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西湖的攝友有多拼?把自己綁在新新飯店的避雷針上!

2020-12-19 半島晨報

關於西湖的明信片,你家收藏了嗎?

"天容水色西湖好",在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這片湖山仍是很多人閒時最愛的旅遊目標地之一。

從上世紀初起,西湖就仿佛是杭州的旅遊推廣大使,流連在每個時代最精緻的明信片上,向世人展現各種姿態。

二我軒 · 白堤

二我軒 · 蘇堤春曉

1910 年,湧金門外"二我軒"照相館館主餘寅初,帶著夥計,背著照相器材,從斷橋開始一路向西拍攝,然後挑了 48 幅照片集結成冊,送到南洋勸業會展覽,獲得當年的攝影類展品金獎。

54 年後的一天,杭州人丁雲川在朋友家發現了這套老照片,用身上僅有的 15 塊錢換了回去;又過了 40 年,他捐給了正在徵集杭州西湖史料的西湖博物館。如今博物館裡躺著的,還有留芳、月溪等當年著名照相館發行的、以西湖風景為主的明信片。

二我軒 · 飛來峰(圖說)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逛西湖時,不止一次跟周恩來總理說,這裡的風景"看起來像是一張明信畫片"。臨走時,他帶走了一套《西湖》明信片。

張侯權拍攝的《西湖晨曦》

這套明信片封面,由當時在浙江幻燈製片廠工作的張侯權先生拍攝。

今年 92 歲的他,守在西湖邊拍了 60 年,他的照片被做成了各種明信片、幻燈片,甚至成為外交禮物。他的鏡頭下,是西湖一甲子的朝朝暮暮、風霜雨雪。

他也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

張侯權

首批西湖風光幻燈片

131 個國家的大使館各送了 20 套

1965 年初夏,在杭州召開了一次全國幻燈會議,當時文化部電影局幻燈處處長唐瑜提出幾個建議,其中一條就是內容選擇上可以做一些風光片。

浙江幻燈製片廠廠長黎吶馬上響應:"我們有西湖風光片。"接著就在會上放映了張侯權幾年來拍攝、製作的西湖風光幻燈片,得到大家的一致叫好。

唐瑜當即決定選出 24 張"西湖風光",做成" 135 "膠片的幻燈片。

用作國際文化交流的西湖風光幻燈片集

1970 年代末至 1988 年,張侯權共拍了 60 多套照片,都製作成了幻燈片,展現浙江的風土人情、戲曲工藝,其中最多的就是西湖風光。寄到北京後,相關領導批示,這批幻燈片(文化部)免審(郵局)免檢,作為外交禮物,寄往當時與中國建交的 131 個國家,每個大使館寄 20 套。

很可惜,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大約 1990 年代後,曾經風靡全球的幻燈片幾乎消失殆盡。

我第一次去張老先生家,他的女兒單泠從儲藏室裡,找出滿滿一箱子幻燈片,幾十本冊子,還有兩臺手持式的讀(幻燈)片機,有一臺是法國產的。

單泠說,但是在歐美,幻燈機是非常普遍的"小家電","以前的人不會經常把照片印出來,習慣用看片機看幻燈片,就像現在我們用手機翻照片一樣。"

可惜的是,這些壓箱底的藏貨,在太陽光底下一看,大部分已經失去色彩。老先生說是保存環境不夠乾燥。

斷橋 張侯權攝

雲棲竹徑 張侯權攝

蘇堤春曉 張侯權攝

龍井 張侯權攝

片子一幀一幀過去,1970 年 ~1980 年的湖光山色歷歷在目。它們像琥珀一樣,永久封存了特定時刻特定地點那個風姿綽約的西湖。

雖然已是 92 歲高齡,老先生仍然可以準確無誤地說出每張照片的拍攝地點,連人物、細節、故事都記得很清楚——

"這張『虎跑泉』,畫面裡兩個女孩子是兩姐妹。"

我們看著幻燈片裡那兩個美人,那個時代的女孩子真是人美條順。"裡面一個女孩子原來有個在浙大讀研究生的男朋友,後來她紅了(這張照片當年傳播得非常廣,片裡的女孩相當於現在的網紅模特了),那個研究生的媽媽急得來找我。"

說著說著,牆上打出來一張老先生 1980 年代拍的杭州植物園,畫面上有棵紫荊花樹。他突然問我:"你知道紫荊樹是怕癢的嗎?"

