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一是,技術分析圖線及數據目前基本全部由電腦股票軟體自動生成提供,且免費隨時使用。運用起來省時、省心、省力、省錢,方便直觀,一目了然。對很多人來說研判起來就是看圖說話。這也是技術分析基本沒有多大用處,而只能做參考的東西,卻仍有很多人把它做為主要研判依據的原因所在。
我知道肯定會有很多人不認同這一觀點,不用爭執,用事實說話。到今年底滬深股市已運行三十年了,有足夠數據供你驗證。
舉個例子,就拿隨機指標KDJ來說吧,你用大盤指數、用個股做樣本都可以,把每一次金叉後第二日開盤價買入,死叉後第二日開盤價賣出,並計算出收益,再把所有收益匯總,看看你的收益如何。當然,其他技術指標如均線、乖離率、MACD、布林線、支撐壓力線、K線型態等都可以這樣驗證,也可以幾個指標都符合條件時綜合使用來驗證。最後看看結果你就明白了。如果這點辛苦你都不願付出,你還搞什麼技術分析,你還炒什麼股,你只想來撿錢啊!
原因之二是,基本分析普通股民難以做到。既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也沒那麼多時間,也沒有那個財力。更主要的是絕大多數股民不願付出那麼多的時間和腦力去學習、去調研、去分析。之所以很多人來炒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覺得簡單,門檻低。開個帳戶,存上錢,扒拉扒拉圖線,查查F10鍵,就可以買賣了,這生意就正式運營了。比做小生意簡單多了,尋項目,找貨源,租門面,裝修,招人,培訓,打理,統帳,口乾舌燥的和顧客講,麻煩。
再說了,如果具有宏觀基本面、行業基本面、企業基本面分析水平,也犯不上冒險炒股來發財了,早就去證券機構當研究員、分析師去賺高工資了。
既然基本面分析做不了,還想通過炒股來發財,就只能主要靠技術分析了,同時參考一下所謂的專家、各路大神的意見,再按一下F10。總不至於靠抓鬮來決定吧,而且抓鬮也體現不出自己的本事不是,儘管其效果可能是一樣的。
所以,這也是普通散戶的無奈之舉,但也正是大多數股民賠錢的根源所在。
關注點讚哦!因為有了您的鼓勵,我會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