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伶官」,宮廷中的「歌手」,帶您走進音樂世界!

2021-01-16 青樓大茶壺

各位觀眾姥爺好!先來自我介紹一下吧,在下李三,最擅長彈琵琶,除了琵琶之外,別的樂器也都精通,在下不僅會演奏樂曲,還會演戲呢!別看我其貌不揚,身材矮小,但在下可是被朝廷授予了官職的人呢!沒錯,在下就是宮廷裡專門演戲和奏樂的人——伶官!

一、何為伶官

我們啊,稱演戲的人為伶,而在朝廷中有官職的伶才能叫伶官。我們伶官的工作就是每天給皇上演戲和奏樂。每次逢年過節,皇宮裡絕對少不了我們。不僅如此,要是哪位嬪妃貴人突然想看戲了,也會把我們召過去奏上一曲,若是滿意了,還會給我們賞錢呢!可以這麼說,我們不僅能每天面聖,就連薪水也是很高的哦。

但是吧,凡事有好就有壞,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您別看我們拿著極高的薪水,可我們背地裡付出的努力也是很大的。

首先,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伶官,就必須從小練習樂器,什麼琵琶啊、箜篌啊、古箏啊我們都得練習,每天四個時辰以上,那是真的累啊!每次練完,我們的手指都會腫起來,有時候連筷子都拿不住。而如果練的不好,我們不僅會被打罵,還會一直練下去,直到東方泛白我們才睡覺。這些啊,都是伶官必須要經歷的。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才有機會進入到宮廷之中。想要進入皇宮裡,我們需要經過層層選拔。首先便是演奏的技藝,我們的技藝一定要出類拔萃才行。其次便是個人家庭背景,不能是叛軍之後,不能進過監牢。最後還有為期一到三個月的考核時間。如果這些我們都通過了,那才能被稱為伶官。如果我們沒有通過選拔,只能在街頭上賣藝,我們就不是伶官了,而是伶。

要是在街頭賣藝,不僅辛苦,得到了報酬也是少得可憐。您想啊,在街上,聽戲看戲的都是老百姓,我們的收入則是觀眾的賞錢,要是觀眾聽得高興了,賞幾文錢,聽得不開心了,一點錢也沒有,我們甚至會被罵,這就是街頭表演的辛酸之處,所以我們拼了命地練習,只為進到皇宮裡去。

二、伶官每天的工作

前面已經講過了,我們的工作就是為皇上還有嬪妃們演奏樂曲。您可別說我們的工作輕鬆,我們的工作可是很累的!而且要是唱的不好,被罰薪水都是輕的,搞不好還要掉腦袋呢!

每次演奏之前,我們都要練習許久。一首簡單的曲子,我們少則練習一個時辰,多則兩三個時辰。要是演奏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錯誤,而恰好被皇上聽出來了,輕則罰俸祿,重則砍頭!所以我們要確保萬無一失。

而每次逢年過節,我們就更忙了。因為我們要演奏的曲目不止一首,訓練的時間也就更多,我們也就更累。不過,累是有回報的,要是皇上或者嬪妃們高興了,賞個幾兩銀子也是有可能的。

有時候,一些酷愛聽戲的大臣也會把我們召到府上,相比於皇上,大臣們就好伺候得多了,他們往往沒有那麼多要求,聽戲就是聽一個樂子,每次演奏完畢之後,我們得的賞錢同樣不少。

平常沒事的時候呢,我們很少出去,因為我們會用這些時間來創作,如果長時間唱同一首曲子,不僅聽的人煩了,就連唱的人也煩了,所以我們會不斷地創造新的曲子,來滿足皇帝和嬪妃們的要求。

三、伶官的歷史以及歷史地位

說起我們伶官的歷史,那可是太悠久了。早在黃帝時期,就已經有了伶官,史料記載,黃帝時伶倫造音樂後稱樂官為伶官。

我們伶官在每個朝代的任務和工作也都大同小異,都是在朝廷任職,為皇帝服務。至於那些沒有被授予官職的,則是在街頭表演,只不過看他們表演的是老百姓罷了。

看到這兒,您可能會覺得我們伶官的地位並不高:要文化沒文化,要權利沒權利,只是臺上的戲子罷了。您還真別這麼說,我們伶官在歷史上也風光過一段時間呢!

