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滇西小哥」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

2020-12-22 澎湃新聞

編者按:近期,中央各媒體密集關注和報導保山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紛紛走進保山,採訪報導保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和精彩故事。中央電視臺到騰衝開展抗戰勝利紀念日直播活動,人民日報海外版以保山小記者微視角報導和宣傳了保山脫貧攻堅成效,經濟日報以「龍江大橋建設」為切入點報導了保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故事……今天向大家推薦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頭版文章《夜訪「滇西小哥」》。

美食博主「滇西小哥」從2016年開始投身短視頻製作,以個人身份起家,2017年加入papitube後,在內容創作的道路上特色日漸鮮明,成為當下熱門大IP。

你知道嗎?

其實「滇西小哥」是個

地地道道的雲南妹子

她來自雲南保山

今年1月8日

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局

正式聘任「滇西小哥」董梅華

為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宣傳大使

滇西小哥」本名董梅華,保山施甸人,中共黨員,2010年7月畢業於四川警察學院。「滇西小哥」是微博2019年度視頻紅人、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現擁有國內外粉絲1100萬。

在2010年映秀支援期間,突遇「8.14」泥石流,董梅華參與抗洪救災工作,表現突出,被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安局授予「個人三等功」一次;

2011年,乘坐公交期間,公交突然起火,參與救援,被四川省公安廳授予「個人二等功」一次;

2012年,被瀘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瀘州市見義勇為勇士」「瀘州市江陽區見義勇為公民」,被共青團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優秀共青團員」;

2019年,被雲南省青年創業協會授予「公益大使」稱號。

9月3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

聚焦雲南美食博主「滇西小哥」

講述了「滇西小哥」一家人守在一起

吃家常菜餚,享田園之樂

這份樸素安穩的幸福

施甸縣地處雲南省西部邊陲、怒江東岸,保山市南部,總人口34.79萬人。施甸縣共有海外華僑華人5800多人、歸僑僑眷3400多人。海外鄉親主要生活在緬甸、泰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

初春上山摘野果、拾野菜,端午與家人採粽葉、包粽子,盛夏去田裡挖蓮藕、做藕粉……防疫期間,美食博主「滇西小哥」拍攝製作的生活美食視頻,每每更新,便收穫網友數萬點讚。人們驚嘆於一雙巧手將山村生活拾掇得如詩如畫,更感動於一大家子細水長流的相依相伴。

一家人守在一起,吃家常菜餚,享田園之樂。這份樸素安穩的幸福,成為許多因疫情宅家的都市人所嚮往的「詩與遠方」。人們或許好奇,「滇西小哥」的真實生活究竟如何?是否真如視頻呈現的那般怡然自得?今年春節前夕,我們曾前往雲南西南邊陲的僑鄉保山,走進施甸縣西山頭的大山深處,夜訪「滇西小哥」,親身感受這份幸福的原汁原味。

美食博主竟生活在偏僻山野中

那是農曆臘月十六的夜,天邊的銀盤格外清亮。

夜色漸濃,車子打開大燈,在兩座山峰的夾縫間逶迤前行。從鎮上出發,數不清拐了多少道彎,半個多小時後,路邊的山腳下現出一片屋舍。借著皎潔的月光望去,屋舍順山坡而建,影影綽綽,錯落有致。同行的當地朋友說:「到了,小哥家就在這個村。」

「小哥」,說的便是「滇西小哥」。這位全網粉絲量超過1600萬的美食博主,製作發布的雲南美食視頻,單期平均播放量達2000萬次左右。這樣一位美食博主,竟然生活在如此偏僻的山野之中?

帶著疑惑,順著石階往上走。已是晚上8點,山村靜悄悄的,點點燈光從窗戶裡漏出來。忽然,石階最高處響起叮叮噹噹的聲音。一隻1米多高的阿拉斯加犬,晃著脖子上的一串鈴鐺,興奮地來回踱步,像是專程前來迎接客人。

「那不是『大王』嘛!」同行的朋友一眼認出「滇西小哥」家的狗。在「滇西小哥」的許多視頻中,「大王」就是這樣,搖著尾巴,跟著「小哥」上山、下地、進廚房,守著一家人享用美食。

伴隨清亮的鈴鐺聲,我們走進一座寬敞的小院。院門口的豬圈裡,一窩出生不久的小豬崽簇擁著豬媽媽睡得正甜。一頭黃牛從旁邊的牛棚裡探出頭,「哞哞」輕叫幾聲。

掛滿玉米的屋簷下,火盆裡的炭火燒得正旺。一位穿著紅白格子布衣、扎著長長馬尾的女孩出來招呼客人:「快來烤火!」

「她就是『滇西小哥』。」同行的朋友小聲說。

明明是個妹子,為啥叫「小哥」?面對疑問,眼前這個身材嬌小、面容清秀的姑娘大方地笑道:「因為我從小性格就像個男孩子,家又在滇西,就給自己起了這麼個網名。說起來,也用了4年啦。」

環顧四周,一排老式木屋前是一片擺滿盆栽的平地,拐角有一間收拾整潔、配料齊全的廚房,一位老奶奶倚在藤椅上,笑容慈祥。這些可不就是每期視頻裡都會出現的熟悉畫面!

