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財務總監,海外業務佔比超90%,獨家揭秘億聯網絡海外經銷商之謎!

2020-12-25 和訊

  截至4月16日18:56,新冠肺炎確診83798例,死亡3352例。

  2018年10月以來,億聯網絡(300628,股吧)可謂是一隻大牛股,從30元附近起步,在今年最高漲到110多元,目前市值500多億。

  4月14日晚,億聯網絡公布的2019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24.89億元,增幅37.13%,實現歸母淨利潤12.35億元,增幅45.08%。這已經是億聯網絡連續6年保持營業收入及利潤30%以上的高速增長。

  億聯網絡在年報中援引Frost&Sullivan的相關報告稱,公司SIP話機業務2018年的市場份額為27.3%,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預計進一步提升。Frost&Sullivan對億聯網絡在SIP話機領域的領先表現予以充分肯定,頒發了市場領導力獎項。

  然而,在如此靚麗的年報背後,《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發現,在帳上有46億閒置自有資金的同時,億聯網絡在一季度新增了1.5億的短期借款,而且這已經不是公司第一次向銀行借款。上市短短3年時間,公司出現2次變更財務總監。

  億聯網絡能成為A股中財務數據「近乎完美」的上市公司,與其在全球多個國家建立的長期經銷商合作密不可分。

  按照億聯網絡在互動平臺上的回覆,公司海外貨款大部分為到港前付款,因此應收帳款周期大約與海運周期相當。鑑於億聯網絡每年90%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這些海外經銷商不僅是億聯網絡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更是掌握著公司最重要的銷售渠道。但奇怪的是,這些經銷商不僅把大量利潤給了億聯網絡,而且在貨還沒到港之前就把貨款支付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億聯網絡披露的幾家主要海外客戶,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關鍵要點:

  1,帳上有46億閒置自有資金,仍不斷借錢。

  2,上市短短3年時間,公司出現2次變更財務總監。

  3,一季度淨利率56.3%不僅遠超同行,還超越茅臺(600519)。

  4,2015年第一大客戶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當年被行政解散超5個月,卻仍貢獻5700多萬利潤。

  5,2016年第四大客戶NETXUSA, LLC2004年便解散,後來變成了NETXUSA, INC.。

  6,英國同名獨家經銷商YEALINK (UK) LTD.不到10人,2017年不僅虧損還四處借錢,卻將億聯網絡的產品銷往全英國。

  億聯網絡淨利率超過茅臺,遠超同行Zoom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4月14日晚,億聯網絡公布了2019年年報,還同時公布2020年一季報。

  2019年,受銷售結構優化、匯率上行及成本下降的綜合影響,億聯網絡毛利率較2018年增長4.2個百分點至66%;由於新業務市場開拓的需要,銷售費用同比增長 54.7%;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0.5%;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

  一季報顯示,億聯網絡實現營收6.5 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歸母淨利潤3.66 億元,同比增長40%,處於預告區間偏上限。

  2019年億聯網絡員工數量增長35%至1137 人,其中研發人員增長34%至546 人。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用同比提升62%和57%。公司並沒有因為疫情導致銷售費用明顯下滑,今年一季度銷售費用與去年同期非常接近。

  根據億聯網絡最新公布的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67.83%和56.3%。而反觀2019年由華裔企業家袁徵在美國創辦,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同行Zoom Video Communication,公司公布的截至2020年1月31日的年報顯示,Zoom的毛利率雖然高達81.47%,但淨利率只有區區4.06%。

  如果與Zoom Video的對比不夠明顯的話,那麼來看看貴州茅臺(600519,股吧)一季報的數據:貴州茅臺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92.11%和55.05%——淨利率落後於億聯網絡。

  上市三年第二次變更財務總監

  4月14日晚間,億聯網絡還發布了財務總監變更的公告。公告顯示,因公司內部崗位調整,曾慧不再擔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但將繼續在公司任職。經公司董事長陳智松提名且經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核,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34歲、2017年5月(億聯網絡上市後2個月)便入職公司的於建兵先生擔任公司財務總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經不是億聯網絡第一次更換財務總監。2019年1月2日,億聯網絡公告稱,原本任期要到2021年5月15日才結束的公司財務總監葉文輝突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當時距離億聯網絡在A股IPO不到兩年時間。