在後唐時期,唐莊宗李存勖就尤其偏愛我們伶官。在李存勖稱帝後,他認為大功告成,於是不再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把國家大事拋在一邊,開始迷上了看戲和唱戲。他經常梳妝打扮親自上臺唱戲,並給自己取了一個藝名「李天下」。

這李存勖唱戲像是入了迷一樣,每天不理國家大事,反而唱戲唱到深夜。有一次,李存勖在臺上唱到情緒高漲之時,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兩聲「李天下」,他沉浸在自己的優美嗓音之中無法自拔,可是,就在這時,一個伶官忽然給了他一巴掌!李存勖大怒,問那個伶官為何打他。伶官並不認識李存勖,只聽他說:「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兩聲,那還有一人是誰呢?」

聽了伶官的話,李存勖不僅消了氣,而且還大為感動,他在心裡想:這伶官居然這麼為他著想,這話那些文縐縐的大臣什麼時候說過?於是,伶官從此得到了李存勖的寵幸。

從此之後,伶官可以自由出入宮中,並且和皇上稱兄道弟。開始還好,但時間久了,伶官們就開始放肆起來。朝上的大臣經常被他們謾罵侮辱,有的伶官甚至毆打大臣,可大臣們卻是敢怒不敢言。

不僅如此,李存勖還把伶官安插在大臣身邊,利用伶官刺探大臣們的言行,李存勖是信伶官不信大臣。有的大臣得罪了伶官,伶官就給這個大臣添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導致大臣丟了烏紗帽,甚至家破人亡。

當朝廷裡的官職有了空缺之後,李存勖卻是棄人才不用,反而用無功無德的伶官補缺,在李存勖的縱容之下,伶官們是越來越放肆。有一次,一個伶官竟然強搶將軍的妻女,這使整個軍隊是怨聲載道,而李存勖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不管不顧。

公元926年,李存勖聽信讒言,冤殺了大將郭崇韜。另一位大將軍李嗣源心灰意冷,對李存勖徹底失望,於是李嗣源自立為王,開始討伐李存勖。李存勖親自上陣,不料此刻的他已經眾叛親離,士兵們走的走散的散,整個軍隊走了一大半的人。李存勖無奈,只得退守洛陽,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一手提拔的伶人郭從謙看出皇帝已窮途末路,於是趁李存勖不備,把他活活燒死!

一代君王李存勖就這麼死了,而且是死在自己最寵幸的伶官手中。

《伶官傳序》中就有這麼一段話來形容李存勖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可見,我們伶官最風光的時候是後唐時期,雖然李存勖是個昏君,但他的確讓伶官達到了政治頂峰。

四、伶官以後的發展

可以說,從李存勖之後,伶官就沒有受到過這麼大的寵幸了,畢竟有著前車之鑑。李存勖之後,再沒有皇帝這樣重視過伶官了,我們伶官的地位也是越來越低。

在這之後,伶官這一職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知道,男女有別,男子身強力壯,好習武;而女子身體孱弱,尤其是在宋代以後,喜愛樂器的男子越來越少,而女子卻越來越多。除此之外,宋代青樓文化盛行,青樓女子不僅要膚白貌美,而且要多才多藝才能吸引客人,於是彈奏樂器便成了攬客的手藝,所以女伶越來越多,而男伶便幾乎沒有了。

不僅是在民間,就算是在皇宮裡,那些彈奏樂曲的、翩翩起舞的,不都是女子嗎?換個角度想一下,皇上和百姓聽音樂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而女子比男子更為養眼,所以女伶官越來越多也是有原因的。

但是男伶官就真的沒有了嗎?也不是,喜歡音樂的男子一直都有,只不過很少罷了。

到了清朝,伶官這一職位又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宋朝以前叫「伶」,宋朝叫「妓」,那麼清朝就叫「戲子」。

清朝的皇帝愛聽戲,尤其是京劇,在民間裡,京劇也流傳甚廣。

說到慈禧太后,想必大家不陌生吧,她就是一個特別喜歡聽戲的人。這慈禧太后不管春夏秋冬,兩三天就聽一次戲,每次過節就更不必說了,那是從早聽到晚,她的生日則是前三後四連演七天。當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她逃到西安,也不忘每天聽戲,可見她多痴迷於聽戲了。

五、對伶官的評價

有人說我們伶官是社會底層人士,什麼也不會,只是每天唱戲演戲來取悅觀眾。其實啊,伶官是很重要的角色呢!

