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視、平板,電子產品換著玩,時間一久,感覺眼睛酸脹、視力下降。很多人就開始各方面搜索護眼良方,比如:
藍光眼鏡、
投影儀、
護眼燈
......
這些護眼方式靠譜嗎?
01
防藍光眼鏡
防藍光眼鏡往往被打上「抗疲勞」「抗輻射」「健康護眼」等標籤,重點面向青少年群體。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防藍光鏡片採用的技術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反射藍光, 另一種是吸收藍光。
反射藍光:指鏡片上鍍上一層光學薄膜,增加鏡片對藍光波段的反射,從而達到防藍光的目的。
吸收藍光:指在鏡片材料中加入 「抗藍光因子」,對藍光進行吸收,從而實現抗藍光的目的。
但醫學上暫時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防藍光眼鏡在防控近視方面能夠起到顯著效果。相反,因防藍光產品數量眾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選購不當,反而容易給孩子的眼睛帶來傷害。
02
投影儀
很多人覺得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因為有顯示屏,所以很傷害眼睛。聽到商家宣傳:投影儀是反射光,光線接近自然光,比起電子產品的直射光對眼睛的刺激及影響要小得多。於是很多人選擇用投影儀追劇。
眼睛疲勞及受損,是在屏幕清晰度、亮度、觀看時環境亮度等情況綜合決定的。投影儀是需要在暗光下使用的,再加上投影不如電視清晰,會加重用眼程度。
經過實驗得出,同一批人看了同等時長的電視和投影儀後,通過客觀評估數據發現,看投影的人明顯比看普通電視的人出現了更嚴重的視覺疲勞。
03
眼藥水
眼藥水是眼科最常用的治療手段,眼藥水的購買自然是以醫院配置為先,而市面上能買到的眼藥水良莠不齊,購買所謂的「網紅」產品時也得當心。
比如,某暢銷眼藥水中的主要成分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和四氫唑啉,長期使用可導致肌肉功能異常,誘發眼部疾病,還會引起輕度擴瞳,對於具有青光眼潛在高風險的人群,增加了青光眼發作的風險。
除此之外,眼藥水中所添加的防腐劑,可對眼表結構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長期使用可導致藥物性角結膜炎、乾眼。
04
蒸汽眼罩
蒸汽發熱眼罩想必很多人也不陌生,這種眼罩裡面有金屬粉,與空氣中的水分接觸時可以在內部生成發熱體,產生細微溫潤的水蒸汽。取出後就開始發熱,隨之產生蒸汽,因此打開眼罩包裝後要立即使用。
那蒸汽發熱眼罩有作用嗎?當然有了。
眼罩使用時眼睛自然是閉上的,單單這個閉眼動作就可以減少淚液蒸發,同時蒸汽發熱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
所以,相比於只能持續一會兒的蒸汽眼罩,多閉眼休息更有效、方便!
這些護眼方式很有效
01
用眼環境
儘量在明亮的地方用眼,如果環境過於黑暗,一定要打開燈。
因為黑暗環境中,人眼的瞳孔會在昏暗中散開,注視手機屏幕的光亮時會受到更多刺激。不僅會增加視疲勞,還有可能誘導青光眼。
02
注意時間
不管是看書還是看手機、電腦、平板,觀看時間都應該遵循20:20:20原則,即閱讀、書寫、看手機及電腦等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20英尺(6米外)遠方至少20秒以上。
03
多次眨眼
長時間盯著屏幕看,大家經常會因為過於專注而忘記眨眼。
人眼需要通過眨眼來把淚液均勻地塗抹到角膜上,長時間不眨眼,角膜表面淚液蒸發,容易引起眼睛乾澀。如果不矯正眨眼習慣,還可能誘發乾眼症等問題。
要想減少眼部不適,要保證每分鐘至少眨眼 15 次以上。
04
熱敷
眼睛除了能分泌淚水,還能分泌少量的油脂,幫助保溼,減少淚水蒸發。但有時候,分泌油脂的腺體會被堵塞,從而造成眼部不適。
用熱毛巾敷眼睛,能疏通堵塞的腺體,有效緩解眼睛乾澀;也可選擇早晚熱水洗臉時,用熱毛巾熱敷雙眼1-2分鐘。
05
人工淚液
顧名思義,人工淚液就是用各種材料模擬天然眼淚。它們的成分相對比較單純,副作用極少,其中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更為安全,是目前國際公認治療乾眼的藥物。但是所有眼藥水都只可救急,不可長期使用。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