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行動支付發達,通膨率高?臺灣初中地理課本現「仇中」離譜言論

2020-12-22 騰訊網

「我13歲女兒容容現在在學校用的臺灣初中8年級上冊地理科講義,請大家幫我看一下有什麼問題好嗎?」臺灣律師蘇逸修9月21日晚上在臉書上貼出7張照片,內容是上初中二年級的女兒所用地理科講義。貼文吸引了數百條網友評論和分享,大家看完嘆為觀止,驚呼「這哪是地理課本,根本就是一本羅織罪名的書籍啊!」「這樣的課本讀完,想不『仇中』都難。」

大陸行動支付發達,因提款機不普及、通膨率高?

事實上今年9月初,依舊是初中二年級,臺灣歷史教科書就因「去中國化」被鞭撻了一輪。因為歷史書被「大刀闊斧」刪減,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不只沒有三國歷史,《史記》、《漢書》、魏晉南北朝、貞觀之治、楊玉環與安史之亂統統不見了。

對此,檢察官出身、曾任跨國商務律師的蘇逸修,在指導13歲女兒的課業之際,發現女兒在學校所使用的2020年臺灣歷史課本內容偏頗。他感到憂心,決定親自指導女兒歷史,並以和「2020年大陸初中歷史課本」、「1980年代臺灣初中歷史課本」比較分析彼此內容異同的方式,為她建立正確的三觀。

蘇逸修在臉書上表示,臺灣中學歷史教育又創造了「歷史性的一刻」:進一步大幅刪減八年級歷史課本上冊的「中國史」內容,「去中國化」的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沒想到,這回民進黨當局又對地理講義下手了!講義雖然不是教科書,但都是學生搭配教科書使用,所以也是必讀課本。

蘇逸修貼出的是「康軒版」初二上學期第4課《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全球關聯》7頁學習講義內容,裡面充滿醜化、詆毀大陸的文字。我們來看看——

其中1張地圖「中國霾害來襲」指大陸因工業發展的廢氣隨著盛行風飄送到日本、韓國、臺灣,甚至美國西岸。還稱大陸的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汙染、海洋汙染已經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講義還提到,大陸積極投資各國、倡議一帶一路是「製造窮國債務陷阱」。

更可笑的是,在關於「中國大陸行動(移動)支付發達的原因」一項中,是這麼寫的:中國大陸可說是目前全球行動支付最為盛行的市場,其成功發展除了因為擁有廣大的人口市場外,主要與提款及貨幣的問題有關。在提款問題方面,提款機與銀行平均密度不高,並且部分銀行不能跨行取款,即使可跨行取款,其手續費也高;此外,提款機品質不佳,常出現吃卡問題。貨幣問題方面,則因流通假鈔過多,及因貧富差距大,各城市的通貨膨脹比率不同,造成民眾面臨錢包裡究竟要多準備百元鈔,還是多放點零錢的問題,因此,使用手機行動支付就成為民眾最方便的選擇。

面對「羅織罪名」,有理有據一一反駁

片面的事實是有意的誤導。對於該地理講義「羅織罪名」之能事,網友一一「打臉」——

新版地理講義提到中國大陸有全球最高的碳排量,這和GDP總量一樣都屬於片面事實。沒說的是中國大陸人均碳排量低於美國外,東亞最高的人均排碳地區是臺灣。

至於「一帶一路」,則是經濟學觀念錯到底,把債權人講得如此邪惡,「所以世界各國購買美債都是在陷害美國囉?」而且,大陸對外投資是真的會幫助到當地地方建設,雖然也是有拿到礦產開採權。但如果投資沒有幫助到當地建設,只會讓當地不思進取。

而將行動支付成功的原因歸結成提款機不普及、通膨率高,這種把上進努力歸因於原生貧賤的論述方式完全是為反對而反對。智慧型手機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購的發展以及行動支付企業的推廣,才是大陸行動支付發達的主要原因。

「一綱多本」,核心價值不變的是「仇中」

蘇逸修的貼文經過《中國時報》報導後,在島內引起更廣泛的反響。他也特別強調自己的立場:在教育中埋入偏頗和仇恨的種子是錯誤和危險的,並同時建議臺灣的家長們,去了解一下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念的課本寫些什麼。發現有問題的地方就自己教,其實不花什麼時間。

對此,臺灣民眾很悲觀,「他們會說《中國時報》不可信,然後繼續吃『臺獨』三(立)民(視)自(由時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沒被『洗腦』。」更多的是憤慨,「太離譜了!教科書灌輸錯誤的訊息太嚴重,一派胡言!學生讀這種書,怎麼可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難怪現在的年輕人無知到這般田地!去對岸看看吧!可悲!」