首先,伶官給人們帶來了歡樂。您想啊,古代的娛樂項目是少之又少,人們在閒暇時光能幹些什麼?聽戲就是消遣時光的最好辦法。您只要往那一坐,這茶給您沏上,聽完一場戲,保準您哈哈直笑。而且啊,聽戲和別的娛樂項目又不一樣。

就說賭博吧,那是十賭九輸,費錢又傷身;習武呢,身體勞累,還容易受傷。就這聽戲,不僅快樂,而且還養生,所以啊,我們伶官給聽眾帶來的歡樂可不止一星半點呢。

其次,伶官推動了音樂事業的發展。有多少美妙的音樂是出自我們伶官之手!別人不說,就說李龜年,一首《渭川曲》讓唐玄宗讚不絕口。

清朝的京劇也是根據唱戲演變而來的,而清朝的戲子,大多數都是我們伶官的後人。可以說,伶官對於音樂的貢獻是巨大的。

最後,伶官的精神值得學習。這樂曲啊,如果彈錯一點,那聽起來就會不和諧,而我們演奏的時候就很少出錯。前邊說過了,我們為了彈奏好一首曲子花費的精力不可謂不大,我們對於演奏的態度也是極其認真的,我們會把最好的、最美妙的音樂來呈現給大家。

而且,我們伶官對於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是出了錯,就算觀眾姥爺不計較,我們自己也會計較的。

別人對我們伶官的評價可能褒貶不一,但是呢,要客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我們是有很多缺點,同樣地,我們的優點也不少呢,所以啊,要把優點和缺點分開來看,才能看到我們伶官的價值呢!

好了,說了這麼多,您也聽累了吧。您請坐好,接下來給您來一段霸王別姬!