  對於葉文輝為何在公司上市不到兩年便辭職,億聯網絡證代辦人士去年12月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公司前財務總監葉文輝本來就是幫公司做上市的,做上市後辭職也很正常。」

  此外,億聯網絡的年報分紅預案顯示,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9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4月15日晚間,深交所對億聯網絡下發關注函,稱其關注到公司自2017年3月上市以來已實施了3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分配方案,每次轉增比例均為10股轉增10股。

  在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公司進一步核查並說明以下事項:

  1,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經營模式、股本規模、未來發展戰略等詳細說明公司多次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的股份4.4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74.73%)於2020年3月17日解除限售,4月7日公司披露了部分股東的減持計劃。補充說明公司是否存在通過大額現金分紅和轉增影響公司股價配合相關股東減持的問題。

  3,說明本次利潤分配方案籌劃的具體過程,包括推出利潤分配方案的提議人、參與籌劃人、內部審議程序、保密情況等,並核實是否存在信息洩漏。

  4,說明公司報備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及其近親屬在本次利潤分配方案披露前1個月內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5%以上的股東未來1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

  截至記者發稿,億聯網絡尚未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

  手握41億現金卻新增短期借款1.5億元、申請8億授信

  據億聯網絡2020年一季報,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裡,預付款244萬元、應收帳款4.01億元、存貨2.39億元,固定資產只有9000萬元,在建工程僅2560萬元。報告期末貨幣資金1.24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0億元,兩者相加佔總資產的比例為78.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是在有超過41億現金的情況下,億聯網絡在今年一季度卻新增了約1.5億元的短期借款。如果按照4.35%的利率來計算,1.5億短期借款的利息也將達到653萬元。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2020年一季報

  其實,這並非億聯網絡第一次短期借款。據億聯網絡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在截至2019年9月20日還有1.5億元的銀行活期存款、超過25億元自有閒置資金用來理財的情況下,公司卻在報告期新增了5000萬元的短期借款。此外,在發布三季報前,公司也並未就這筆5000萬的借款發布過相關公告。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2020年三季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4月15日公告還顯示,億聯網絡計劃使用不超過46億元的閒置自有資金和不超過4億元的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用於投資信用級別較高的金融機構發行的流動性較好的低風險金融工具,同時使用自有資金開展總額度不超過5000萬美元的外匯金融衍生品投資。

  億聯網絡既然準備使用如此大規模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說明其資金十分充裕並且大量閒置,但令人不解的是,就在4月15日,億聯網絡同時公告擬向銀行申請不超過8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而就為何短短三年時間裡,公司兩次變更財務總監,以及為何手握41億現金卻仍要向銀行短期借款。15日和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億聯網絡證代辦,但均無人接聽。

  一位覆蓋億聯網絡的券商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時指出,「銀行短期貸款的利息成本比公司理財收益要低,另外銀行徵信,以及公司和地方銀行的關係維護,也可能是考慮的因素。」

  億聯網絡美國大客戶之惑:重要客戶2015年被行政解散超5個月

  億聯網絡能成為A股中財務數據「近乎完美」的上市公司,與其在全球多個國家建立的長期經銷商合作密不可分。億聯網絡在2019年年報中寫道:「經過多年積累,已經建立起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分銷體系,穩定的經銷商數量超過80家,且大部分經銷商與公司合作關係達10年以上,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按照億聯網絡在互動平臺上的回覆,公司海外貨款大部分為到港前付款,因此應收帳款周期大約與海運周期相當。鑑於億聯網絡每年90%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這些海外經銷商不僅是億聯網絡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更是掌握著公司最重要的銷售渠道。但奇怪的是,這些經銷商不僅把大量利潤給了億聯網絡,而且在貨還沒到港之前就把貨款支付了。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億聯網絡披露的幾家主要海外客戶,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來看億聯網絡的美國的兩家客戶。根據億聯網絡的招股書和公告,一家名叫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的美國經銷商是公司最近幾年來的重要客戶及授權經銷商之一。

  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佔億聯網絡營收比重及具體銷售額:

  數據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公告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研究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之後卻發現了不少令人不解的疑點。億聯網絡在2019年9月發布的半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函裡提到,這家經銷商的總部位於紐約州,註冊資金僅為1萬美元。記者在紐約州州務院公司分部的官方實體信息查詢平臺發現,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是一家州外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地為懷俄明州(Wyoming)。至於為何一家在紐約州經營業務的公司會在懷俄明州註冊成立,一位在紐約創辦過公司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很多美國公司都會這麼做,目的是為了逃避紐約州高額的稅率,這種做法也合規合法。

