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啦!從江縣臺裡村油茶合作社83戶社員分166000元

2020-12-24 天眼新聞

近日,臺裡村生態茶油合作社社員,前來參加2019年度至2020年的分紅儀式。油茶產業園油茶樹上長滿了油茶果,茶園裡觀光亭人頭攢動,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無比燦爛。

在觀光亭的橫梁上拉著「從江縣臺裡苗嶺生態茶油產業專業合作社2019年至2020年度分紅儀式」在觀光亭的門柱上寫著這樣的一副對聯「入股分紅百姓受益感恩習總書記,脫貧致富同步小康感恩共產黨」,代表著現場的每一位群眾此刻的心情。

「我們能來到這裡分紅就是得益於黨中央和總書記的偉大決策。因為沒有習近平總書記和共產黨精準扶貧的偉大部署和戰略方針,我們就不會擁有現在的生活,我們今天更不可能有這個機會站在這裡,因為以前這裡還是一片長滿野草的荒山,也是因為這片產業園,我實現了脫貧出列」老黨員潘老管激動的說到。

過去臺裡村1600畝的油茶果,村民都是通過小作坊加工後用於自己食用,經濟效益十分低下,使得1600畝油茶園成為名副其實的荒山。

2019年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為了響應號召,大力發展農村產業革命,壯大臺裡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臺裡村成立了「從江縣臺裡村苗嶺生態茶油產業專業合作社」。

啟動資金哪裡來?臺裡村駐村第一書記顧光勝向臺裡村定點幫扶單位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黨委遞交了《關於請求幫助臺裡村解決發展油茶產業資金的報告》,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黨委接到報告後高度重視,對報告迅速做出了回復。

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同意出資25萬元,作為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的入股資金,最後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根據臺裡村貧困戶的家庭收入實際情況,吸收了83戶貧困戶成為油茶合作社社員。

25萬元資金平均量化到83戶貧困戶身上3020元,成為合作社營運資金。

如何帶動貧困戶,既扶貧又扶智。如果貧困戶不出一分錢,又不出一分力,最後就能參與分紅,這樣是不是在扶懶呢?

為了能更好的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臺裡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決定採用「社員就是管理+社員就是客戶」的運營模式。即每個社員必須全程參與合作社的運營工作,83戶社員分批參與,包括共同收購油茶籽、共同搬運油茶籽、共同參與加工、共同參與銷售,同時對每次參與投工投勞的貧困戶發放一定的工資,既讓貧困戶有了參與感和成就感,又能增加貧困戶收入,積極性自然也就得到極大增強。

同時社員又是合作社的客戶,為了防止臺裡村村內的油茶籽外流,被外省油茶加工企業收走,合作社規定,在油茶籽收購價格同等的情況下,每個社員必須將家裡的油茶籽賣給合作社,不得外賣,並且合作社的收購價格會略高於市場價格,這樣既保證讓社員利益不受損失的同時也保證了合作社的貨源。

社員潘成珠去年因為帶孫子,沒能外出務工,為了能給家裡增加一份收入,他每天都細心的打理著家裡的3畝油茶地,2019年收成還不錯,收穫了近300多斤油茶籽,按照市場價每斤8塊賣給了合作社,掙得1200元,加上每斤1塊的補貼300元和幾百元的勞務補貼就賺了2000多元,再加上2000元的分紅就成功實現了2020年經濟達標。

為了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及百姓增加經濟收入,合作社決定凡是把油茶籽賣給臺裡村油茶合作社的貧困戶,合作社在市場收購價的基礎上再按每斤油茶籽給一塊錢的補貼。通過這樣的模式,臺裡村油茶合作社2019年一共收到油茶籽40000餘斤,帶動臺裡村及附近4個貧困村近600多戶村民實現油茶產業增收。

如何加工?如何銷售?臺裡村油茶加工合作社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利用從江縣喬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熟的工藝和先進包裝技術作為加工平臺,深入開展合作,省去了購買機械設備的成本和加工成本,同時,合作社將油茶加工剩下的油渣給喬盛科技作為加工費,這樣就能省下更多的利潤用來分紅,把更多利益讓給百姓。

合作社利用「內銷+展銷」的模式進行,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職工的力量,積極開展內部消費扶貧活動,同時通過交通廳和工商銀行的消費扶貧展銷活動進行銷售。

