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之地多俊傑,為何趙國君主卻一代不如一代

2020-12-24 騰訊網

在戰國時期,秦靠著多位君主的努力,才有了能東出一統的實力,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奮六世之餘烈"。確實,秦國的君主在當時整體質量是最高的,他們都有著非常出色的才能,哪怕是在位時間較短的秦武王,莊襄王等人,也都有著一定的成績。相比之下,秦的幾個主要對手,在繼承人的培養上就明顯不行,比如秦後期最大的勁敵趙國,可以說是生生輸在了國君層面上。趙國在秦變法後不久,也迎來了一次飛躍提升,趙國最偉大的武靈王上臺,他開啟改革,讓趙國一下子成為當時的強國。

武靈王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甚至一直到趙國滅亡,他們的軍隊質量都是非常高的,與秦的多次正面交鋒,趙國也沒有吃太多的虧。可是與秦後繼君主一個比一個有作為比起來,趙國的君主質量是越來越差。在武靈王之後的惠文王還算不錯,可隨後的孝成王,悼襄王等人是越來越糟糕,生生就把趙國的霸業給葬送了。要是趙國在後面能出現一位可以媲美武靈王的君主,或許他們就有希望打敗強秦。可惜他們沒能來天降猛男,秦國卻等來了嬴政這麼一位猛男,最終趙國就被收拾了,那麼為何趙國的君主會一代不如一代呢?甚至到後面都只是趙王遷這樣的昏庸的君主。

其實,趙國君主越來越差,還真不是運氣不行,而是趙國政局動蕩與先天不足導致的結果。在戰國亂世,各個國家的政局都不能算太穩定,秦也不太穩定,同樣鬧出了不少的亂子,可秦有一個很好的方略。秦國一直採取與各國聯姻的政策,選擇一些各個國家地位較高的女子作為后妃,這樣的話,就可以保證秦有一個比較可靠的外戚勢力,幫助國君處理政務。趙國宗室也是一個父慈子孝的大家庭,從建國之初開始就內鬥不斷,包括趙武靈王自己也是在動蕩中繼位的。君主的位置並不穩定,趙國卻沒有建立一套保障國君的體制,趙國的政局裡面嚴重缺乏外戚的力量。

女子幹政往往是不太可靠的,可當時情況不太一樣,因為那個年代還比較開放,很多出身貴族家庭的女子,自幼就會受到良好的培養,她們的見識和平民女子是完全不同的。這類女子輔佐君主,對於君主的幫助非常大,像秦惠文王所留下的外戚資源,就成為秦後來發展的關鍵助力。當然,秦也不是沒有犯過錯誤,像出身不好的趙太后等人,就給秦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趙國則完全沒有利用好外戚的力量,偏偏趙國從武靈王開始,繼位的君主普遍都比較年少,他們確實需要有人輔佐處理政務。沒有外戚的幫助,這些君主就比較依賴宗室或者像郭開這樣的近臣。

趙國君主選擇后妃是相當隨性的,甚至趙悼襄王這樣的國君,都直接立了妓女做王后。在趙國的政局裡面,始終沒有出現和秦相似的外戚勢力,而是讓在外廷掌權的宗室,重臣們去幹涉君主的內政,這就導致朝廷的力量不夠平衡,往往一個君主上位,他就會立即清理前任遺留下來的臣子,確保自己的近臣能夠上位。像趙孝成王、悼襄王這些人剛剛上臺,前朝的臣子們馬上就失去了話語權,開始漸漸被排擠出去,越往後趙國能拿主意的人就越少。與武靈王、惠文王時期人才濟濟的朝堂相比,趙國後來的臣子質量是差得驚人。這就是政局失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相比之下,秦有外戚,宗室相互制衡,內廷不見得有那麼安穩,但朝廷很少出現大的亂子。

