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扎心真相,善良只會帶來等價的惡意?
「假如聲音有形狀」,動漫電影聲之形,是給雙雙帶來很深感觸的一個動漫電影。當時看完這個動漫電影,雙雙有很多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評論,可是平常還是很會扯的雙雙,遇到這麼個動漫,真的真的真的不大那麼會說,就如題目,聲音本沒有形狀,聲音有時也不會傳遞出去。我想表達,也希望大家能聽到我的表達。(本期雜談為個人興趣、個人看法,輕噴)
聲之形是個以校園欺凌為題材的動漫, 有聽覺障礙的女主西宮硝子(cv早見沙織)和小學時期欺負過女主然後被孤立的男主石田將也(cv入野自由)在高中時重逢(事實是男主主動找到的女主),並和男主女主周圍的一群形形色色的人開始了一個有關救贖的物語(圖為聲之形引進大陸時的海報)。
嗯~劇情大概就是這樣。所謂救贖,是男主,欺負過女主然後被孤立最後自殺沒成功,去找到了女主;是女主,被欺負被壓抑最後自殺也沒成功,終和男主一起參加畢業典禮;也會是周圍那些主觀意義上的旁觀者客觀意義上的施暴者。
漫迷們看這部動漫電影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到了男主視角裡那些劃在配角臉上的「X」,一個又一個「X」的出現和消失,推動著劇情的發展。女主無助的時候,男主同樣也承受著被孤立被譴責的壓力,壓力積攢夠了就會像火山迸發那樣,女二佐原美代子(cv石川由衣)在橋上的集合團戰被男主團滅就是爆發出來的表現吧(當時男主給所有人的理由都有些牽強,但好在他可能真正發洩然後成長),然後在男主眼裡突然就有了「X」,全員都有的那種,當然最後也會happy end,男主女主重新審視這周圍,其它所有人都在畢業典禮的彩花中爆炸(不不不不好意思不是爆炸是綻(bao)放(zha)。。),迎合「救贖」的主題。
也有些漫迷會以為「電影中的救贖,就是原諒自己」,並非這樣,像另一個女二植野直花(cv並不重要),前期各種搞事情,後期只是學了幾個手語,不還是洗白?它就沒有原諒自己這一說法。除去這個動漫電影的主題,它的作畫是京阿尼(日本京都動畫,有名的動漫製作公司)承包,背景、人物沒的說,然鵝認真看簡介的話,就會發現所謂「京都臉」的「罪魁禍首」山田尚子女士(雙雙為玉子為吃蛋撻尊它一聲「女士」)還是監督地位,雙雙忍不住吐槽監督你女n做了啥你知道嘛又要把它畫成這樣??另外聲優方面,也是請到早見沙織(春物雪之下雪乃、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司波深雪、赤發白雪姬白雪、風夏冰無小雪……),入野自由(千與千尋白龍、男高忠邦、未聞花名宿海仁太、熾天使百夜優一郎……),還有石川由衣(我三笠還京紫薇爾莉特丫頭),肯定很熟練呀,不會像另一個日漫電影煙花的男主cv那樣出戲,說到這小編都忍不住想做個聲優的雜談啦(挖坑ing);然後宣傳上明明也很到位,大陸引進的時候放出的海報,就有人評論說「去年和你一起看《你的名字》的人,今年和你一起看《聲之形》了嗎?」漫迷們聽見「心要讓你聽見」了呀,可是餵貓口碑還是不好嘞??
雙雙趁著這個機會強(sang)行(xin)分(bing)析(kuang)一波,聲之形,輸在了劇情。漫畫原作更新的時候,就因為「失聰患者遭受欺凌」的主題被停更,雖說最後還是迎來了動畫化,可這個失聰患者遭受欺凌的社會現實還是沒能解決。欺凌壓抑自殺救贖,劇情順理成章地發展,觀眾老爺順理成章地差評。善良的失聰患者,噁心的小學老師,還有那些逃避者,旁觀者,甚至施暴者。太善良為什麼會帶來更多的惡意?不管是11區還是大天朝。劇情太過現實,話題太過敏感,就因為這個,大路引進的時候就少了二十多分鐘的劇情(xx局還是慫還是覺得這**不就是我們嘛);也表達不出那種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過,逃跑過,冷眼過,以致毆打過,所以我們拒絕和劇情對號入座,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可能會改正,會成長,會像劇中結局那樣在彩花中升華,可能也會認為自己沒有做錯(再從旁觀者施暴者說起。遭受校園暴力,旁觀者也不會說你們別這樣,施暴者更不會停下它的動作)。另外多說一句,郭敬明也是關於校園欺凌的小說改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定檔9.30,雙雙這裡奶一句,口碑暴死(倒是希望打臉。也挺希望能給社會上的旁觀者施暴者以反思)。
最後,強勢表白很善良、暖到爆的硝子(笑起來超治癒有木有!)。
本期雜談到此結束咯!一千個讀者裡有一千個林黛玉,雙雙自己的看法已經表達粗來啦,就算聲音沒有形狀,可還有文字呀還有行為,總會表達粗來的,向她,向周圍的人。願我們心存善良,知錯就改。雜談也安利,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想看到更多獨到的見解和有趣的動漫,歡迎大家關注雙雙的動漫生活,碼字不易,希望讀者大老爺們,走之前可以動動手指點讚、評論、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