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一年只有三季」,學生不解,磕了三個頭後恍然大悟

2020-12-12 小佳扒熱點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宗教告訴人們,宇宙的一切是神在掌控著。而伏羲在七千年前,就告訴人們,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內在的規律,而伏羲的這一發現,從此奠定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礎。

伏羲氏他是個很動腦筋的人,他動腦筋動得很好,他用的方法就是觀察法,伏羲坐在哪裡想一件事,他覺得太陽很奇怪,怎麼早晨一定從東方起來,下午一定從西方下去,沒有一天錯誤,總有一天太陽打西邊出來的,就是沒有,這不很怪嗎。

他就知道宇宙萬象,有一定的規律,不是亂來的,不是說高興出來就出來,不高興他就不出來,或者有一天從南邊出來,沒有,那他不相信。

再看月亮,月亮圓圓圓它就開始缺了,缺缺缺它一定圓了,他跑到海邊去看潮水,漲潮漲潮一定退,退了又漲,漲了又退,他看樹木長長長,就死了,長長長,就死了,沒有例外,他就知道,宇宙有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是什麼,不是神。

西方人就說這是神,我們沒有神,哪裡有神,(如果)伏羲當年說就是神在主宰,我們就完了,我們跟著倒黴,他說沒有,這是自然而然的一種規律,沒有任何事情在裡面。

伏羲氏通過仔細觀和認真思索,終於在宇宙的千變萬化之中,找到了大自然的規律,和一種代表自然的力量,但是在那個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伏羲是用什麼方法把他的重大發現記錄下來的呢?

這股力量用什麼來表示,他看看老百姓我們那時候沒有文字,那沒有文字,一個小孩第一次打漁出去,回來之後很高興,全家人要慶祝一下第一閃打漁,然後就做個記號,或者拿根棍子說這是你打的漁,下次再打再加一條。

他說這個好,所以他就畫了一個一,這個一是什麼,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它的自然的一個力量,就是這個一,我們就把他叫做一畫開天,那一就好了,接著再加一,那就是二嘛,這就是道教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接著再來講一個我在曲阜孔子老家聽到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有一個學生在外面掃地,來個客人就問他,你是誰?

他說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他很自豪,

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個問題,

他說可以啊,他想你大概出什麼奇怪的問題,那個人說一年到底有幾季?他心裡想這個還用問嗎?

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那個人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學生):你搞錯了四季,

(客人):三季。

最後兩個人約定說如果是四季,我向你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你向我磕三個頭,孔子的學生想,這下我穩定贏了吧,就這麼樣了。

這個時候正巧孔子從裡面出來,學生就很高興了,老師,一年有幾季?孔子看了一下說一年有三季,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又不敢問,那個人說磕頭磕頭,他就乖乖地磕三個頭。

那個人走了以後他就問,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麼說三季?

他說你沒有看到那個來的人全身都是綠的,他是什麼,他是蚱蜢,蚱蜢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它從來就沒有看到過什麼冬季,那你跟他講死了都沒用,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我們要吵到今天晚上,三季,你吃點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這個故事不管它是真的還是假的,對你都非常管用,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你相不相信。

我有太多的朋友聽了我講這個故事以後他就很開心,碰到我都會說,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我會生氣,現在我不會了,我心裡這樣想,三季人,我就沒事了。

任何事情當你要發脾氣,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三季人,你就心平氣和了,這個世界上三季人太多,越是不懂的人,講話聲音越大,以後你在哪裡都可以看到,凡是那個聲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你懂,你講話聲音那麼大幹什麼。

你如果去問孔子,孔子說本來就這樣,你見人不說人話,那不是鬼話連篇嗎?你萬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講鬼話,你怎麼溝通呢?我們都搞錯了,這個絕對不是投機取巧,這個是隨機應變。

孔子真正讀懂了《易經》,所以他在為易經所做的傳《十翼》也稱《易傳》中用了一個十分準確的詞來解釋伏羲八卦,這就是太極,那麼孔子的原話是怎麼說的呢?"陰陽師太極變化而成的",一件事都有兩面性,好的一面壞的一面都有各自的道理,需要你去慢慢領悟。

