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3日,英國曼徹斯特的伊蒂哈德球場,到處都是歡樂的海洋。在剛剛結束的英超聯賽中,擁有百年歷史的曼城隊首次獲得英超聯賽的冠軍,球迷與球隊歷史上的老球員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冠軍。
在這些慶祝的人群裡,一位89歲的德國老人也身在其中。曾經是納粹傘兵的他,重生之後在另一個屬於他的「戰場」上奮勇爭先,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英國人的尊重,他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德國傳奇門將——伯哈德·特勞特曼。
一、曾經的納粹傘兵
1923年10月22日,伯哈德·特勞特曼出生在德國不萊梅西部一個叫瓦勒的小鎮。父親博恩哈德和母親弗裡達都是普通的化肥廠工人,從小特勞特曼就與喜愛運動的哥哥關係甚密,受哥哥的影響,特勞特曼也對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足球、手球、躲避球都是他最喜愛的運動,尤其是足球更是這個年輕人的心頭好。當地的足球俱樂部也留下了他年幼的身影。
上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經濟危機席捲了全世界。曾經家境殷實的特勞特曼一家,也因為嚴重的經濟危機被迫變賣了房產,從多年的居住的中產階級社區搬到了滿是貧民的簡易住房區,而特勞特曼喜愛的足球運動也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暫時中斷。
1933年8月,不滿10歲的特勞特曼像許多與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加入了臭名昭著的德國少年團。這正是納粹黨的基層組織之一,全體團員不分男女一律效忠納粹領袖阿道夫·希特勒。初入青年團的特勞特曼依然沒有泯滅他出色的運動天賦,第二年他就在當地的初中田徑比賽中贏得了一系列的冠軍頭銜。為此他還獲得了時任總統興登堡籤發的卓越運動證書。中學畢業後,為了貼補家用,特勞特曼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汽車修理工,這個工作也一直延續到二戰開始之前。
1941年,不滿18歲的特勞特曼由於出色的「運動天賦」被納粹德軍招入麾下。最初他的職務只是一個小小的無線電操作員,歷經多次輾轉後最終成為了一名傘兵。他服役的生涯從波蘭開始,當年的10月又跟隨德軍第35步兵師來到了烏克蘭的第聶伯羅,在那裡他的任務就是攻擊蘇軍的補給部隊。由於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特勞特曼的軍銜成功晉升為下士。同一時間,特勞特曼還前後獲得了5枚勳章,包括一枚象徵納粹軍人最高榮譽的一級鐵十字勳章。
然而,戰爭給特勞特曼並沒有帶來所謂的「愛國榮譽」,反而給他帶來了肉體及精神上的雙重折磨。在東線時的一次「難忘」經歷更是令特勞特曼許久難以忘懷。一天晚上,睡夢中的他被槍聲驚醒,好奇的他循著槍聲來到一片空地,卻被眼前一幕震驚不已:自己的「戰友」正在不分男女老幼地屠殺蘇軍百姓和戰俘,屍體就地被掩埋在戰壕裡。有的士兵甚至逼迫戰俘自己挖好「墳墓」,然後再開槍。
此後的日子裡,特勞特曼目睹了許多類似這樣的慘絕人寰的場景。在經歷了盟軍轟炸等一系列敗仗後,1945年在一場戰鬥落單的特勞特曼被英軍俘獲,他作為納粹士兵的生涯就此告一段落。
被囚禁在英國的特勞特曼為了打發戰俘營裡無聊的時光,便重新拾起了自己最愛的足球運動。不久獄友們就發現這個技術突出的小夥子,於是他便開始代表戰俘營足球隊的一員,開始與一些業餘球隊進行比賽。
由於在一場比賽中受傷,讓特勞特曼從曾經的中場變成了一名把守「龍門」的門將。此後的日子裡,特勞特曼將門將這一位置保持終身。在英國的幾年,除了讓他重拾足球之外,他曾經固守的納粹思想也有了巨大轉變,反思戰爭罪行的他決定留在英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在二戰中的「罪過」。
二、偉大的「門神」
1948年,特勞特曼被正式釋放,隨後他便搬到英國的蘭開夏郡居住,為了方便交流,他將自己的德語名字「伯哈德」改為了一個純正的英國名字「伯特」。而他精湛的守門技藝也開始被不少英國足球俱樂部所關注,其中就包括當時如日中天的曼城隊。
經過多次接觸,1949年10月7日,特勞特曼正式成為了曼城隊當中的一員。但最開始球迷們根本不買俱樂部的帳,一個納粹戰俘成為鎮守俱樂部大門的主力,許多人都感到不可接受。因此,特勞特曼遭到了不少非議、指責、謾罵甚至赤裸裸地威脅。
