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野地瓜,價值卻比地瓜高,農村娃曾把它當糖吃,如今100元1斤

2020-12-05 農夫也瘋狂

導讀:俗稱野地瓜,價值卻比地瓜高,農村娃曾把它當糖吃,如今100元1斤

今年要不是多了一個閏四月,這個時候早已經是農曆六月份了。馬上就要迎來農曆的六月份了,而在南方的農村有一種長在地裡的野果也成熟了。在過去農村的小孩子就常把它當糖吃,一次能吃一兩斤,如今卻能賣到100元左右一斤,但是卻幾乎沒人種植它。

南方農村長大的朋友們,應該都有聽說過「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句童謠了。不過這裡的地瓜可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紅薯,而是一種長在土裡的野果。它酷似地瓜,香氣濃鬱,但是價值卻比地瓜還要高很多。

以前農村娃很少吃水果,都是發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美好品德,小孩子們經常三五成群去山裡搜尋各種野果來吃。而在農曆六月份的時候,野地瓜就成熟了。這是在南方廣泛分布的一種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地枇杷、地果、過山龍、地石榴、地瓜榕、地膽紫等。它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一般生長在山坡、田地邊、路旁、溝邊、林邊等。往往一長就是一大片,在過去農村的小孩子進山放牛了,扯豬草,或者是幹活,就嘗嘗搜尋這種野果來吃。

野地瓜長得和地瓜很相似,但是個頭卻很小,一般也就是手指般大小,都是直接長在土裡的,很容易尋找,而且一長就是一大片。以前有經驗的小孩子,就常常跟著螞蟻來尋找野地瓜。因為這種野果成熟了以後,會有一種很濃烈的香氣。而螞蟻是嗅覺非常靈敏的,它們總是能發現那裡有地瓜。因此只要跟著螞蟻的蹤跡,一般都能找到一大片的野地瓜。

不過需要注意,野地瓜是分「公母」的,公的是不能吃的,其沒有水分,而且還有很多的蟲子。而母的才能吃,香氣濃鬱,甜度很高,過去的農村娃就把它當糖來吃,一次能吃下1-2斤。畢竟當時可吃的水果不多,而野地瓜在山上分布很多,只要會找一會兒就能採摘大半桶。

其實野地瓜的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比很多的水果都要高。在沒有成熟時是青綠色的,等到熟了就變成了紅色,芳香四溢,老遠就能聞到它獨特的香味,而吃起來也是甜如蜜。有數據顯示,野地瓜的蛋白質含量比無花果還要高,而且還含有3種抗疲勞的支鏈胺基酸,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另外野地瓜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等,均要比蘋果、櫻桃、柑橘等水果高。

作為一種陪伴著農村娃長大的野果,如今野地瓜更是成為了水果市場的「奢侈品」,一斤能賣到100元左右的高價。筆者在某電商平臺上看到,一斤野地瓜更是要120多元一斤,但是購買者卻不在少數。想不到過去農村娃當零食吃的野果,現在價格比地瓜貴50倍了。但是在農村裡卻沒人種植野地瓜,因為它實在普通,農村山上到處都是。只要想吃了,就可以去山裡採摘,根本不用花錢。可是在城市裡野地瓜成為了搶手貨。

又到了吃野地瓜的季節了,各位朋友們可不要錯過了哦!

