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樣做讓寶寶能說會道!

2020-12-16 騰訊網

「寶寶6個月了,怎麼還沒開口說話?」

「我家寶寶一歲半,會是會,但會說的不多喲!」

「跟我女兒差不多大啊,我女兒會說的可多了,她會說包子、杯子、梯子,吃飯的時候還會說,好燙呢 !」

寶寶的成長每時每刻都備受關注。而寶寶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其實,寶寶學說話,看似成長過程中一個普通的階段,裡面學問大著呢!

說話是孩子開始與社會交流的第一課。今天橙子,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學說話的實用方法。

1

6個月-1歲寶寶學說話

在寶寶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多和寶寶說話,在寶寶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及時給予回應。

等6個月以後,寶寶可能發出「巴、姆姆、諾諾」等牙牙學語的聲音,我們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往往會激發他的說話興趣。同時,在平時換尿布、吃奶、穿衣服時,都及時跟寶寶交流告訴孩子要做什麼了。

8-12個月的寶寶,對講話的注意力提高,對一些簡單的語言命令也有反應。孩子可能含混說出一些變調音,還在努力適應不同音調的變化。

說「爸爸和媽媽」

從6個月開始,有些寶寶就能發出粑粑、麻麻的音調,剛開始他沒有把真實的你和詞語聯繫,所以,家長們可以多指著自己說「媽媽,這是媽媽」~當孩子叫出第一聲,你一定感慨良多。

搖頭表示「不」

在寶寶7-8個月以後,對一些簡單指令會反應,比如寶寶抓媽媽的眼鏡,媽媽搖頭表示不;撥開寶寶的小手,寶寶也會逐漸學會搖頭等這類簡單動作。

用唯一的詞表示同一個事物

比如不要今天說「貓咪」,明天說「咪咪」,這個階段,最好用固定的、唯一的詞表達同一個物品,避免寶寶產生混淆。

指認生活物品+實物卡的幫助

指認生活中常見的桌子、沙發、座椅等,在8個月以後就可以嘗試給寶寶看實物卡,一般可能到10個月左右,寶寶才能指認某些熟悉的物品。

認物卡片要用實物,不要用那些卡通的變形的萌化版的,這樣方便寶寶聯繫生活,理解更容易。

講故事當然少不了

這個時候,寶寶對繪本的專注力並不強,1歲以前主要選擇撕不爛的布書、圓角環保的紙板書等,寶寶感興趣的時候就翻一翻,並不強調完整聽完一個故事。

2

1歲-1歲半寶寶學說話

1歲以後,寶寶在語言方面有非常大的進步,主動和模仿發音變多,開始學習試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並理解語言。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寶寶似乎突然就理解你經常說的一些話了。例如,你說要吃午飯,他就端著碗跑去餐桌;你說要找鞋子,他就幫你拿來了;他的理解能力遠遠超過他能說的了.......

說的慢一點,別說生僻詞

在和寶寶交流時,儘量慢一點。根據他的聽覺能力,多說寶寶熟悉的詞彙和句子,不熟悉的新鮮詞,語速慢。

儘量不說兒語,多說短句

不用刻意像唱歌那樣吊著嗓子說話,也不用說「糖糖、小鞋鞋」。儘量用簡單的字詞和短句子交流,便於寶寶理解和重複練習。

發音準確,吐詞清楚

寶寶1歲左右說的話,舌頭口型正在適應巨大的詞彙庫,這個時候一定要用標準的發音來交流、示範。

動作和詞語結合起來

到了1歲半以後,寶寶走路很好,也能跑跳。在玩球時說「踢足球」,在上臺階時候說「抬腳」,這有助於他將動作和詞語聯繫理解。

指認生活中的物品

這一方法其實適用於所有的階段,隨時給寶寶指認他感興趣的物品。

3

1歲半-2歲寶寶學說話

2歲左右的寶寶,不僅能明白你說的大部分內容,詞彙量也在飛速擴充,這一年中,寶寶會逐漸從2-3個詞組成的句子(喝果汁,要餅乾)到會說4個、5個或6個詞組成的句子(球在哪裡,爸爸?),也還會開始使用代詞,雖然經常用錯。