「滇西小哥」在家中勞作 受訪者供圖

「小時候,走出去的願望特別強烈」

「過來坐,我給你們煮甜米酒雞蛋吃。」「滇西小哥」在火盆邊支起一個小火爐,架上一口砂鍋,倒入前幾天自己釀的甜米酒。

山裡夜冷,大家不自覺地圍著火盆坐成一圈。烤著暖烘烘的炭火,聞著漸漸濃鬱的米酒香,「滇西小哥」聊起自己的故事。

「滇西小哥」本名董梅華,是個「90後」。算起來,回鄉已有4年。

「小時候,走出去的願望特別強烈。」「滇西小哥」撥了撥炭火,火盆裡跳出幾粒火星子,噼裡啪啦作響。高考填志願,一所云南的學校都沒選,大學畢業找工作,也把簡歷投向了外省。這個從小長在山裡的姑娘一心想的是「走出去,上城裡買房,帶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在「滇西小哥」的記憶裡,上小學之前,村裡還沒通自來水。每天清晨,媽媽都得起個大早,去山腳的那口泉眼挑幾大桶水回來。媽媽手巧,能做各種吃食。但小時候最饞的還是從縣城買回的罐裝八寶粥,一年都吃不上幾回。

山陡地薄,純靠務農日子太難,父母只好外出打工。大學前的每一個假期,「滇西小哥」和妹妹跟著父母,在不同城市的工地度過。一家四口團聚的記憶,大多只是工地上那一頓頓匆匆忙忙的午飯時光。

2012年從四川警察學校畢業後,「滇西小哥」一點沒動回家的念頭,在四川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找了份市場營銷的工作。誰想到,3年後,父親生病的消息傳來,她一下亂了方寸。定下心後,「滇西小哥」發現,腦海中與父母有關的記憶太少。她不想讓這份遺憾繼續下去。回家!一家人團聚比什麼都重要。

「滇西小哥」在山裡採摘水果 受訪者供圖

「一家人分享一日三餐的平凡幸福」

人是回家了,可「滇西小哥」很迷茫。當年,父母就是因為在山裡找不到好的謀生路子,被迫背井離鄉。如今,她能找到嗎?

「滇西小哥」想到在網上賣土特產。山上種的水果、雲南的原汁紅糖,品質都不錯。過去,信息不通暢,好東西推銷不出去。現在,有了網際網路,「滇西小哥」打算嘗試做電商。最初,她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帖子打廣告,銷量遲遲上不去。怎樣才能讓更多人關注大山深處的這方天地?2016年,短視頻剛剛興起。她想,要不試試拍視頻?!

第一條視頻拍的是油炸竹蟲。「滇西小哥」拿著手機,跑到山裡的竹林中,從怎麼砍竹子、怎麼找竹蟲拍起。「什麼看著有雲南特色,就拍什麼。」

漸漸地,她發現,奪人眼球不如抓人味蕾、解人鄉愁。

「食物不僅是用來飽腹的,更是我們記憶的一部分。觀眾更愛看的,是我們一家人分享一日三餐的平凡幸福。」「滇西小哥」從奶奶手裡接過一筐土雞蛋,一個個打進汩汩沸騰的甜米酒中。「阿太,一會兒你也吃一碗。」「好呢。」這樣的情景和對話,常出現在視頻中,勾起許多人對家人的牽掛。

轉眼間,「滇西小哥」在村裡「宅」了4年。小山村裡的一塊菜地、一盤美食,甚至一級石階、一聲雞鳴,通過她拍攝製作的200多條視頻,化作遠方無數人的一縷縷鄉愁。

平日裡,她很少去鎮上,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村子裡度過,但她不覺得悶。製作美食,拍攝、剪輯視頻,她很忙。而且,這些年村子裡越來越熱鬧了。

2019年,隔壁家的表弟回村,用在外省打工掙的錢買了300多隻雞苗,養在村後的山地裡。小夥子覺得現在農村機會多,想有一番新發展。另一名本地的「90後」也在大半年前回村,跟著「滇西小哥」一起製作視頻。而在過去,這些年輕人只有到了結婚生子的時候才肯回村。