當然,一個國君也需要有它合適的平臺,像趙武靈王這樣的天才,畢竟是少數,要是幾代人裡面多出幾個,只能說他們家族的基因太強大了。國君是需要有足夠空間和平臺成長的,趙國和秦相比確實不具備這些條件。趙國自身的力量其實沒有那麼強,它處在四戰之地,周圍都是敵人,並不像秦這樣拒守函谷關,坐擁雄厚的家底,有著極大的容錯空間。趙國的君主不能犯什麼錯誤,否則就會給趙國帶來極大的影響,比如趙孝成王想要個上黨,就直接導致自己的國家遭受滅頂之災。

同樣是操作失誤,像秦昭襄王這些人出現了大的問題,秦卻能平穩度過這些困境,國家的容錯率不同,自然就給這些國君不一樣的發揮空間。其實像趙孝成王、悼襄王這樣的君主,他們的能力不能算是太差,就算是那個最糟糕的趙王遷,他當時也是太年輕了,根本沒有足夠的經驗。要是國家有更強的實力,能允許他們犯更多的錯誤,他們或許也能成長起來,可惜趙國的條件不允許,這些國君也就越來越差了。當初趙武靈王年少繼位,就能平定國內的亂局,他這樣的人不需要太多的空間就能發揮,可這種天降猛男幾十年也不見得能再出一個。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趙國國運衰落,趙國君主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為何?
    趙國的滅亡是他真正的責任嗎?並且趙王遷要為趙國的滅亡承擔多少責任?在此不再直截了當,我們先說說電視劇。電視連續劇《大秦賦》中,趙孝成王是一位頭髮已白的中老年人。在《大秦帝國3》中,有一位年輕人,在《大秦賦》的開頭,有一位邯鄲之戰,他們的形象哪一對?
  • 趙武靈王:趙國第一任稱王君主,推行「胡服騎射」,晚年圍困被殺
    韓趙魏這三家瓜分了晉的領土,其中以趙國的領土最為肥沃。到了戰國後期,趙國一度成為唯一一個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可惜長平之戰的失敗,將趙國邁入黑暗的深淵。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便是趙國的第一任稱王國君趙武靈王。他在位時期採取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迅速走向強大。因為晚年的昏庸優柔寡斷,自己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史稱「沙丘政變」。
  •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壯大趙國,晚年卻活活餓死在行宮
    不過強大的不僅只有秦國,趙國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甚至也曾坐過霸主的位置。而讓趙國有此成就的就是趙武靈王。趙武靈王為壯大趙國實行了很多的措施,其中影響頗深的就是胡服騎射。在他的治理之下,趙國一步步強大起來。但是這樣一個建立重大功績的君主,下場卻是悽慘的,在其晚年的時候,被困在行宮,活活餓死。
  • 歷史的巧合——清帝一代不如一代
    有趣的是,這十二帝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樣,一代不如一代。不知是歷史 的巧合還是歷史 的選擇,反正就是一帝不如一帝。具體分析如下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在清朝皇帝裡確實是比較生猛 ,開國皇帝嘛,哪個能不猛?這哥們25歲起兵憑13副鎧甲叛明,居然能夠統一女真,佔領遼東,贏得薩爾滸之戰,擊敗大明,建立後金,確實很猛。
  • 秦始皇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秦軍傷亡50W,一代戰神也就此隕落
    而趙國就橫在中原,是秦國向外進攻必須攻破的堡壘。二國的軍事較量,也是秦統一六國最難打的一場仗,為此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二國的較量之中,長平之戰是一次有最有影響力的戰爭。在這次戰爭初期,由秦國主動進攻。而面對多於自己兵力的秦軍,趙國統帥廉頗並沒有貿然出擊,而是依賴趙國多山地的有利地形,建立了十分有效的防禦措施,逼得秦軍不戰自退。眼看秦軍只能撤退,趙王卻將廉頗換下。
  • 一代不如一代是最大的謊言!
    《後浪》是2020年五四青年節的短片,《後浪》開頭第一句話就是「那些口口聲聲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人,你們應該像我一樣,滿懷羨慕」。有網友就開始發問:某站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刷遍網絡,你怎麼看?因為沒有一代一代人,只有靠譜和不靠譜的人。借用別人說的一句話,「討好年輕人說明你真的已經被拍在了沙灘上。」五四青年節,小編有些話想獻給新一代的人 ,那些比我們更年輕的人們,我們不羨慕你們。因為我們知道你們需要的不是年長者的羨慕,而是信任與尊重。
