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你是怎樣的小孩
不要忘了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
「壹」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三年。
還記得畢業那天和朋友們匆匆告別,收拾好東西,就一個人扛著巨大的行李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
火車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我跟隨人流走出車站,望著遠方的霓虹閃爍和車水馬龍,有點迷茫,有點陌生,有點忐忑,也有點期待。
面試了四五家公司,幾乎都被拒絕;想找個離公司近的房子,被中介騙;好不容易安頓下來,深更半夜在隔壁房間唱歌的室友讓我崩潰。
領導批評、陌生人的惡意、工作之餘還要平衡生活裡雞毛蒜皮的小事。某天和賣菜的阿姨還價還得身心俱疲,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開始想:
我會不會成為自己曾經最不喜歡的那種人。
慢慢地安定下來,雖然每天都要和各種大小事「周旋」,但生活,總算是好起來了。
哪種菜在哪個菜場更便宜,哪些蔬菜當季最新鮮;怎樣出行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和錢,獨自在外怎樣保護好自己防止被騙……
那些課本裡學不到的經驗,在與生活的不斷「交手」中,無師自通了。
看著滿揣夢想、初入社會的Ta們,我也總是忍不住感嘆:好快,一晃就三年。
「貳」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不是一瞬間。
記得剛工作那會,每周除了對付複雜且瑣碎的工作,閒下來的時間裡,我都會給自己安排各種各樣的事情,讓生活更加充實。
同事聚餐、朋友聚會,甚至公司的各種活動……原以為用這些來調和生活,內心也會被充實和幸福感填滿。
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與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搏鬥」得身心俱疲,慢慢地,我開始放棄參與活動,也把「睡懶覺」作為自己的頭等愛好。
前兩天和大學同學聚了個會,看著面前一張張熟悉卻又陌生的臉,我們都開始又哭又笑地「憶當年」。
不知道哪個同學突然說了句:我們一人說一句工作後和上學那會的變化吧。大家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萬分感慨。
我甚至看到了當年全班最樂觀的「開心果」,也悄悄擦起了眼淚。
「以前早起,宿舍幾個哥們兒輪流叫;現在早起,靠幾個鬧鐘輪流響。」
「真是覺得一定要愛惜身體啊咱們,工作後頸椎肩周腰間盤手肘手腕,都不太好了……」
「開始精打細算了,捨不得花錢,每分錢都來之不易哦。」
「壓力特大,『三點一線』讓生活更規律了,也不知道這種規律是好事還是壞事……」
聊著聊著,大家突然沉默了。有人低著頭抹眼淚,有人望著手裡的酒杯,不知道在想什麼。
聚會的最後,大家互相擁抱,約著「一定要再見面」。A開著名車回了公司,繼續熬夜加班;B挽著來接他的女友,兩個人騎著共享單車回了家;還有幾個多年不見卻感情深厚的老友,說什麼都要吃一頓飯再走。
這些年雖然工作忙,也抽空讀了不少書。每讀到「進入社會後,眼裡的光會消失」類似的話語,我都十分不屑。
少年眼裡的光從未消失,只是收斂了起來,變成無盡的溫柔,與前行的力量。
「叄」
還沒畢業的時候,誰又會懂前輩們寫下的「真羨慕你們年輕」的含義呢?
積攢了四年的勇氣與力量,背著行囊就踏上了與回家方向相反的列車。
上班出發前一定會對著鏡子和自己加油打氣;
小小的出租屋也被你布置得那麼有生活氣息;
在外表現得也許很冷漠,電話接通媽媽的聲音一響起,還是會偷偷掉眼淚啊。
如果生活是一場拳擊賽,我只看到了無數次被生活「打趴下」的你,又在裁判倒數前倔強地站了起來。
和工作說:沒事,我還能做。
和朋友說:沒事,我還能行。
和爸媽說:
沒事,我過得挺好的。
明白了「解決問題比判斷對錯重要」,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凡,卻也會在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小幸福。
看,這就是你啊。可愛的你,平凡卻又閃閃發光的你,永遠少年氣不服輸的你。
是最好的你。
「肆」
高中寫作文時總愛寫「成長」。那時候總覺得自己深諳「成長」之道,即使還不懂它到底是什麼含義。
是「長大」嗎?是「年齡增加」?我不知道,但我明白,它意味著「變好」。
作文裡克服各種苦難的自己,都在筆下變成了「瞬間」成長的人兒。可等到後來我才明白——
成長,從不是一瞬間的事。
學會照顧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學會認真生活……每一個技能與生活中的細節逐漸被點亮,回過頭看時只覺得時間好快。
時間好快,我已經這麼大了。
聽過無數人講述他們的故事,自己體會時才發現,原來步入社會、工作後的生活是這樣的;原來長大,只是回頭望時感嘆「好快」,一步一步走過卻覺無比漫長。
校門口的小攤已經越推越遠了,賣烤冷麵的小哥也不再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但某天下班路過街尾小巷,感受到了熟悉的香味。
一抬頭,發現賣烤冷麵的阿姨在朝我揮手。
也許不是一模一樣的味道,但感覺卻如此相似。
今年20多歲的我,從沒忘記自己曾是一個怎樣的小孩,也沒忘記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第一片雪花落在我的肩膀上時,才意識到冬天已經悄悄地來了。
未來也會更好的,對吧?
……
如果生活還欠你一個溫暖的擁抱,那我給你。
一個人在外,記得照顧好自己。
編輯 | 黃佩鳴
部分素材來源於微博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出品
來源:中青校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