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鐵橋頭》地名的來歷

2020-12-19 利群666潯陽人

在九江有很多年輕一代和外地的朋友們,都聽說過,九江城區裡有一個叫「鐵橋頭」的老地名,不知道在哪裡,我就給那些不知道這個地方的朋友們分享一下。

鐵橋照片和橋名「鐵橋頭」顧名思義,肯定是一座跟鐵質造的橋有關聯的地方!位置大概就是今天中海酒店附近和橋頭百貨站批發市場之間的九龍街上,因九江發展的需要 填平了龍開河,就拆除了這座有歷史故事鐵橋了!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不知道歷史的朋友們不能理解這個地名,此處既沒有河,那裡來的橋!

龍開河鐵橋照片中海酒店照片

據文獻記載,早在宋朝時期,龍開河就建有浮橋,到了明清時期有數次重建,都是屢建屢廢,是九江城通往城西的交通樞紐,當時是浮橋,用12條橋船構通,4名橋夫管理,由德化縣、瑞昌縣各出資其半。到了民國四年,改浮橋為木橋。橋身中部有三米寬合式過船裝置。民國十五年籌劃改建鐵橋,由南潯鐵路出資,張遠東設計,上海慎昌洋行(美商)施工。民國二十年竣工。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進攻九江時,在龍開河岸登陸,兩軍在鐵橋兩頭激烈交火,後國民黨軍將橋炸毀撤退。日軍佔領九江後為其交通需要加以修復。到1970年,將鐵橋的鐵梁拆除。在原橋墩上改建了混凝土四肋雙曲拱橋,更名為東風橋。

