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嚴厲的教育,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本期共有353位網友參與了話題討論,有的人感謝父親兒時的嚴厲成就了今天優秀的他,也有人回憶起兒時父母的嚴厲為自己帶來的更多的是傷痛;有些多年後的自己才恍然大悟,感懷父母的嚴厲教導;有些則與父母始終保持著令人難以名狀的距離感……
阿德勒曾經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童年。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在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父母對自己嚴厲的教育,適度的嚴厲的確讓我們可以更優秀,反之則會帶來一生難以磨滅的記憶和傷痕。
恰如標題引用的網友所言:我知道他愛我,但我不喜歡他愛我的方式。這句話可能恰當而真切地表達了子女對父母「嚴厲之愛」的看法。
(以下精選部分留言)
上次聽到有人討論要不要告訴小朋友童話是假的,發表意見的居然贊同告訴的人居多。想到1988裡,珍珠知道世界上沒有聖誕老人難過成那樣。家長為何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孩子小時候沒有經受挫折,長大就不知道世間險惡呢?孩子的世界美好點不好嗎?我小時候也是無憂無慮長大的,長大後了解的陰暗一點也不少,只不過比同齡人童年要幸福。不要讓小朋友承受那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
by|Philo
教育兒女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過分的溺愛和過分的嚴厲都不可取,作為父親應該在當你扳起面孔訓斥時,注意語調和用詞,平時和孩孑多聊天,讓孑女能感受到你對他她們細愛
by|竹影微風
不管什麼樣的父母,他們在教育後代方面都盡力了,極少數的除外。包括現在我們新一代的父母,生長環境,教育背景,經濟條件,自身性格,孩子個性,都影響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內心都會以自認為最好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責怪父母一輩沒有意義,這是把自己的無能推卸給上一代,我想很多成才的人都會感謝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但他們如果沿用父母輩的教育方式,估計也不行,時代在前行,萬物在改變。你能責怪父母的教育方式,你也會責怪你爸為啥不是馬某王某,好笑不。珍惜身邊人,責怪愛你的人,太自私。
by丨大鱷非大惡
93年的我直到現在也不能和父親好好的交流,可能是童年父親嚴厲形象還留在記憶中吧,總是無法正常交流,在客廳好好看著綜藝節目笑著,父親來了我就會立刻收回笑容,保持著冷漠臉。
by|凱文
挫折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不是聽憑一個人想當然的理想狀態發生,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而不是單純的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by丨檸ོོ檬樹
很多父親對孩子的所謂嚴厲,就是怕他們惹事,麻煩自己,將這種怕麻煩的情緒偽裝成嚴厲表現出來。本質上是還沒做好做父親的準備。
by|月明伊薩卡
我爸是詐屍式育兒,當他要打牌的或者自己玩的時候就讓我滾邊去。而我犯任何錯誤時,他就會臉色大變,雖然沒有很嚴厲的打我,但是從小被他嚇了不少。現在二十多歲了,他還一直抱怨我我為什麼跟他不親
by|🎵
初為人父,我有很多感受。兒子3歲半,每天都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庇護,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只要我在家,他會自己脫衣服併疊的很整齊,然後問我:我可以去玩了嗎?我會欣然答應?他很開心!有時候會撒嬌打滾趴在地上,我看他一眼不用說話,自己會站起來拍拍衣服。我覺得我就是唱黑臉的,而且我必須扮演這個角色!前幾天剛看過「四大名爹」的文章。我不贊同棍棒教育,但要讓他樹立規矩意識,我會原諒孩子的小毛病小錯誤,但必須讓他知道錯在了哪裡!尤其是男孩!必須讓他心存敬畏,有個震懾。必須嚴厲,但要有度!
