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
父母課堂原創
01
一直很關注的大連女童遇害案終於有了一個結果:賠償128萬。蔡某某因未滿14周歲未被追究刑事責任,由公安機關對其收容教養三年。
這個案件相信很多媽媽都記憶猶新,也刷新了我們的認知,記得當時幾個媽媽群和朋友圈都是在討論這件事情,讓人痛心,但是也讓人憤憤不平!
琪琪的媽媽賀美玲發帖稱,女兒離開已有九個多月,失去後才知道痛苦的滋味,「我才知道堅強兩個字做起來真的很難」。
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小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後來經過警方調查:蔡某某將女孩騙到家裡6分鐘,可以說屁股都沒坐熱呢就將她殺害,可見他行兇根本沒有絲毫的猶豫。蔡某某處理屍體的時間只有半個小時,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回來;而處理完屍體之後半小時,蔡某某就恢復了平靜,還去琪琪父親那「明知故問」,可見其心理之變態,心理素質有多強大。
法院判決中提到,蔡某某殺害女童的動機是意欲強姦,遭到拒絕後實施殺人拋屍惡行,作案手段極其惡劣。結合媒體此前報導,行兇後的男孩還在班級QQ群裡「直播」搜查現場視頻,足見其毫無悔意,冷漠狠戾令人震驚。
就這樣一個「惡魔」最終因為年齡原因,只是收容教養三年,真的可以讓他有所觸動,洗心革面嗎?
近幾年,令人膛目的低齡犯罪,殘酷的作案手法,每每出現在新聞頭條上,刺痛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02
2018年4月2日,陝西某法院審理了一起特殊的殺人案。
接受審判的,是一名年僅14歲的女孩。她殘忍殺害了自己11歲的弟弟。
只因為弟弟發現自己在被窩裡玩手機,她害怕弟弟會向父母告狀。
小女孩在完成了拿著菜刀追砍弟弟、將弟弟從橋上扔下河、確認死亡後就地掩埋屍體等可怕行徑之後,居然泰然自若,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即便是在庭審中,女孩也表現得十分淡定,沒有絲毫恐懼與驚慌之意,甚至還十分清晰地回答了所有問題。
「未成年人」、「殺人兇手」,兩種身份在一個14的女孩身上,重疊到了一起。
本來應該是最天真無邪的年齡,卻做出最令人髮指的惡行,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恐怕不能僅僅以「熊孩子」來稱呼了!
03
家庭溫暖的缺失、學校教育的失察、愛的不公平才可能讓人性深處惡之火的種子點燃。而且小孩和大人不同,他們缺乏社會經驗,不了解他人痛苦,作惡時可能更肆無忌憚。
就拿大連女童案來說,蔡某某父母從未聯繫遇害女童家庭,從未表達過基本的歉意,訴訟中也沒有出庭應訴。這樣的表現,也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這些事件的背後可能更多的父母角色的缺失,當孩子有囂張跋扈潑皮耍賴的表現,其實是體現出他內心的自私自利。因為他考慮問題只會從自己的思想出發,不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因此這種人也特別招別人嫌棄。
那麼作為父母的應該給孩子立一個框架,讓他們知道做什麼事情必須有規有矩。這樣在為人處事上也會謙卑有禮,不會用自己的蠻橫行為給他人帶來麻煩。而不是漠視!記住!孩子的事無小事。孩子的三觀來自父母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潛移默化。
最後,我們把新華日報對於大連女童案的評論獻給每一位父母:那些家有「熊孩子」的家庭,也應當以案為鑑。關注孩子成長中性格發展及行為表現,及時加以引導和教育,不能縱「小惡」成「大惡」,警惕「熊孩子」變「惡童」,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雙養教育,構建全國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系統,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