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以「大融合 大變革 大突破——大數據時代的工業變革」為主題的「2015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在北京舉辦。此次大會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工業評論》雜誌社承辦,北京信通創展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國務院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將大數據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大力發展工業大數據和新興產業大數據,利用大數據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從而推動製造業網絡化和智能化,正成為工業領域的發展熱點。在此背景下,國內首個專注於工業領域大數據應用的權威會議——2015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在京盛大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出席大會並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致歡迎辭。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工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南京遒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鑫、國家電網,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熊力、曼威C2M平臺工業大數據總監肖騰坤、唐宋大數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宋雷、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李傑教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晶贊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陳曉光、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楊炳儒教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勁松、力控科技總經理林威漢等工業大數據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楊學山從對工業大數據的認識、工業大數據的方法,以及工業大數據的運用實踐三個層面解讀了工業大數據。談到工業和大數據的關係,楊學山指出,要明確工業是大數據的主體,工業大數據的價值正是在於其為產業鏈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提升了工業生產的附加值。工業大數據的最終作用是為工業的發展、為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表示,大數據是在工業和信息網絡技術的融合當中產生的。隨著大數據的應用,工業領域正在產生深刻的變革。首先是引發了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柔性化生產方式正在悄然取代原來的流水線生產模式;其次是引發了企業合作方式的變革,中介正在被大數據管理取代;再次是引發了商業模式的變革,製造業服務化、生產設備租賃化、個性定製化正在成為服務的主流。
王建民以《工業大數據的實踐》為題發表了演講。「無論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還是《中國製造2025》,為什麼不約而同在談轉型升級的問題?」王建民首先提出。通過統計不同國家200多年的工業發展過程,大數據發現了一條「苦笑曲線」,即一個經濟體一旦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收入陣營時,製造業在其GDP中的佔比就將逐步下降。而通過大數據逐步進入生產鏈,幫助企業解決產品創新問題和售後問題,製造企業轉變為生產型服務企業,「未來,通過工業數據促進位造業的轉型升級,或許工業大數據將使製造業由苦笑曲線轉變為微笑曲線。」王建民表示。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李傑教授則通過大量工業企業運用信息物理系統提升生產附加值的生動案例,向參會者展示了工業大數據的魅力。李傑表示,要順利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中國工業企業必須做好兩件事:「頂天」,掌握高端裝備行業的工業數據,在高端製造領域完全實現中國智造;「立地」,掌握中國製造行業的工業大數據,通過運用工業大數據,提升中國製造企業的效益,實現節能降耗,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產品質量。
南京遒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鑫,在演講中以大數據在能源行業的應用實踐以及科研數據服務方面的項目分享,詮釋了數據驅動的知識融合和跨界協作的魅力。曼威C2M平臺工業大數據總監肖騰坤認為「智能製造的發展方向就是雲製造」,並全面介紹了曼威C2M平臺以及其在滿足工業4.0背景下生產消費個性化定製新需求方面的支撐。唐宋大數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宋雷則就工業網際網路的商業化邏輯和自身企業的應用與現場嘉賓做了分享,他認為凡是通過網際網路手段獲取應用的數據就是大數據,大數據一定要有載體,不能為數據而數據。晶贊科技聯合創始人陳曉光做了《受眾管理新時代》的演講,分享了在大數據時代,由於企業自身管理和不斷進入上下遊產業鏈所帶來的數據管理的困境以及晶贊科技作為大數據行業領先企業,在數據服務方面的實踐。
在由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秘書長李正海主持的高端對話環節中,南京遒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鑫,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副總工程師、能源及數據應用事業群總經理熊力,曼威coo金劍,唐宋大數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宋雷,力控科技總經理林威漢等圍繞「工業大數據的機遇與產業協同合作」和「大數據在工業製造業的創新應用及瓶頸」兩大話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思維碰撞,將大會氣氛推向了高潮。
同時,大會還匯集了日誌易、遒涯、曼威等行業內領先企業的積極參與,並在展區展示了大數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本著「以評促建、以評促用」的原則,《中國工業評論》雜誌社會同賽迪智庫相關專家和社會專家,共同制定了《工業大數據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版)》,該指標體系著眼於推進工業經濟健康發展,挖掘在大數據應用和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創新示範和應用典範。本屆工業大數據大會還公布了「2015年工業大數據競爭力評價」結果——十大應用典範和十大創新引領。
獲得「2015年工業大數據競爭力評價」十大應用典範的項目有(排名不分先後):
1、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於大數據的沈鼓雲服務平臺」
2、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捲菸廠-『ETHINK大數據管理平臺』
3、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裝備製造與運維創新服務雲平臺」
4、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於大數據技術的起重機遠程服務創新平臺」
5、大全集團有限公司——「基於大數據的電氣行業智能製造與決策服務雲平臺」
6、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基於網際網路、車聯網的營銷模式優化與創新平臺」
7、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基於大數據的生產協同信息管理平臺」
8、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基於虛擬試衣及大數據技術的網絡化定製生產體系」
9、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於大數據的產品創新及透明產業鏈建設」
10、杭州九陽小家電有限公司——「基於用戶體驗的消費者行為大數據分析平臺」。
獲得「2015年工業大數據競爭力評價」十大創新引領的項目有(排名不分先後):
1、北京智慧聯合科技有限公司——「工業企業大數據情報服務平臺」
2、華夏信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於企業大數據挖掘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
3、曼威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2M工業大數據平臺Ant Word」
4、南京遒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雲+端』工業大數據平臺」
5、上海晶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DEP實時大數據交易配送平臺」
6、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基於大數據應用的數位化車間整體解決方案」
7、湖南華曙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基於大數據的3D列印設備智能運營系統」
8、唐宋大數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大數據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產業+大數據+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增值服務』生態型電商平臺」
9、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採集、挖掘、建模、分析、可視化一體化平臺」
10、武漢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行業一體化應用平臺」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地方經信委的領導、各工業大數據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大型工業企業生產、營銷、信息化等部門負責人和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智能製造等相關領域的方案提供商、服務商等350多位嘉賓出席了大會。
文章來源:通信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