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藍光」這個詞大家一定沒少聽,但是藍光到底是什麼?防藍光電視又真的有作用嗎?相信大多數電視用戶對這些問題並不了解,下面小智就跟大家聊聊防藍光的那些事。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到底什麼是藍光?
眼睛在我們人類初生時的設定就是可以看到外界事物的存在,而外界事物能夠被我們看見,歸根結底是因為「光線反射」。
對於光線,人眼的可見光是400nm-760nm,其中400nm-500nm之間的光線屬於藍光範圍,415nm-440nm可見光稱紫藍色,我們平常看高光刺眼畫面時的不舒適感正是來源於此。
那麼藍光對我們用戶有哪些危害?
根據專業醫學報告顯示,藍光對人眼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會導致近視、白內障以及黃斑病變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體節律危害等。
目前,針對電視藍光,廠商們大致有如下解決方式:
一、軟體防藍光
軟體防藍光是比較常見的防藍光辦法,很多廠家都說自家的顯示技術採用了某種特別的算法,通過降低各種光線來達到防藍光的目的,但是通常用戶還是需要通過遙控器或者其他方法來手動開啟防藍光選項。
至於為什麼要手動開啟,這裡面就有一點貓膩了。例如電視顯示器,廠家和消費者都追求細節清晰、色彩還原度高和畫質上的表現。
而軟體防藍光則是利用搭載「防藍光軟體」去調試色溫,這是最低成本的過濾藍光的方法,同時也是最糟糕的一個,它徹底抑制了藍光。所以畫面在調色溫後通常會顯示的發黃,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屎黃屏」。
因此大部分軟體防藍光是犧牲觀看體驗來達到護眼的目的,如果資金等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也算得上是一種經濟實惠的解決方式。
二、硬體防藍光硬體防藍光是近兩年幾乎所有電視品牌都在研究的技術。目前國內有不少擁有硬體防藍光技術的電視廠家,如採用光譜平移的方式,將450nm有害的高能短波藍光轉換為460nm無害的長波藍光,這樣就做到了既避免有害藍光,也不影響藍色光發出正常顏色。
簡單的來說,就是通過研發一些新的電視屏幕材質,將上文說到的400nm-500nm的藍光範圍壓制到安全值,並且在此基礎上儘可能的保持電視顯示的原有色彩。
綜上所述,基於藍光對人眼的危害,除了可以硬體防藍光或者軟體防藍光的方式解決之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儘量控制看電視、看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觀看時長,同時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有益無害。
那麼以上就是小智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關注智能電視網,評論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