利益如何分配?合作社採取「7:2;1」比例進行分配。2019年合作社一共生產出成品山茶油3200瓶,每瓶按158元的價格進行銷售,截止2020年3月份已經全部售出,獲利54萬元,減去25萬元的成本,實現盈利29萬元,出去繳納稅費和工人開支,再按照10%作為臺裡村集體經濟,20%作為合作社運營資金,70%作為社員分紅,最終實現83戶社員分紅166000元。在壯大臺裡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還帶動了臺裡村的產業發展。

「我當村委主任怎麼多年來,第一次看到臺裡村的集體經濟突破萬元大關,村支兩委變得更有底氣和信心了。」臺裡村村委會主任潘老南說。  通訊員 何忠州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夏華

編審 吳德軍

相關焦點

  • 從江縣臺裡村:養「土」雞用新技術,擴欄增養有底氣
    3月29日,貴州省農科院生態畜牧產業專班家禽組專家一行,到從江縣臺裡村開展生態養雞技術培訓會,全力助推脫貧攻堅,打贏從江縣百日會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距離從江縣臺裡村脫貧出列的時間還有90多天,村級產業發展的好不好,決定著脫貧質量高不高,脫貧成色純不純,對群眾的經濟收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臺裡村「拼命三郎」村支書的「三拼精神」
    他叫潘老章,現任中共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支部委員會書記,習慣性的喊他支書,一個30歲出頭的青年,他沒有像其他年輕人一樣選擇外出務工,二是選擇留在村裡和村民一起改變家鄉。但是在他的眼裡,他並不是拼命三郎的支書,他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村支書,我不能認輸,更不能服輸。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的警察身影丨從江縣谷坪鄉幫大村脫貧...
    我是從江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鄧立峰,作為人民警察,人民哪裡需要我就在哪裡。2019年8月26日,我接任從江縣谷坪鄉幫大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併兼任一網格區網格員。通過挨家挨戶走訪,對全村58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大事小情,做到張嘴就來,情況全掌握、困難全清楚、貧困戶全熟識,貧困戶們對身穿警服的「所長」也印象深刻,都知道我是個不一樣的警察,經常到群眾家裡噓寒問暖,積極幫助解決問題。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
    摘要: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助農增收。該鎮油茶產業種植基地由黨支部、合作社牽頭,帶領農民發展油茶訂單統一銷售模式,目前,啟蒙鎮大坪子油茶種植基地已實現種植油茶1200餘畝。
  • 臨夏縣蓮生專業合作社助農脫貧增收
    臨夏縣蓮生專業合作社助農脫貧增收 2020-06-06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片赤誠灑苗寨——記省交通運輸廳派駐從江縣加榜鄉從開村第一...
    從江縣加榜鄉從開村,一個意味著「從頭開始」的深度貧困村,坐落在月亮山腹地,全村167戶659人,均為苗族,貧困發生率曾高達84.83%。經過40多天集中突擊,現已完成危房改造8戶、其他危改23戶、人畜混居15戶、透風漏雨8戶。在進行危改的同時,馬孝軍還向派出單位協調資金59.35萬,建設安置區,順帶幫助一些群眾開挖斜坡,解決住房擁擠、宅基地缺乏的問題。產業發展是脫貧的重要支撐。
  • 「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有群眾 不懼幫扶艱丨從江縣東朗鎮關雄村第一...
    自2018年3月被派到從江縣東朗鎮關雄村任第一書記以來,堅持紮根基層,迎難而上,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不忘初心擔使命、真抓實幹補短板、凝心聚力築堡壘、為民辦事解難題、不負韶華砥礪前行,積極帶領關雄村脫貧攻堅指揮所和村支兩委同志抓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通過近三年的駐村幫扶,截至今年11月,從江縣東朗鎮關雄村已全部實現整村脫貧出列目標。
  • 秋來杏李滿枝頭——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種植...
    秋後的溫宿縣克孜勒鎮喀什克沙亞提村,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地處該村的溫宿縣綠疆園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果園裡杏李掛滿枝頭,「鳳味皇后」「鳳味玫瑰」「恐龍蛋」「味帝」「味辛」「味厚」等杏李品種依次成熟,社員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笑容。
  • 油茶林,鋪出一條富路
    栽種油茶樹,拔掉「窮根」「交叉枝、重疊枝、並列枝要全部剪掉,剪枝時應斜剪,要保證切口平整,施肥也大有講究……」5月5日,在常寧市西嶺鎮平安村的油茶基地,周美雲向前來參觀學習的油茶種植戶「傳授」種植技術。
  • 天柱縣油茶產業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疏通供銷兩端強產業
    天柱縣是我省油茶發展大縣。據了解,該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境內屬偏酸性土壤,適宜油茶生長,自明清起就有栽培油茶的記載。「作為天柱縣傳統產業,當地幾乎家家吃茶油。油茶產業在上世紀70、80年代有一個小高峰的發展階段。」
  • 幫扶戶喜領扶貧產業項目收益分紅
