一部電影賣給蘋果TV、Netflix等平臺,在華納兄弟之後,尚未建立起自家流媒體平臺或者平臺尚未穩固的好萊塢製片廠,或許會將電影資源進一步將頭部流媒體平臺集中,水面整體上漲,HBO MAX的水花或許也就顯得不那麼驚人。
現在,全球電影市場都對華納兄弟的這場混搭發行倍加關注,關注的不僅僅是華納兄弟和HBO MAX的成敗,更是關注未來電影發行模式的變化,這種混搭是疫情下的暫時情況嗎?院線電影會消失嗎?流媒體會成為主流放映渠道嗎?
沒有人能夠給出回答,但似乎新秩序是不容易建立的,起碼華納兄弟公布消息之後,美國電影工會內部開始談論要抵制華納兄弟,而丹澤爾·華盛頓、瑪格特·羅比、威爾·史密斯、基努·裡維斯、休·傑克曼、安吉麗娜·朱莉等明明背後的經紀公司對華納的匆忙決策表示不滿。
剛剛與華納兄弟合作完《信條》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毫不避諱的表示,「一些我們這個行業最頂尖的電影人和最重要的電影明星,在晚上睡覺前還認為自己在給最棒的製片廠工作,第二天醒來就發現他們在給最糟糕的流媒服務打工。」
而在國內,雖然票房市場各有各的冷清,也有《囧媽》等電影轉為線上,但是沒有人動搖傳統院線發行模式,一個人一張票的時代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