  圖片來源:紐約州州務院官方網站

  記者隨後在懷俄明州州務院官網的商業信息查詢平臺上發現,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成立於2006年3月29日。成立至今,該經銷商共收到過懷俄明州州務院發出的11份「拖欠通知」。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個所謂的「拖欠通知」意思可能有多層含義——美國的公司每年必須向有經營業務的州政府提交某種「商業登記」,但具體要求都是因州而異;一般來講,如果一旦超過了提交此類材料的最後截止日期,那麼州政府便會向公司發出「拖欠通知」。這套程序非常複雜,很容易犯錯。

  其次,懷俄明州州務院官方信息還顯示,在2015年5月9日,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被懷俄明州行政解散,狀態從「營業公司」轉為「非營業公司」。據懷俄明州州務院官網介紹,從技術上講,如果一家公司在截止日期的60天後仍未提交年度報告,那麼該州的州務院就會把公司置於行政解散狀態。然而,不到半年後的2015年10月17日,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又被重新恢復,狀態從「非營業公司」轉為「營業公司」。雖然無法確認被行政解散前和重新恢復後的公司是否從事相同業務,但根據懷俄明州州務院官網,在2015年5月9日~10月17日這超過5個月的時間裡,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不能在該州有任何合法的經營行為。

  圖片來源:懷俄明州州務院官方網站

  上述業內人士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由於一些企業主根本就沒有收到當地州務院發出的行政解散通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根本就意識不到他們的有限責任公司已經被解散。因此,即使是被行政解散了的企業,因為沒有收到通知,仍可能在繼續經營,但這樣的做法可能使他們面臨潛在的法律訴訟。

  然而,就是在2015年僅合法經營了近6個月的情況下,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就成了億聯網絡當年第一大客戶。此外,記者在網上搜索,找不到任何與該公司名稱相關的官方網站。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

  此外,根據彭博終端機數據,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所屬行業是電信轉銷,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只有22名員工。然而,這家只有22名員工的公司,卻是億聯網絡2014年的第一大客戶。彭博終端機數據還顯示,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公司的官網為www.888voip.com。《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紐約州州務院官方網站的實體信息查詢平臺也發現,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的虛構名稱正是888voip,紐約州官方對於「虛構名稱」的解釋為:「當在紐約州無法使用州外實體的實際名稱時,必須使用虛構的名稱。實體在紐約州開展活動或業務時必須使用虛構的名稱。」這也就很好理解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設在紐約州的總部要使用888voip這個名字的原因了。2017年5月24日,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正式就註冊888voip商標提出申請,並在2018年7月28日獲批。

  圖片來源:紐約州州務院官方網站

  從上圖可以看出,888voip首次向紐約州州務院提交申請的時間是2015年11月27日。紐約州州務院官方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採訪請求時也表示,該日期是888voip在紐約州註冊,並獲得在該州開展營業活動的起始日期。

  點開888voip的官網,記者看到公司自稱是VOIP行業的領先經銷商,官網信息顯示有出售思科、Poly(繽特力在收購寶利通後雙方聯合發布的品牌名稱)、松下、億聯網絡和潮流網絡等多家行業知名VOIP設備製造商的產品。然而,Poly負責經銷商的代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時表示,888voip並非公司的授權經銷商,可能只是個轉售商。此外,記者查詢Ribbon、思科、網件(NetGear)和松下官方在北美地區的授權經銷商名單,也未發現888voip這家公司的名字,但可以肯定的是,888voip是億聯網絡產品連續六年的白金授權經銷商。

  就針對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的上述諸多疑惑,億聯網路證代餘菲菲去年12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信息我不是很清楚。按我的理解,公司應該是在2015年一直向American Technologies銷售產品。我也沒有去了解American Technologies和888voip這兩個名稱之間的關係。」

  「只有賣了思科和寶利通才能叫做知名經銷商嗎?如果這家經銷商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我認為就可以叫做知名經銷商。我們的品牌在境外也是具有知名度的,American Technologies,LLC主要代理我們的品牌,那也算是知名的經銷商。另外,像思科、寶利通和松下等主流品牌的授權經銷商,我們也認為是知名的經銷商」,餘菲菲補充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不僅僅是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這家公司,另一家名叫NETXUSA, LLC的億聯網絡「大客戶」也存在疑點。據公司招股書,NETXUSA, LLC是億聯網絡2015年第七大客戶以及2016年的第四大客戶。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