    原標題:幫扶戶喜領扶貧產業項目收益分紅   12月8日,信宜市合水鎮新雲村召開2020年度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利益無小事,枝葉之間顯真情|——從江縣東朗...
    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貴州省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監委派駐東朗鎮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了你的真情幫扶呀。我們真捨不得你……」脫貧攻堅進入最後收官階段,每次到村裡幫扶對象家走訪,他們總是拉著我的手不舍地說道。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新華「不期而遇」丨從江縣下江鎮新華村副...
    2019年3月,根據從江縣委組織工作安排,我帶著「奔赴基層一線,全力以赴戰貧困」的使命、「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初心,在下江鎮新華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徵程,這駐村一晃就是兩年。圖為:陳秋宇同志帶隊撤出舊房駐村期間,我把「駐」村變「住」村,600多天以來始終堅持吃住在村,把熟悉情況、摸清家底作為開展工作的第一步,從村頭到村尾,全村7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146戶690人,貧困戶49戶226人,家家戶戶都進門訪問,深入了解村民生產生活實際情況。
  • 【基層亮點】永合屯村:「三變改革」巧造血 合作社來「地生金」
    明確合作社負責市場考察、技術指導、財務管理等方面工作人員;合作社產生的淨利潤,除去發放工作人員工資以外,其餘的按照2:8分給村集體和股東,合作社股東再按照入股比例進行分紅。把政策向農戶講明白並引導農戶入股,並非易事。最初,多數農戶持觀望態度。後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又經過村幹部多次掰開揉碎地講解,16位養殖戶入了股,其中村支委成員3人,黨員8人,普通農戶5人。
  • ...運輸廳從江縣加勉鄉脫貧攻堅指揮部聯絡員、前線工作隊副隊長潘...
    11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省9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從江縣位列其中。作為從江縣眾多駐村幫扶幹部中的一員,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也很令人欣慰的大喜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幫扶工作隊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底,加勉鄉在從江縣率先實現了「組組通公路」。目前,全鄉52個交通項目已全部完工,兩條等級公路成了貫通從江西部月亮山區的大動脈。水利設施項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社會公共服務等項目也在熱火朝天地開展。
  • ...擔當實幹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記託克託縣古城鎮西黑沙圖村...
    多年來,他用實際行動帶領群眾積極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靠勤勞脫貧致富,推動鄉村振興。西黑沙圖村位於託克託縣與和林格爾縣交界處。該村土質為沙土,水利條件差,靠天吃飯,全村經濟發展落後。孫潤曼自2003年擔任西黑沙圖村委會主任後,千方百計探索符合本村實際的發展道路,決心摘掉貧窮落後的帽子,他四處奔走,最終和群眾選定走土地集中規模化經營、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道路。
  • 隆陽區辛街鄉「四舉措」實現產業發展合作社完美蛻變
    結合阿今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土地大多由家中老人種植或是閒置荒廢的特點,合作社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由合作社將農戶土地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承包過來,再以每畝1100元的價格流轉給種植或養殖大戶,既解決了土地閒置的問題,又可以保證農民穩增收。
  • 從江縣小丑村:「第一書記」點子多 群眾致富路子廣
    近日,走進都柳江畔的從江縣小丑村,村民荀中新夫婦倆正提著一大袋胡蘿蔔在雞場給雞兒們餵食。倆人將胡蘿蔔掰斷丟出去,沒一會,一群烏丫丫的雞便圍了過來,開始爭相搶食。  雞竟然如此愛吃胡蘿蔔?「這都是孫書記給我們支的招兒。」
  • 從江縣下江鎮聯心村 第一書記吳秀恆:奏響扶貧「三部曲」
    從江縣下江鎮聯心村 第一書記吳秀恆:奏響扶貧「三部曲」 2020-09-1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成縣|這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8噸桔梗片發往藥都亳州
    7月8日下午,成縣鑫園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甘肅鑫園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滿載28噸桔梗片的大貨車從成縣出發駛向中華藥都——安徽亳州。這滿滿的一大車桔梗片承載的是鑫園人的期盼和希望。據了解,成縣鑫園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中藥材種子繁育,農產品加工購銷,2018年被評為國家級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