相關焦點

  • 一天可摘上百斤,兒時當零食,如今15元一斤,現在吃正好別錯過
    當然,說野果好吃也是有理有據的,它們雖然是野生的,沒人管,但它們的味道卻一點不比現在市面上的水果差,有些甚至還更好,比如拐棗、刺泡兒、桑葚、野地瓜等,也是因為很多野果好吃,現如今也發展成了特殊水果。現在已經是11月了,在我國南方的山區裡,正好又有種野果成熟了,它就是「鈍藥野木瓜」。
  • 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農民能種植嗎
    導讀:農村1種刺果,人稱「糖罐子」,曾被用來熬糖釀酒,如今18元1斤前些天在山裡幹活,就遇到了一種小時候經常吃的野果子。它長得很像葫蘆,但是卻布滿了細刺。不過農村娃過去卻把這種刺果當零食吃,一次性能吃下十幾個。
  • 地瓜減肥方法 地瓜七日快速減肥方法
    據營養學家研究分析,紅薯營養價值含量具體為每100克紅薯含水分71克,蛋白質1.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4.3克,纖維素3.0克,維生素C22.7克,其含量可與柑橘媲美,含煙酸5毫克,胡蘿蔔素的含量與胡蘿蔔接近,維生素E3.0毫克,熱量1995.77焦耳,鈣32毫克,鉀243毫克,磷47毫克,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含有獨特的生物類黃酮成分,這種物質既能防癌又益壽。
  • 以前農村娃當玩具,如今成熱門種植,20元一斤俗稱「入地老鼠」
    胭脂花是農村野外十分常見的一種野生植物,在路邊、房前屋後及山野林區均可以見到,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它應該不會陌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兒時更是沒少採摘過胭脂花的果實,採摘它果實幹嘛?自然是玩,這胭脂花的果實十分獨特,像是一顆迷你的「地雷」,所以以前的農村娃都會把它採摘下來當玩具。
  • 澄邁橋頭地瓜:條兒順味兒美水果價
    ▲橋頭地瓜產業帶頭人王文克在展示地瓜。一斤地瓜最高賣到26元,最便宜的也要1.5元,畝產值過萬元。按王文克的說法就是七分沙三分泥,大雨過後地表不板結,種出來的地瓜條形好、個頭適中,吃起來粉而不硬。起初,澄邁橋頭地瓜的價格並不高,一斤只有幾毛錢,村民們從沒想著拿地瓜賣錢養家,只是當作口糧。原因就出在品種老化,造成遺傳病害嚴重,地瓜的產量、質量大打折扣。為此,2010年澄邁縣聯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研解決優質種苗問題。
  • 它是釀酒和熬糖的天然原料,南方農村娃從小就吃,城市人為啥不吃
    導讀:農村娃的小零食,老一輩拿來釀酒,如今20元一斤,城市人卻不吃!農村長大的80後和90後,一定熟悉當地的各種野菜和野果。雖然小編是90後,但是小時候也沒有多少零食,野果就成了口中難得的美味。如今隨著遠離鄉村,兒時記憶中的野果已經十幾年沒有吃過了,偶爾在城市中見到它,已經搖身一變成了高端野果,售價高達幾十元一斤。這種野果小時候我經常吃,它是農村娃的小零食,在農村路邊隨處可見,它就是胡頹子。
  • 招遠大街上賣的地瓜粉條5塊錢一斤,你敢買嗎?
    又到了吃地瓜粉條的季節,在臨近過年的一兩個月裡,招遠的集市和超市裡,都能看到大量地瓜粉條。 而這些地瓜粉條不管 好壞,總堆得滿滿的。很多老年人以及喜歡吃粉條的朋友,都會買上一大兜的粉條帶回家吃。
  • 愛吃地瓜丸子,用上這做法,又甜又香,涼了都軟,像在吃小蛋糕
    愛吃地瓜丸子,用上這做法,又甜又香,涼了都軟,像在吃小蛋糕一提到地瓜丸子,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到冬天,家裡就會存放很多地瓜,放在陽光強的地方,把地瓜曬得蔫蔫的,不但好保存不會壞,而且吃起來甜度高,口感更好,完全沒有水水的感覺。
  • 農村有一種植物,人稱「沙氏鹿茸草」,曬乾後100元1斤,有價值!
    花友們在農村都看到過哪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呢?像金線蓮、七葉一枝花、貝母等植物就很有價值了,以往就有花友去農村的農地裡尋找這幾種植物,結果都找不到,其實它們更喜歡在山上或者山溝裡生長,植株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是它們的繁殖速度不會很快,我們也不多見。
  • 吃起來又酸又澀,20年前膽大的才敢吃,如今30元1斤,老樁千元1個
    導讀:吃起來又酸又澀,20年前膽大的才敢吃,如今成特色水果30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果。其中有一大部分的野果是可以食用的,在過去艱苦的年代,它就是農村娃饞嘴的零食,免費的水果。不過相比於水果而言,野果的口感和味道肯定是相差甚遠的。但在過去條件艱苦,也容不得大家挑嘴,即便是野果子,小夥伴們也都是搶著吃,好多人還是採摘來了就直接往嘴裡送,就連清洗都省掉了。
  • 好地好瓜好地瓜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舉行
    泗水地瓜鮮甘薯與精深加工的完美融合泗水縣先後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是甘薯澱粉(粉條)國家標準的制訂單位,擁有「濟薯25」「濟紫薯1號」甘薯品種全國獨家授權。其中,紫薯種植面積已達到10000多畝,畝產高達1500多公斤,畝產值約4000元,比一般甘薯畝產值多出1000多元,種植效益明顯高於普通甘薯。