  • 大秦賦:史冊上的趙偃未必昏聵,趙王一代不如一代倒是真的
    原因很簡單,雖然幹不過秦人,卻逮著鄰居們往死裡揍,李牧龐煖各分別在燕國身上割下一塊大肉,公元前241年的合縱聯軍也沒有被秦人包餃子,而是全身而退並攻下齊國饒安,加上魏國送來了都市級別的鄴城,趙國的領土必定是增長的。「悼」諡則有「中年早夭」之意,趙偃不過幹了9年,苛求他中興趙國的確有些勉為其難了,從蓋棺定論來看趙國上下還是比較認可的。
  • 火影忍者是不是一代忍者不如一代?
    為什麼感覺到火影忍者一代不如一代,初代他們不用連印?事實上,火影不同時期的人物的確有能力起伏,但也不能完全說是一代不如一代,即使是初代火影發動忍術也需要列印。例如在下圖千發動木遁木龍之術時,必須先結印才能成功發動,而對比上面的結印手勢,我們可以發現柱間結的是末印。其實在柱間使用不同效果的忍術中也同樣需要結不同印來配合,只不過由於千手柱間的個人力量強大,作戰經驗豐富,可以省去一些繁瑣的結印步驟,加上木遁特殊需要結印的次數較少。
  • 《大秦賦》:趙國是怎樣一步步把自己作沒的?
    趙國建立之初,只能算一個小國。三家分晉後,晉國的核心區域被魏國繼承下來,而且魏國最初的兩任君主魏文侯和魏武侯都很有作為,尤其是在李悝變法後,魏國一度成為戰國首霸。戰國局勢經常此起彼伏,趙國一躍成為東方六國中的最強國。趙國之強,以致於《戰國策》評價道:「四十餘年秦不能得其所欲」。
  • 深度解析沙丘之亂,透析趙武靈王如何用這個陷阱,葬送趙國前景?
    但是他晚年的一系列舉措卻完全可以用一個庸君來形容,一個蒸蒸日上的趙國是在他的改革下樹立起來的,但一個被撕裂的趙國也是由於他的舉動而導致的。 趙國的撕裂首先是從繼承人問題開始的,正如狄奧多西一世將羅馬帝國分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後,使得羅馬帝國由此走向衰落,畢竟一個分裂的羅馬帝國對於歐洲蠻族來說其威脅已大不如從前。
  • 《大秦賦》趙國最後的八年:國君被俘,名將隕落,公子嘉死不瞑目
    西周滅商後,嬴姓後裔被西周冷落,直到西周第五位君主周穆王時期,有一位叫造父的嬴姓後代為周穆王駕車,助周穆王平定叛亂,因而被封到趙城(山西洪洞),造父因封地為氏,改為趙氏,這就是趙國趙氏一族的起始點。到了西周第八位君主周孝王時期,嬴姓一族有一位叫非子的人幫西周養馬對付西戎,因功被封到秦地(甘肅天水),非子也就成了「秦嬴」的起始點。當時,非子這一脈是嬴姓的大宗,趙氏後裔還經常到秦地祭祀。
  • 「一代不如一代」是個偽命題,批評者其實是諷刺自己
    5月4日,B站《後浪》視頻開篇直指:「那些口口聲聲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然後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講。那些人指的是誰呢?聽起來應是對後浪不滿意的一部分前浪,但環顧四周,實在找不到可以評判年輕一代的這一部分成功者,可能是渺小的圈子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也許「那些人」是《後浪》作者為了標題立意杜撰出來的,影片先製造群體矛盾,然後彰顯年青一代的激情澎湃,達到宣傳網站的目的。「一代不如一代」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回顧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長河,再看現今的成就,難道不是一代比一代強?
  • 何冰: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才是不如下一代的人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就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何冰視頻一開始,何冰就對年輕一代表示「滿懷羨慕」。「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你們正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接著,他又批判了「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而不要只是「習慣嘲諷與否定」。
  • 超人,世界上的第一位超級英雄,為何一代不如一代了?