在臺灣如今「臺獨」課綱所謂「一綱多本」,考的是課綱,但考題只有一份,教科書有多個版本, 不管學校用何課本、講義,家長可以選擇自認合適者。只是每個版本大同小異,但核心價值不變的是「仇中」。

蘇逸修如此敢言說真話,有網友留言擔心他「被查水錶」,更擔心他兩個小朋友的安全和「校園霸凌」。對此,蘇逸修回復指出,小朋友清楚地知道學校的教材被刻意放入「仇中」內容,「因此被霸凌,他們更會明白學校教的是有問題的,何況他們在臺灣也不會念幾年書。」言外之意,下一代的未來,不在臺灣。

海峽導報記者@海峽派 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操弄下,繼新歷史書三國消失史記不見後,又對初中地理講義下手!臺灣律師蘇逸修21日在臉書貼女兒初二康軒版地理科學習講義,其中「中國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行動支付盛行是因為取款機品質不佳」、「一帶一路製造窮國債務陷阱」、「不願意積極配合籤訂氣候變化國際公約」等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情況的描述嚴重失實,引發網友熱議。△圖片截取自臺媒學習講義雖然不是教科書,但都是學生搭配教科書使用。
  • 臺灣這屆家長太難了!新版臺課本被曝多處失實,篡改抹黑大陸
    在近期就有一位初二學生的家長在社交網站上發視頻,爆料初二學生的地理課本中有多處描述錯誤的地方,此次以外,臺灣地區地理課本上還出現造謠抹黑大陸等莫須有事例。臺灣家長發聲在近期,臺灣律師蘇逸修就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表示,他發現正在就讀初二女兒所讀的地理課本上,出現了大量抹黑大陸的「造謠內容」,且在該書本上還出現了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描述錯誤的言辭信息。對此,這位家長還曬出了臺灣地區地理課本,稱「康軒版」地理講義中,不僅對大陸的經濟情況進行錯誤地描述,還扭曲了歷史的事實等。
  • 臺灣超英趕美,成為全球「仇中」急先鋒?
    挾817萬選票,加上臺灣防疫獲得民意支持,整個蔡當局是飄飄然,在近期全球態勢中,似乎臺灣地區一舉超英趕美,成為全球「仇中」急先鋒。臺灣帶頭「抗中」,到底有沒有搞錯?!有論者指出,最近民進黨當局「仇中反陸」的言論與行為,完全是被民粹帶著走,然後綠營又加以煽動,已經形成鼓勵超車美國的氛圍,民意拉著臺當局走。網民現在是最大的輿論,島內社交媒體對鼓動當局彎道超車、危險駕駛的壓力很大,對理性決策兩岸議題相當不利。
  • 臺媒稱臺灣語文課本世界文學嚴重不足:應向大陸學習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12年教育語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選文正在吵不休。但有專家認為,臺灣高中語文課本的世界文學確實不多,這一點應該向大陸學習,大陸教材的翻譯文學佔到1/3。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5日報導,「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表示,臺灣高中語文課本的世界文學比例確實不高,以她手邊某版本來說,高中6冊只有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蜘蛛之絲》及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看不見的珍藏》。
  • 臺灣人真的比大陸人過的好?看看臺灣生活支付,你就知道了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樣的功勞自然也有旅遊業發展的一部分在內,現如今,大陸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而且臺灣遊客也是越來越喜歡來到大陸遊玩,觀賞當地的自然風光,還有體驗當地人文文化。而且更方便的是,遊客在玩的過程中,支付方式更加便捷,為旅遊行程節省不少的時間,所以許多臺灣居民紛紛來到大陸遊玩,感受這的便捷生活。在臺灣,還沒有如此便捷的生活方式,這是臺灣羨慕的一點。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
  • 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談起我們的寶島臺灣,想必大家都不會感覺陌生,作為我國GPD排名第九的經濟大省,臺灣的商業還是比較發達的。而且臺灣省的外貿方面比較開放,匯聚了全球各地的商品,有些特別的商品在大陸上也是很難見到的。所以大陸經常有遊客到臺灣省旅遊時,也會選擇在當地「血拼」一番,大買自己心儀的商品。但不少的大陸遊客到臺灣省後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臺灣人基本上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沒有其他便捷的支付軟體。那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呢?
  • 臺灣網友:大陸太落後了才用手機支付!這智商真感人啊...
    (據說前段時間Apple Pay在慶祝用戶數量破億,微信和支付寶都笑而不語了好嗎)然而,就是行動支付這麼個大家都說好的東西,最近居然被臺灣的盆友們給嘲諷了……這是灣灣「知名媒體」自由時報 前兩天的一篇文章:▲「大陸行動支付盛行是因為太落後!他分析原因後被瘋狂點讚。」(via自由時報)文中提到了一個在大陸工作了十幾年的臺灣人。
  • 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及高分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及高分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培養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於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