相關焦點

  • 有人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孔子的回答出人意料
    說有一個人帶著問題來拜見孔子,來到孔子學堂門口,看見一個年輕人在掃地,就上前詢問:「請問孔老夫子在嗎?」對方回答:「您有什麼事嗎?」「我是來請教問題的,您是哪位?」來人問。「我是孔子的學生。」「是嗎?那太好了,您是孔子的弟子,那問你也可以。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就是一年有幾季?」弟子不假思索,說:「一年當然有四季啊。」來人馬上反駁:「哪有四季啊,明明一年只有三季。」弟子苦笑,道:「一年有四季是盡人皆知的事,你不知道嗎?」
  • 孔子告訴我們的三季人故事
    孔子像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他很自信地說:」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地說:」可以呀。「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錯了,四季!」「三季!」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 世界上有很多「三季人」,遠離他們可以多活10年!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錯了,四季!」「三季!」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 孔子:一年為什麼只有三季?
    眾所周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但是,在《子貢問時》這個故事裡,孔子卻講「一年只有三季」,當然,這個故事很可能是後人的杜撰,目的是講不要與無知的人講道理,我們先看故事的原文,即:孔子講課圖也就是說,有一天,有人跟子貢爭論,一年到底是三季還是四季?
  • 一年有三季嗎?孔子說對
    有一位客人來了看見子貢,就問子貢:「您是孔子嗎?」子貢答道:「有什麼問題嗎?問我就可以,不需要問我的老師。」「我想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這個問題我知道,可以回答你」「那你說說一年有幾季?」「不對,一年只有三季!」他們都認為自己的對,然後就開始大聲爭論起來,一直爭論到中午也沒停止。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請孔子評定。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
  • 何為「三季人」?
    打掃衛生的人說:是呀,請問您有什麼事嗎?此人說:既然你是孔老夫子的弟子,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請問一年有幾季呀?孔老先生的弟子心想:這麼簡單的問題還用問嘛。弟子便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年有四季。然而此人卻說:一年有三季。兩人爭論了好長一段時間,並約定如果誰錯就向對方磕三個頭,正當兩人爭論不下之時,恰巧看到孔子從屋內走出,這時候兩個人便說讓孔老夫子為我們論斷誰對誰錯。
  • 一人說一年只有三個季節,孔子看看他的衣服,說:果然只有三季
    遂問:「年之季其幾也?」小夥子,一年共有幾個季節啊?子貢懵了,心想這人穿著顯貴、一身秀氣,哪成想問出如此沒有水平的問題,要麼是個傻子,要麼就是來踢館的!子貢穩了穩情緒,微笑說道:四季也。那人當即反駁:明明是三季。呦呵,子貢聽完氣不打一處來,這是雞蛋裡挑雞崽兒,平白無故來找茬兒,今天我還能讓你給忽悠瘸了?
  • 一年有幾個季節,孔子:三季,真正的道理往往這麼出人意料
    話說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正在打掃院子,忽然門外來了一位遍身綠衣的人,問子貢說,先生能說說一年有幾個季節嗎?子貢答道,四個季節啊,春夏秋冬;那人聽後感覺很不服氣,硬是說三季,春夏秋;於是,倆人便爭論起來,子貢說四季、綠衣人說三季,以此爭論到中午仍是難解難分。
  • 夏蟲不可語冰,孔子為何承認,一年只有三季
    孔子的弟子子貢也曾迎過一客,來人問一年有幾季。子貢言,四季。來客十分不滿:三季!是春夏秋!二人為此爭論不休,只得找孔子評理。孔子望著來人輕嘆一聲:你說得對,是三季。子貢記錯了。那人十分滿意,歡歡喜喜離去。子貢甚是委屈,孔子告知子貢。
  • 他在花園口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他直接指揮花園口決堤(掘堤)工程,他在關帝廟磕三個頭後,致使千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喪生。 他就是熊先煜。1938年6月,他直接指揮花園口決堤(掘堤)工程。
  • 孔子與子貢「夏蟲語冰」典故警醒世人處世之道奧秘
    子貢答:「我是孔子的學生。」綠衣客人說:「那你也很有學問了,請問,一年有幾季?」「四季呀!」子貢心想這題問得也太簡單吧,簡直是糟蹋了人類智商。綠衣客說:「三季。」兩人就因十歲小孩都懂的簡單問題爭執不下,最後說要去找孔先生評理,誰輸了給贏的對方磕三個響頭。子貢心想這個客人蠢的也太不可思議了吧。不料孔先生上下打量客人後說:「三季。」並呵斥子貢快點磕頭。客人走後,孔子對子貢說:「你沒見他一身綠?
  • 三季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與三季人論短長!
    一人問:「您是孔子嗎?」子貢答:「有什麼事需要向我的老師請教嗎?」「我要向夫子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那你說,一年有幾季?」子貢笑答:「春夏秋冬四季。」來人:「不對,一年只有三季,春夏秋!」子貢義正辭嚴:「是四季!」來人不甘示弱:「是三季!」二人你來我往,爭論不休,吵鬧不止。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走出,子貢上前道明原委,二人都希望聽到孔子的答案。
  • 一年到底有幾個季節?聽過說「三季人」嗎?
    從懂事起,我們的父母就教給我們說,一年有四季,分別是春、夏、秋、冬。然後我們上學了,老師也教導我們說,一年有四季,分別是春、夏、秋、冬。那麼,實際上存不存在文章的標題所說的「三季」和「四季」的兩種區分呢?答案是,在實際的地理中,確實有三季的氣候存在,甚至還存在兩季的氣候。四季就不多說了,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四季相對分明的地理結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