by|Super-M
原來我以為應該所有的家長都跟我爸我媽在對孩子上差不多,結果越上學,越跟同學聊天,越震驚於他們的家庭怎麼會這樣?!怎麼這麼對待孩子?!這還是人嗎?!現在快30了,知道社會上像我爸媽這樣的竟然是少數,所以已經不會再震驚了,真是「社會閱歷」越來越豐富了
by|維京蒙面小番茄🍅
我覺得我的爸爸對於我的嚴厲把握得太不好了,每當他一個對我瞪我的眼神,我就會不自覺的流眼淚,我父親不會主動找我聊天,他只覺得我得按他方式去過好我現在的生活,他從小到大對我的教育方式讓我在一段時間裡深度自卑(現在還有些自卑)而且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最終傷害的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我現在回家除了叫父母,其他交流也沒有了,我太害怕了。總是說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多希望以後大家當父母的時候多多考慮一下自己究竟要怎麼才能正確的教育孩子,講真的,我對現在的家庭生活有點痛苦,可是時間已經教會了我得忍耐一切。給孩子多一點點愛吧,要不然就不領養或者生下他/她了。
by丨鴻秋野
之前很不理解父親
現在長大了原來恨鐵不成鋼
真的是分分鐘抽死自己的衝動
成長會讓我們收穫很多之前人生看不懂或者看不開的事
現在和父親可以一起愉快的聊天,一起愉快的討論未來,一起規劃家族的美好憧憬!
生活就是靠一點一滴積累
未來我會成為父親身前的大山,保護家庭和漸漸老去的爸媽!愛你們老爸老媽!
by|王者風範Å邂逅相遇
沒有一種教育方式能兼顧所有孩子的性格。隨遇而安吧,人不可能都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by|東方甲乙
父母的嚴厲打罵,有時候並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什麼,而是會把關注點放打罵引發的內心痛苦,惶恐和不安中。這種感受會成為不滅的身體記憶,等到往後乃至已長大成人,一遇到外來挫折和打擊,首先會激發本能的恐慌和痛苦,而不是想到如何克服,解決困難。所以我認為面對孩子「不聽話」時,父母保持一種溫和堅定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難道你認為,讓孩子感覺到痛苦,比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困難挫折、建立自信更重要嗎?
by|花與愛麗絲
小孩子他不懂怎麼樣是對他好的畢竟他能看到的只有眼前,如果你只是跟他好好說,他不會意識到他的錯誤有多嚴重,我對我的孩子生氣是有等級的,還根據犯錯誤的次數來分,比如第一次犯並不嚴重的錯誤和他好好說,但是第一次犯很嚴重的錯誤就要打一頓了,還要罰站10分鐘
by|獨霸天下為女王
看了評論,有褒有貶。
我也試著去接受嚴厲式教育的好,但是小時候被爸爸打、被爸爸打擊的記憶真的會在自己壓力大的時候湧出來,我媽還問我為什麼只記得那些不好的回憶,我也不想啊!
可是現在和我爸的關係還是很尷尬,我不知道如何和他相處,我也想像別人一樣可以和自己的父親稱兄道弟、勾肩搭背,但是他似乎一心想樹立自己的權威。
我小時候真的很悶,他打我就只是哭,別的話也不說,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只知道被打了,很痛。不僅是肉體的痛,心裡的那種屈辱感更扎心。
我知道他愛我,但我不喜歡他愛我的方式。
by|紅小豆
我並不能理解同學那種周末都想回家的心情。
by|Rachel.G
小時候,我媽經常當著我面對別人誇獎我做事又麻利又好,我就更加主動賣力地去做。現在想來,都是大人的套路,現在想用在我10歲女兒身上,卻一點都不管用
by|喵喵
怎麼會有人認為「傷害你是為了你好」呢?
沒有參照過「作為一個男人,怎樣愛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再可愛的孩子,長大面對自己的親人,也會失去了有效溝通的能力。
想想漫長的青春期裡這些傷害有多麼深刻,反叛就有多麼激烈,長大後或許會「成熟」會「懂得」,但也彌補不了生命裡缺失了的愛,只留下以後面對自己的孩子無力溝通的窘迫。
by|Linda Lee
我兒子8歲,不是我怎麼管他的問題,而是他管我
by|吳錦非
我都認為孩子從來不是屬於父母的,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父母可以做引導,但不能去幹預。我經常會問閨女一句話:「你覺得怎樣呢?」雖然只有3歲但我始終覺得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by|芳芳
昨天的留言區裡,還有其他網友的留言,精選留言數量有限無法一一展示,讀者朋友們可以戳開連結看看: 爸爸,你的嚴厲「傷」到我了丨樹洞Plus
值班編輯 吾彥祖 實習生 田若柳
「裸跑弟」的加速人生:5歲開飛機,6歲寫自傳,11歲專科畢業......
用偉哥續命的「藍嘴唇人」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