但是要注意,寶寶的詞彙積累是不均衡的,所以不用糾結跟別人家的寶寶比較。

給寶寶包含2-3個要求的指令

比如「去房間裡,把泰迪熊拿來」,通過複雜的指令,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隨時指認生活的常見物品和圖片

在家或者外出時,看到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隨時給寶寶指認,比如看到「斑馬線、紅綠燈、公共廁所、雕塑」等任何物品,簡單給寶寶說明這個物品是什麼、用來幹什麼,便於寶寶理解。

說名字、年齡和性別

平時給寶寶做一問一答,例如: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讓寶寶在問答中熟悉自己的信息。

代詞(你我他)的使用

很多寶寶在代詞這一塊是模糊的。比如當我們跟寶寶說「你要玩具嗎」,寶寶就會回答「你不要玩具」,所以在最開始和寶寶說話時,建議都使用第三人稱。換個問法「寶寶要玩具嗎」,他會回答「寶寶不要玩具」。

在他熟悉這種說法之後,再說清楚,自己就是「我」對方是「你」。這一點要完全理解可能需要一定時間。

結合場景理解對立或相反的詞語

在平時和寶寶交流中,有意識的在適用情景中說清這些詞的關係。比如「寶寶在帳篷裡面」,方位詞、數量詞都可以這麼教。

給寶寶讀書講故事豐富詞彙量

不用上任何語法課,寶寶在上學前就通過聆聽,掌握很多基本語法規則。保持每天繼續給寶寶講故事吧,讓他重複某些語句,或是提個小問題。「小貓在河邊遇見了誰?」「小貓在河邊遇見小狗」。

最後,再囉嗦總結一下,教寶寶學說話,除了技巧和方法,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育嬰師姐妹們,你都學到了嗎?