「在這裡,我同樣擁有一片廣闊世界」

「滇西小哥」火了!不但在國內火,還火到了國外。2018年底,「滇西小哥」的視頻在國外視頻網站、社交媒體上傳播,一些中國留學生自發將視頻字幕翻譯成多種語言,吸引許多粉絲。2019年底,「滇西小哥」受邀去英國牛津大學演講,給那裡的中國留學生帶去雲南的味道。

「以前,村裡通訊不發達,交通也不方便,做什麼事都有很多局限。現在不會有這個顧慮了。進村的那條山路就快修好了,大家的日子會越過越好。和家人在一起,吃的都是自家種的,有滋味得很!」「滇西小哥」將煮熟的甜米酒雞蛋盛進碗裡分給大家。奶奶安逸地在躺椅上望著孫女。炭火映紅了每個人的面龐。

那次夜訪之後的大半年,「滇西小哥」的美食視頻幾乎每周都會更新。幾天前,記者打通電話時,她剛從家附近的山裡拍攝完素材。她說前陣子還去了趟香格裡拉,打算在視頻上做新嘗試,用鏡頭記錄雲南更多地方的美食美景。「滇西小哥」說,她的人生規劃沒有改變,「我會繼續留在村子裡。因為在這裡,我同樣可以擁有一片廣闊的世界。」

撰文:嚴瑜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9月03日第01版)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發布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主辦,保山新聞網管理,關注本帳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發布聯繫信息

電話:0875-2135020

QQ:3049779830(微信同號)

