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美好的周末,和往常不同,這個周六沒有去故事小站聽故事。明天就到了冬至,小城的冬至,就是各種美食家人小聚。老媽要去採購,我得當駕駛員,一起去大採購。
趕到了超市,女兒和我去買女兒喜歡的零食和玩具,美食所需的材料就靠老爸和老媽。
看到喜歡的恐龍玩具,女兒就挪不開腳步;看到之前買過的玩具,但後來好久沒玩的,又會想買。"可是,我們今天來超市,最多只能買5樣玩具,你自己考慮好,然後告訴媽媽,好嘛?"有了具體數量,她選好了購物車裡的玩具,等到遇到下一個她想要的玩具,我提醒她現在購物車裡已經有5樣了。如果你想要這個玩具的話,那得從購物車裡取出一樣。女兒這時就會好好想想,考慮後就不想買新的玩具了。
面對誘惑,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無法克制自己,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小傢伙果然就能夠自行駕馭了,很棒的開始。
買好了玩具,小傢伙選零食。原來,她選零食的時候,也跟選玩具的原則是一樣的,只要看到新奇的都願意嘗試一下,但平時吃過的可能都不太感興趣。可能零食對他來說其實也沒有多大概念,我覺得小時候各種能嘗試的都嘗試了。長大以後也會減少一些誘惑,至少就看到別人吃零食就不會饞。她選擇新式玩具或是零食,我都很贊同。包括阿爾卑斯推出了新的雙重棒棒糖,她說這個棒棒糖有兩個頭就很喜歡,然後我們就決定買一包。買一顆棒棒糖,好像比買了什麼價值連城的玩具更開心,想想真好玩。其實孩子的喜好,也是挺簡單的。這麼美貌又好玩的雙重口味棒棒糖,我也很期待,看上去就很心動,選擇真不錯。
這幾天晚上睡覺前,我們都在讀《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讀完這部些繪本,女兒對卡梅拉和卡門的印象非常深,好幾次說她很想擁有金蛋,像卡梅拉一樣可以孵小雞。為了滿足她的心願,我就在網上購置了兩個超大的金蛋。中午取了快遞,小傢伙拿著金蛋,好開心。等我回到客廳,發現小傢伙坐在一邊,一動也不動。問她在做啥,她用食指抵在嘴唇邊,說"噓,我在孵蛋。"我才發現她正坐在金蛋上,笑死我了。
看來閱讀的魔力很大,金蛋的魔力也很大,我也希望有個金蛋。這樣就可以不用上班了。
上午去超市時,我看中了一輛多米諾骨牌小火車,就是那種把多米諾骨牌放進去之後,小火車一邊開,就會一邊把骨牌有序排放好的那種,欣然入手。到家之後,才發現骨牌的圖案是需要自己粘貼上的。貼紙圖片有英文的動物名稱、水果名稱、數字和字母。我們一起分工,一個人負責貼貼紙,另一個人負責撕下貼紙,女兒選擇了撕貼紙,因為貼貼紙難度大。於是,女兒來撕貼紙,我把貼紙貼到這個骨牌上。當我用英文念出選擇的貼紙,她居然都能夠準確找到貼紙,然後遞給我。就這樣花了半小時,我倆流水線完成了所有的粘貼。
別看平時也沒有上英語課,平時就看繪本或者外出的時候和她說了一些單詞,小傢伙居然都記住了。看來小孩子學語言的黃金時期真的不可錯過。
平時要有意識要多和孩子說說,不管是英語,還是中文,有興趣還可以秀一秀我會的那幾個西班牙語、德語、法語的詞彙,這樣就為孩子的語音庫進行提前儲備,肯定也很有意思。
女兒一開動小火車,就說好好玩。我也覺得特別有成就感,畢竟這是我選擇的玩具。
下午的時候,女兒想起說要去超市邊上的遊樂場去夾娃娃。因為我上次第一次嘗試的時候,成功地夾住了一個海龜蛋。女兒滿心期待,希望我能陪她再夾一個玩具。
雖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夾到,但結果沒發揮好,連夾了兩次,什麼都沒夾到。女兒低下頭,小聲地說: "媽媽,我很失望。" "好吧,我們每個人都有失望的時候,我們之前讀過的那個火烈鳥的書不是說過了嗎,每個人都有失望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度過失望的時刻呀。你想怎樣減少失望呀?"
提前讓孩子了解一下什麼是失望的感受,以及遇到失望時候可以怎麼樣處理好這個情緒,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上次媽媽第一次就夾到球,那是一次驚喜。但驚喜不是每次都有的。過一段時間,我們再來試試,說不定還會收穫驚喜。現在我們要去嘗試其他好玩的事情。因為如果每個人每次都收穫驚喜,那這個遊樂場的老闆就要虧錢,一旦虧錢,老闆就不想開店,那小朋友們就沒得玩了。小傢伙想通了,我們就回家玩玩具了。
傍晚的時候,女兒坐在那邊有點無聊,說:"媽媽,我今天都沒有看過電視劇,還能看電視嗎?""可以的呀,你每天可以看看30分鐘電視,你喜歡現在看開始等到晚飯後再看?""現在看。""好的。那你看電視,媽媽要去做其他事情了。""嗯,我看電視,媽媽寫作文。"
於是,女兒看電視,我設置好鬧鐘,就去快樂碼字了。每次我碼字記錄,女兒就理解為我在寫作文。
形成慣例也挺好的,這樣我們在固定的時間段,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孩子的互動中,提前約定還是很重要的。
周末看似就是在陪娃,其實也是在自我充實,同時也能夠在孩子身上學習到很多。孩子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你給她下命令,她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去執行。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需要媽媽足夠耐心和用正確的方法。如果媽媽自己有什麼事情必須要做的,比較緊急的,除了自己偷偷趕完時間之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提前跟孩子約定,很認真地說清楚具體細節,孩子心裡就會有點數。後續多花時間練習幾遍,慢慢就能夠做得更好了。
陪伴孩子,也是修煉自己的一種過程,每個周末都是充電的時間。
如果職場或育兒上有困惑,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