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系列前文回顧:
這已經是郭德綱來到北京的第三個十年。
前面說到,第一個十年,一心北漂的郭德綱吃了上頓麼下頓;第二個十年,郭德綱已小有名氣,甚至等到了爆紅的時機。
然而,有多少人在郭德綱身上寄予了復興相聲的希望,就有多少人等著看郭德綱出盡洋相。
同行們的舉報對郭德綱來說,已經根本不算事兒。他甚至已經習慣有冒充的觀眾藏著收音機去德雲社挑「三俗」內容,出了門就抄送到有關部門。
郭德綱似乎一如既往的刀槍不入,但德雲社真正的危機即將接二連三爆發。
1.侯耀文的身後事
2007年6月23日,侯耀文因心臟病發作去世,甚至沒能留下一句話。
這對郭德綱的打擊,或許數倍於他早間年在北京受過的苦。他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于謙,說了句「師父沒了」,就哭到沒了聲。
曾有人質疑郭德綱跟侯耀文的師徒情,實際上郭德綱就從沒忘記師父的庇護之恩。
十多年後,侯耀文的忌日,郭德綱在微博哀悼「欲不傷悲,怎不傷悲。秋雨人心,冷又同誰?」
侯耀文的突然離世,留下一個牽扯到遺產的爛攤子。
紅白喜事從來都是人性現形記,更何況還是侯耀文這種登上高位的名人。
按理,侯耀文的遺產爭奪跟郭德綱並無關係。雙方一個是胞兄侯耀華,一個是女兒侯瓚,無論最終遺產判給誰,郭德綱的介入只會吃力不討好。
侯寶林、侯耀華與侯耀文
然而郭德綱就是個伸張正義的人。
侯耀文有過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在1979年,夫人劉彥是他在鐵路文工團的同事。婚後生下女兒侯瓚,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兩人離婚,女兒被判給了女方。
1993年,侯耀文與小二十歲的袁茵結婚,並於1998年生下二女兒侯懿珊,但這段婚姻也只維持到2004年。
這裡也有段相聲圈的奇事。當時侯耀文常年在外演出,袁茵就跟同小區的戴志誠經常往來,兩人還先後離婚好上了。但按照輩分,袁茵算是戴志誠的嬸嬸。
戴志誠與搭檔姜昆
兩段婚姻為遺產案埋下了伏筆。侯瓚從小跟著媽媽,對侯耀文這邊的親友並不相熟,小女兒侯懿珊更是只有九歲。
這時候葬禮上包括侯瓚在內都一致同意由侯耀華負責料理後事。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侯耀華不僅第一時間佔了侯耀文的別墅,還在各種場合聲稱在墓地、房貸方面預付了很多錢。
最誇張的是,在侯耀華公布出來的遺產清單中數字少的可憐。
郭德綱在採訪中談到他師父說,「他這些年混得還不如一個低保工人,不可能的事。」根據郭德綱的估計,他認為侯耀文的遺產應該有兩三千萬。
侯耀華的奇葩作為讓郭德綱直接跳出來站到了侯瓚這邊,還直說願為侯瓚出庭。
郭德綱與侯家長孫侯震接受媒體採訪
實際上,郭德綱和侯耀華因為合作過情景喜劇《小房東》而關係不錯,劇中侯耀華飾演郭德綱的爹。
但在此之後,郭德綱連侯耀華的名字都懶得提。
他的相聲中有這麼一段詞「侯寶林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侯耀中,小兒子就是我的師傅侯耀文,二兒子,看看報紙吧。」
一邊是不相識的侯瓚,一邊是交情很深的侯耀華,從利益關係上考量,孰輕孰重很明顯。
所以郭德綱在此時選擇站隊侯瓚,除了正義感和師徒情分,不會有其他考量。
對綱絲來說,這件事倒是成為反駁各種郭德綱欺師滅祖傳聞的證據。
這一案件一直持續到2010年,最終以庭外和解畫上句點,郭德綱和侯耀華的梁子卻因此結下。
2.與北京臺的恩怨
2010年,註定不太平。紛爭中,郭德綱的媒體形象,從傳統藝術的復興者,演變成了一個驕縱、蠻橫、油膩的大爺。
這一切都源於郭德綱跟北京衛視的矛盾,那會傳統媒體依然擁有絕對話語權,郭德綱也因此迎來了自己的至暗時刻。
郭德綱早年間常去北京臺錄節目,一直都跟臺裡關係不錯。