  根據官網,NETXUSA, LLC的地址在南卡羅萊納州格林維爾。記者查詢南卡羅萊納州州務院官方的註冊信息發現,這個名叫NETXUSA, LLC的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29日,但早在2004年1月9日便已解散,即公司終止其全部業務,清算其所有資產,結束其對內、對外所有法律關係。

  圖片來源:南卡羅萊納州州務院官網

  億聯網絡在招股書中明確寫道:「NETXUSA.LLC系公司在美國的授權經銷商,是北美著名的渠道分銷商之一,業務主要涵蓋了VOIP話機、音視頻通訊設備、數據產品及運營商服務等,NETX與多家業內的主流音視頻產品廠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業內有很高的認可度和知名度。2011年開始與Yealink正式合作。」

  然而,雖然NETXUSA, LLC解散了,但另外一家名稱完全一致,僅後綴不同的名叫NETXUSA, INC.的公司卻屢次出現在億聯網絡的公告或對交易所問詢的回覆中。這家名叫NETXUSA, INC.的公司又是什麼來頭?與NETXUSA, LLC有什麼關係嗎?億聯網絡並未說明。同據南卡羅萊納州州務院官方的註冊信息,NETXUSA, INC.的註冊時間為2003年11月20日,也就是NETXUSA, LLC正式解散的10個月前,這表明NETXUSA, INC.和NETXUSA, LLC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兩家公司註冊地雖都在南卡羅萊納州,但並不在同一個市。

  根據官方註冊信息,NETXUSA, INC.是領先的VoIP產品和服務經銷商,為5000多家經銷商和服務提供商提供便利,尤其側重於VoIP系統和IP電話。2016年3月,IT分銷巨頭、美國公司英邁(Ingram Micro Inc.)將NETXUSA, INC.收購。

  對於為什麼NETXUSA,LLC為什麼2004年9月便已解散,仍然成為公司報告期內前十大客戶這一問題,餘菲菲對記者表示:「這個公司應該是有被收購,具體我得核實下。」然而,億聯網絡在2019年9月對深交所半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中卻寫的是:NETXUSA, INC. 2016年被Ingram收購後,作為Ingram的分支公司運作,並未提及NETXUSA,LLC。

  億聯網絡英國獨家經銷商之惑:員工不到10人卻貢獻巨額利潤

  目前,億聯網絡僅在招股書和2019年半年報的回覆函中明確披露了當期前十大經銷商的信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繼續深入調查,發現除了American Technologies, LLC和NETXUSA, INC.這兩家美國經銷商外,億聯網絡披露的位於歐洲的授權經銷商也讓人充滿疑惑。

  說到億聯網聯的主要經銷商客戶,就必須說一家與億聯網絡(Yealink)同名的經銷商——YEALINK (UK) LTD.。億聯網絡招股書顯示,YEALINK (UK) LTD.是億聯網絡2015年的第四大客戶和2016年的第三大客戶,在這兩年的銷售金額分別為4151.43萬元及6844.87萬元人民幣。招股書還特別提到,YEALINK (UK) LTD.只代理並銷售億聯網絡的產品,即不代理、銷售其他任何公司的產品。

  圖片來源:億聯網絡招股書

  億聯網絡在招股書中明確寫道:「英國的Pennine Telecom(主要從事多品牌的通信終端設備的銷售),2008年開始與億聯公司有業務往來。由於看好億聯產品的未來發展,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廣其代理的Yealink產品,Pennine Telecom的股東於2009年成立YEALINK (UK) LTD.,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YEALINK (UK) LTD.,公司已成為英國通信終端領域重要的銷售商,並於2014年成為英國電信(BT)為數不多的IP電話終端的指定供應商之一。該公司除代理銷售本公司產品以外,與本公司不存在其他關係,本公司並不持有該公司的股份。」

  令人疑惑的是,既然億聯網絡不持有YEALINK (UK) LTD.的任何股份,並聲稱其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公司,那麼為什麼億聯網絡會允許一個英國公司成立一家跟自家公司名字完全一樣的公司呢?此外,YEALINK (UK) LTD.的官方網站www.yealink.co.uk於2009年2月3日註冊建成,最後一次維護時間是2019年1月09日,目前www.yealink.co.uk已經被併入了億聯網絡的全球官網yealink.com。