    時隔19年後的《超人歸來》,走出了由布蘭登·羅斯飾演的「最為英氣的超人」;2013年的《超人:鋼鐵之軀》繼續著體現超人作為普通人一面的思路,不再固守高大全的英雄主義,為觀眾塑造了一位全新的現實版超人。DC似乎一直在努力,但在面對勢頭越來越旺的漫威時,仍舊難掩底氣不足之頹勢。《超人》系列在搶得先機的情況下,因種種因素導致後勁明顯不足。
  • 火影忍者: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忍者們,應該看看你們
    近日,嗶哩嗶哩發布一段演講視頻,認可、讚美、寄語年輕一代:「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火影忍者》完結了,鳴人、佐助、小櫻,以及以前年輕一代的忍者也都為人父母,現在不僅是木葉忍者村還是其他村莊,都已經大變樣了,城市的味道越來越濃,忍者不再是人們首選的職業,因此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忍者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 00後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其實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偏見
    相信很多家長在觀看新聞的時候,有些新聞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字眼,如今的孩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新聞中闡述著如今的孩子更加愛美,不注重學習,更加懶散,缺乏獨立的心態,家長看到後也會陷入深思。自己有時候也會這麼認為,總感覺如今的孩子生活的太過於安逸,吃喝不愁,自己的年代還在餓肚子呢,於是認為如今的孩子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等等,但是事實上真的如那些新聞和專家人士所言,一代不如一代嗎?一、專家真的能看懂孩子嗎?
  • 忍刀七人眾為何一代不如一代?沒了鬼鮫是其次,這一點才是關鍵!
    可是忍刀七人眾的實力參齊不齊,而且一代不如一代,除了鬼鮫特別突出,其餘人都感覺是雜魚,為什麼會這樣?鬼鮫毫無疑問是忍刀七人眾裡實力最強的,能加入曉組織,是擁有影級實力的強者。再不斬實力也不錯,長十郎也還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忍刀七人眾就光速沒落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忍刀七人眾不團結。
  • 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為何亡在一個妓女手上?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春平君繼承王位,也許趙國還有轉圜的餘地,為什麼呢?雖然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被坑殺了四十萬將士,又經過了漫長的邯鄲保衛戰,但是趙國依然還是非常有實力的。特別的廉頗和李牧為趙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面對這兩員老將,秦燕兩國都是非常忌憚的。所以,想盡辦法要除去這兩個人。事實也證明,秦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優秀,趙國逐廉頗,殺李牧,自毀長城。
  • 為什麼覺得「火影」一代不如一代?初代他們連結印都不用
    為啥覺得火影忍者一代不如一代,初代他們連結印都不用?實際上火影中不同時期的角色確實有能力起伏,但是並不能完全說是一代不如一代,即使初代火影同樣發動忍術也需要結印。比如下圖千手柱間發動木遁木龍之術就必須先結印才能夠成功發動,而對比上面的結印手勢我們可以發現柱間結的是末印。實際上即使是柱間使用不同效果的忍術同樣需要結不同的印來配合,只不過由於千手柱間個體實力強大,作戰經驗豐富能夠省略一些繁瑣的結印步驟,加上木遁的特殊性需要的結印數量也偏少。
  • 「後浪」們: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中有我一個
    視頻中激情澎湃的演講說: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們,應該看看你們。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我臉紅了,原來我已經老了!「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他們可以盡情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