2006年年初,郭德綱正是走紅的時候,北京衛視邀請郭德綱與當家花旦春妮共同主持《星夜故事秀》。這檔節目因為有趣輕鬆,收視率眼看著蹭蹭上漲。
幹了快兩年,郭德綱決定請辭《星夜故事秀》。
一方面,是為了接下天津衛視的新節目《今夜有戲》;更主要的是,為了捧紅何雲偉和李菁,郭德綱想安排他們去《星夜故事秀》接棒。
按照郭德綱的想法,《星夜故事秀》的節目形式成熟,觀眾群體固定,他的離開並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何雲偉和李菁也作為嘉賓上過節目,效果還不錯。
但在北京衛視看來,郭德綱由他們捧紅,突然走人就是不地道。
雙方明面上沒撕破臉,但心裡不爽也是真的。
讓德雲社進入北京衛視黑名單的事情還要從郭德綱的別墅侵佔綠地開始。
這件事當時鬧得有多大?反正如今百度有個詞條就叫「郭德綱『圈地』事件」。
2010年7月,有業主稱郭德綱家的別墅私自安裝柵欄。事件的核心,也就是到底有沒有侵佔公共綠地,至今沒有一個確切說法。
讓事情走向發生變化的是,在郭德綱道歉後,北京電視臺《每日文娛播報》欄目的記者周廣甫前往採訪時竟遭郭德綱徒弟李鶴彪毆打。
周廣甫
此後,北京臺對郭德綱輪番轟炸,甚至在兒童節目中也提到此事,德雲社一時成為眾矢之的。
事情卻遠沒有這麼簡單。
所謂採訪從一開始就沒被允許,在小區保安制止後,沒有記者證的「記者」周廣甫扛著攝像機闖入郭德綱家違法偷拍。
在被李鶴彪發現後,兩人協商無果,李鶴彪就打了他幾耳光,攆出了家門。
李鶴彪為打人道歉
但是呈現出來的新聞是,社會名人濫用特權,北京衛視記者行使監督權,結果記者被打至腦震蕩,攝像機被摔壞。
北京臺信誓旦旦,誰能不信?巨大的輿論壓力中,德雲社被工商,稅務,消防聯合施壓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停業自查。
事情平息後人們才發現,播出的畫面其實是郭德綱鄰居家,物業出示的並非違建的報告,甚至所謂記者的醫療報告也是假的。
周廣甫的「檢查單」
輿論反撲,北京臺倒成了媒體濫用話語權的代表案例。
被惹到的郭德綱從此與北京臺勢不兩立,後續風波一茬接一茬。
「妓女在紅燈區活動,記者呢在綠燈區,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寫進段子算小事。
2013年,北京臺前臺長王曉東去世,郭德綱發的微博讓他再次被封殺。
「一去殘冬曉日紅,三杯淚酒奠蒼穹。雞腸曲曲今何在,始信人間報應靈。」這首打油詩配上紅雙喜的圖片,郭德綱被指影射侮辱逝者。
北京臺立刻投訴到中廣協,中廣協受理後向近400家電視臺發出聲明文件:強烈譴責郭德綱的過分言行,並強烈要求郭德綱道歉 。
由於協會文件並無法律效力,且北京臺在此前圈地風波後已有案底,中廣協文件的響應者寥寥。
真正撒了歡的全是郭德綱以往的仇家,不爽德雲社相聲改革的圈內前輩;自詡是咖啡,郭德綱是大蒜的周立波;抱怨郭德綱高壓政策的何雲偉等等。
北京臺也記仇,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找來曹雲金、劉雲天、何雲偉、李菁等從德雲社離開的人講群口相聲。
網友戲稱「復仇者聯盟」。
這確實把郭德綱噁心到了,但對早已投入東方衛視懷抱的郭德綱來說也沒實質性傷害。
3.德雲社的危機
在跟北京臺鬧得最兇的時候,德雲社內部也危機重重。
李菁、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郭鶴鳴,一個接一個出走,郭德綱的困境不是德雲社的空心化,而是他百口莫辯。
一個人離開可能是尋求更多發展, 兩個人離開或許是觀念有差,同時這麼多人表示不滿,人們都在質疑問題是不是出在郭德綱身上。
甚至不久後郭麒麟退學,也被認為是郭德綱教子無方的結果。
這些人中何雲偉和曹雲金糾纏最久、鬧得最大,然而也是在錯誤的時機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李鶴彪打人後,李菁和何雲偉突然發表聲明:
離開的原因網友都在猜測是因為擔心前途,畢竟劃清界限可以保住兩人的節目《星夜故事秀》。
然而何雲偉以此走上了給自己加戲的不歸路。
2017年7月傳出何雲偉拜師侯耀華。如前所說,郭德綱跟侯耀華已經結下梁子。
這場拜師,何雲偉可以強行跟郭德綱一個輩分,侯耀華則噁心了郭德綱。
如果不考慮人倫道德,確實是個妙計。
郭德綱是好惹的人嗎?實際早在17年年初,郭德綱就收了侯耀華的義子王彤為徒。這麼一想,或許侯耀華跟何雲偉的合謀是為了報復。
拜了師的何雲偉底氣暴增,公開表示把「雲」字還給郭德綱,從此改名何偉。但問題是改了名的何偉無人認識。
沒多久,就有人發現在一張演出表中,何雲偉的名字改成了何沄偉,網友戲稱「這個雲字啊來路不正,兌水了。」
這麼一改,還是沒啥名氣。等到了今年過年,短視頻等社交媒體上何雲偉這個名字又回來了。
反反覆覆因為一個名字糾結,看客當看笑話,他自己則只有尷尬。
曹雲金聰明得多,知道來自德雲社的這個名字是他最大的招牌。任人怎麼說,他就是不歸還「雲」字。
2010年11月,曹雲金緊接著何雲偉出走。有人說是因為錢,也有說他自詡臺柱子飄了,根據曹雲金的說法,他是因為被排擠才退出。
本以為這樁懸案就此蒙了灰,沒想到16年,因為郭德綱微博公開清理門戶把這件事又翻了出來。
曹雲金先發表了六千字的長作文《是時候了,也該做個了結了》,列出了郭德綱的「九宗罪」」:
1. 騙徒弟學費;
2. 勒令曹雲金央視退賽,惹怒央視;
3. 讓曹雲金拍戲但分文片酬不給;
4. 罵春晚罵記者,還強制要求全團隊罵姜昆;
5. 無故將曹雲金趕出住處;
6. 八月風波,郭德綱不守承諾,推曹雲金出門;
7. 侮辱去世的北京臺長;
8. 藉助輿論力量背後捅刀;
9. 設置難題,使曹雲金演出頻頻受阻。
郭德綱並沒有立刻回應,倒是當時還穩坐中國第一狗仔寶座的卓偉第一時間轉發支持曹雲金,大意是說每一條都符合實情。
打嘴仗,郭德綱就沒輸過。等了二十天,郭德綱也寫了篇六千字長作文,《天涯猶在,不訴薄涼》。
要說郭老師不愧是落難時靠寫劇本掙過錢的,先不論正文的表達水平高出不知幾個段位,這標題的觀感和共情力就已經贏下一城。
郭德綱90年代編劇作品《尋人檔案》
每一條郭德綱都沒有直接說曹雲金在說謊,他寫細節,寫心理,讓旁人自己去判斷。一個循循善誘的老父親和一個翅膀硬了的白眼狼呼之欲出。
就拿騙學費這個來說,郭德綱回憶到:「小金曾經出版過一本自傳,書中提到當初學藝,特意說我分文不取,白吃白住好幾年。那會感動的我不要不要的,現在又說我收了錢,弄的我都有點糊塗了。」
這場不在一個量級的掰扯,在郭德綱決定回應的那一刻就決定了曹雲金吃不到羊,還要惹一身騷。
加之被劇組開除、婚內出軌等傳聞,如今的曹雲金有聽雲軒撐場面,但往日的路人緣也是回不去了。
曹雲金與前妻唐菀
侯耀文曾經如此評價郭德綱,「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從北漂時期的窘境到如今的江湖地位,郭德綱從來就不缺仇家。
或許沒有這麼鋒芒,郭德綱就不會有這麼多爭議。然而郭德綱就沒忌諱過冤家路窄這種事,一邊手撕冤家,一邊他的路倒越走越寬。
2006的《南方人物周刊》以郭德綱為話題寫了篇封面文章,其中如此開頭:
「我們還不敢輕易地判定,他是顆一閃即逝的流星,一個『被誇大的文化現象』,被人為寄予了美好想像的人造偶像,還是大器才成的藝術家,未來的相聲常青樹?」
離這個疑問已過了十四年。
不敢說郭德綱在以後的幾十年依然長青,但沒人會否認嶽雲鵬、燒餅、孟鶴堂、張鶴倫、郭麒麟等人撐著的德雲社已擁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
郭德綱從沒忘記,1995年從天津開往北京的大巴上,他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改變這個行業。如今,這個目標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