九十年代後期九江由於城市擴建,填平了龍開河,這條河上橋梁也失去使用價值,就被徹底拆去。存在了多年的九江老鐵橋,就這樣的消失了,它曾經的樣貌只能留在老一代九江人的記憶中了。但,這個地名會依舊在九江人的口中繼續流傳,向世人講訴它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給九江「馬迴嶺」賜地名的故事由來
    我們九江人最為熟悉這裡的特產就是這裡產的西瓜,馬迴嶺這裡產的西瓜也是我們九江城市的對外宣傳展示的一張名片!在遙遠的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周瑜曾經在這裡指揮訓練過他的陸軍和水兵,然後打了一場國人皆知的「赤壁之戰」。所以馬迴嶺鎮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十分深厚,該境內有著眾多的文勝古蹟和人文景觀。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  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介紹,以姓氏命名一個地方,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地區曾經的人口變遷和某種歷史。
  • 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
    湖北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和李自成有關!事實上,仙桃的地名來歷並非此地盛產桃子,正如俗語,所說:仙桃不產桃,棗莊不產棗,而是和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有密切的聯繫。沔陽古城我們當然知道,天上也沒有什麼仙女,更沒有又香又甜的仙桃,這種神話傳說,據筆者的經驗來看,這只是近些年一些文人雅士為了給仙桃的地名來歷多一份神奇或文化色彩的附會
  • 山東省成武縣,成與城在歷史上多次交替使用,你可知地名來歷?
    二、地名來歷 成武地名來歷有多種說法,《史記》中,成武及城武都有記載。1、名字源於西漢,因漢高祖劉邦在此「成就武功」而得名。據《城武縣誌》載:漢高祖過魯,祀孔子,以武功告成,改楚邱為成武。說的是漢高祖劉邦當年曾在此祭祀孔子,以武功告成,遂此地改名為成武。秦時已置成武縣,這種說法難以讓人信服。
  • 從地名看百越分布
    直至漢代,臨淮郡(今徽南)、豫章郡(今贛北)、武陵郡(今湘西北)、零陵郡(今湘中)仍有一些具百越特點的地名:盱眙、餘汗、南壄、盱水、九江、零陽、零陵、大夷、都梁、泠道……但其密集程度不如蘇南、浙北及兩廣地區。(秦統一前的百越分布)這說明上述地區曾有百越活動,但可能是與漢、楚、西蠻等民族雜居,而不是主體民族。
  • 遼寧省有14個地級市,它們的地名有何來歷?
    鞍山的地名出現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這裡夾在兩山之間,像一個馬鞍,所以稱鞍山。遼D是撫順市,著名的煤城,位於瀋陽以東。撫順得名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為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和女真各部,在高爾山下修建一座磚城,取「撫綏邊疆,順導百姓」之意,定名為撫順。遼E是本溪市,位於瀋陽東南,轄區呈啞鈴狀。
  • 這些本土地名都有故事和來歷~
    在昆明,有著許許多多我們非常熟悉的地名,北京路、文林街、黃瓜營、圓通山……這些地名我們或許能脫口而出,但是卻又說不出它們的來歷和故事。 到唐代,「昆明」才作為地名,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設為昆明縣,1922年8月1日,昆明脫離縣改為昆明市,一直到現在。
  • 有2萬餘條地名的濟南地名電子書上線
    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濟南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
  • 地名來歷:為什麼地名中帶「陽」字的很多,而帶「陰」字的非常少
    含「陽」字的地級市分布圖截止2020年5月,中國(不含港澳臺)333個地級行政區中,共有23個含「陽」的地級市;2348個縣級行政區中,有108個含「陽」的地名而含「陰」的地級行政區數量為零,含「陰」的縣級行政區僅有9個,呈現地名中的陽盛陰衰現象。
  • 「九江」「七裡湖」「八裡湖」「賽城湖」各自來歷的神話傳說
    在九江民間流傳著九江這個地方由來的離奇的傳說,有詩為證:「九龍作孽開江九,古往今來說紛紜。黑虎報仇雄志氣,龍王幻賜九江城。」相傳很久以前,從東海竄了九條惡龍。後來人們根據九龍竄開九條支江故事,把此城取名為「九江」。又因九龍一時失水縮到水窪的地方,群向黑虎圍戰七、八回合的地方分別 取名」赤湖、七裡湖、八裡湖」。又把這個水窪另一半取名「賽城湖」,意思是將來九江城市越建越美,這座湖水自然越顯清秀,與其比賽而已。
  • 傳承地名文化,喚醒城市記憶
    近年來,南京結合老城改造、街區品質提升,挖掘城市街區地名資源,把地名文化與老城改造有機融合,著力打造「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街區」,傳承地名文化基因,增進古都特色和鄉愁印記,提升了街區改造品質,彰顯了街區改造文化內涵。