我一下沒有反應過來。老先生繼續解釋:"我一撓紫荊樹的樹幹,整棵樹都會搖晃起來。"

我們也好像紫荊樹,被這句話撓到了癢點,笑得七倒八歪。

綁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

身掛 8 臺相機連續"掃射"

前面那張選作《西湖》明信片封面的照片"西湖晨曦",是由張侯權、上海人美攝編室副主任尹福康構思,在杭州園林管理局工作的王勝林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攝影師葉賜振等幾位共同創作的一張照片。

1963 年深秋初冬的一個清晨。

行動時間和地點是張侯權、尹福康選定的,張侯權有一張從攝影技術書籍上手抄的杭州二十四節氣的日出、日落時間表,能幫助他掌握杭州四季、早晚色溫變化,以及太陽和西湖景點之間的空間關係。

為了更加準確掌握四季、早晚色溫變化,張侯權手抄了一張杭州地區日出日落時間表(這是第三版,更早的幾張已經用爛了),一直使用多年,還分抄很多份贈送多人

清晨 5 點多,太陽尚未升起。西湖邊,四個年輕人正兵分兩路:

葉賜振和王勝林一人掌舵一人搖船,泛舟到了白堤錦帶橋北邊裡西湖的湖面上;張侯權和尹福康一起,上了新新飯店西樓的樓頂。他們準備合作拍攝一張西湖日出圖。

船,是畫面中的關鍵道具——頭一天晚上,王勝林就搖進了西湖,夜泊在新新飯店門前小碼頭前。"裡西湖原本是不準遊船進入的,有了老王協調,我們就可以搖小船進去。畫面裡有沒有這麼艘小船,是大不一樣的。"

新新飯店這頭驚險係數比較高:張侯權爬上了西樓頂上的穹頂後,先把自己和穹頂上的避雷針基座綁上。這個穹頂距離地面有五六層樓高。

當年,張侯權和尹福康一起,上了新新飯店西樓的樓頂;葉賜振和王勝林,則在錦帶橋西邊的西湖水域泛舟 2020 年 4 月

尹福康站在穹頂底下的平臺上,通過吊繩索,把八臺照相機一一傳給張侯權。" 8 臺照相機,有尹福康的 3 個,葉賜振的兩個,我自己的 3 個,裡面好幾個『 135 』的潘太康、萊卡、尼康和『 120 』的祿萊、林哈夫,在上面,上面的鏡頭是不能換的。"

張侯權早年使用的幾款老相機

8 個大傢伙、小傢伙全部掛在張侯權的脖子上,以便開始拍攝時,他一次性操作,拍了之後底片由幾位攝影師各自歸檔。當然,以防萬一,他牽著自備的保險繩沿著穹頂邊沿走了一圈,把自己、相機和避雷針的基座綁在一起。

一切就緒。

"我手一揮,他們按照既定路線划船。" 6 點一過,太陽在錦帶橋一帶的位置升起來,"那天雲彩也好,沒有風,水面很安靜,這是運氣。"

不過,這份美景留給張侯權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太陽升高以後,曝光就不好掌握了。色溫一變,畫面色調就變了。"

那天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張侯權花了 20 分鐘左右,拍完所有相機裡的兩百多張膠片。

我吃驚:"這麼快!""那當然。"

