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鳩是個什麼鳥?《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2020-12-16 澎湃新聞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鳩是個什麼鳥?相信很多人在吟誦《詩經》名句時,心中不免提問。

自然攝影師張海華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但他坦言自己在求學期間,並未讀過多少《詩經》裡的篇什。直到2016年,多年沉迷自然攝影和寫作的他,忽然冒出個點子,想寫一篇關於「古詩中的鳥兒」的文章。

計劃中,文章不要太長,剛好可以在報紙副刊上發一個整版。在構思過程中,他繼而發現,光《詩經》就提到了那麼多鳥!再仔細讀下去,原來只針對「關關雎鳩」就足以寫一篇有趣的文章了。

關於雎鳩為何鳥,歷史上有多位「大咖」給過解釋。

明代湯顯祖借《牡丹亭》裡杜麗娘的私塾老先生之口解釋,「雎鳩,是個鳥。關關,鳥聲也。」當春香用斑鳩打趣時,老先生也沒有反駁「雎鳩即斑鳩」這種說法。

周振甫的《詩經譯註》中說:「雎鳩,一種水鳥。」餘冠英的《詩經選》有:「雎鳩,即魚鷹。」馬持盈《詩經今注今譯》有說,「雎鳩,水鳥,即魚鷹。」張海華總結道,在自然科學沒有那麼發達的古代,普遍認為雎鳩即水鳥或魚鷹。

結合史料梳理、圈內共識和自己野外拍鳥的經歷,他又將雎鳩鎖定在「東方大葦鶯」和「白胸苦惡鳥」兩種鳥身上。他曾親耳聽聞,兩種鳥的叫聲都類似「關關」之聲。

每年五、六月份,張海華在杭州灣溼地蘆葦蕩邊都會聽到「關關」聲,那是一整片東方大葦鶯大合唱,聲音頗為宏大。不過,東方大葦鶯雖然發音類似「關關」,但喜歡群居,鳴叫也相當熱鬧,聽起來並沒有那種孤獨伶仃之感。

又一年初夏,他聽到白胸苦惡鳥的鳴叫。那是一隻單只雄鳥,正在不知疲倦地鳴叫「關關,關關」。經了解,原來孤形弔影,喜歡於晨昏鳴叫求偶,正是這種鳥兒的生活習性,這讓他斷定,「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這位君子,聽到的應該是河中沙洲上正在求偶的白胸苦惡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什麼鳥的叫聲聽似「關關」?什麼鳥孤形弔影立於沙洲?原來是一隻正在求偶的白胸苦惡鳥。 張海華 攝那之後,張海華一發不可收拾,花了近4年時間搜羅、研讀相關學術著作,野外走訪拍攝,追尋詩經中的飛鳥的故事。這些著作主要分兩大類:一是跟《詩經》注析有關的部分著作:如宋代朱熹的《詩集傳》,及現當代學者餘冠英、程俊英、陳子展、高亨等人的書,二是跟《詩經》名物有關的著作,也涉及古今中外的十多本。

在逐一考察學者們對《詩經》中所涉及鳥類的觀點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十多年的野外觀鳥經驗,他對《詩經》中的鳥類做出自己的判斷,然後進行寫作,最終出版《詩經飛鳥》這本近500頁結合文字、攝影和插畫的集子。

書中除了解讀「關關雎鳩」裡的雎鳩,還詳述了「黃鳥喈喈為誰鳴」裡的黃鳥,「燕燕於飛傷別離」的燕,「脊令在原兄弟情」裡的脊令,「墓梅有鴞焉惡聲」裡的鴞,「七月鳴鶪農事忙」中的鶪等等,從博物的角度重新解讀《詩經》裡的自然。