  • 農村俗語:「山東漢子,東北妻;沙土地瓜,粗布衣」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山東漢子,東北妻;沙土地瓜,粗布衣」。也許因老胡天生愚鈍,居然沒有看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三、沙土地瓜地瓜就是我們常說的紅薯。地瓜雖然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非常適合在富含腐殖質、疏鬆、通氣、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在這種土壤中生長出的地瓜,瓜形整齊,表明光滑不粗糙,而且,甜度很高。因此,種植地瓜最好選擇沙壤土或沙性土壤。
  • 豐收喜悅|青島即墨這個村年銷蜜薯5000噸 小地瓜成了農民致富「搖...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金秋十月,青島即墨區田橫鎮的大片山嶺沙地,迎來甘薯大豐收。憑藉著有機種植、口感香甜的特點,這些小地瓜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也成為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搖錢薯」。在即墨的河東村,由於這裡的山嶺沙地富含地瓜生長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加之脫毒栽培技術的推廣種植,這裡的地瓜不僅抗病性強、瓜形好看,產量更是翻倍。別看現在的地瓜產量高,品質好,可在十年前,村民還在為土地貧瘠而苦惱,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產量低,地瓜種植原本是不得已的選擇。
  • 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高檔菜8元一斤
    海邊物產豐富,很多內地人常羨慕海邊的生活,事實上,在農村的河裡的野生魚蝦也極為美味,俗稱「河鮮」,雖然說沒有海鮮有名,其中有些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山清水秀的農村,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給生活帶來便利,日常生活中除了各種野菜野果之外,村邊的溪流裡中的一些魚蝦更是隨手可得的美味。
  • 冬瓜,地瓜,南瓜,西瓜為什麼沒有北瓜,北瓜到底是什麼蔬菜
    其實很多瓜果蔬菜都是從國外引進國內種植的,比如說,我們的辣椒,葫蘆瓜,西紅柿,地瓜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西紅柿叫番茄,地瓜叫番薯。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什麼蔬菜的叫法嗎?那今天我們講的北瓜是什麼蔬菜呢?答案:就是我們經常吃的南瓜小夥伴們這個結果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農村常見的野楊梅,古人稱它為「腎之果」,卻常爛樹上沒人要
    導讀:農村常見的野楊梅,古人稱它為「腎之果」,卻常爛樹上沒人要農村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最受農村娃喜愛的,筆者個人認為非野果莫屬,因為這些野果不僅好吃,還不要錢,特別是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
  • 地瓜變成「金蛋蛋」 臨沭人李慶祝的致富經
    割去地瓜秧,隨著工人手裡的撅頭起落,一個個紅皮地瓜破土而出,有序地排列於地壟上。撿起一個地瓜,隨手掰成兩截,黃瓤外露,勾起來訪者味蕾。豐收時節,李慶祝難掩喜悅「昨天我剛賣了兩萬斤,每斤九毛五,比去年還高!我打算再賣20來畝,其餘全部儲藏,等價格高的時候再賣!」
  • 裹上白芝麻的地瓜丸子,又香又酥,一口一個,好吃到停不下來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道「炸地瓜丸子」,營養美味,又香又酥,一口一個,地瓜的軟糯搭配白芝麻的香味,那簡直吃到嘴裡一口就愛上,話不多說,我們開整。首先我們準備需要用到的材料:黃心地瓜1個,糯米粉60克,糖35克,熟白芝麻適量,牛奶40克,芝士片1片。然後我們來說一下做法:首先我們把地瓜去皮洗淨切成片,上鍋給他蒸軟取出,放入一個空盆中,然後趁熱給它搗碎,然後加入白糖,牛奶,芝士片,糯米粉,然後給它揉成麵團狀放5分鐘。
  • 聊城一女子地瓜種出「西瓜味」,「南薯北引」一年收入超過18萬元
    眼下正式是北方種植地瓜的季節,地瓜苗的銷售也進入高潮。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有個遠近聞名的「地瓜妹」,今年她培育的100餘萬株地瓜苗非常走俏,獲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地瓜妹」名叫侯豔霞,是賈寨鎮後陳村的一名普通農家女子,近兩年因為她種的地瓜好吃好賣,而在當地及周邊十裡八鄉小有名氣。她種出的地瓜生著吃,又脆又甜,有股淡淡的西瓜味;烤熟吃,則又香又綿,比蜜薯還甜。出生於1983年的侯豔霞,2007年結婚後一直在村內的板廠工作。
  • 農村有種野草,人稱「蛇不見」,就是蛇見了就怕,現在1斤100元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山林之中。都生長著很多野生的動植物。他們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價值之所在。有的被大家當作野草視而不見。有的則受到大家熱烈追捧!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達,人們對於大自然的不斷探索。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得到了很好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