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據中新社報導,中國第一位電臺播音員沈力在北京離世,享年87歲。
她被譽為「中國螢屏第一人」,也是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又是第一位電視主持人。
因此,她也也被稱為「電視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
據悉,在五年之前,沈力便因年邁患上了疾病,在人生最後的時刻一直與疾病作著鬥爭。
但人終有生老病死,這是世間的規律,誰也躲不過。
「各位聽眾再見,祝大家晚安。」
為中國的廣播事業默默奉獻了50多年,沈力的工作生涯不僅見證著中國廣播事業的發展,更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1983年元旦,《為您服務》節目正式播出,沈力成為了中國廣播史上第一位主持人。
和藹可親的形象,平易近人的主持風格,讓沈力成為了全國觀眾心目中的「知心姐姐」。
節目開播不到半年,沈力便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萬三千多封來信,有些是寄給中央電視臺的,但更多的是寄給沈力本人的。
據說在沈力退休以後,依然有許多觀眾給她寄著信。
「我的真誠,觀眾能夠感受到。」
在談起自己這幾十年的播音主持生涯時,沈力並沒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她做的最好的一件事,便是用心。
1933年,沈力出生在山東濟南,1957年從部隊轉業後加入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播音員。
其實應聘這個崗位的時候,沈力並不是特別順利,第一次去面試的時候感冒了,並沒有選上,但評委非常欣賞她的能力,於是便給了她第二次機會,這才成功入選。
1958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沈力憑藉著出色的播音能力從諸多播音員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
沈力是中國最早的播音員,在入選的那年,甚至是臺裡唯一的播音員。
北京電視臺成立初期,條件異常艱苦,當時的節目形式為全程直播,並沒有提詞器。
面對大篇幅的播報內容,沈力被迫每天早晨四點便起床背稿,確保自己播報的稿件一字不差後才敢站到攝影機面前。
由於臺內只有沈力一人,因此每天所播報的國際新聞、文藝新聞、專題節目的播音,甚至於節目之間的串詞,都由沈力一人完成。
作為一名女性主持人,沈力幾乎將主持人這個身份的所有魅力都展現了出來,除了在熒幕面前保持優雅的姿態以外,她還會很好的與觀眾們「隔空交流」。
沈力還給自己的這種主持方式起了個名字,叫做「視相意識」,比如在一次節目中,沈力向觀眾們介紹的,是四種涼食的做法。
按照原本設計的臺本規劃,介紹完做法後便可以結束了,但沈力想到屏幕前的觀眾應該正津津有味的試著,便加上了這麼幾句話:
「觀眾朋友,4種涼食做好了,按說應該先請您嘗嘗,可惜隔著螢光屏您沒法兒嘗,只好請您自己動手,自己品嘗了。祝您做得成功,吃得高興!」
1993年,沈力60歲,按理說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紀,但她卻想繼續留在臺內,發揮一些自己的「餘熱」,便返聘回了央視,主持了《夕陽紅》節目。
《夕陽紅》欄目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以所有和老年人相關的社會群體為收視主體,旨在以老年人的獨特視角觀照社會。
這檔節目是央視第一檔面相老年人的欄目,也是迄今為止唯一面相老年人群體的欄目,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便成為了央視白天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
在回憶起那段時光時,沈力感慨道:「從做播音員一直到主持《夕陽紅》,我是真心實意地在為觀眾服務,為他們做事。我沒有虛的東西,我是真誠的,我想他們也能感受到。」
沈力老師逝世的噩耗傳出後後,哈文、曹可凡、張澤群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悼念。
沈力曾用四句話總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主持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雖然沈力老師已經逝去,但相信她所留下來的主持理念,是非常值得後輩反覆鑽研可學習的。
希望沈力老師可以一路走好!
作者:江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