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有多可怕?1米長的寄生蟲長在體內,清除過程長達2個月!

2020-12-19 小雨來侃侃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年前肆虐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未知病毒面前,人類的力量還是比較強大的。如今醫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面對一些大型疾病面前,人類也沒有那麼手足無措了。但在世界上卻有這樣的地區,在面對小小的寄生蟲的時候,仍然有些苦不堪言。

這種寄生蟲生活在水中,有一米長

這種寄生蟲叫做幾內亞龍線蟲,這是一種廣泛分布在非洲的寄生蟲疾病。人體、貓狗等都是這類寄生蟲的宿主,它存在的時間比較久遠了,在3000年前的木乃伊中也發現了它的蹤跡。一般來說,如果有人感染上了這類疾病,症狀比較明顯,感染者的皮膚上先會出現一個水泡,這個水泡非常疼,等它破裂之後,便會從中鑽出一條蟲子,鑽出的這條蟲子只是身體的一部分,它的真實長度足足有一米長。,剩下的部分還殘留在人體內。

這類寄生蟲在人體的潛伏期還是比較長的,大概有一年的時間,等到長出水泡後就為時已晚了,雖然不會致命,但嚴重者會出現癱瘓的情況。這類寄生蟲一般是生活在水中的,由於非洲的很多地區都比較貧困,當地人會選擇直接飲用河水,這樣就難免會出現把這些寄生蟲吞噬到體內的情況,當這些幼蟲進入到人體後,便開始隨著血液四處流動,尋找合適的寄居地,在人體內大肆繁衍。

寄生蟲有一年的潛伏期

這種寄生蟲是非常狡猾的,雖然它們的體型有一米長,但它們卻可以分泌一種止疼的物質,人體完全感受不到體內有寄生蟲的存在,過了一年的潛伏期,皮膚上長出了水泡,感到疼痛便會選擇用涼水止疼,涼水中是含有幼蟲的,重新進入人體內,又會開始新一輪的循環。在醫學還不發達的時候,當地人對於這種寄生蟲沒有任何防治之策,唯一能夠做的便是把它取出來,這個過程是非常煎熬的。

清除寄生蟲的過程煎熬漫長

由於寄生蟲在人體內還有一米長,所以想要把它取出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整個過程大概會持續兩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必須把水泡完全浸在水中,促使寄生蟲露出腦袋,等到它冒了頭之後,再用一根木條把它纏住慢慢往外拉,如果寄生蟲不幸被拉斷,那麼將造成其他感染問題。