"沒有拍壞的?""那當然。"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是張侯權最喜歡的聲音。

92 歲的老先生,一生經歷過各個時代浪潮的起落開闔。而他現今對我作的描述,始終是平靜的,"我對生活沒有別的要求,能讓我拿相機,『咔嚓咔嚓』的聲音,可以讓我忘掉一切不愉快。"

蘇堤 張侯權攝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西湖明信片背後:把自己綁在飯店的避雷針上,掛8臺相機拍攝
    綁在新新飯店的穹頂上身掛8臺相機連續「掃射」前面那張選作《西湖》明信片封面的照片「西湖晨曦」,是由張侯權、上海人美攝編室副主任尹福康構思,在杭州園林管理局工作的王勝林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攝影師葉賜振等幾位共同創作的一張照片。1963年深秋初冬的一個清晨。
  • 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程國龍 攝  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冬候鳥普通秋沙鴨已抵達浙江杭州西湖。至此,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均已在西湖集結。天氣晴好的日子,杭州西湖斷橋上,會有一排駕著「長槍短炮」的鳥友,冬候鳥和鳥友愛好者「相映成趣」。
  • 後疫情時代,新新飯店化「危」為「機」 爭創全省一流文化主題酒店
    吳雪涵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劍瑾杭州新新飯店副總經理 趙敏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杭州新新飯店為了遊客便利,特意開設了便民服務點,提供三菜一湯的套餐;此外,還準備了礦泉水等飲品杭州新新飯店副總經理趙敏告訴小時記者。百年文化傳承 氣質與生俱來「非常榮幸這次入選2019浙江特色主題酒店,這是對我們上一年工作的極大肯定,也是對我們這一年工作的莫大鼓勵。」
  • 今日影像|杭州「霧照」:隔著白紗看西湖,縹緲、空靈又朦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俞躍攝影:好攝之友同一條江河,同一片湖泊,不同時間,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的故事「濃妝淡抹,朦朧中的西湖也別具風情。」我們的攝友「小小開心果」說,拍朝霞未果,卻意外拍到了西湖奇霧美景,縹緲、空靈又朦朧。它們的四季變化,既屬於自然風光,也承載了許多人文精神。就像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景》,觀眾被打動的不只是故事本身,還有故事中凝滯的時光和畫面。
  • 惠州慢生活|探惠州網紅飯店,夜遊西湖秘境,還遇見惠州本地美女
    沿途發現有一隻狗狗在主人車後,好可愛!在惠州市區,當然不能錯過當地鼎鼎有名的惠州西湖,這個景點就如廣州白雲山、肇慶七星湖一樣,已經是一座城市的特色名片。傍晚時分的西湖不過,廣東的夏天有多炎熱,相信很多廣東仔都心知肚明了。所以我們到達惠州後,並沒有立馬狂奔西湖,而是下榻酒店,養足精神,準備來一個夜遊西湖。
  • 這條遊西湖的經典線路 芥川龍之介100年前就在走了
    新新飯店  入住途中初見夜西湖  芥川龍之介到達杭州,是晚上7點,他在車站和新新飯店的攬客員接上了頭,坐上人力車,穿越城市前往西湖邊的新新飯店。今天,這家飯店依然矗立在西湖的北山路上。  在人力車上,芥川龍之介和西湖有了「初接觸」,他最初看到的西湖是一片夜晚的「寂寥」,那個時候的西湖,夜遊沒有今天那樣熱鬧,所以,芥川龍之介寫道:  「西湖在白乎乎馬路的左邊,鋪展著她那黑乎乎的水面。西湖早已入睡,四周寂靜無聲。就連空曠的馬路上,除了我們二人乘坐的人力車,連一條走在路上的小狗都看不見。」