  • 「四川瀘州—江西九江」貨櫃班輪航線啟動首航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17日中午12點隨著一聲汽笛聲響起,載著210TEU(國際標準箱單位)的「川集35輪」船舶從瀘州港國際貨櫃碼頭起航,駛往江西九江港。這標誌著「四川瀘州—江西九江」貨櫃班輪航線正式開通。
  • 悠悠長古路 美美橋頭集 肥東橋頭集召開文旅招商推介會
    央廣網合肥12月16日消息(記者 鮑玉嬋)肥東旅遊重磅出擊,「一區一路」閃亮登場——隨著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啟動創建、長古旅遊公路正式命名,橋頭集在肥東旅遊藍圖上的地位愈加顯著。長古旅遊公路以「交通+旅遊」的形式,凸顯自然生態魅力,展示民俗文化特色,似一條彩線將境內古城鎮、馬湖鄉、包公鎮、石塘鎮、店埠鎮、橋頭集鎮、長臨河鎮7個鄉鎮所包含的國家級,省、市級知名旅遊景區及在建或擬建旅遊設施串珠成鏈。悠悠長古路,美美橋頭集。作為肥東縣經濟發展重點鄉鎮,橋頭集鎮文旅資源豐富、文旅產業興旺,是長古旅遊公路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 Hampton,London,Kingston……規整的英國地名如何來的?
    這裡非常有必要介紹一下英國的地名。一國地名,往往最能反映這個國家的地理風貌、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英語裡面尤其突出。凱爾特語來源我們大家熟悉的海濱城市多弗爾瀕臨英倫海峽,叫「水城」(Dover)。在凱爾特語(Celtic)有水的意思的詞:如, Exe 、Axe 、Esk 、Usk 、Ouse 、Aire、Don 和 noune等河流名稱。
  • 九江特產有哪些 江西九江有哪些特產
    九江位於江西,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聞名世界的廬山正是在九江境內,今天就來盤點九江有哪些特產吧!  九江特產一:廟嶺楊梅  廟嶺楊梅是江西九江的特色水果,是十幾年前從浙江引進的嫁接楊梅,九江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非常適合楊梅的生長,所產出的楊梅個大核小,紅得發紫,酸中帶甜,比浙江本地生產的個頭更大,味道更好,產量更高。
  • 外國網友問為啥好多中國地名都雙音節?在線等,挺急的
    而兩個字或音節的地名則包含更多地理線索及寓意,比如北京是「北方之都」、南寧意為「南疆安寧」等等。當然,也有人持不同的觀點。網友圖特摩斯(Thutmose)就說,中國的地名很多都是兩個字也許只是出於習慣。圖特摩斯舉了一些外國地名的例子,雖然它們的外語發音是多於兩個音節的,但中國依舊將之翻譯為兩個字,比如紐約、費城、漢堡等。
  • 九江潯陽樓,江南名樓,白居易蘇東坡都來過,宋江沒有題反詩
    古代的潯陽,就是現在的江西九江市,長江九江段叫潯陽江,地名因此而來。宋江之前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首《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流傳千古,詩中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的名句。因為有「潯陽」兩字,而白居易當時又在江州任司馬,後人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潯陽樓,唐代的江州也是宋代的潯陽,都是九江。白居易遇到琵琶女的地方是潯陽樓下嗎?也不是,因為《琵琶行》的序言中寫有「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也就是說,白居易和朋友告別的地方在湓浦口。
  • 為什麼北京地名大多冠以寺廟名稱?背後典故都是冷知識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上周在《北京晚報》見報之後,引起一些讀者的興趣。他們認為仍有許多北京地名令他們不解,尤其是怎麼有那麼多冠以寺廟名稱的,那麼多古怪異趣的地名等等。希望能有所補充,增加一些內容。地名中蘊藏著人文、歷史和地理諸方面的內容,乃至出現了獨立學科——「地名學」。北京的地名,並非一兩篇文章可以說得清道得明。
  • 「感謝九江廣電小記者團,給我們娘倆製造了感人的情境」——九江...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楊徵帆)來自九江小學八裡湖校區的李岱鴻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著視力檢測儀。他穿著白大褂,胸前掛著九江廣電小記者證。頭上戴著小記者帽。檢測儀的另一端,坐著他的媽媽章娜。這一切,感謝九江廣電給他們娘兒倆製造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情境。其實李岱鴻和章娜母子的感受,代表著來九江愛爾中山眼科醫院體驗的許多廣電小記者和他們家長的感受。雙峰小學一(2)班的俞依辛同學告訴記者,這次體驗活動,自己不僅了解了眼睛的發育規律,還學習到了愛眼、護眼知識,同時,通過操作儀器,為同學們檢測視力,培養了動手的能力。
  • 夜郎與侗語地名都承載太多誤解
    新晃縣史志辦的文史專家姚源淦老師認為,1993年版《新晃縣誌》中有關於「新晃」來歷的「縣名考」,只是羅列史料,並不加以分析論證,而是「推測」:唐「羈縻晃州有可能原處晃山一帶,以晃山得名晃州,後遷徙到涼傘,沿用晃州之名」。新世紀初,新晃掀起一股夜郎文化研究與宣傳的熱潮,對新晃歷史又作了一番研究,但依然沒有解決晃州歷史沿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