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許焱雄
「在我看來,我們國家的鋼鐵行業才是真正有底氣說是世界第一的行業。」寶武集團副總經理張錦剛接任重慶鋼鐵董事長一職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份額佔全球比重上升至53.3%。經過70年發展,中國已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鋼鐵巨龍」。
重慶鋼鐵在中國鋼鐵行業歷史上就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前身為1890年由晚清政府名臣、洋務運動代表之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曾是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廠。重慶鋼鐵於2007年在上交所掛牌,成功實現A+H股上市。但是在2011年至2016年,重慶鋼鐵實際經營虧損238億元,平均年虧損近40億元,面臨退市風險,致使最終選擇司法重整的路徑。
止血完成
開啟長遠規劃
張錦剛表示:「上一屆領導班子完美地完成了止血任務,現在的重慶鋼鐵處於造血階段。接下來要同時解決經營和管理的問題,畢竟四源合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基金機構,而我們新的領導班子更專業,是要長期性地經營,並且重慶鋼鐵在寶武集團整個布局中也有著重要地位,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2017年底,重慶鋼鐵完成司法重整,由中國寶武聯合美國WL羅斯公司、中美綠色基金、招商局金融集團共同組建的國內首隻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四源合基金接手重慶鋼鐵。這為如今寶武集團入主重慶鋼鐵埋下伏筆。
四源合入駐後,為重慶鋼鐵製定了「近期止血、中期造血、遠期升級」的三步走計劃。年報顯示,2017-2019年重慶鋼鐵淨利潤分別為3.2億元、17.88億元、9.26億元,重慶鋼鐵近三年已走出虧損陰影。
寶武集團「彎弓搭箭」
重慶鋼鐵不可或缺
寶武集團的「彎弓搭箭」戰略布局是指將上海、寧波、鹽城、湛江、南京、馬鞍山、武漢、重慶等這些點在地圖上連起來後是一張「彎弓搭箭」圖。
「弓就是沿海城市,從湛江出來到福建到上海,而長江就是那支箭,箭頭在上海寶鋼,箭身沿線有南京梅鋼、馬鞍山馬鋼、武漢武鋼、鄂鋼,重慶鋼鐵則在箭尾,所以重慶鋼鐵對寶武集團整體布局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張錦剛如此介紹到。
張錦剛於1992年鞍山鋼鐵學院鋼鐵本科畢業後,就一直紮根於中國的鋼鐵業。從鞍鋼煉鋼工、到鞍鋼集團董事會秘書,再到寶武集團副總經理以及現在兼任的重慶鋼鐵董事長,張錦剛與鋼鐵打了近30年交道。張錦剛認為,鋼鐵企業是一個重資產企業,如果物流不發達很難有優勢,而重慶鋼鐵現在的長壽廠區就位於長江邊上,水運非常方便,所以重慶鋼鐵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並且完美契合了寶武集團「彎弓搭箭」的戰略布局。
寶武集團之所以這麼做,在張錦剛看來是為了提高中國鋼鐵在全球鋼鐵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我們國家鋼鐵行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太分散、集中度很低,寶武集團正在努力提高行業集中度,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也會高一點。」
充分調動
混合所有制企業積極性
準確地說,當上重慶鋼鐵董事長不到1個小時,張錦剛在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對下一步工作已有了清晰的打算。
重慶鋼鐵目前的股權結構十分複雜。重慶鋼鐵的大股東為重慶長壽鋼鐵有限公司,持股佔比23.51%。而重慶長壽鋼鐵有限公司大股東為四源合(重慶)鋼鐵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此合夥企業53.33%的股權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所持有,45.33%的股權由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持有。
此次權益變動即發生在寶武集團和四源合投資之間,根據雙方籤署的意向書,寶武集團將受讓實際控制人四源合投資的財產份額,並成為重慶鋼鐵的實際控制人。
張錦剛認為,自己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解決好企業的內部管理問題。「這個事一直都在研究優化中,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個制度,能充分發揮央企、地方國資、民企等股權參與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管理優勢。」
張錦剛強調,「怎麼在保證充分執行力的前提下,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對我們新的高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也是為各方股東和股民負責,因為我們是要長期經營。」
在經營上,張錦剛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大刀闊斧地調整產品結構。「重慶鋼鐵不會去一味求全,而是要在做精、降低成本上做到極致。」張錦剛解釋道,比如西部大開發中所需的品種,應該發揮地域優勢做到極致,加上重慶鋼鐵先天的品牌優勢、成本優勢,我們是一定能贏得市場的。
綠色環保
智能化生產即將起航
張錦剛為重慶鋼鐵帶來了許多先進的理念,比如綠色發展、智慧製造等。在他眼裡,未來重慶鋼鐵的廠區會像公園一樣美麗,有樹有鳥,市民願意來廠區散步休閒。未來的生產也將更智能化,操作室搬離現場,在保障工人安全的同時,生產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這些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張錦剛介紹說,去年7月份,寶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3000米外「遠程一鍵煉鋼」的成功,意味著3000公裡一鍵煉鋼,在上海煉重慶的鋼並非紙上談兵。
「韶鋼的廠區環境治理就很不錯,市民夜晚納涼遛彎都願意去那兒,有咖啡館、書屋、綠地、小鳥等,非常漂亮。」張錦剛說,「其實重慶鋼鐵在布局上也有這樣的規劃,但細節和實施上還沒做好,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一定可以看到一個嶄新的重慶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