相關焦點

  • 流行於宮廷之上的音樂
    在歷代的封建王朝中,宮廷音樂開始作為宮廷內部或者朝廷儀式上為統治者而演奏。 如果按演奏場合來區別的話,宮廷音樂可以大致分為外朝音樂與內廷音樂兩大類。 外朝是群臣朝會辦事的場所,內廷是皇帝與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這兩個地方場合不同,演奏的宮廷音樂的類型也不同。
  • 皇后蕭觀音與伶官通姦 十香詞冤案始末
    遼道宗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並聽信耶律乙辛的讒言,相信皇后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通姦而賜死皇后。而同時耶律乙辛為防太子登基對自己不利,故陷害皇太子耶律濬,並將其殺害,史稱十香詞冤案。十香詞冤案  蕭觀音,遼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父蕭惠為遼興宗母親蕭耨斤的弟弟。蕭觀音愛好音樂,善琵琶,工詩,能自制歌詞。曾作《伏虎林應制》詩、《君臣同志華夷同風應制》詩等,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
  • 悅耳中國|蒙古族宮廷音樂—阿斯爾
    阿斯爾,蒙古語「阿斯爾溫都爾」的口語簡稱,漢語中高雅、至高無上的意思。阿斯爾是古代蒙古族宮廷音樂的一種,也就是「雅樂」。阿斯爾起源於成吉思汗時代(約800多年前)。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汗時代,阿斯爾真正成為「宮廷樂曲(宮廷宴樂)」。據歷史記載,忽必烈汗的宮廷樂隊由100多名樂手、歌手和舞者組成。每逢盛大的慶典活動,樂隊都要演奏「阿斯爾」。樂隊由蒙古族傳統樂器組成,包括潮爾、馬頭琴(高低中音)、蒙古箏、火不思、高低中音四胡、三弦、揚琴、竹笛、琴樂器等。
  • 音樂教父御用製作 天籟男伶情歌魔力浪漫來襲
    音樂教父御用製作 天籟男伶情歌魔力浪漫來襲  紅遍歐美的「天籟男伶」曾讓大衛佛斯特、天王巨星安德烈波切利贊為「世界最完美的跨界古典與流行的男聲組合」。  眾所周知大衛佛斯特是整個歐美乃至世界為之膜拜的音樂教父。縱橫樂壇36年間,他獲得過數不盡的音樂獎項。他是眾多天王、天后、天團的御用超級製作人,包括麥可傑克遜、麥當娜、席琳迪翁、瑪麗亞凱莉、惠特尼休斯敦、肯尼·金等殿堂級人物,當然也包括「天籟男伶」。  他舉辦的《大衛佛斯特和他的好友》演唱會匯集了當今世界最為頂尖的歌手及音樂人。
  • 古代宮廷宮鬥文:酒祖宗的她酒醉失去知覺,造成失身的慘痛後果
    古代宮廷宮鬥文:酒祖宗的她酒醉失去知覺,造成失身的慘痛後果嗨,大家好!小編又給大家發現新大陸了,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五部古代宮廷宮鬥文:酒祖宗的她酒醉失去知覺,造成失身的慘痛後果,喜歡關於古代言情類小說的你們,一定要趕緊關注收藏哦!1.
  • 音樂背景牆,帶你走進奇幻世界
    幻方科技團隊將互動裝置設計融入到音樂表演中,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屏幕被多彩幻化的方塊佔據,音樂背景牆,帶你走進奇幻世界。音樂背景牆這種全新概念的音樂背景牆,讓音樂不再局限於聽覺藝術中,而更大範圍擴展開來,實現了視聽多感的趣味難忘欣賞
  • 渡邊信一郎:音樂在古代國家制度中的地位
    在《中國古代國家の思想構造》一書中,渡邊先生提出了「天下型國家」的理論,「天下」以「皇帝」為中心,呈同心圓狀向外擴張,足以包含整個中國、在某些特殊時期甚至可以包含四海,但天下的範圍始終有其限制,四海之外尚有四荒、四極。「天下」不是「世界」的同義詞,而是一個具有限定範圍的政治領域。在「天下」之內,「皇帝」透過自稱「天子」確認其統治的正當性。
  • 探秘日本能樂——帶您走進幽玄的面具世界
    每個面具都代表著故事中的某個角色,如英雄,動物,幽靈,鬼怪等等。這些面具是用檜木雕刻,並且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情感。許多人都是通過能樂面具接觸到能樂的,能樂面具分為很多種類,代表不同的角色:老人、青年、女子和惡魔等,不同面具還分不同的等級,一般只有主角才佩戴面具,不過有些劇目中配角也戴面具,下面我們來了解最常見的四種。
  • 看不見的智慧,看得見的享受,帶您走進未來智能酒店
    傳統酒店是在古代客棧的基礎上,伴著人類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技術和交通的發達而發展起來的。看不見的智慧,看得見的享受,智能酒店最重要的是享受,中科智樺帶您走進未來智能酒店看看新世界。酒店前臺在自助機上辦理入住即可進入酒店客房處,酒店走廊的盡頭裝有攝像頭和人臉識別技術,電動門根據識別結果確認門的開關情況;走到對應客房前,可通過手機微信開門;開門時房間廊燈自動點亮幾秒鐘,方便客人插卡取電,中科智樺還有最新的無卡取電技術,不用插卡,通過傳感器,紅外感應器等自動感應房間是否有人,開啟歡迎模式,所有的燈亮,窗簾自動打開,電視上顯示尊貴的歡迎詞,並且伴有美妙的背景音樂
  • 《歌手·當打之年》首發陣容官宣 現場音頻將於網易雲音樂同步上線
    1月2日,《歌手·當打之年》首發陣容正式官宣,毛不易、周深、徐佳瑩、蕭敬騰、袁婭維、日本女歌手米希亞及華晨宇先後宣布加盟。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歌手》以「當打之年」取代年代標識,詮釋著年輕歌者正值「當打之年」的巔峰戰力,宣告著他們將帶著責任與使命而來,成為充滿希望的華語樂壇中流砥柱。作為官方獨家音頻戰略合作夥伴,網易雲音樂日前也官宣將在第一時間上線節目中的高清音頻,為粉絲們零時差還原現場。此外,在未來節目進程中,網易雲音樂將與《歌手》在音樂推廣、聯合活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高調少年」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以音樂打破「無聲世界」
