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與我國保守的性文化相反,日本的色情產業非常發達。
其中,「電車痴漢」已經發展成一種亞文化。
充斥在各種成人電影、卡通漫畫、遊戲軟體,甚至風俗業的招牌上。
在滿足某些人群扭曲的性幻想的同時。
也影響了整個社會環境的風氣,對諸多日本女性造成出行困擾。
譬如藉由裝睡、裝醉的樣子揩油;
趁著行車不穩的時候靠在妹子身上;
眼神不老實,總往事業線上飄;
以及造成嚴重性騷擾的「公車頂族」等等...
最近,NHK新出一部紀錄片,讓我們重新關注被忽視的痴漢問題——
《被忽視的痴漢問題》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拋給大家幾個基本問題:
你是否被痴漢騷擾過?你的防衛措施是什麼?事後痴漢有遭到懲處嗎?
根據日本相關數據顯示,情況不容樂觀。
近 9 成被痴漢騷擾過的受害者,沒有報警,或接受相關的醫療諮詢。
而是默默忍氣吞聲。
或許是繁瑣冗雜的報案程序,或許是難以啟齒的心理負擔。
使得受害者集體失聲。
為了應對這種現象,有人發明了一款名為「痴漢雷達」的報警APP。
如果發現痴漢行為,無論受害者還是目擊者,都可以一鍵報案。
並將痴漢的犯罪時間、犯罪地點和犯罪手法曝露在網上。
在「痴漢雷達」上線後的半年內,報案數量已經超過2300件。
大多發生在東京站、新宿站、池袋站、澀谷站這些人流量極大的車站。
站立時、座位上、車門處、站臺邊、檢票口、以及自動扶梯上...
無處不是作案的地點,讓人必須時刻謹慎。
事實上,痴漢的犯罪場景不限於電車。
而是十分寬泛地分布於城市各個角度:
66%發生在電車上;
22%發生在車站內;
6%發生在道路上;
6%發生在電影院和便利店等其他場所。
以下是痴漢現形的幾個常見場景,全部取自「痴漢雷達」中的真實案例。
部分拍攝對象,以不露臉或者打馬賽克的形式出現。
或許從這些經典案例中,我們能夠得到一些思考和啟示——
>>人來人往的車站
有一個女孩,在車站儲物櫃前,被後面的痴漢用手機偷拍了下體。
那是早上十點半,正處於上班高峰期,人流量非常大。
周圍環境喧囂,導致女生毫無察覺。
事後經儲物櫃對面的店員提醒,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原來,那名男子一直鬼鬼祟祟地逗留在自己身後。
一會兒把錢拿出來,一會又把錢放回去。
然後假裝玩手機,趁旁人不留意的時候,迅速地偷拍。
這提醒我們,在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最容易忽視身邊的危險。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陷阱。
在電車上看手機,在超市裡挑商品,和閨蜜熱火朝天地交談時...
都可能給虎視眈眈的痴漢,提供可趁之機。
>>令人鬆懈的便利店
很多人認為,明亮又熱鬧的便利店使人安心。
事實並非如此。
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反而是痴漢案件的多發場所。
有一個女孩,在便利店的報刊區埋頭看書。
旁邊的中年男子故意大幅擺手,摸了她的臀部,然後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生的樣子走掉。
這樣糟心的故事時常發生,而且屢禁不止。
究竟是什麼讓痴漢盯上了便利店?
恰恰是因為店內明朗的燈光。
既能很容易地看清女性的身材和面貌,又可以快速地確定逃跑路線。
加上人們一貫鬆懈的心理。
「即便在路上小心謹慎,到店裡也會瞬間安心」。
基本上就是痴漢們萬無一失的選擇了。
>>漆黑夜晚的自行車作案
一般女孩走夜路時,都會時刻注意身後是否有痴漢尾隨。
但有一種情況,她們比較沒辦法。
那就是「自行車作案」。
夜晚車流量少,可以騎車一溜煙消失。
在住宅區,樓與樓之間形成錯綜複雜的迷宮,更是提供了豐富的逃逸路線。
在漆黑的夜幕中,她們看不清痴漢的面貌。
視頻監控大多捕捉不到清晰證據,事後只有很小的機率能夠找到作案者。
因此,痴漢更加肆無忌憚地伸出鹹豬手。
>>眾目睽睽的廣場
與荒無人煙的夜路相對應的,是眾目睽睽的大街。
新橋站前廣場,這個案發場所讓人匪夷所思。
不僅是在人頭攢動、光天化日之下,而且附近還有一個派出所。
痴漢怎會膽敢當街作案?
