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垂古鎮天水楊家寺,王柄先生,一位才華與成就交相輝映的學人

2020-12-15 記攝人間

原文標題:王 柄,才華與成就交相輝映

文/甘肅 西堃

#天水#王柄先生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鎮街上人,出生於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四日。一九五〇年楊家寺(士子鎮中心小學)畢業,同年考入天水師範簡師部上學。一九五四年畢業後考入同校普師部,一九五七年畢業後分配至天水縣太京附中任教。一九五九年一月至一九五九年九月籌辦天水市文聯。一九五九年九月至一九六〇年二月,天水市九中任教。一九六〇年二月至一九六〇年九月,一九六〇年九月至一九六八年八月,天水縣三中(新陽中學)任教。天水市文化館工作。一九六八年八月,天水縣委報導組工作。一九七四年入黨,同年十月任天水縣委報導組組長。一九八三年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一九九六年在北道區政協學習委會員主任崗位上退休。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七日陽光明媚的下午,在王老的居所,我與老人促膝交談,先生的八十五年人生歷程娓娓道來。父親給小學畢業的王柄的人生設計是學中醫,生性倔強的他考取了天水師範。在天水師範上學半年後他不上了,想做其他事情,沒有成功,再考,因此,別人三年的簡師他上了四年。工作後輾轉了幾個單位,尤其是八十年代,麥積山文管所所長、麥積公社黨委書記、天水日報編輯都放棄了,王先生有他的主張,他只在他自己設計的門路上前行,那些看似耀眼的崗位並不適合他。

王柄先生可能就是一顆文宿星,他的一生都在寫作上奮進。

一九五四年,十九歲的王柄開始寫作,一年後,他的敘事長詩《王大媽養雞》在《甘肅農民報》上發表。今天,二十歲的文學能有幾人在省級報刊上發表大部頭文學作品呢?隨後,《甘肅日報》、《甘肅文藝》(今《飛天》雜誌)等報刊發表他的《剪窗花》等詩歌、兒歌作品。一九五八年在《甘肅日報》上發表了大量民歌。一九六〇年,王柄創作的《八字憲法》歌詞在《群眾音樂》上發表,陝西廣播電臺面向全國播送,引起強烈反響。

這段時間寫了幾篇小說,以「小」為主,因形勢原因不得已放棄。

採寫天水縣石佛幼兒園的《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鮮豔》作為典型層層推薦,直至中宣部、教育部,成為全國典型。

報導天水縣甘泉公社黃家莊大隊發動群眾制訂鄉規民約,堅持用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農民,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制訂鄉規民約,村風家風大變》的通訊稿也成全國典型,收入中宣部年鑑。

介紹天水縣東風小學學生學馬克思主義的報導於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新華社蘭州分社將此文收入甘肅省中學試用課本《農村應用文》一九七五年三月第一版。

「十年教員,十五年新聞工作者,人報、甘報、甘農報三個報紙上發表了一百八十多件新聞稿件,一百多件內參。」王老如數家珍地給我介紹他十五年新聞報導的成績。一個縣級報導組組長,能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作品,兩篇通訊稿成為全國典型,是什麼成績?我曾經在一家報社的宣傳欄上見到某市委關於在中央新聞媒體上發表新聞稿件進行獎勵的文件,人報上發表一篇五百字以上的獎勵兩千元,是中級職稱記者月工資的四倍。有記者指出,自八十年代以來,這家報社記者採寫的報導沒有一篇上過人報,甘報都上不去,人家有駐站記者呢,而早在七十年代,王柄先生竟然是這等成就。

對於當老師這十年時光,先生還是滿意的。「崇道,世範,傳道,授業,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要成為一名好教師,首先要學有所成,要立得住,並且這個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一生的任務,不能有任何止步不前的滿足感。不論在學生中還是同行老師中,要有崇高的追求,要做表率,從點滴做起,從最細小的不起眼的事情做起,把這些事情做好,效果就出來了,學生、老師都看得見。」王老深情地說。

「在太京中學,從整頓學生衣冠做起。我們農村孩子,大多不注意個人衛生,不洗臉的,帽子斜掛在腦袋上的,上衣不系扣子的,我都一一糾正。教書之前先教如何做個好學生。教書的目的是育人。我的這一做法,引起了部分老師的反感,他們經常披著上衣走進教室,大大烈烈,衣冠不整,不注意個人形象。正衣冠、淨容貌,是我上每一節課的前奏。漸漸地,整個風氣好了起來。

「我效法五柳先生(陶潛)做人,以馬融(東漢)絳帳授學為範,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始終正面教育學生,對學生的問題以說服的辦法解決。有一個學生經常在課堂上偷看小說,我沒有公開批評,讓認真聽講,課餘大膽地看,學習其中的故事、人物,還可以借鑑小說的寫法寫作文,尤其是小說中好的詞語、比喻,要抄下來,經常看,變成自己的知識、本領。這個學生很聽我的話,後來成了同事,當了政府秘書長、科委主任。