所以說清理寄生蟲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感染者體內不可能只有一條寄生蟲,所以清除寄生蟲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如今醫學水平不斷進步,當地人也開始飲用過濾水,寄生蟲感染的情況已經大大降低了。關於這種現象,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寄生蟲有多可怕?為什麼沒有寄生蟲的世界更可怕?
    陰蝨和頭蝨、體蝨一樣,都是蝨子的一種,它們陰蝨對人體的危害性沒那麼強,不會造成人類死亡,但感染的位置會非常癢,很有可能會抓破皮膚。但好在比較容易治癒,即使錯過最佳時間,也不過是治療周期長一些而已,不會對人類生活造成嚴重負擔,然而有些寄生蟲對人體危害就沒那麼輕微了,它們有可能會奪走人類的生命。
  • 《生化危機3重製版》寄生蟲有什麼用 清除寄生蟲的方法分享
    導 讀   生化危機3重製版遊戲中吉爾可能會被寄生蟲感染,被感染後吉爾的能力會變弱,移動速度會變得很慢,
  • 貓咪體內寄生蟲有幾種
    貓咪體內寄生蟲有許多種,其中常見的寄生蟲有蛔蟲、鉤蟲、絛蟲、肺蟲、線蟲、弓形蟲、心絲蟲、蟯蟲等。蛔蟲成蟲長三到四英寸;鉤蟲比蛔蟲要小得多,不到一英寸長,主要居住在小腸裡;絛蟲是長而平的、分段的寄生蟲;肺蟲住在貓的肺裡,蝸牛和鼻涕蟲是這種寄生蟲的流行中間宿主。
  • 女子左腿長出寄生蟲!變成腫塊整整2年多,與出國經歷有關!
    來源|浙大一院浙江杭州的金女士(化名)旅遊後發現左腿長了一個腫塊。前段時間,金女士發現腫塊變大,而且一碰就痛。到醫院檢查,原來是腿上長了「寄生蟲」。好好的小腿上,怎麼會長出寄生蟲呢?左腿長的「疙瘩」是啥?病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金女士回憶,左腿上的腫塊2年多前就出現了,當時以為是被蚊子叮咬,過幾天就會自行消退,卻沒想到這個腫塊「陪伴」了她這麼久。「一直也消不下去,儘管手摸上去是個硬硬的疙瘩,但它是會活動的。」金女士說,最開始還有點擔心,但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她也就將它拋之腦後了。
  • 顱內寄生蟲感染 女子腦袋取出9釐米長活蟲
    最近一個月,廣東揭陽一名52歲的王女士出現暈倒、突發抽搐等症狀,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惡性腫瘤,但就在做手術之前,家人將其帶至廣州一家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發現病根是大腦長了寄生蟲,醫生通過開顱手術為她活捉了一條長約9釐米的裂頭蚴
  • 腦袋裡面取出一條10釐米長寄生蟲(圖)
    不曾想,他這一愛好險些要了他的命:近期因癲癇症狀入院,醫生從其腦袋裡取出一條長約10釐米的活蟲。    9月11日,南大一附院神經外科主任王淳良受訪時表示,顱內長寄生蟲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燒烤、涮火鍋、麻辣燙是「罪魁禍首」,此外,一些沒有熟的青蛙、蛇肉、酒醉蝦、酒醉蟹、野生黃鱔、田螺、蛇膽等,都有致病風險。取出的活蟲長10釐米,通體白色。
  • 龜體內寄生蟲的類別及危害
    提到「寄生蟲」,龜友通常想到線蟲型的生物,但是有致病能力的有害寄生蟲種類繁多,包含內寄生蟲與外寄生蟲。蜱、蟎、原生動物或線蟲等都可直接或間接造成龜的死亡。
  • 女子全身長滿寄生蟲 自幼逢年過節吃生豬肉(圖)
    常吃生肉迪慶少女全身長蟲 醫生提醒:不提倡吃生肉  感染  因誤食豬帶絛蟲卵而感染,也可因體內有豬帶絛蟲寄生而自身感染。  一家人吃生肉,其他人會不會也感染了囊蟲呢?在醫生的建議下,婷婷的哥哥也做了相關檢查,但並未發現囊蟲感染。
  • 狗狗出現這些行為,竟是身體長滿了寄生蟲!
    寄生蟲非常喜歡狗狗,尤其是狗狗喜歡到外面玩耍。那如何判斷狗狗身體是否有寄生蟲呢?原來狗狗出現下面這些行為,竟然就是身體長滿寄生蟲的表現!常見寄生狗狗的蟲子:(1)絛蟲:常見的有多房棘球絛蟲、犬復孔絛蟲和帶狀絛蟲,其中感染狗狗的主要以犬復孔絛蟲為主。(2)蛔蟲:一般有2種,一種是犬弓首蛔蟲,主要感染幼犬,一種弓首蛔蟲,主要感染成年犬。
  • 少女常吃生豬肉渾身長滿寄生蟲:醫生都嚇傻了
    緊接著,全身多處地方都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嚴重時甚至連眼睛都會疼,還一直不停地流眼淚。 這樣的情況持續一個多月後,上周,婷婷輾轉來到省一院神經內科就診。為了找出婷婷全身疼痛的原因,醫生建議她先做腦部核磁共振和全身CT掃描檢查。拿到檢查結果後,就連行醫多年的專家都驚呼:「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 孩子身體出現這6大症狀,家長要警惕了,可能是寄生蟲在「作怪」
