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2020-12-14 騰訊網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

高中時,因選擇社會組,社會科的題目與主軸更必須了解大陸歷史地理,每當談及華東地區時,會仔細地欣賞山東省地圖,原因無他,祖先當時即是從山東家鄉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

大學階段因系所與專業科目的因素,對於大陸以學術專業的角度來論,因當時為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關係正如火如荼的交流,無論是雙方的會談,或是民間的交流,臺灣與大陸的交流在當時紛紛創下許多成績。

碩士班階段,當時系所因有陸籍學生前來交流,雙方的互動從嚴肅的學科討論,到生活當中的大小事,過程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政治氣氛,雙方的交流像朋友般的熱絡與熱情,雖然對方早已回大陸,但因留有通訊帳號,至今仍不時地會進行訊息傳遞。

學生時期對於大陸有些認識,但我仍然覺得所學不足,因此畢業後仍積極在閒暇時期關注對岸的新聞,無論是面對大陸經濟發展、社會脈動、甚至是「新冠肺炎」所造成的傷害,皆是我了解大陸的途徑之一。

去年前往金門旅遊,除觀賞島上的軍事遺蹟外,也發現島上居民早年因國共因素加入戰場或是從對岸撤退,對於大陸仍保有記憶。雖然這群人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論及對岸家鄉仍舊是滿滿回憶,這不但是大時代下兩岸的無奈,也是我們明白早年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史料。

了解大陸的途徑相當多元,隨著兩岸之間的開放,加上科技、文化、影視的傳播,我們越來越能了解兩岸之間的差異與相似性,面對彼此的差異雙方需相互包容,但對於彼此的相似性,我們可以相互發揚光大。舉例而言,目前仍在上映的電影《花木蘭》,在片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岸具有共通性的中華文化代表,諸如:忠、勇、真的意義,以及家庭對每個人所產生的影響。以上的文化與家庭制度亦是了解大陸與維繫兩岸間互動的依據。

嘗試認識大陸時,仍會思考臺灣的下一步該如何走?面對對岸的進步與拼搏精神,不但是反觀自省最重要的教材,我們更可以預見大陸未來是全球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與科研中心,不但會成為帶領全球經貿發展的火車頭之一,更有機會帶領亞洲邁向全球,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整合地區。

(作者:宋磊/臺灣文字工作者)

