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葷段子,臺灣人為何能完敗大陸人

2020-12-22 夢有千裡雪

段子都是大家喜歡的,裡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幽默的精神,令人莞爾或捧腹,在哈哈一笑中化解了尷尬、拉近了距離、減輕了壓力。而這裡面的葷段子,更是受到成年人的鐘愛而歷久不衰。

說起講葷段子的水平,小編私下認為臺灣人不但喜歡講,而且水平要高過大陸人。

小編曾經在一家來大陸的臺灣教育服務公司待過兩年,有次公司開年會,一個高級經理(當時中高層都是臺灣人)在會上做培訓式演講,中間談到工作中應該具有的「力」(諸如「勤力」「專注力」)的問題,問一位大陸同事有「幾力」,那位同事說了有什麼什麼,這位經理便接道:「原來你有這麼多力,而我只有兩力(粒)啦。」幾個臺灣人哄然大笑,而大陸員工隔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

還有一次跟以一位臺灣副總去江西南昌,在一個飯店吃早餐時,這位慈眉善目長得像彌勒佛一樣的40多歲男人突然說了句:「這裡車牌是A,那第二個字母的城市該怎麼念?」我一臉懵地看向外面的車牌號:「贛A*****」,然後差點把飯噴出來。

雖然小編接觸的臺灣人不多,但這兩位說起「葷段子」簡直就是不動聲色,信手拈來,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看過臺灣綜藝節目的都知道,大鬍子張菲、嬉皮吳宗憲,節目的調子都不高,而且葷段子滿天飛,不過大部分來說也只是點到為止,即便是思想正統的人也基本可以接受。

然而在諸多講段子高手裡面,被大陸網友封為「妖王」「祖師爺」的,卻不是他們,也不是巧舌如簧的周立波,還不是相聲牛鼻子郭德綱,而是唱起歌來一直以柔情著稱的費玉清。

費玉清長相稱得上「點玉樹臨風」,在「正經」的舞臺上文質彬彬、溫文爾雅,歌唱風格也是溫和婉約、抒情含蓄,從不唱那些「我愛你」「你愛我」之類簡單直白的歌曲,所以深得「正統人士」的喜愛。他在早期大陸舞臺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對個人道德的要求:「溫、良、恭、儉、讓」。

費玉清形象一直很好

不過由於歌唱風格顯得過於「溫吞」,導致進入1990年代之後年輕人逐漸把目光集中在直白火爆且更加多元化的香港歌曲上,整整十多年,費玉清在大陸的認知度很低。

這一切自從大陸可以看臺灣的娛樂節目之後就變了-----我們看到了一個把段子講得「出神入化」的費玉清,而這些段子裡面的「精品」,基本都是「帶色」的。

在不太「正經」的舞臺上,這位小哥真的是「一不小心就開車」,而且他那種輕聲漫語,舞姿蹁躚(不能用手「舞足蹈」來形容費玉清)的樣子,與他所講的內容形成了巨大反差,本身就充滿了喜感,所以經過他嘴巴說出來的葷段子往往不覺得低俗,反而更加好笑。

費玉清有時也很high

了解過臺灣基礎教育的都知道,他們的語文課本裡中國傳統文化的比例比較重,所以臺灣人普遍傳統文化底子厚一些。而至於「葷段子」的水平比較高,則也有它的文化基礎:

從清末開始,臺灣娼 ji 業興起,並主要集中在臺北大同區的歸綏街,逐漸發展成著名的「紅deng區」。國民黨退守臺灣後曾取消過這一糟粕,但由於幾百萬大陸過來的士兵單身者眾,故此私下 xing 交易嚴重而且導致xing病泛濫,無奈之下只好於1956年3月頒布《臺灣省管理妓女辦法》,將娼妓業合法化,希望能實現有序管理。此後,臺灣各地均成立不少公開娼ji場所。

四十七年後的2003年,最後一家公娼館在高雄關閉,公娼從此消失,但由於文化心理的巨大慣性,地下化的這一行業是幾乎是有增無減。即便是掃黃當成家常飯的大陸,也只能控制規模而無法做到杜絕,何況臺灣呢。

有此社會歷史背景,臺灣人生活中「se情」文化氛圍自然會比大陸人更多一些,相應的這種「文化素養」當然也會高一點啦。

「葷段子」其實也是成人世界裡一個正常的文化現象,只要不影響心理健康,適度講一講、聽一聽,釋放一下心理壓力,也無可厚非。

不過要把「葷段子」講到費玉清這種「葷而不huang,色而不 yin 」的水平,一般人還真不是通過短期努力就能達到的,我輩繼續努力呀。

親愛的網友,你覺得自己的段子水平怎樣呢?歡迎在留言區PK哦。

最後提醒一句,別忘了「關注」、「轉發」哦親!