  2016年年底,YEALINK (UK) LTD.連同其母公司Pennie Telecom被為企業提供電信和視頻會議設備的Nycomm Limited(以下簡稱Nycomm)收購。億聯網絡在2019年半年報問詢函的回覆中披露,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對Nycomm銷售了5746萬元,當期是公司的第七大客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英國政府官方的公司註冊處查詢到,YEALINK (UK) LTD. 的註冊資本僅有1000英鎊,每年的平均員工人數僅為6人。

  圖片來源:companieshouse.gov.uk

  圖片來源:companieshouse.gov.uk

  就是這家自成立以來每年平均員工數只有6個人的公司,將億聯網絡的產品銷往了整個英國,還成為了「英國通信終端領域重要的銷售商」。億聯網絡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9年上半年,YEALINK (UK) LTD. 分別給億聯網絡帶來了4151.43萬元、6844.87萬元及5746萬元的收入。

  另據英國政府官方數據,2015年和2016年,YEALINK (UK) LTD. 的利潤分別為352392英鎊和116643英鎊。2015年底、2016年底人民幣對英鎊的平均匯率約為9.5349、8.9847。按這個匯率測算,YEALINK (UK) LTD. 在2015年及2016年折算為人民幣的利潤約為336萬元及104.8萬元,對比上述同期銷售收入金額,利潤率並不高。

  圖片來源:companieshouse.gov.uk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2017年,YEALINK (UK) LTD.不僅沒有盈利,反而虧損了264121英鎊(按照當年平均匯率計算約為229.7萬元人民幣)。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YEALINK (UK) LTD.報告期內還獲得了公司間的債務豁免,金額為677556英鎊(約589萬元人民幣)。然而,YEALINK (UK) LTD.只代理億聯網絡的產品,因此這一公司間的債務豁免,只能是YEALINK (UK) LTD.與億聯網絡及其母公司Pennie Telecom之間發生。

  圖片來源:companieshouse.gov.uk

  更讓記者疑惑的是,在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YEALINK (UK) LTD.幾乎是靠著銀行借款、透支,和向母公司借款支撐著。例如,2017年,公司在虧損了26.4萬英鎊的情況下,還向銀行借款和透支162.4萬英鎊(約1480萬元人民幣),以及向母公司借款245萬英鎊(約2233萬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companieshouse.gov.uk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在億聯網絡2019年9月30日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時,將YEALINK (UK) LTD. 連同其母公司Pennie Telecom收購的Nycomm稱為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的第七大客戶。億聯網絡對Nycomm的描述為:「Nycomm是英國最大的獨立電信和技術供應專家,營業額達1.3億英鎊。」

  然而,記者在英國政府官方的公司註冊處發現,Nycomm最新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顯示,這家公司在2018年的營業額僅為1.03億英鎊。

  圖片來源:companieshouse.gov.uk

  對於Yealink(UK)Ltd.的上述疑問,餘菲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Yealink(UK)Ltd.中間應該是有轉過兩次手,也就是整個公司被賣掉過。現在我們跟Yealink(UK)Ltd.的合作是跟它的母公司Nycomm Limited在合作,但具體的操作是什麼樣我不是很清楚。Yealink(UK)Ltd.被Nycomm收購之前應該是被另一家公司收購了,再從上一家賣到Nycomm手上。之前Yealink(UK)Ltd.內部子母公司之間如何劃分,我也不是很清楚。」

  「本身Yealink這個商標的所有權和運營權都是我們億聯網絡的,我們允許Yealink(UK)Ltd.去使用這個商標也是因為他是我們的經銷商。後續我們本身也有在英國發展其他的代理商,我們不希望其他的代理商因為Yealink(UK)Ltd.的原因不太容易拿到客戶,所以我們協商好將www.yealink.co.uk這個網址劃歸億聯網絡來統一管理」,餘菲菲說道。