相關焦點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你看過用樂高組成的臺灣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最近,我認識了一個很年輕的臺灣樂高達人,他叫大黑白。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楊丞琳+藍正龍,臺灣偶像劇終於有大陸觀眾還算認識的演員了
    這個標題,很討打,意思就是說,老說臺劇現在在大陸市場盡失,主要原因,就是演戲的人兒個個不認識(儘管其實顏值高演技好但就是沒名氣的演員一抓一大把)好吧,我閉嘴,因為終於等來一部主演我們都認識的臺灣全新偶像劇,儘管這劇名實在爛到……不能忍《前男友不是人》好吧,這部劇的女一號,楊丞琳
  • 臺灣人看大陸:兩岸馬拉松尚未結束
    (新華社資料照片) 2006年,因兩岸學術交流的機緣,我至大陸的大學參訪,在香港機場短暫停留後,班機便直往北京前進,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的門戶,敞開大門歡迎來自全球的遊客,首次越過臺灣海峽踏上這塊在課本中反覆讀過,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 臺灣在哈哈鏡中看大陸?感受兩岸民間認知差
    原標題:臺灣在哈哈鏡中看大陸?   記得2008年一次在臺南採訪,記者背著沉重的大單眼相機東拍西拍,一位40歲左右的人士聽到我的口音,便主動搭話問:「你們大陸現在還沒有賣卡片機(主要指機身較輕、超薄時尚設計的數位相機)的吧,女生還要背這個,真不容易。」見記者一臉錯愕,他又安慰地補充道:「我們現在臺灣很多人都有了,大陸比較落後,可能過幾年也會有。」
  • 在大陸生活了十來年的臺灣人,講出了臺灣經濟的真相
    關於臺灣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物價、健保等等方面,很多大能已經回答過了。但我想以一個2004年就到大陸,每年只回臺灣幾周,現在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臺灣還是大陸人(確切地說是我回臺灣時,所有人聽我說話都問「你是大陸/中國來的吧?」
  • 臺灣人喜歡大陸的電視劇電影嗎?
    我看過好幾檔臺灣的娛樂節目,臺灣人很喜歡大陸的節目,僅僅一部《甄嬛傳》在臺灣就播了十幾遍,還有人看。早些年,臺灣古裝劇再大陸很火,譬如《一代女皇武則天》《戲說乾隆》《包青天》等,但是最近一年,情況絕對反轉,大陸的電視劇在臺灣很火。
  • 臺灣廚界名嘴:臺灣美食節目顯簡陋和大陸沒法比
    柯俊年,是臺灣出鏡率最高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之一,入行15年,被網友譽為「臺灣最佳吃貨」。他不但擅長教人做菜,更懂得各類食材的健康營養搭配。不久前,他亮相央視《中國好味道》,演出別樣的臺式「廚房秀」。認識柯俊年的人都知道,他不但廚藝好,更能說會道、極具綜藝天賦。與導報記者聊起在央視的「演出」,他感慨良多。
  • 中國臺灣「偶像歌手」轉行在大陸當牙醫!網友:看完牙疼
    中國臺灣「偶像歌手」轉行在大陸當牙醫!72歲的陳蘭英常來看牙,說起許醫生,她的言語間滿是讚許,「許醫生不僅醫術高,也很有耐心,總是笑眯眯的,我們全家都在這裡看牙!」「你在這裡做事,有人重視你,有人關心你,會讓你想要更加努力在這個地方紮根。」許君豪說,父母也曾從臺北來成都,參觀了診所後很久不願離開,一直拍照。「他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我也常跟爸媽講,我並沒有離開家鄉,其實就是從一個家回到另一個家的感覺。」
  • 這次,大陸還沒笑,臺灣人就忍不住了
    導讀:臺灣地區的很多所謂「軍事專家」,其實很大部分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對大陸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認識。臺灣地區所謂的「軍事專家」,早前就曾出現過諸多鬧劇,例如:大陸吃不起榨菜的「榨菜哥」,大陸民眾窮的只能吃田鼠的「田鼠哥」。
  • 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作為駐臺記者,在臺灣經常聽到人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偏見重重,氣的冒泡,但是這些誤會是怎麼來的?有辦法改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嗎?還是必須得等統一後才可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傲慢與偏見的話題。
  • 大陸武統機率升高,美多位高官都看出來了,臺灣還在自作孽嗎
    在武力收復臺灣問題上,今年以來,美國高官接連訪臺,這些,大陸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不是不去管,而是還沒到非要武力幹涉那一步。不過,大陸武力收復臺灣機率升高,這連一些美國官員及智庫都看出來了,並紛紛在公眾場合表態,不知臺灣當局聽了會是什麼滋味?
  • 臺當局「得意了」,直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兩岸關係有益臺灣,大陸是臺貿易順差地兩岸關係在「經貿問題」上一直都處於難捨難分的狀態之中。
  • 一位大陸交換生的臺灣記憶
    一位戴眼鏡的老伯詢問我的症狀後,拿出一盒德國拜耳產的過敏藥,500元新臺幣,約人民幣70多元。談起我在大陸使用過的息斯敏、氯雷他定,該藥局老闆一概不知。吃了德國拜耳的過敏藥,我的過敏症狀並未緩解。一臺灣同學得知我的症狀後告訴我,可到屈臣氏、康是美等美妝便利店買鼻貼,一貼就好。果然很奏效,而後得知臺灣人大都喜歡去臺灣藥妝、美妝便利店購買一些平常用藥,這類似於現在網上盛行的日本開價藥妝。
  • 臺灣人可以在大陸買房嗎 大陸買房有哪些重點
    這一段時間內,許多重大狀況開始出現,而也正是由於各種危機發生,讓部分人對於一些物品的獲取也是有了危機意識,尤其像是房屋這種物品,房屋現如今是關鍵的存在,是否有房屋,也直接決定著日後人們的生活情況是怎樣,當然不同地區上,買房規劃也是很不同的,那麼臺灣人可以在大陸買房嗎?
  • 講起葷段子,臺灣人為何能完敗大陸人
    說起講葷段子的水平,小編私下認為臺灣人不但喜歡講,而且水平要高過大陸人。小編曾經在一家來大陸的臺灣教育服務公司待過兩年,有次公司開年會,一個高級經理(當時中高層都是臺灣人)在會上做培訓式演講,中間談到工作中應該具有的「力」(諸如「勤力」「專注力」)的問題,問一位大陸同事有「幾力」,那位同事說了有什麼什麼,這位經理便接道:「原來你有這麼多力,而我只有兩力(粒)啦。」
  • 臺灣人發現,臺灣企業都「跑到」了大陸
    導讀: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採取有效措施為臺企在大陸發展營造更有利環境,支持臺企利用大陸資本市場做大做優做強,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 聊點臺灣腔:欺負大陸漁民,臺灣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日前,臺灣海峽風高浪急,大陸20餘艘漁船被迫前往澎湖海域避風。不料臺當局竟出動3000噸級的高雄艦前往,發射水炮驅離大陸漁船。漁船為了避風,並沒有任何攻擊性,為何採取如此極端的手段?3000噸級的大船發射水炮攻擊小漁船,這不成了拿人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