白鶺鴒。《詩經·小雅·棠棣》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詩句以鶺鴒振翅飛鳴,聲如「急令,急令」,喻人之困境,以此勸喻兄弟之間應當友愛互助。張海華 攝讀《詩經》就會發現,古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遠比現代人要緊密。2020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相當不易的一年,疫情爆發帶來的恐懼和隔離,很多人開始反思我們該如何修復與大自然的關係,張海華也在書的序言中感概,「如今,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快、那麼新、那麼眩目、那麼迫不及待,而只有很少的人願意慢下來,行走於鄉間的小道,去觀察草木蟲鳥的美好,去凝視來自古老文化的脈脈餘暉。」當然讓人反覆翻看這本書的,不止是理念上的共鳴,還有作者獨特的行文著眼點,比如「鴛鴦會飛嗎」「古人為何會觀鳥?」「詩經裡的』猛禽分類學』」,在資料梳理的同時,加入他自己的拍攝故事和走訪經歷,讀來叫人興味盎然。

有人可能好奇,詩經中到底寫了多少鳥?根據張海華梳理,《詩經》共305篇,有62首詩明確提到了鳥兒,有的詩中還提到多種鳥類,所涉及的鳥類有42個,合併重複的鳥類,整部《詩經》中實際提到的鳥兒有30多種(類),涉及25個科。當然這些統計很難按照現代鳥類分類學來進行,只是一個大致情況。

《詩經·周頌·小毖》有「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中的桃蟲,指的就是鷦鷯,按照現在的科學分類系統,屬於雀形目鷦鷯科。張可航 手繪

《詩經·邶風·燕燕》有「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描述了深婉動人的送別情境。燕子的背羽在陽光下其實是藍黑色的,泛著金屬的光澤。張可航 手繪

《國風·邶風·凱風》有「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說的是雖有七個兒子,辛勞的母親依然無法感到歡愉,還不如聽聽會唱歌的小鳥呢。這種羽色靚麗、歌喉動聽的黃鳥,與插圖中「黑枕黃鸝」的特性高度一致。《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上如此描述它的鳴聲:「清澈如流水般的笛音。」張可航 手繪

根據張海華梳理,《詩經》中直接提到雉科鳥類的有八首詩,插圖為雉科的白腹錦雞。張可航 手繪那麼,古人也會觀鳥嗎?在張海華看來,兩三千年前的先民們,尤其是那些《國風》的作者們,其實都是「草根詩人」,他們經常行吟於野外,所見草木,皆可入詩。他認為,詩經中提到了那麼多種名為鴞、雉、燕、鸛、鳩、鷺、鳶、鶖的鳥兒,恰恰說明在兩三千年前,人類還處於比較原始的農耕時代,自然環境中的鳥類數量比較多。

當然古人「觀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比較現實,那就是狩獵需要。「將翱將翔,弋鳧與雁」,「鴛鴦於飛,畢之羅之」,說明在古代野鴨和大雁都是捕獵的對象,因此人們對它們的觀察和習性也了解更多。比較遺憾的是,因為自然環境的變化,棲息地遭到可能的破壞,「有鶖在梁,有鶴在林,維彼碩人,實勞我心」中的鶖,也就是禿鸛,近年來在國內幾乎絕跡。

在全書配圖方面,一方面儘可能找齊照片,他自己沒有的,就向鳥友們尋求幫助,另一方面,則讓學畫畫的女兒手繪了很多鳥類,豐富全書的視覺呈現。

作為一個想要嘗試「詩經觀鳥」的普通人,可以從哪裡著手?記者和張海華聊了聊。

Q:如果想從自己身邊開始尋找《詩經》裡的飛鳥,就長三角地區而言,哪些品種是比較容易遇到的?

A:在產生《詩經》的地方——主要是黃河流域——自然是不用說了,但其實,考慮到很多鳥類會遷徙或者在國內分布很廣,那麼在長三角看到這些鳥也是不足為奇的。哪怕不能看到全部,也至少可以看到大部分。

以我所居住的浙江寧波市而言,我統計了一下,發現除了極少數鳥種以外,「飛」在《詩經》中的鳥兒幾乎都能在本地找到,如大雁、白鷺、麻雀、喜鵲、家燕、雉雞、棕背伯勞、烏鴉、鶺鴒、各種野鴨(含鴛鴦)、猛禽等。

Q:像詩經裡所講的周南、召南,那個時代這些地方的地貌環境與今天地貌環境有哪些變化?詩經裡提到的鳥兒,有哪些在那裡今天還是常見鳥?