原標題:《雲南保山「滇西小哥」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雲南保山:推進滇西輻射中心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劉穎報導 雲南省保山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把保山建設成為滇西輻射中心。保山將在推進滇西一體化和深化對開開放進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全面提升保山作為全省全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樞紐節點地位。
  • 保山金雞:漢時「不韋」 滇西名鎮
    雲南保山金雞古屬哀牢國統轄,西漢元封二年,漢武帝拓西南夷,遷呂不韋後裔呂嘉族人至此置縣「不韋」。自此,金雞成為滇西最早設治的地方,也成為保山漢文化的發祥地,永昌文化的搖籃。湧現出雲南太守呂凱、雲南回民起義領袖杜文秀等歷史名人,金雞土陶、口袋豆腐、永子圍棋、火瓢牛肉在當地聞名遐邇。坐落在保山壩子東北角鳳溪山下的金雞古鎮,地處博南古道越瀾滄後進入保山的咽喉地帶,是滇西著名歷史古鎮。古鎮以鳳儀古街最具特色。鳳儀古街由四方街、季平街、文廟街三條古街組成,有古戲臺、文昌宮、財神廟三處重要景點設施。
  • 保山博物館全攻略
    保山,古稱永昌,「永世良久、昌盛繁榮」之義。溫潤富饒的保山壩「襟滄江而帶怒水」,素有「入滇第一勝」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國際通商孔道——蜀•身毒道(後稱西南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的咽喉要衝,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底蘊厚重、資源富集,是雲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
  • 聚焦丨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保山分會場將於12月12日在騰衝舉辦
    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保山分會場將在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司莫拉廣場隆重開幕,該活動將持續至16日。據悉,創意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是在整合雲南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雲南民族服飾文化博覽會等展會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雲南規模最大、輻射面最廣、文化門類最齊全的展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7屆,今年首次在保山、玉溪、麗江設立州市分會場。
  •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保山分會場將於12月12日在騰衝舉辦
    12月12日,「新時代·新文創·新賦能——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保山分會場將在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司莫拉廣場隆重開幕,該活動將持續至16日。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雲貓長什麼樣?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據介紹,每隻雲貓個體身上雲彩狀的斑點是不同的,通過仔細對比,當地至少能分辨出20隻以上不同個體。
  • 新華社2021年度新聞報導重點選題策劃保山座談會召開
    新華社2021年度新聞報導重點選題策劃保山座談會召開 2020-12-02 21: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助力雲南脫貧攻堅 微店攜手冠軍咖啡師走進保山
    一場直播賣出4000多單咖農和商家皆大歡喜「聽說80%的中國人都沒有喝過雲南產的咖啡,但星巴克、雀巢都在這裡採購咖啡豆」9月23日晚,隨著微店官方微信號「微店客戶服務」活動推文的發出,「咖啡新國潮·定味雲南保山」直播迎來了小高潮。
  • 徐承宇:從東海之濱到滇西高原,換個角色繼續戍邊興邊|精準扶貧
    5月22日 雲南 保山 閔行人民廣播電臺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上海市第十一批援滇幹部 徐承宇,現任雲南省保山市滬滇扶貧協作聯絡專員。如今再一次背起行囊,來到這滇西高原,成為了一名扶貧幹部,雖然身份角色有所變化,但是戍邊興邊的初心使命依舊。我所工作的地方,有徐霞客用腳丈量的山川河流,有遠徵軍拼死守護的寸土寸血,有楊善洲無比掛念的貧困群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同當地的幹部群眾一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這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榮幸。
  • 普洱: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我在那柯裡等著你》那柯裡迎來高光時刻
    12月6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報導《我在那柯裡等著你》。在人民日報刊發後,人民網總網首頁A區頭條也同步推出《走向小康生活——雲南那柯裡村做好茶馬古道大文章》轉載報導,人民網雲南頻道首頁頭條進行了轉載。雲南發布、雲南日報、雲南網、普洱發布、雲上普洱等多個省市媒體平臺也進行了轉載,紛紛聚焦雲南普洱市寧洱縣那柯裡村,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走向小康生活。那柯裡是茶馬古道時期從普洱府南行出發的第一個古驛站,隨著歷史的進程與變遷,曾經喧鬧繁華的古驛站逐漸變成了一個山區裡的普通小村寨。2007年6月,寧洱發生6.4級地震,那柯裡是重災區。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盈江特有的蝴蝶蘭——滇西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盈江特有的蝴蝶蘭——滇西蝴蝶蘭文:花木君雲南號稱植物王國,是我國植物物種最為豐富的省份,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溫帶、寒溫帶等植物類型,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省有274科、2076屬、1.7萬多種,佔全國高等植物總數的62.9%,在中國公布的398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雲南有222種,超過全國總數的50%,位居全國之冠
  • 《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滇池南岸瀕危珍稀野鳥
    掌上春城訊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瀕危珍稀野鳥相聚滇池南岸》,聚焦昆明滇池南岸的瀕危珍稀鳥類,一起來看。人民日報海外版 12月21日12版截圖報導全文如下瀕危珍惜野鳥相聚滇池南岸翠羽丹霞,萬頃晴沙。每到冬季,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晉寧溼地都會迎來一批批珍稀瀕危野鳥,它們視這裡為家,視滇池南岸為最美風景線。
  • 廣州地化所揭示保山和臨滄地塊早古生代構造演化和古地理位置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劉兵兵和研究員彭頭平等,選取雲南西部昌寧-孟連古特提斯縫合帶兩側的保山和臨滄地塊古生界碎屑沉積巖為研究對象,開展詳細的碎屑鋯石U-Pb年代學和Hf同位素研究,釐清臨滄地體的構造屬性,揭示三江特提斯構造域原、古特提斯洋盆的演化歷史,並重建保山、臨滄和思茅
  • 「熱點聚焦」保山「九個著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成功舉辦「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保山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藝活動、「贊祖國·頌家鄉——唱響保山」主題歌會等。著力在旅遊規劃布局上下功夫。堅持把保山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以大滇西旅遊環線構建為契機,編制《保山市旅遊提升總體策劃及概念性規劃》《保山市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布局高黎貢山國家公園等100多個項目。高標準編制全省第24條「保瑞姐」滇緬跨國風情自駕旅遊線路和第25條「騰瑞姐」火山熱海邊境民族風情自駕旅遊線路保山段的詳細規劃,著力打造「保怒德」—滇西邊境民族風情精品自駕旅遊線路。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原標題: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正臉照曝光!網友:像豹子也像貓咪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台州這個村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台州這個村 2021-01-08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貫徹雲南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 找準發展定位 一張藍圖幹...
    要求全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雲南「三個定位」的要求,學習宣傳貫徹好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結合怒江實際,找準發展定位,研究實現目標定位的方法、路徑和措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民生保障、社會穩定和邊境管控等工作。
  •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學習小組》:變味的茅臺 誰在買單?】人民...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學習小組》:變味的茅臺 誰在買單?】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 晚間發表文章質問:茅臺酒憑什麼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文章指出,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
  • 雲南保山,小粒咖啡產地之旅,有多少人知道新鮮咖啡豆是紅色的?
    來到雲南保山去看看小粒咖啡產地,高黎貢山水秀山清風景也很好。在咖啡農莊裡感受一下親手採摘咖啡豆,也是種獨特的體驗。以往都是聽說衣索比亞的咖啡、印尼的咖啡,這次我們來看看我國的小粒咖啡的生長環境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要來到雲南尋找小粒咖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