  每經記者 輝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何劍嶺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N十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億聯網絡三季度預告低於預期 產品壁壘低或為主因
    而億聯網絡作為一家通信上市公司,其主營的SIP業務正為遠程辦公的重要方式之一。該項業務佔公司營業收入超70%。值得注意的是,在14日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後,15日便股價下跌。最終以62.69收盤,較前一日的收盤價下跌3.82%。
  • 巨人網絡春節期間手遊業務超預期,今年海外市場率先發力
    2月4日消息,巨人網絡(002558.SZ)今日披露,公司手遊業務春節期間持續創新高,《帕斯卡契約》等全球化產品表現超預期,《徵途》中東版已完成開發,公司預計今年將在海外市場率先發力。巨人網絡今天披露了今年春節期間公司遊戲業務的表現,整體業務良好。其中端遊業務表現穩健,未受春節假期影響;手遊業務表現搶眼,多款主力產品人數與收入超過預期。今年1月16日,巨人網絡首款次世代手遊《帕斯卡契約》在iOS平臺正式發售。
  • 巨人網絡披露網遊業務發展規劃 發力海外和雲遊戲
    【TechWeb】2月4日消息,昨日晚間,巨人網絡在深交所發布公告,披露未來三年網路遊戲業務發展規劃。在業務層面,巨人網絡將繼續圍繞「徵途」系列和「球球大作戰」發力,並通過多種形式布局雲遊戲,加強海外發行。
  • 我國蜂王漿產量佔全球90%以上!疫情刺激海外蜂蜜需求,8個月出口超8...
    原標題:我國蜂王漿產量佔全球90%以上!疫情刺激海外蜂蜜需求,8個月出口超8萬噸蜂蜜(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蜂蜜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出口蜂蜜在12萬噸左右,蜂群數量、蜂蜜產量、養蜂從業人員和蜂蜜出口均居世界前列。
  • 巨人網絡:手遊業務春節期間持續創新高 今年海外市場率先發力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2月4日訊 巨人網絡(002558.SZ)今日披露,今年春節期間公司遊戲業務的表現,整體業務良好。其中端遊業務表現穩健,未受春節假期影響;手遊業務表現搶眼,多款主力產品人數與收入超過預期。
  •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真香」
    11月16日,在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上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顯示,當前,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呈現出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IP協同出海三大趨勢。截至2019年,中國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達1萬多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 小ME有約 | 專訪億聯視訊產品總監蔡敦雄:億聯要做面向未來的視訊...
    面對市場和技術的雙重變革,億聯網絡也在不斷調整自己前進的腳步。今天,小ME就此專訪了負責億聯視訊產品的產品總監蔡敦雄Dawson,與各位分享億聯在視頻會議領域的布局,以及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
  • 海外市場規模4.6億元,中國網絡文學走紅海外
    如今,閱讀中國網絡文學已成為不少海外讀者的日常「打卡項」。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用戶數量已達到3193.5萬,海外市場規模也達到4.6億元。依憑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東風,中國網絡文學正揚帆遠航。
  • 古河電工社長:中國市場份額在集團海外業務佔比將達10%
    第一財訊 日本最大的信息通信及產業機材生產商古河電工社長吉田政雄7月22日表示,中國市場份額在集團海外業務佔比將達10%,並稱該集團已經明確了當下的主要工作是重組業務資源和培育新業務。吉田政雄詳細闡述了公司2012年的發展規劃和中國市場戰略,集團將在全球發展「傳輸基礎設施業務」,在中國主要涉及到了與中國亨通公司、華通公司所達成的合作協議,並計劃從明年春天開始具體實施。同時,還將加強高動能原材料開發,該集團已經決定在日本本土和中國臺灣地區增加投資,並使得鋰離子電池用銅箔的生產能力增加3倍。
  • 眾望布藝換財務總監改數據衝IPO 產品價員工數雙下滑
    眾望布藝回覆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稱,2017年、2018年,公司相關財務數據調整系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而進行的調整,屬於正常調整。公司財務基礎規範,最近三年財務數據已經會計師出具了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值得注意的是,在首版招股書披露前4個月,眾望布藝財務總監發生變動。2017年9月,眾望布藝前身眾望有限引進胡曉群擔任財務總監。
  • 巨人網絡能否在海外開闢新「徵途」