在他籤約當天,就有2萬多人上街示威表達抗議。在與富勒姆的比賽中,體育場裡漫天的噓聲和罵聲響徹全場。但出於對體育的熱愛,背負巨大壓力的特勞特曼,選擇默默承受這一切,他知道足球最終能夠洗刷自己的「罪惡」。
背負巨大壓力的特勞特曼沒有退縮,反而在門將的位置上越來越出色。一次次化解對手的單刀射門,撲出對方的點球......他的優異表現開始讓曾經辱罵他的球迷改變了態度,無論是對手還是自己的球迷都為他送上了歡呼和掌聲。他獨創的手拋球直接進攻的方式,在50年代成了曼城隊進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許多球隊曾經想開出高薪來吸引他加盟,但都被他一一拒絕,他將曼城視為自己足球生涯中唯一的俱樂部,直至職業生涯的結束。
真正令特勞特曼揚名英倫三島還是1956年代英格蘭足總杯決賽,決賽場地溫布利大球場座無虛席,特勞特曼所在的曼城迎戰另一支老牌勁旅——伯明罕隊。比賽中特勞特曼高接抵擋,化解了對方不少有威脅的進攻。比賽進行到下半場第75分鐘,在一次撲球時,特勞特曼的頸部與對方前鋒彼得·墨菲的膝蓋撞在一起,巨大的慣性造成他的頸部骨折。
重傷後的他一度出現了暈厥的情況,但在簡單的包紮急救後,特勞特曼又重新回到了場上,咬牙堅持的他最終將3比1的比分持續到比賽結束,曼城也首次捧起了足總杯的冠軍獎盃。
全場觀眾和兩隊隊員紛紛對特勞特曼的英勇表現豎起了大拇指,特勞特曼也憑藉此戰徹底成了英國球迷口中的「神奇門將」。比賽後不久,特勞特曼去醫院檢查時才意外發現自己5塊頸椎骨已經脫臼,其中一塊已經完全斷裂,差一點就會要了特勞特曼的命。1957年,英足總將代表球員的最高榮譽——一英格蘭足球先生頒給了特勞特曼,他成為了英國足球史上首位獲得這一稱號的外籍運動員。
經過幾個月的恢復後,特勞特曼重新回到了比賽場上,之後的他又為曼城把守著球隊大門直到1964年。那一年特勞特曼迎來了自己在曼城隊的謝幕演出,4月15日在他的告別賽上,約有6萬名觀眾來到球場見證這位傳奇門將的謝幕。英國足球史上的傳奇巨星鮑比·查爾頓、丹尼斯·勞、斯坦利·馬修斯、湯姆·芬尼等等都悉數到場,人們用這樣的足球盛宴來感謝特勞特曼無私的付出。就連當時世界頭號門將,蘇聯人列夫·雅辛都說:「世界上只有2個超級門將,一個是我,另一個就是那個在曼徹斯特效力的德國人——伯特·特勞特曼」。
三、一生都在反思的門神
退役後的特勞特曼,依然沒有離開足球,1965年至1984年,他在歐洲、亞洲、非洲的俱樂部和國家隊都留下了執教的腳步。1988年特勞特曼正式退休,來到西班牙居住。他對曼城和英格蘭國家隊的喜愛也從未減少,甚至他還說:「即使他們(英格蘭)在對陣我的祖國德國時,我也依然會為心愛的英格蘭而吶喊」。2004年,為了表彰他對英國足球做出的突出貢獻,英國女王還授予他大英帝國勳章(OBE)。
對於自己的過去,老人也從不避諱。在與自己的傳記作家交流時,有人問他參加納粹時是否考慮過屠殺猶太人這一類問題的正義與否,特勞特曼平靜地回答:「作為一名執行任務的士兵,我當時只是把它當做一個不需要動腦的「政策」去執行,而在戰後,我對自己這樣的所作所為感到無比地羞愧難當,希望用一切方法來為曾經的罪孽來贖罪」。
特勞特曼這麼說,也這麼做了,對於英德兩國的戰後和解他一直十分上心,還建立了「特勞特曼基金」,專門促進英德兩國足球和民間的戰後交往,自己的夫人因為一句「嗨,希特勒」的玩笑,也讓一向平和的特勞特曼勃然大怒,甚至讓他不惜與結髮妻子離婚。
為了感謝特勞特曼對曼城的巨大貢獻,俱樂部不僅為他樹立了一座雕像。還將隊內最佳門將的評選獎命名為「伯特·特勞特曼獎」,表彰曼城隊每一個賽季的優秀門將。2013年7月19日,這位曼城史上最偉大的門將因病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去世,終年89歲。俱樂部也在一場比賽前,用全場起立默哀的方式向這位足球史和戰爭史上最著名的「鬥士」致敬。
結語
作為曾經納粹的一員,伯哈德·特勞特曼犯下過許多讓他愧疚的戰爭罪行,但在正義和善良的感召下,特勞特曼重新煥發了人性的光輝。在另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戰場」用實際行動洗刷著自己身上的罪孽。
從「殺人士兵」到「文化使者」,伯哈德·特勞特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寬容和理解,以及他對和平的珍貴與珍視。
參考資料:
1. 《從戰犯到英雄:伯哈德·特勞特曼》
2. 《傳奇的守護者》
3. 《特勞特曼的人生之旅:從納粹變為城市英雄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