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景觀是由植物、建築、假山、水源、文化等許多有形無形的物質(園素)所組成,其中園林建築,若無精美的各種類型和形態多變的花窗作連接的話,其景觀將大打折扣。
蘇州園林花窗不僅是一種景觀,也是蘇州文人園林文化的反映。
蘇州園林的花窗可謂江南園林之窗典範,只要來蘇州園林走一回細加品賞,每一個園林就是一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館。
一、空窗
「空窗」又稱「月洞」,即在空白牆上做成滿月形狀。其特點:外來之景如畫一般鑲嵌「畫框」之中,他人觀鏡中之人猶如一幅動態的肖像畫。觀賞的角度不同,畫框中的畫與人也不同。如獅子林「立雪堂」南牆面即有數個「月洞」空窗,每個空窗景色多不一樣。隨著時代的變遷,「月洞」也不拘泥於滿輪圓月這種形式了,也有「弦月」「梅花」「桂葉」「花瓶」 「雙菱」「六角」等形狀。如站在留園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內,面東牆上有「六角」空窗將牆隅空地生長的修竹與秀石框入窗,極富雅意。著名園林學者同濟大學的教授陳從周先生還特地將此窗景刻意印在他所著的《蘇州園林》的封面上。一般空窗既有用水磨青磚作邊框的,也有用磚砌成一定形狀再用紙筋石灰抹塗。
二、半窗
即將窗安裝於半牆之上。在蘇州古典園林中常常運用。 如蘇州滄浪亭內 「翠玲瓏」是以觀翠竹為主題的建築,小巧精雅,南面植竹檔前面圍牆之外不佳之景,北栽竹形成翠林,遮掩「五百名賢祠」,以緩莊嚴肅穆之氣。而南北之牆,各布置一排半窗,落座室內,白日滿院鮮翠映入眼中使人爽心;月夜涼風微起「墨竹」輕舞,尤如動態的水墨畫。其窗有多種款式,拙政園的「玉壺冰」,其半窗花樣是冰裂紋式,這與建築功能、室內陳設、匾額之名、及主人的喜好是有著一定因果關係。
三、長窗
「長窗」又稱「隔扇」,通常落地,安裝在上檻與下檻之間,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門的作用,故亦稱它為「落地長窗」或「落地門窗」。在蘇州園林中,長窗是最實用的窗之一。這種窗開之,人可出入、通風、採光;閉之有採光、保溫,居室內能賞室外美景的作用。長窗有四扇、六扇、八扇之分,扇數的多少一般依據建築開間大小而定,一般多布置於廳、堂、館、軒。這種窗上部分的窗格通透明亮便於採光,窗格花紋也有「海棠十字」「菱花」「冰裂」「如意」等十多種形狀。
長窗的夾堂與裙板既有素麵板,也有經過精雕細刻的花板。花板內容有花草、山水、人物、動物、詩詞等。耦園一處長窗的裙板也極具特色為雕刻鏤空式。也有從上至下一通均為明窗,如拙政園的「遠香堂」。長窗內外開向也有講究:一般建築無外廊者多向外開,它的裙板朝外者多無雕花圖案,而雕花則在裡面;建築外有廊的長窗多向內,以避行者不便。也有不依傳統方去做的。有的房屋一側的長窗朝內開,另一側長窗朝外開,如獅子林。也有的全部向外開,或全部朝內開,如拙政園東部「秫香館」與怡園的「藕香榭」則全部朝內開。
四、紗窗
「紗窗」亦稱紗隔,與長窗頗相似,在蘇州古典園林中常以紗窗來分隔空間,它避免了砌牆造成的呆板,不僅增加了文化內涵,也顯示園主的富有。紗窗一般不用明瓦(即蚌殼經特殊加工成半透明狀約6~8釐米見方的薄片)作遮擋,而是釘鋪絹紗或者布置書畫。如留園「金玉滿堂」即布置書畫,人們在遊園的同時也能夠欣賞到書畫藝術,又如在該園的「五峰仙館」 內的紗隔上繪、寫書畫,藏與露盡在其中。怡園「梅花廳事」紗窗中夾堂採用半透玻璃替代絹紗,網師園集虛齋紗隔巧妙地將樓梯隱藏在後頗有實用和藝術性。
五、和合窗