相關焦點

  • 在大陸生活了十來年的臺灣人,講出了臺灣經濟的真相
    關於臺灣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物價、健保等等方面,很多大能已經回答過了。但我想以一個2004年就到大陸,每年只回臺灣幾周,現在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臺灣還是大陸人(確切地說是我回臺灣時,所有人聽我說話都問「你是大陸/中國來的吧?」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為何堅定主張統一?黃智賢:對臺灣好,對兩岸好
    黃智賢堅定支持大陸統一黃智賢表示,如果島內綠媒罵她是正常的,如果他們不罵可能覺都睡不好。其表示,她正在做正確的事情,兩岸也必定會統一,她也希望可以早日實現兩岸統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她理所應當出來講話。黃智賢之前在參加海峽論壇時也說到,她清楚如果回到臺灣肯定會被攻擊。
  • 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人為什麼不了解大陸,覺得大陸吃不起茶葉蛋?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榨菜之後臺灣專家又開始叫囂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作為我國的寶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很多臺灣民眾都覺得我們的經濟十分的落後,還生活在80年代,現在網絡這麼發達
  • 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人為什麼不了解大陸覺得大陸吃不起茶葉蛋?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榨菜之後臺灣專家又開始叫囂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作為我國的寶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很多臺灣民眾都覺得我們的經濟十分的落後,還生活在80年代,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為什麼臺灣民眾還會聽臺灣專家的忽悠呢?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人為何愛追大陸劇
    近幾年來,臺灣人包括年輕人也瘋追大陸劇。不少人對《甄嬛傳》《延禧攻略》《軍師聯盟》等大陸電視劇耳熟能詳。臺灣也在引進港劇之後,引進日本電視劇,接著是韓劇。這些都是臺灣民眾晚間或是閒暇時收看的節目。大陸電視劇則是近十幾年來才陸續引進。 大陸電視劇進入臺灣首推《雍正王朝》,這部堪稱經典的電視劇在臺灣不斷回放,也是在臺灣家喻戶曉的名劇。繼《雍正王朝》之後,也有不少電視劇進到臺灣,直到《甄嬛傳》在臺灣引起轟動,大陸電視劇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
  • 王豐:臺灣政論節目為何常常讓人「智熄」?
    今天《誰與爭豐》要聚焦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臺灣名嘴的亂象怪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陸跟臺灣的朋友經常跟我微信或發麥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臺灣名嘴所講出的一些怪事情。有一位臺灣名嘴說,「三峽大壩結構體的厚度只有16.5公分。」當然,她在談這事情的時候應該有一個前後文,但是「16.5公分」這樣一個數字的概念讓我嚇了一跳。
  • 臺灣省講的「國語」,為何跟普通話發音這麼像?原因你未必能想到
    客觀而言除了帶有些許「臺灣腔」外,國語和大陸從50年代起推廣的普通話發音非常相近,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兩岸的人溝通起來完全沒有障礙。仔細想想這種情況似乎十分奇怪,由於近代歷史原因,國民黨軍49年敗退臺灣後,兩岸緊張對立過很長時間,所以根本不可能對漢語發音進行統一的教育普及,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發音一致的情況呢?
  • 臺灣漫畫:看懂臺灣為何對大陸充滿誤解?(圖)
    原標題:臺灣之胱漫畫《窗外》:看懂臺灣為何對大陸有諸多誤解    「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大陸產婦不坐月子」、「大陸海軍士兵少有小學以上學歷」……這些都是出自臺灣新聞和綜藝節目的言論。    要說為什麼臺灣民眾對大陸有這麼多誤解,臺灣媒體,尤其是綠營媒體功不可沒。
