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長久以來,在談論到國漫的時候,這總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
一方面是對國漫未來發展的期望,另一方面是對國漫發展之路的堪憂。
雖然現在的國漫比起上個世紀的國漫,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
也讓很多熱愛動漫的人看到國漫崛起的希望,然而國漫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就拿剛剛爆出的國產動漫《西遊記之再世妖王》這部作品來說,或許僅僅從名字上就能聯想到這部作品中的一些元素。
而能夠派上「妖王」稱號的,在《西遊記》師徒四人中,也只有孫悟空了。
孫悟空這個形象在國人心中知名度更是高的出奇,可以這麼說,每十個中國人裡面其中一定有十個人知道這個名字。
很多人對孫悟空的印象是從《西遊記》開始,七十二般變化加筋鬥雲,其實力可以說是西行之路的首要戰力擔當。
他意志堅定,嫉惡如仇,對妖怪毫不留情,縱使被唐三藏多次誤解,依舊守護在其身旁堅定不移。
這種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自然免不了受到國內影視領域的開發。
比如早期星爺的《大話西遊》,這可能是人們最早看到的顛覆傳統形象的孫悟空。
雖然在當時看來,這種顛覆傳統認知的無釐頭作品不被人喜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卻成為一部喜劇界的經典。
而此後,孫悟空這個形象也是以各種形式再次登上熒幕,比如TVB和浙版翻拍的《西遊記》,也算是各有特色。
但是孫悟空的形象並不是僅僅出現在影視領域,隨著國漫的發展,特別是以3D的藝術形式開始,許多精彩的國漫也路線出現在國人視線。
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也成為當時口碑最好的國產動畫電影,一時間很多人也喊起了國漫崛起的口號。
長期以往,看慣了影視劇中各種各樣的孫悟空形象,而這種全新的3D動漫形象的孫悟空,在動漫界中絕對是頭一列。
而時隔五年之久,3D動漫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即將登上熒幕,可見3D形式可能將是未來國產動漫發展的主要路線。
這幾年國漫發展的也是非常迅速,尤其在電影界,國漫從《魔童降世》《白蛇緣起》也開始發展起來。
對於《再世妖王》,從官方公開的預告來看,孫悟空的形象以及背景設定,都有著傳統中國文化的特色,整體畫風水平也還不錯。
但是這樣沒有下限的消費傳統人物形象,究竟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資本利用。
《大聖歸來》好在動漫界的第一部,感官上可能比較新穎。
但是《再世妖王》呢?很多覺得這部作品又是蹭孫悟空的形象,趕國漫趨勢。
它的整體畫風和《大聖歸來》《魔童降世》看起來相差不大,看似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特色,但是殊不知這種作品也會引起人的審美疲勞。
就像是白蛇和許仙,不管是動漫還是影視,他們之間一定是愛情故事。而說到哪吒,八九不離十都和東海有一段淵源。孫悟空就更不用說了,主線劇情基本就是打怪闖關。
這些內容只是不停的換著表現方式而已,使用著傳統人物形象,對劇情做出一些變動,以彰顯內容的稀缺性和獨特性,從而表達另一層意思。
可能對於影視來說沒有那麼敏感,但是國漫卻是個沉重的話題,漫迷們希望看到他們心中認可的作品,然而這類作品並不是很多。
所以《西遊記之再世妖王》顯然就不被那麼看好,評論區也是一片聲討,無數網友大呼:求求你們,放過孫悟空吧!
國漫的發展已經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是為什麼動畫電影還要消費傳統文化形象?
究其原因還是缺少創作力,缺少原創劇情。
大眾化的網文成為現階段的取材主流,以戰鬥和熱血題材為主,其中的商業性很強。
而傳統文化這個方向顯然也是一個不錯的熱點,可以藉助宣揚傳統文化的名義來進行創作,因此越來越多的人物陸續登場。
《大聖歸來》的上映雖然佔據天時,但是無意間卻打開一個不好的先河。
所以即使未來的動漫電影中出現楊戩、豬八戒、沉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但是當這些人物形象全部用完了呢?國漫能否誕生類似《千與千尋》這樣的作品呢?
本文由星河原創,未經授權禁止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