犯罪學專家小宮信夫教授解釋到,這是由於「旁觀者效應」。
人們相信他人會出面制止,於是自己什麼也不做。
走路的走路,聽歌的聽歌,玩手機的玩手機,仿佛什麼也沒有看到。
助長了痴漢們的囂張氣焰。
日本社會無法消除痴漢行為的深層原因,正是因為大家的視而不見。
>>隱蔽的「零接觸」
一位男子曾在池袋站,將鼻子湊近前方女性的後頸。
還將受害女性的頭髮含在嘴裡,試圖去舔她的頭。
讓人隔著畫面都感到一股惡寒。
事實上,這種趨於「零接觸」的性騷擾不止於此。
還包括盯著對方的胸部,有意給對方看不雅視頻,說一些性暗示的語言…
篤定受害者不會反抗,更加任意妄為。
這些痴漢作案的心理是什麼呢?
痴漢總是狡辯,說自己是因為生理衝動,情非得已,一時糊塗才犯錯。
真的如此嗎?
日本精神保健福祉師齋藤先生,接觸過800多位痴漢案件的受害者。
他把痴漢稱呼為「透明人」。
透明人會選擇與街景相似的衣服,便於逃跑的鞋子,做各種周全的計劃。
還會根據不同的受害者、不同的場所和時間段、不同的臨時情況,針對性地採取行動。
總而言之,痴漢絕不是腦袋一熱,而是相當冷靜的。
促使痴漢犯罪的深層心理動機。
不是一時的性慾,而是他們內心深處渴望已久的支配慾、成就感和優越感。
一名曾經因為痴漢行為被抓捕6次的男子。
為了改過自新,接受了此紀錄片的採訪。
他的回答,印證了齋藤先生的推斷:
「我們時刻伺機行動,偶爾能得手,如此反覆嘗試,就能準確地判斷對方何時不能自如地轉身」。
我們應該怎麼杜絕痴漢行為呢?
把性教育內容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儘早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鼓勵受害者發聲。
在紀錄片中,由衣小姐告訴我們,她在網上分享過兩次電車遭遇。
一次是近日上班途中。
在擁擠的電車上,一個痴漢故意用下半身往前頂,貼著她的大腿外側。
她感到羞辱,「下車後那種觸感還在大腿上殘留了一會,一直揮之不去,非常噁心」。
另一次是遙遠的十年前,那時她還是一個初中生。
在電車上,一個痴漢將手指伸進她的內衣,對她做出非禮的舉動。
她向身邊的大人求助,壓根沒人理睬,任由她可憐兮兮地站在原地。
比起痴漢的侵犯,更令人心寒的是路人的冷漠。
頓時感到尊嚴被狠狠地踐踏,慢慢失去了生活的動力,不願意再去上學。
第一次她不懂傾訴,這一次她把遭遇吐露出來:
「雖然這一次也沒有抓住那個痴漢,讓他逃走了,但這是我第一次沒有選擇沉默」。
這個小小的舉動改變了她的心境,似乎自己終於可以直面問題、繼續向前了。
對很多人來說,痴漢現象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但隨著越來越多目擊者和受害者發出留言和聲討,整個社會的危機意識和行動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起來。
電車痴漢的現象之所以如此猖獗。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害者的過度隱忍。
她們為什麼沉默?
因為每當女性受到侵犯,總有人去指責和挑剔受害者。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一定是你行為舉止不正經,才會勾起他的色心,否則痴漢怎麼不碰別人只碰你?
蕩婦羞辱的聲音不絕於耳。
規勸女性要穿著得體,品行端莊。
讓你從自己身上找錯誤。
但是,這樣的規勸有用嗎?
實際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穿熱褲短裙、自信張揚的女孩,會散發出一種我很不好惹的強烈氣場。
從而讓痴漢有色心沒色膽,不敢下手。
那些穿著保守、規規矩矩,看起來不敢反抗和呼救的女孩。
反而讓痴漢覺得很好欺負,肆意妄為。
我們不該約束和綁架受害者,真正應該討伐和怒斥的是加害者。
請記住,受到痴漢的性騷擾不是你的錯。
把糟糕的經歷說出來,不代表你品行不端。
反而證明了你內心強大,敢於反擊不公。
隨著更多的人說出來,痴漢也就不敢再繼續囂張下去了。
終有一日,我們會贏得一個讓人放鬆的公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