  • 《終極筆記》:毀在阿寧不穿皮褲,胖子不講葷段子!
    一個負責耍酷,吸引眼球;另一個則是講葷段子,貽笑大方。但是在劇中,這個兩個關鍵角色的表現,還是很一般,難以讓角色鮮活起來,影響劇情效果。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首先,阿寧不穿皮褲的樣子,一點也不帥。在劇中,阿寧一改以往的造型,變得好像多愁善感起來,眼神不夠犀利。
  • 臺灣人真的比大陸人過的好?看看臺灣生活支付,你就知道了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樣的功勞自然也有旅遊業發展的一部分在內,現如今,大陸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而且臺灣遊客也是越來越喜歡來到大陸遊玩,觀賞當地的自然風光,還有體驗當地人文文化。而且更方便的是,遊客在玩的過程中,支付方式更加便捷,為旅遊行程節省不少的時間,所以許多臺灣居民紛紛來到大陸遊玩,感受這的便捷生活。在臺灣,還沒有如此便捷的生活方式,這是臺灣羨慕的一點。
  • 去臺灣玩,為何一眼就被認出是大陸人?臺灣人:這幾點暴露了
    臺灣一直是旅遊的熱門景點,加上如今去臺灣的籤證變得越來越便利,每年也會吸引很多的大陸遊客前來旅遊,參觀臺灣的風景同時,還是很多女生購買商品的聖地,可是為什麼我們都是黃種人,在外貌上都一樣,他們是怎麼一眼就能區分出來呢?原來是這幾點暴露了。
  • 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作為駐臺記者,在臺灣經常聽到人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偏見重重,氣的冒泡,但是這些誤會是怎麼來的?有辦法改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嗎?還是必須得等統一後才可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傲慢與偏見的話題。
  • 臺灣教授回應「大陸百姓吃不起茶葉蛋」:無惡意
    高志斌回憶說,當時有學生提出想去大陸賣茶葉蛋,因為茶葉蛋便宜、每個人都要吃,應該有商機。他就提醒說,大陸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吃茶葉蛋,還有些地方很窮,人均收入很低。他坦承,因為電視節目時間短,當時又請了五六位嘉賓,他沒有足夠時間講明白,所以表達不是很充分,引起了誤解。日前高志斌接受一家大陸媒體電話採訪,舉例鄭州農村人還是消費不起茶葉蛋,再度引起大陸網民不滿。對此,他解釋說,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是大陸各地貧富不均,舉了個例子,並不是歧視河南的老百姓。
  • 櫻井紀雄:愛講葷段子的美少女漫畫家
    丸井家最不像的三胞胎就是這樣一本以葷段子為日常的搞笑漫畫,居然出自一名美少女的筆下,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博士為自己那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女兒千歲製作了一個人型機器人一夏,但由於做得太像人,以至於千歲以為自己老爸拐了個女孩給自己作伴,而一夏為了證明自己是機器人也費盡心思展現自己的高級機能,但事情總是不盡人意。
  • 大陸民眾致電陳揮文:臺灣人很友好,希望兩岸能慢慢融合
    大陸軍機近來頻繁出沒臺海周邊空域,密集程度已經升高臺海危機。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接受聽眾叩應(call in),一位去過高雄等地的大陸民眾表示,他希望透過時間去消除兩岸文化上的衝突,然後慢慢去融合。
  • 「男生對女生講葷段子是什麼心理?」網友神回復太精闢了,哈哈哈
    外賣是現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相信大家都還是點過外賣的,有時間由於沒有時間就會點外賣吃,但是呢,有很多的人是不支持點外賣的,為什麼呢?其實外賣畢竟還是有很大問題的,現在的外賣商家那麼多,不可能保證每一家的衛生是有保證的,所以呢點外賣還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的!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
  • 臺灣名嘴誇起了大陸,背後有何原因?
    看慣了這些臺灣名嘴的胡言亂語,近日卻出現了不同以往的話語,著實讓人感到意外。 就在1月初,臺灣媒體人陳鳳馨在政論節目中稱讚大陸在2020年取得的成績,稱大陸「設定的幾個目標統統達成」,「執行效率必須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