  • 清朝盔甲頭頂上的「避雷針」是幹嘛的,不用擔心碰到樹枝?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古代將軍們盔甲上的一個小發明。我們經常看到的將軍們帶的頭盔叫做兜鍪,而兜鍪上像避雷針一樣的東西,叫做盔纓。不要小看了這根「避雷針」,那可不是所有將士都能有的,至少得是個將軍,才有資格帶這個避雷針(盔纓)。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這根避雷針,都是紅色黃色之類的顏色,總之在野外十分顯眼就是了。好像看起來還有點重要?是的,相當重要。
  • [分享]西湖大學方案設計圖資料下載
    西風東漸後,西方建築文化,包括設計方法或建築元素,如建築樣式、圖案、材料等,逐漸傳入中國及杭州。杭州的建築開始向高層多樣化發展,呈現中西建築風格相互交織的局面。西湖邊的三大老牌飯店,很好地保留了當時的建築風格和面貌,甚至成為了文物旅館。今天小編為大家細細介紹這三家老牌飯店的前世今生。
  • 手機上的各種鏡頭都有什麼用?怎樣才算真正的多攝
    現在採用後置多攝組合的手機太常見了,好像沒有後置多攝都不好意思說是一臺手機。手機上的後置多攝組合有什麼用?購機時應該怎麼選擇?我們一起通過文章來了解一下。
  • 《寶可夢》雙打熱度永不退的雷丘,好用的原因真的只是避雷針?
    說到雷丘,如果按設定上來說雷丘確實是蠻卑微的一隻,因為和皮卡丘同為一家人的緣故,所以拼人氣的話肯定是拼不過官方的兒子皮卡丘的,但是要說對戰的話,雷丘卻又有著皮卡丘無法媲美的地位,雖然皮卡丘佔盡了歷代各種福利,有著電氣珠、專屬Z招式以及超極巨化等等,但使用率依然不及自己的進化型雷丘,
  • 大連突發|人民路天降避雷針,無辜女子被砸離世…
    萬事不求人- 有事問律師 >地點:港灣橋公交車站 我律社大連案庫 轟隆一聲巨響過後,一根巨大的避雷針從30層的大廈頂部掉了下來,砸在公交車旁,一名40多歲的女子應聲倒地,這一幕發生在大連中山區人民路安和大廈門前。
  • 楊冪有多拼,再難也只給自己三天時間,全能女神是拼出來的
    楊冪有多拼,再難也只給自己三天時間,全能女神是拼出來的近期的熱搜女王,楊冪真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先是爆出與魏大勳疑似戀愛,後又與全網第一帶貨能手李佳琦合作。直播中的楊冪懷裡抱著李佳琦的小狗滿是溫柔,二人合作十分默契。
  • 百歲飯店拍抖音:用短視頻打造新名片
    最近4個月,至少在擁有數百員工的「山西飯店」裡,沒有人比他更受歡迎,很多都是他忠誠的粉絲。  張重環的抖音視頻在飯店內外廣為流傳。大部分時候,他扮演的都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有工作上的高光時刻,也面臨著家庭和事業的重重壓力。他在視頻裡的表演太過逼真,以至於總會有同事在現實中忘記他的身份——山西飯店員工餐廳經理。
  • 西湖邊「網紅」被抓走了
    元旦假期,一段西湖邊湖濱的網紅松鼠被抓短視頻火爆網絡。 視頻中,高高的樹枝上立著一隻驕傲的鳳頭鷹,若有所思凝視遠方,它的腳下踩著一隻無力反抗的弱小松鼠,配音有點悲壯。 網友們紛紛表示,小松鼠們一定是平時被投餵得太好,關鍵時刻胖得都跑不動了。
  • 西湖來了高顏值新「訪客」名字叫「鸊鷉」你會念嗎
    西湖的四大冬候鳥在上周已集結完畢。很多觀鳥愛好者近日發現,今年西湖的冬候鳥隊伍,新添了不少遠道而來的訪客,其中有一種,它們的名字叫黑頸鸊鷉。「鸊鷉」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吧,來跟著念一念正確的發音是:pì t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