A:周南在學術界有共識,主要指今題河南省西南部至湖北省西北部一帶。產生《詩經》的時代,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相關地方的環境、氣候都跟現代有較大不同。至於那些鳥兒,在現代倒是基本都還在的。只不過有不少在古代比較常見的鳥類,現在已經成了瀕危動物,如鵜鶘、東方白鸛、白鶴、大鴇等。至於野鴨、鷹、隼、貓頭鷹、白鶺鴒、鴛鴦、伯勞、喜鵲、白鷺、雉雞、麻雀等鳥類,現在依然比較常見。

《詩經·曹風·候人》中有「維鵜在梁,不濡其翼」,拿鵜鶘不用下水捕魚也能安居魚梁,比喻那些完全靠人供養,才德與地位完全不相稱的人。

《國風·召南·鵲巢》有「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成語「鳩佔鵲巢」由此得來。當代學者更傾向於認為,主動侵佔鵲巢的是一些猛禽,比如圖中紅隼。

《詩經》裡提到最多的鳥是哪一類?答案是雉雞類的鳥。詩經裡至少有八首直接提到它們,如果加上與雉雞相關(如羽毛、服飾)的詩,則超過十首。比如《邶風·匏有苦葉》裡就有「雉鳴求其牡」,《邶風·雄雉》中有「雄雉於飛,洩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Q:像您提到認為雎鳩是白胸苦惡鳥,也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鳥友圈對此都有哪些討論?哪些參考書籍是您認為比較適合對此話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閱讀的?

A:鳥友圈其實討論得很少,因為絕大多數人沒有想到去關注這個話題。至於我認為雎鳩最大可能是白胸苦惡鳥(但也不排除其他鳥類)這個觀點,倒是獲得了很多研究者的認同的。說起來,這個觀點也並不是我的「原創」,我只是在羅列了各種關於雎鳩的猜測性意見後,給出了自己的傾向性答案與理由。

至於重點參考書目,大致如下:高明乾等《詩經動物釋詁》(中華書局,2005 年 9 月) ;胡淼《詩經的科學解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月);岡元鳳《毛詩品物圖考》(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8月);林趕秋《詩經裡的那些動物》(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鑑》(貓頭鷹出版社,2014年1月);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華夏出版社,2013年1月)。

Q:對於剛剛開始對於觀鳥產生興趣的初階愛好者,國內觀鳥最推薦的地方是?

A:其實,對於初階觀鳥愛好者,我強烈推薦先從觀察家門口的鳥兒開始,慢慢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可以先注意尋找、觀察、辨識小區、公園、郊外的鳥,有了一年左右的經驗後,再到外面去看鳥。

Q:哪些觀鳥裝備是您推薦的?既輕便又好用的那種?

A:入門的觀鳥器材,其實只要有一架8X42的雙筒望遠鏡即可(8是指放大倍率),價位從幾百元到一萬元以上,都有。

Q:您有比較實用的觀鳥手冊推薦嗎?

A:《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上海水鳥》,都很不錯。

Q:看您女兒為全書配圖多幅,培養兒童和青少年的觀鳥興趣,指導他們觀察自然,您能分享一下心得嗎?

