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閩南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的天性都是活潑好動的,對所有的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尤其是一些男孩子,經常是讓父母們頭疼不已。
但是,正因孩子性格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探索精神,所以孩子的成就才是不可限量的。當孩子因為自己的活潑好動闖下禍時,父母要記得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相信孩子,不要打罵。
案例
然然(化名)是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這天她早早的下了班去接孩子,因為今天答應了孩子要帶他去超市買零食。
接完兒子後,然然便直接帶著他去了超市,孩子一想到能買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別提有多高興了。4歲孩子也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只見他剛進超市便掙脫開媽媽的手,朝著零食區跑去,然然也是非常的頭疼。
但是還沒一會,然然就看見兒子慌張地跑了回來,看見兒子的神情,她感到不妙,應該是兒子闖禍了。果然只見兒子支支吾吾的說他剛剛亂跑的時候不小心把貨架上的雞蛋摔碎了一個。
孩子在超市意外摔碎一個雞蛋,然然也看出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正準備找店員賠償時,卻突然聽到一個店員大喊:「就是這孩子,太沒素質了。」然後這個店員走上前又說:「你孩子打碎了一個雞蛋,而且打碎之後還逃跑,現在要求你10倍賠償。」
面對怒氣衝衝的店員,然然並沒有反駁,只是心平氣和的說:「打碎雞蛋確實是孩子的錯,但是他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不是逃跑,他只是想找媽媽來處理,雞蛋我會賠償,但是不是你所說的十倍。」
店員聽到媽媽說的話,他頓時語塞,當即就閉嘴了,默默的帶然然去結帳。其實,如果然然對孩子嚴格一些,這件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分析
一、家長該如何做才能有效避免孩子做出這樣的行為呢?
1. 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時刻的準守規則,這並不是對孩子的束縛,反而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
有一些溺愛孩子的父母,即便孩子犯下了錯,也選擇無條件地縱容,這也不但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還會讓孩子缺乏規則意識,做事不計後果,以後步入社會很有可能會被排斥。
2. 提前和孩子做好約定
相信很多家長在帶孩子出門時,都會覺得很辛苦,因為孩子太活潑好動,家長需要時刻的跟著,這就非常的耗費精力。
如果在帶孩子出門時提前跟孩子做好約定,比如出門後不能亂跑,什麼給買,什麼不給買等等,如果孩子答應並且做到了,那麼家長可以適當地獎勵孩子,相反,如果孩子沒有遵守約定,那適當的懲罰也有必要的。
二、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1. 保持理性
當家長看見孩子犯錯時,一定要保持理性,打罵並不能解決問題,相反還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2. 相信孩子
有些時候,家長難免會遇到興師問罪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只聽對方的話,也需要多詢問孩子,相信孩子說的話,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能直接就責怪孩子,這會讓孩子不再信任父母。
結語
是人都會犯錯,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反而是很正常的情況,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犯錯。這邊也提醒大家,對於孩子犯錯,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指出,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有正確的是非觀,這也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您的孩子犯錯時,您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閩南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