「我在農村中學教書,可供學生閱讀的書籍特別少,我就要求學生以課本為主,多讀多背,告訴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把話說好,說精彩,說出水平來,一個是寫作能力,把文章寫好,能化腐朽為神奇更好。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像美術老師搞的靜物寫生一樣,讓學生面對鮮活的水果寫水果,從外表到果肉、再到果核,結果效果非常好。」

此時的王老好像是回到了三十多歲的講臺上。「當老師,首先自身要過硬,自己先做好人,再談教育人的事。這十年,我沒有虛度,一九六〇年,我參加了全省文教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成為全省優秀教師,受到表彰獎勵……」

王老的客廳掛著一副別致紅底燙金中堂,中堂是松鶴延年畫,對聯是「松高枝榮祥雲集,鶴壽延年福氣多」。這是他天水縣三中學生裴建國、丁鐵武、郭智魁、劉五榮、方雙存、張海錄、溫換生、謝全生、姚仲赦、高映成二〇一二年春節獻給王老先生的,整個屋子因為這紅黃書畫而顯得富麗堂皇。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學生如此崇拜,我認為足夠了。

退休後,王老開始了古體詩詞、散曲、楹聯的創作,先後出版《黃牛歌詩稿》《清平齋吟稿》《清平齋吟稿續集》三部詩集,發表古詩詞千餘首,作品入選百部計集,主編了《北道區民間歌謠》。近些年,他寫了不少序言和評論,提攜同道和晚輩在寫作上迅速上進。

王柄先生是楊家寺的一代學人,學優而仕,仕不忘本,堅守農家子弟的本分,恪守知識分子的操守,崇尚正義,不落俗塵,一生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本籍後學者的典範楷模。