A: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做父母的自己要熱愛自然,從小經常帶孩子到野外去玩,培養孩子對自然的興趣。其次,父母自己要專注、自律,做好自己所熱愛的事,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受到很好的正面影響效果。

《詩經飛鳥》;張海華 著;寧波出版社;2020年10月(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第一篇究竟寫的是一種什麼鳥
    本期話題《詩經》不但是一部韻味悠遠的詩集,也同時是舊時代的人們認識草木蟲魚的一種趣味讀物。《詩經》的開篇第一句「關關雎鳩」,寫了一種名為雎鳩的鳥。可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為此爭論不休:雎鳩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講的是什麼...
    《詩經》!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
  •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
    喜報丨寧波出版社《詩經飛鳥》入圍百本好書!作者全面搜羅了《詩經》中涉及「鳥」的詩句文本,參照歷代注釋、解讀《詩經》的研究論著,對《詩經》中出現的鳥以及與鳥相關的字詞章句進行了細緻考證和辨析,力圖為《詩經》中的「鳥」找到現代科學分類體系中的坐標,揭示這些鳥類名稱的演變過程、歷史文化背景,甚至文學視野中相關詩歌的創作指歸,展現鳥類物種本身的興衰發展及人類與鳥類關係的變化過程。
  • 流離食母、鳥盡可夫、鳩佔鵲巢……《詩經》裡有很多不正經的鳥
    明 呂紀《桂菊山禽圖》絹本《詩經》,詩之發端,內容非常豐富。其中有愛情,有婚姻,有戰爭,有風俗,有天象…還有一群正經與不正經的鳥。今兒個,咱就來開眼界漲知識,瞧瞧《詩經》裡的都有些什麼鳥,又長啥鳥樣。首先亮相的這鳥,比較高能汙眼睛—01 鴇肅肅鴇羽,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 詩經裡的愛情: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千萬記得,吾名關關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國風 · 周南 · 關雎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所有女孩都做著同一個夢,夢裡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夢裡是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只等風也等你;夢裡是歲月靜好,淺笑安然。這個夢關關也做過。而在那個初雪紛飛的長安城,她第一次意識到夢裡的人來了。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河」在什麼地方?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開篇《關雎》以一對求偶關雎的親密呼叫展示青年男女男歡女愛的幸福追求,成為千古絕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河」在哪裡?是哪條河?叫什麼名?搞清楚了,還有點意思。
  • 《紅樓夢》裡寫到的這些草木蟲魚,原來《詩經》裡早有記載!
    著名大文豪魯迅先生是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更是個細心觀察生活的作家,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了他幼時的樂園百草園裡的各種花草鳥蟲,多達數十種之多。我們的童年都背過這篇文章: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 窈窕淑女的窈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窈窕淑女出自《詩經》第一張第一篇關雎。原句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但是大家真的知道窈窕到底是什麼意思嗎?首先說第一句關關雎鳩:關關是指雌雄兩鳥相對鳴叫。雎鳩呢則是一種魚鷹類的水鳥,據說這種鳥雌雄之間會相守一生。所以翻譯過來應該是一對雎鳩鳥,相對鳴叫。第二句在河之洲:洲指水中的小島,也就是在河中的小島上。第三局重點來了,窈窕淑女:窈窕不是瘦,而是嫻靜端莊的樣的子。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稱「詩三百」。根據音樂不同,劃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分別代表的是民間、政治、祭祀三大類。全面反應了先秦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詩中廣泛的運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並開創了我國傳統詩歌的現實主義之先河。