  • 臺灣傳出瘋狂言論!蔡英文當局有人作死,國臺辦警告,話說得很重
    據中新網12月16日報導,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為謀取政治私利,蓄意煽動對立情緒,炒作"仇中"議題,島內"臺獨"勢力愈發猖狂。近日,綠營民意代表陳永福拋出驚人言論,提議讓臺當局攻擊大陸核電站。對此,國臺辦16日評價稱,這種瘋狂言論"喪盡人類良知"。
  • Visa趙麗芳:2020年臺灣線上支付高成長
    Visa臺灣區總經理趙麗芳指出,從數字商務角度看,疫情加速了數年才能達成的數字風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及感應支付,在臺灣,每十人當中就有七人使用感應支付。疫情大幅加速臺灣電子支付的使用率,根據Visa數據,2020上半年臺灣線上支付成長率,較去年的年成長率高出了16個百分點,代碼化交易則是成長70%,凸顯電子商務及行動支付在全球經濟趨緩下加速發展。
  • 支付通QPOS—引領網際網路+時代的行動支付潮流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6.4萬億元,較2014年增長了一倍。可見行動支付是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去年三季度我國行動支付金額同比增長近兩倍,行動支付市場預計在2017年達7000億美元。行動支付前景不可估量,未來甚至有可能取代實體貨幣。
  • 南忠豹地理思維導圖:用漫畫學初中地理,法國的輪廓像一隻貓頭鷹
    南忠豹初中地理思維導圖:用漫畫學地理,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走進國家第四節法國。法國的輪廓像一隻貓頭鷹。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走進國家第四節法國自我練習題「1、法國大陸輪廓大致呈( ),首都是( ),位於( )盆地,跨
  • 臺灣行動支付發展堪憂 想靠手機過一天你會被煩死
    這個話題,對於天天使用行動支付的我們來說,so easy,但是對於臺灣網友來說可能還不是那麼容易。 據臺灣旺報6月5日報導,在臺灣若是用手機支付過一天,消費者可能就會發現很多斷點,因為能使用的場合太少;其次,綁定信用卡的安全度仍被消費者質疑;最後,要撬動臺灣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
  • 臺灣歷史課本抹去中國史,還能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自2020年9月新學期開始,臺灣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就收到了最新的歷史課本,課本裡中國史內容僅用6000字簡單概述,只需不到半小時就可快速讀完,2400年華夏精彩歷史,就這樣被縮減、抹去。此舉明顯是淡化中國意識,企圖給學生灌注「獨立思想」,以此拉開兩岸距離,抹去臺灣和祖國母親的歷史淵源,切斷兩岸文化交流。馬英九主政時期,將部分歷史的真相進行了重新還原。自臺灣民進黨上臺之後,一系列的「獨化」舉措,將兩岸關係推至冰點。
  • 臺灣行動支付 LINE Pay蟬聯龍頭
    芯科技(文/士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行動支付大調查」顯示,臺灣網友在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由LINE Pay蟬聯冠軍寶座。去年行動支付前5名依序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臺灣Pay/臺灣行動支付(4.7%)。
  • 茶葉蛋和榨菜後,臺灣節目又來了!開始不擇手段詆毀大陸抗疫
    對於這些嘉賓荒唐的言論,甚至在疫情討論時的哄堂大笑,只有新黨副主席李勝峰一直表情嚴肅。李勝峰在發言中肯定大陸「封城」等防控疫情的舉措,直言疫情系全球命題,無人得以倖免,所有人參與合作才是現今最有利的解決辦法。
  • 「仇中牌」失靈,「臺獨」終跨不過臺灣民心
    「仇中牌」失靈,「臺獨」終跨不過臺灣民心 2020-12-25 14:35:12 參與互動   「仇中牌」失靈,「臺獨」終跨不過臺灣民心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臺北,相當於大陸幾線城市?遊客:意料之外
    自古以來,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臺灣以前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充分了解它的經濟水平,臺灣發展最好的城市是臺北,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城市,在臺灣就像「大哥」一樣存在。以前臺灣對大陸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大部分是因為臺灣的娛樂產業發展得很好,就編制自己來說,以前喜歡看流行的臺灣電視劇,聽臺灣的流行歌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對臺灣的好奇感很深,放假時,編輯去了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從建築上看,可能是因為臺灣發展得早,高層建築基本上建於80、90年代,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都很舊,如果要和我們大陸一線城市的整個城市相貌相比,肯定是無法比擬的。
  • 「不能回去的不是大陸,而是臺灣」
    大陸學生無法赴臺臺灣的政策還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裡面,5月份臺灣高校就開始規劃讓大陸和其他地方的學生返校,但是臺灣外事部門卻一直沒有解禁入臺禁令。在6月4日,又以檢疫能量問題宣布7月仍然不會解禁,使得臺灣144所學校2.6萬名學生無法返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