作者簡介: 西堃,甘肅天水知名作家,本名郭永傑,出版文學作品多部。

相關焦點

  • 天水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名!
    王仁裕:王仁裕,秦州上邽(甘肅天水)人,公元905年的秦州,處於攻殺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節度使並且自封為「隴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貞的天地,這時王仁裕二十六歲,為李茂貞屬下秦州節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節度判官。
  • 彼此成就 共同成長 常州與網球交相輝映
    中國網球巡迴賽來到常州,常州打造體育名片,二者交相輝映。 常州還有一個別稱是龍城,擁有悠久歷史的同時,如今則是先進位造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近年來,常州的名字不斷出現在體育領域,先後承辦了一系列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如亞足聯U23錦標賽、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全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松賽等。
  • 黃進興談史語所的學人與學風
    郝倖仔:邢義田院士說,當時他受益最大的就是嚴耕望先生。嚴先生做制度史,大熱天在所裡,就穿個大短褲、大汗衫,坐著聊天。黃進興:嚴耕望先生有一段時間去了香港,後來又回臺大來開課。勞榦先生則是去美國又回來,也是在這個階段,在臺大開課,正巧被我們這些年輕人趕上了。
  • 同樣的有實力與才華的四位男歌手,只有最後一位被稱為亞洲天王
    說起歌手,很多人會想到很多有才華的人,他們的歌曲被很多人演唱。真的被這些歌曲的旋律所吸引,每一句歌詞都是那樣的讓人回味。真的是被他們的才華所吸引了,雖然很多的明星並不是高材生,可是他們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 漢代超長柄劍的刃柄比例
    秦漢,鐵劍代替銅劍的節奏明顯加快,鐵劍也越做越長,目前已知出土最長的鐵劍是西漢南越王墓的一口劍,長146釐米。南越國,本是秦將趙佗據嶺南地區建立,秦亡後,與西漢保持了若即若離的關係,後為漢武帝所滅。廣州南越王墓共出土鐵劍15件,皆是劍身狹長,有中脊,莖為扁條形,夾木後纏絲線髹漆或再加金絲嵌砌圖形,多數有玉劍飾,鞘黑漆。
  • 甘肅天水4位大富翁,33歲少主嶄露頭角?地產大亨潘石屹更搶鏡
    潘石屹、張欣夫婦(235 億,居住北京),霍東(80億,現居住廣東珠海),趙滿堂、趙慶父子(58億,居住甘肅天水),肖勝利、肖智成父子(37億,居住甘肅天水)等。 資料顯示,肖勝利自196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分配到天水華天電子集團(原國營永紅器材廠)至今,歷任國營永紅器材廠工程師、車間主任、副廠長、廠長,天水華天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早班公交司機:喚醒天水城市的黎明
    王師傅開始一天的工作2011年王師傅加入了羲通公交大家庭9年來他安全運營100萬公裡路程行車過程中王師傅怕耽誤乘客行程他很少喝水>【天水眾益公交公司駕駛員 王建民】喝水多的話,容易上廁所。王師傅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對他而言這份工作雖然辛苦卻給他帶來了價值感和滿足感【天水眾益公交公司駕駛員 王建民】有時候一些乘客不知道路的情況下,上車問我,我告訴他怎麼乘車。
  • 雙匠合著 成就經典|恆順集團聯袂陽光城集團煥新天水人居(圖)
    全城熱捧的恆順陽光城·翡麗灣,首次開盤便創下天水紅盤的熱銷傳奇!千人火爆爭搶的背後,與人們對兩大品牌開發商的高度認可密切相關。由恆順集團與世界500強旗下陽光城集團,強強聯袂合著的恆順陽光城·翡麗灣,引領天水城市人居的迭新,擁有與生俱來的耀眼光芒。
  • 「天水文學」康益/詩詞一組
    天水文學 │443期寫作 創造 交流享美好人生天水文學 ┃ 讓文學走出天水1、醉花間·三八記憶6、重上天水梁偶上白河天水梁,坡高路險好陽光;風欺笑臉春無影,老兔山雞正欲狂。7、春到橋頭橋頭遠望山外山,水郭新村巧連環;嫩柳桃花香影秀,春明半谷又三灣。
  •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
    包括錢鍾書、楊絳、張充和等那一代偉大的學人、作家,鮮有留下影像資料,陳傳興感到非常惋惜。這也是他開啟《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傳記系列的初衷。《掬水月在手》,是他「詩歌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記錄我們這個時代活著的傳奇——葉嘉瑩。啟發·嶄露1942年,葉嘉瑩在輔仁大學念大二,那時候整個北平(現北京)在日軍的佔領下。
  • 記致力於天水與十堰,伏羲文化與武當文化不斷交流的盧迎生道長
    他來自湖北武當山,其實他應該是我們羲皇故裡走出去的一位高人。於是我們交流最多的是湖北十堰與天水的比較。十堰地名的由來是因清時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堰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1994年才由鄖陽地區變更為十堰市。十堰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1966年中國二汽在十堰的荒灘野嶺上崛起,就像全國許多三線廠落戶山溝隱蔽一樣,後來發展成中國的「底特律」。
  • 李家振先生追悼會悼詞 :先生是一位智者、仁者、覺悟者
    編者按: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原負責人、顧問李家振先生,於2020年1月18日19時零5分在上海安詳舍報,享年84周歲。2020年1月22日上午9時55分,李家振先生送別追悼會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佛教協會特邀顧問田青教授致悼詞。
  • 「力學廬藏書」惠澤天水
    邵力子先生的藏書為何冠以「力學廬」?據特藏室負責人李東暉介紹,該名各取邵力子與其夫人傅學文名字中的一個字。在記者看來,或許還有另一層含義,力學即刻苦讀書、下功夫學習之意。古代讀書人常常以「力學」表達攻書的狀態與境界。  邵力子(1882—1967),浙江紹興人,近代政治家、教育家、著名報人,晚清舉人,為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元老,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發起人之一。
  • 甘肅天水秦安蓮花鎮之行
    7月18日,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一行三十餘人,受秦安縣蓮花鎮上河村、蓮花村的邀請,在天水師範學院教授劉紅巖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冒雨到蓮花城進行文化採風,受到了上河、蓮花兩個行政村的熱情接待。天水學者、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子偉先生,與秦安縣蓮花鎮新鄉賢、天水師範學院教授劉紅巖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倆聯手組織了這場採風活動。
  • 才華出眾的諸葛亮,為何娶了一位醜女為妻
    在很多人眼中那個在歷史上非常有成就感的諸葛亮,最失敗的一點莫過於娶了一個奇醜無比的女子黃月英做老婆,而在那個三妻四妾的年代,諸葛亮也僅僅只有一位妻子,再來看看同時期的名人們哪一個不是有著如花似玉的絕色女子,反過來看看諸葛亮,甚至都沒有見過黃月英一面,只聽了其父的一句話便迎娶她過門,
  • 「走遍甘肅」打卡南山雲端 遇見別樣天水
    打卡南山雲端 遇見別樣天水白永萍孔雀花海玻璃吊橋彩虹旱滑天水南山美食小吃村貨櫃酒店也可選乘高鐵/動車從蘭州西出發到天水南,下車後搭乘計程車或公交車26路、9路、18路到南郭寺站下車,乘坐旅遊專線直達園區。美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天水餐飲自成一體。特色小吃有天水面魚、清水扁食、天水雜燴、天水麵皮等,這些小吃,有葷有素,甜鹹酸辣,色香味俱全,物美價廉,讓人回味無窮。
  • 天水市印象系列之六:隴上江南詩意天水,詩歌的青年,詩歌的城
    一九八五年,天水報復刊,天水熱愛文學的青年有了自己的園地。這一年,一張影響中國半個世紀的先鋒詩報橫空出世,它讓中國的詩歌出現了萬木爭榮、萬壑爭流、萬馬奔騰的局面。這張命名為《詩歌報》的報紙,讓數以千計的天水青年成為詩人。
  • 「天水自古出美女」,難道天水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奧秘嗎?
    那麼,為什麼俗話說「自古天水出美女」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天水有什麼得天獨厚的奧秘嗎?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客觀方面的因素吧。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水自古出美女」應該與天水的水土有一定的關係。天水雖然地處黃土高原,但是卻是一塊非常難得的,山清水秀,土肥氣爽的養人之處,且素有「大西北小江南」之美稱,可見這裡的生活環境之優美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