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宇宙之中,處於最底層、最深處的是空間結構
無處不在的基本結構,決定了宇宙時空之內的物理法則
物理法則支配著星辰大海乃至整個物質世界的運行
同樣,在人類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構成了大腦的基本結構
這是精神世界的物質基石,決定著個人的行為、學習、思維
01
每個人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相差不大,但人與人之間在智力、能力等方面相差甚遠,造成這種差距的是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科學家稱這種連接為突觸連接
剛出生的嬰兒,腦細胞之間的突觸數量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隨著豐富多彩的早期體驗和經歷的增加,孩子腦內的突觸連接不斷增加
到2-3歲時,突觸比出生時增加約20倍,三歲時,突觸連接已是成人的兩倍。
這一階段的大腦,像是一個高配的裸機,學習能力和智能發展最快,遠遠超過成人
02
巨大數量的突觸連接賦予人超強的能力,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一個突觸連接被使用的機會越多,就越有可能成為大腦永久結構的一部分,同時,長久不用的突觸連接會慢慢消失
在幼兒時期解鎖的許多基本技能,比如:語言、吃飯、行走,會陪伴我們一生,與之相關的突觸連接被不斷使用,成為大腦永久結構的一部分
一個成人融入社會後,在生活和工作中會形成固定的行為軌跡,與之相關的神經通路被不斷地使用,逐漸固化在大腦結構當中
幼兒時期習得的基本技能、成人掌握的工作技能,它們只用到原本突觸連接的一部分
基因賦予我們的、在三歲時擁有的一半突觸連接,因為長期不用,默默地消失
03
大腦約90%的神經連接是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形成的,這些神經連接形成的通路,把人塑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個體
然而,神經連接形成後並非一成不變,科學的刻意練習可以重新塑造神經連接
重複的訓練能使神經元環路為任務優化其連接方式,從而大幅提高速度與精確度
音樂家年復一年地練習某種樂器,使他們大腦中控制手指的區域明顯增大,從而使他們控制手指的能力也日漸增強
同時,優秀的音樂家能細緻地識別音高、音量、升降調、音準、顫音、震音、音符長度,而且包括與其他音符的和諧關係等
刻意練習的結果,不僅是相關突觸連接固化在大腦結構中,而且這種連接更加發達,大腦分配更多的區域處理問題
重塑之後的大腦結構成就了非凡的能力,成就了優秀的音樂家、科學家、藝術家
04
嬰兒的大腦結構是由父母的基因奠定的,發育到三歲時豐富的神經連接是賜予每個人的禮物。
恰當的引導、科學的培養,每個健全的人都可以變得優秀。
如果,一個宇宙只有物質世界,只有井然有序的邏輯,那是一個索然無味的宇宙
當宇宙中有了精神世界,萬物開始變得靈動
物質世界的宿命是消失,精神世界在於建構
建構外部的物質世界,建構內部大腦結構、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們關注三類世界:物質世界、精神世界、人類世界
之前,和大家聊過物質世界:
一花一世界
終將消失的物質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多重宇宙)
標準宇宙模型帶你看盡宇宙一生
今天開始,我們一起討論精神世界
它們都是宇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