  • 120個詩經裡文採斐然的男孩名字,個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楚辭》浪漫雄健、正直超然,適合取好聽霸氣的男孩名字,而《詩經》的清新雅致,正適合文質彬彬的男孩。《詩經》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極好的文採和修養就這樣從優美有格調的詩中體現出來。江南易林覺得如果你想給男孩取一個詩意好聽的名字,《詩經》絕對是很好的參考,下面就和江南易林一起欣賞一下這些出自《詩經》中的男孩名字吧。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裡探尋歷史,鏡頭記錄你可以摸到的詩經
    今天正好有時間,來到這可以摸到的歷史-詩經裡。 作為一個業餘的攝影愛好者,肯定不應該錯過這裡。攝影就是要走出來,讓照片講述故事,而不是念幾句詩就可以成就詩詞攝影。 圖為詩經裡大門。詩經作為一部自西周到春秋,上下跨度約有五六百年。而作為這部經典主要創作地的關中地區,自然應該有這麼一個地方,讓我們重拾歷史,走進詩經的世界,親身感受這厚重的歷史沉澱。 圖為詩經裡的路燈。
  • 《詩經》裡的飛鳥,東錢湖的魚蟲,唐朝人鍋裡的鯧魚……4本博物書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博物類圖書是近年出版的熱點,最近,寧波出版社一下推出了四本——小山的《草木清歡》、張海華的《東錢湖自然筆記》和《詩經飛鳥》、樂建中的《海鮮的文化料理》。與普通的科普類圖書不一樣,這四本書的文化含量非常高,書中除了講述動植物在自然中的存在,還涉及其歷史與人文意蘊。
  • 詩經第一篇.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體現孔子怎樣的愛情觀?
    到春秋孔子刪詩保留詩三百篇詩經第一篇:國風.周南.關雎先秦:佚名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我的譯文:清晨,在河心的小洲上,雎鳩鳥在關關地歡快和鳴而歌,聽起來多麼讓人嚮往,不禁想起了那位我心愛的姑娘,多想與她相伴相隨啊!看了一眼就不能忘。清澈的河面長滿了荇菜,在水的流動下,左右飄搖無方,似在訴說一樁心事。似你在我心間,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思念,沒有停止的那一刻。
  • 孔子評論《詩經》 講的最多的就是這一首
    (《論語·泰伯》)可不是嗎?《關雎》末尾二章既有絲竹「琴瑟」之聲(弦樂),又有「鐘鼓」之響(打擊樂),喜氣洋洋,盈盈在耳,熱鬧非凡!我們聽不到,但可以想見!雖然只有兩條,卻幾乎將《關雎》的「微言大義」,闡發殆盡了。對於《關雎》,自漢迄清,詮釋申發,綿延不絕。
  • 詩經取名女孩:詩經裡智慧有涵養的女孩名字,個個唯美清新
    很多家長想知道如何給寶寶取一個智慧有涵養的名字,既可彰顯女孩高雅的氣質,還能新穎別致,不會爛大街。其實,有不少好名字就藏在中國的古典文學裡,只是很多家長沒有發現。運用古典詩詞、古籍經典來為寶寶取名,不僅可以取出好聽有內涵的名字,還不容易重名。
  • 官山鎮:呂家河新民歌《關關雎鳩》入選央視民歌中國
    關關雎鳩蔡峰;吳姿霖 ▼滑動查看更多 歌詞 關關雎鳩 演唱:蔡峰 吳姿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12月中旬,雎鳩坐鎮,愛情鳥回歸,三大星座舊愛複合,痴情不移
    12月中旬,雎鳩坐鎮,愛情鳥回歸,秤座的舊愛複合,痴情不忘。射手座射手座喜歡自由戀愛,他們不願把一件事做得很好,他們的性格又很樂觀,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和很多人交朋友,而在他們心裡,愛情也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射手座的真心卻並非對所有人都開放,對自己最重要的人,射手座會格外珍惜,而且很樂意為彼此而改變,到了12月中旬,雎鳩坐鎮,愛情鳥歸來,射手座再次牽手舊愛
  • 詩經起名:100個詩經裡靈動的女孩名字,句句生香,美名深藏!
    看到標題,大家就知道今天江南分享的是一篇《詩經》女孩取名篇。這裡的名字,或許很多人依舊聽過,或許耳熟能詳,畢竟句句生香的名字,流傳至今,早已名傳天下。難以掩藏其名字的靈動之美。儘管如此,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第一篇,為何要寫採摘荇菜?
    」什麼叫樂而不淫?就是開心而沒有歪心思,那種純良的情感,是人類美好的、最初的感動,就像我們青春期時對異性沒有一絲邪念的親近感,帶有一絲惶恐、羞澀和幻想。什麼是哀而不傷?在遭到拒絕、遇到失敗的時候,有正常的情緒波動,但是我們能夠節制自己的情感泛濫,並不會因此讓人生停擺,讓自己受到傷害,而是可以迅速鼓起勇氣,重振旗鼓。這不正是少年的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