「和合窗」又稱支摘窗。為何稱「支摘窗」?即窗分上、中、下三層(但也有二層式的和合窗),上層、二層做成可支起放下的窗,而下層一扇則做成直立式,拔掉木插銷可將窗摘下。這種形式的窗,一般窗成長方形,也有其它式樣。下層為何不做成和合式?因為此窗高度一般與人體高相近,如果做成和合窗就會妨礙人的行走與採光了。象此類形式的窗,在蘇州園林中運用也是比較廣泛的。如今它的做法與結構也有了變化。如藝圃的「鶴柴」東邊之窗和「延光閣」臨水南窗、留園「明瑟樓」及「遠翠閣」、拙政園的「香洲」和合窗,耦園的和合窗,雖然功能相似但款式還是有區別的。此類窗與其它窗相比優點在於:臨窗平眺視野寬闊,園中遠近美景盡收眼底。
六、橫風窗
「橫風窗」又稱橫披窗,安裝於長窗之上,即上檻與中檻之間,窗多為扁長方形。留園的「涵碧山房」,南北兩側長窗之上即為橫風窗。
七、漏窗
「漏窗」又稱透花窗,也稱花牆洞、洞牆,這是一種在蘇州園林中比較常見的也是運用得非常廣泛的窗。它主要布置於園林中的隔牆或遊廊等處的牆上)。由於這種窗形式活潑多樣,既能單窗自成一景,又能數窗了形成組景,可為隔而不堵,漏中又續,因此產生了上百種以上的款式造型,其漏窗的題材內容主要涉及動物、植物、人物、文化、等方面。
蘇州園林中常見的漏窗可分搭砌和捏塑兩種類型。搭砌造型:材料多用瓦片、狹薄青磚、木頭、毛竹等;常見的圖案有魚鱗、秋葉、破月、套錢、軟景海棠、波浪、球門、九子、書條、竹節、定勝、條環、菱花、橄欖、梅花、冰紋、宮式萬字、六角穿梅花、宮式萬字、冰紋、葵花、燈景、如意等式樣,也有採用特製的模子將陶土放入其中做成一定形狀,表面刷釉,入爐窯燒制而成,也有在磚狀膠泥上雕刻出各種圖案,入窯燒制後細磨,再行砌疊。如藕園鶴壽亭兩側牆上。捏塑造型:內框圖案多以鐵絲為主要材料,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圖紙捏拿成骨架,縛以麻絲等物,再以摻和有水泥成分的紙筋灰漿堆砌,反覆多次修改逐漸達到設計結果。
捏塑漏窗因其工藝複雜費時費力,目前在蘇州各園林中數量雖然並不多,但堪稱經典的倒有許多處:滄浪亭 「翠玲瓏」的一處牆面上巧妙地安放了具有季節象徵的柳樹、荷花、石榴、蠟梅漏窗一組,形成春、夏、秋、冬四時景觀。獅子林的一處粉牆也塑有「 琴」、「棋」、「書」、「畫」,四雅漏窗四幅亦頗具文化與藝術欣賞價值。獅子林是蘇州園林中捏塑漏窗頗多的園林。耦園除了上述幾種漏窗類型和材料外,遊廊上還有純木質漏窗不僅奇趣也極具欣賞和藝術價值。
八、地坪窗
「地坪窗」它與半窗頗相似,但是窗下部並不是用磚頭所砌成的半牆,而是採用木頭鉤欄託頂,為阻擋風雨或通風清潔,鉤欄外一般還安裝有雨搭板,鉤欄與雨搭板均可拆卸。例如蘇州的留園就有「西樓」、「揖峰軒」、「林泉耆實之館」 等數處,它們簡樸與精雕不一,各俱特色。
九、風窗
江南雨水偏多,氣候溼潤,地勢低、水位高,室內往往溼有餘噪(幹)不足,為解決這些缺點,除了在建築空間和高度上考慮,並在室內地坪下鋪有吸水、理水材料外,在蘇州園林的一些建築中,為了通風、排溼,其牆上常用可拆卸的風窗來解決這些問題。正如清·李漁《閒情偶寄》中所說:「依照兩扇窗的闊度之內再配一扇狹窗,可開關通風。」但並不是一定要「設置在正間居中牆上」,而是因園林、因建築、因園主而設置。如留園 「自在處」東西二牆上的六角形風窗。風窗既可支撐也可摘卸並可左右推開。形狀也有許多變化。
由於園林花窗美觀悅目且能自成一景,再加之現代材料的加入,建築事業的迅速發展,如今這些精美的花窗不僅在園林中運用,也被使用在其它地方,並有成功佳例。但也有個別設計者及開發商並不了解園林各種窗的特點、用途和文化內涵,頗有東施效顰之意,如將水泥預製的漏窗砌入牆上再以豎磚砌堵,長窗、半窗、大窗、小窗,亂點鴛鴦譜,既不考慮環境,也不考慮建築到處使用,文化內涵與使用功能俱損失,風雅之美缺失,這些不足之處也希望能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