    就在前不久,巨人網絡也曾發布公告稱Playtika擬尋求首次海外上市。據悉Playtika此次計劃募資10億美元,其估值可能達到100億美元。Playtika的上市,無論是對史玉柱還是他的巨人網絡都顯得格外重要。
  • 晨光文具:國內業務現瓶頸,如何拓展海外市場成難題
    總市值也由2015年上市之初的72億元達到了如今的611億元。  目前,晨光文具的業務主要包括了四個大類,傳統業務、辦公直銷業務、線上渠道和線下精品門店(晨光生活館、九木雜貨社)。  晨光科力普——辦公室直銷業務持續發展。
  • 疫情重創海外奶粉代購,跨境購業務大增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各航空公司取消或削減了中國航線,直接影響到奶粉代購的業務。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海外直郵奶粉的運輸時效大幅延長甚至翻倍,部分奶粉代購業務不得不暫停。此外,香港2月初陸續關閉大部分關口,也導致香港奶粉水客業務暫停。2008年之後,出於對奶粉質量安全的關注,海外奶粉代購業務逐漸興起。2019年代購和跨境購奶粉總量約佔到國內800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2成份額。「疫情對於傳統的奶粉代購影響很大。」
  • 海外疫情席捲下的外貿:某東莞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寒潮...
    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截至發稿前的統計顯示,海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9萬。歐美形勢最為嚴峻,其中,美國累計確診超46000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主要國家的病例亦在快速增長。海外疫情危機的不斷升級,給國內企業的外貿業務帶來沉重打擊。
  • 海外疫情蔓延 國內家電業絕境求生
    4月13日,志高方面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由於去年公司業務收縮,人員自主流失的結果,並非主動裁員。4月12日,海信官方發布公開聲明,海信海外業務收入佔集團整體收入已超過40%,經營形勢更加嚴峻。他表示,這兩年匯率波動劇烈,匯率鎖定一年期,1美元最高峰能有超1元人民幣的匯率差。此外,購買以美元資產計價的銀行產品,也是一種手段。財報顯示,不少龍頭家電企業通過財務手段對衝風險。創維集團(0751.HK)2019年一般運營兌換所產生的淨匯兌收益為5900萬元。而海信家電(000921.SZ)2019年的匯兌損益為343萬元。
  • 海外業務增長超100%,瀚川智能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其中,汽車電子領域的智能裝備製造,是瀚川智能業務主要方向:2019年相關營收4.19億,同比增長12.57%,佔總營收的91.68%。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營收之所以能夠實現增長,與行業特性有很大關係,更與瀚川智能「綁定主流廠商」的戰略關係密切。
  • 海外特賣靠譜嗎?海外特賣攻略大揭秘
    海外特賣攻略大揭秘為什麼會有人選擇海淘呢?第一次海外購還是找一個正規的商家和平臺比較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適合新手入門階段使用的海淘軟體,裡面基本操作超級簡單、全中文界面服務、售後服務完善、新人也可以很好操作,重點是裡面商品折扣力度超級大還有正品保障,那就是海外特賣。
  • 日東工業與河村電器產業強強聯手 開展海外業務全面合作[圖]
    C114訊 5月16日早間消息(蔣均牧)日東工業與河村電器產業日前在上海萬豪虹橋酒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兩家公司就海外事業展開全面業務合作,共同打造高端品牌,旨在藉助彼此優勢成為亞洲同行業的第一。  日東工業株式會社會長加藤時夫、海外本部副本部長加藤泰,日東工業(中國)有限公司營業本部長知崎喜之、副總經理兼銷售總監李思林,河村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副社長水野一隆河、村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工藤英治、管理部長稲垣真治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家電巨頭海外營收超1100億,力壓格力,獲海外投資者追捧
    不過這幾年美的逐漸跑出,其營收已居於三家企業之首。美的集團的營收就達到了2209億元,而緊隨其後的格力營收僅為1550億元。再次是海爾智家的1489億元,美的已執國內家電行業牛耳。值得注意的是,美的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出色,其在國際市場的營收也是比較高的。隨著更多中國品牌獲得海外消費者認可,海外投資者也開始追捧中國企業。
  • 億聯網絡發布融合通信新品UME及三代終端MeetingEye
    4月27日,億聯網絡在線上召開2020年新品發布會,發布了新一代音視頻融合通信解決方案UME,以及第三代視訊終端MeetingEye系列產品。UME打破企業通信壁壘,實現溝通方式融合、軟硬體融合、業務系統融合,為用戶提供統一、便捷、高效的全新溝通模式。MeetingEye系列產品搭載2000萬像素超高清攝像頭,內置AI智能功能,帶來高品質的音視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