    音樂碰撞「無聲世界」,與聽障兒童唱響「愛的分貝」  在抖音大學生音樂大賽期間,參賽選手方志軒聯合其他參賽選手及抖音上的大學生們,共同走進聽障兒童康復中心,用音樂「治癒」他們的「無聲世界」,幫助他們恢復語言能力。
  • 宮廷音樂:雅樂與燕樂,試問「雅」與「燕」下的文化蘊涵
    因此,唐朝的文化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唐代文化中,音樂文化尤其是宮廷音樂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即使在現代社會,唐代宮廷音樂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近300年的發展過程中,唐朝形成了各種形式的文化,其中宮廷音樂文化成為許多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唐代宮廷文化可以說是音樂文化的發展高峰,也是唐代音樂文化的最高成就。
  • 雲岡石窟第12窟:數字還原中國最早古代宮廷交響樂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解說】5月13日,記者前往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在第12窟內見到了中國古代最早宮廷交響樂團。雲岡石窟第12窟又名「音樂窟」,前殿後室,入深14米,寬11米,高9米,前殿壁雕呈現中國最早宮廷交響樂團,集中表現了佛教彌勒天宮的壯麗與輝煌。當日,記者在雲岡石窟研究院數字室副主任何勇的辦公室電腦裡看到,一座3D複製的雲岡石窟第12窟栩栩如生。目前,雲岡石窟的保護,正從文物本體逐漸走向數位化,邁開雲岡石窟走向世界的步伐。
  • 淺談歌手—太一,活在音樂中的自我,不是與世界格格不入
    如果說《歌手》這一期,誰的話題最高,非歌手太一莫屬,奇襲「人氣王」華晨宇,僅以11票的差距惜敗給了華晨宇,一首大氣磅礴的《玉》彰顯年輕人的霸氣,沙啞的嘶吼,沉靜時候的低吟,把這首歌演繹得十分精彩,圈粉無數,這個95後的年輕歌手,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他的音樂風格的突出,讓人們對這個空降的奇襲歌手開始好奇
  • 宮廷音樂,那衰亡在歷史長河中的清朝皇家樂隊
    宮廷音樂從周代禮樂開始傳承,發展到清朝宮廷音樂,其音樂種類比之前朝豐富多彩的多了,不僅有繼承,更有創新,因為清朝是滿族建立,這樣在清代的宮廷音樂中又融合了很多少數民族特有的樂舞文化。那就帶你來看看這支極具價值的皇家樂隊。
  • 《小伶魔法世界》第二季即將開啟,伶可家族強勢來襲
    2019年,小伶玩具主創團隊首次製作的大型魔法真人兒童劇《小伶魔法世界》橫空出世,上線三個月即達到了2.5個億的播放量。該劇講述了魔法世界因黑暗家族的破壞陷入了危機。小伶公主為拯救魔法世界,在管家coco的引導下去伶可魔法學校上學趁機尋找打敗黑暗家族的方法。
  • 在古代,九品為什麼叫芝麻官?那比芝麻大的官是啥官?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電視劇或者有關歷史的讀物上看見一個古代的官職稱呼,叫九品芝麻官。而且總覺得九品好像就是沒品,或者就是最底層的官員了,那麼您知道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真實的九品官到底是多大或者多小的官員品級呢?我們說的九品芝麻官一般都是指啥官?
  • 「位卑未敢忘憂國」,看看這幾位古代優伶的浩然正氣
    遼代散樂圖優伶,是「優」和「伶」的合稱。在我國古代是指那些以音樂、歌唱、調笑戲弄、百戲雜技和戲曲表演等為職業的人。早在奴隸社會的夏朝,優伶就已產生。到漢之後、宋之前,「優」和「伶」常常並稱,成了對歌舞、音樂和百戲滑稽為業的藝人的統稱。宋以後,隨著戲曲藝術的逐漸成熟,並在表演藝術中獨霸地位的漸次形成,「優伶」就主要指稱戲曲演員了。所以廣義上來說,優伶是我國古代演員的統稱,狹義的優伶則是指古代戲曲演員的專稱。
  • 《伶官傳序》:莊宗寵信伶人的真相,是對武人當國現狀的猛烈反擊
    提到《伶官傳序》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這篇文言文出自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伶官傳》,是一篇總結興亡教訓的歷史評論。《伶官傳序》描寫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莊宗李存勖即位之初勵精圖治,一度使得後唐強盛一時,其後短短三年之內便因寵幸伶人而導致部下離心離德,最終慘死於伶人郭從謙之手的歷史典故。
  • 「音樂活化石」穿越千年大唐宮廷樂曲重放異彩
    而此時的麟德殿內,大唐文武官員分列兩側,環繞宮殿的宮廷樂曲大氣、莊重、高雅、清脆悅耳,更讓人倍感威嚴和神聖。  這就是最早的長安古樂,當時只有大唐皇室才能享用的宮廷樂曲。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異常的殘酷,正當嫋嫋大唐妙音走向鼎盛之時,一聲從河西傳來的戰馬嘶鳴聲,瞬間便改變了一切。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在徹底摧毀開元盛世一代繁華的同時,也讓大廳宮廷音樂從此走向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