    但是如果家長排除了外界因素之後還找不到原因,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感染寄生蟲了。因為寄生蟲大多寄生在腸道中,會破壞腸道黏膜,刺激腸道從而導致孩子腹瀉。2、光吃不長體重,且經常無精打採,精神萎靡。1)多給孩子的衣物,床單以及玩具進行消毒。玩具是孩子最容易接觸的東西,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經常會不洗手就觸碰自己的嘴巴,或者直接把玩具往嘴巴裡塞。
  • 第一條寄生蟲是如何鑽進其它動物體內的?
    在美國維吉尼亞北部小溪中發現的一種線蟲,幼蟲寄生在昆蟲體內,但成蟲仍然營自生生活如果是寄生蟲的祖先是腐生的,那麼它就有可能被同樣是腐生的動物吃下肚,這種偶然進入未來宿主體內的方式有很多種,尤其是在海洋中,意外總是特別多,比如下面這種聽起來就有點重口味。
  • 大叔經常抱頭抽搐還嘔吐 腦袋裡長了寄生蟲
    雖然在義烏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羅先生還是覺得煮熟的肉口感不好。讓羅先生想不到的是,就是這個習慣,讓他頻頻往醫院跑。一開始,醫生診斷是癲癇,3月28日,他又出現了抽搐、嘔吐的症狀,到義烏復元醫院一檢查,才發現他的腦袋裡,居然有好幾條蟲子在蠕動。
  • 一口氣生吃30隻河蟹,女子體內查出近10種寄生蟲
    然而,40多歲的胡女士卻把自己吃進了醫院……從今年8月初起,胡女士就感覺身體不太舒服,先是斷斷續續地咳嗽,胃口也變差了。去醫院做了胃鏡等檢查,然而並沒有查出什麼消化道方面的疾病。這個月初,她開始出現胸悶的症狀,而且動不動就氣透不上來。她又去醫院檢查。
  • 12歲女孩腦子裡取出20釐米長寄生蟲 醫生都看得起雞皮疙瘩
    長達20釐米的寄生蟲,在12歲女孩小婷(化名)的腦子裡可能已經寄宿了4年之久!前天上午,她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做了手術,蟲子被取出來時,還在蠕動。  浙醫二院濱江院區神經外科主任沈宏說,小婷感染的是曼氏裂頭蚴病。經過6個小時的手術,目前恢復良好,預計下周可以出院。
  • 男童常年喝生水 腦中取出7.5釐米長寄生蟲:太可怕
    因面部和肢體抽搐送往醫院治療,沒想又是寄生蟲惹的禍。南方日報記者4日獲悉,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從一男童患者顱內取出一條長約7.5釐米的裂頭蚴寄生蟲。醫生推測,患者顱內寄生蟲感染與其常年飲用生水有關。
  • 《生化危機》雜談:普拉卡寄生蟲究竟是什麼?
    在城堡下方,有一株巨大的植物,這株花苞一樣的植物可以放出普拉卡寄生蟲的成體和和孢子。在遊戲過程中,裡昂經過這裡時,花苞吸收了薩拉扎和他的左護法(左手),隨後被裡昂消滅。這株植物就是當年被第一任城主掩埋在地下的寄生蟲母體了。
  • 男子腦子裡長11釐米長寄生蟲 只因20多年前做了這件事?
    2018年3月的某一天,在外打工的李先生,突然間就失去意識。李先生被迫回老家休養,但情況仍未好轉,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梗死。眼看自己年紀不算大,卻患上了腦梗,他心有不甘,輾轉來到廣東求醫,經過醫生診斷,事情果然沒這麼簡單。
  • 這5道菜中藏的寄生蟲超級多,很多人都愛吃,小心別中招
    導語:這5道菜中藏的寄生蟲超級多,很多人都愛吃,小心別中招現在人沒事總喜歡出去下下館子聚聚會,吃點小吃喝點酒,館子裡的美食個個都讓人垂涎欲滴,看著要好看。館子裡除了有很多家常菜還有一些「野味」,這些野味都是我們平常吃的比較少的,所以很多朋友一開始只是圖個新鮮想嘗嘗,沒想到試過一次就戒不掉了,簡直是太美味了。
  • 雌雄切換,從小蹭飯最終成為寄主舌頭,這種寄生蟲有多野蠻?
    在以前的文章中,小編用了很多的篇幅來介紹寄生蟲,每種寄生蟲都有自己完美的寄生法則。 然而,對於今天的主角來說,它的寄生技能更高一籌,可以說,它是真正的噩夢,也是眾多寄生蟲中最可怕的一位。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縮頭魚蝨。 儘管名字裡有「蝨」,但和小時候頭髮上長的頭蝨不一樣,縮頭魚蝨是生活在水裡的等腳類動物,和螃蟹龍蝦更為親近,是一種魚類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