相關焦點

  • 寶寶幾個關鍵期|做父母的千萬別錯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個最敏感的時期,而處在這個「關鍵期」的孩子,他們的各種能力發展是最快、最容易的時候,如果在這段期間進行相應的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旦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就需要用幾倍的努力來彌補。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抓住嬰幼兒這個時期的潛能開發。
  • 18-24個月寶寶語言發展指南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交流的工具。」3歲以下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展智力、培養表達能力、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能讓寶寶受益終生。上一期13-18個月寶寶的語言發展指南家長們反饋非常實用,本期YOYO老師將繼續為大家分享18-24個月寶寶的語言發展特點及家庭訓練方法。
  • 如何給1-2歲的寶寶選擇合適的繪本呢?抓住敏感期發展寶寶語言
    寶寶1歲多一點就會「咿咿呀呀」說話了,1-2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孩子這個時候喜歡聽、喜歡說了,能夠學習20多個詞彙,正是家長們通過各種形式豐富孩子語言的關鍵期。所以這個時候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好途徑。繪本不僅能提高寶寶的語言發展,豐富詞彙,最重要的是通過繪本的閱讀,還可以提高寶寶綜合能力的培養。繪本對寶寶的發展這麼好?該怎麼選擇適宜的繪本呢?
  • 別錯過寶寶大腦發育關鍵期,這項訓練不抓緊,耽誤發育
    所以啊,孩子出生頭3年,父母高質量的教育是聰明寶寶養成的關鍵。不信的話,咱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孩子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是390克,佔成人腦重的25%;6個月時,腦的重量為出生時的2倍,佔成人腦重的50%;2歲時,腦的重量為出生時的3倍,佔成人腦重的75%;3歲時,腦的重量接近成人的1500克,發展開始減慢並停止。
  • 巧虎多元教育助力寶寶度過成長關鍵期
    從寶寶出生到上小學的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寶寶成長的關鍵期,雖然他們不能在這段時期內學會多麼高深的文化知識,卻可以培養出許多良好的習慣和性格
  • 抓住這3大成長關鍵期!機靈寶寶輕鬆養成
    而爸媽們如果想變成冷靜的老司機, 不被他的小驚喜搞得措手不及 除了強心臟,還得了解這3大關鍵期! 三翻六坐九爬, 大運動發育怎麼引導?
  • 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第一個語言生長的關鍵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 Patricia Kuhl 博士,曾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她讓嬰兒坐在父母的膝蓋上,然後訓練寶寶,當聽到一個聲音從「ah」到「ee」他們就轉頭。而當他們轉頭,黑盒子亮起,就會出現一隻敲鼓的熊貓。
  • 寶寶咀嚼能力差,導致語言發育遲緩,明智家長都這樣做
    閨蜜家兒子今年4歲,可說話還說不清楚,閨蜜看隔壁家孩子2歲說話都很清晰了,很是著急,以為兒子有語言障礙。便帶兒子去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並沒什麼問題,聽力、舌系帶發育等都沒任何問題。醫生問閨蜜:「孩子吃飯怎麼樣?」
  • 適合3-5個月寶寶的遊戲互動,鍛鍊語言能力、感覺和運動技能發展
    適合3-5個月寶寶的遊戲,鍛鍊寶寶語言能力、感覺和運動技能發展1、讓寶寶看彩色圖片到了將近3個月的寶寶,色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這個階段,他們的視覺是在黑白時期,看到的是黑白兩種顏色。這個小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自信,提升他們的自尊心,因為當孩子意識到父母不僅看著他,而且有在認真的關注他。育兒專家做了一項跟蹤調查,每天和寶寶玩三次會讓寶寶長大後更加自信和樂觀。
  • 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這4點方法,父母不能不知道
    一句話可以讓人樂,一句話也能讓人煩,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歲後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父母該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1.注視寶寶的眼睛,多與之交流成年人日常溝通都會有眼神地交流,其一原因是為了表示彼此尊重,再者是確認信息的傳達是否到位。與寶寶進行交流也必須注視著寶寶的眼睛,先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寶寶更專注地傾聽你的語言,消化你的語言內容,傾聽學會語言表達的第一步。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在語言、大動作、手部精細動作等發育指標上,家長其實沒有必要一直和其他寶寶攀比。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晚,但是大動作發展快;反之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早,但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慢。只要寶寶的發育水平是處在正常的月齡水平,家長就不用過度擔心。一般來說,寶寶開始說話代表著語言中樞的發育比較成熟了,一般是1-2歲之間。
  • 別錯過了寶寶的最佳語言期,早點這樣做竟有這些優勢
    如果你經常做這樣的事情,那麼恭喜你,你的寶寶長大後一定非常聰明,口齒伶俐。有些寶媽覺得跟一個不懂甚至沒有表情的寶寶說話很可笑。我記得兒子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帶他在社區的花園裡散步,推著車的我總是想給他介紹花是什麼顏色,那是什麼,這是什麼,想讓他快快長大,然後一起去看世界的美好。不知道你們有孩子的時候也是不是這樣?
  • 寶寶是個電視迷:請不要讓電視成為寶寶的伴兒
    3歲前的寶寶,適當看些電視的確會促進語言能力發展,因為寶寶的語言學習主要是靠模仿。但是,寶寶看電視時間過長,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了。 日本小兒科學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2歲以下的嬰幼兒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語言表達能力越弱。每天看電視超過4個小時的嬰幼兒,其語言發育程度和表達能力要大大低於不看電視的嬰幼兒。
  • 最近我們家8個月的寶寶,竟然學會了自己上床,爸爸是怎麼做的呢
    比如有的孩子聽覺發展更快,對於聲音的辨別就比較敏感。這樣的孩子適合去學習唱歌,樂器。但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識別不到孩子的這方面的能力,關鍵時期裡邊沒有提供足夠的訓練,卻讓他去畫畫,在聽覺這一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發展。慢慢的聽覺發展的關鍵期就會錯失。而畫畫是視覺的訓練,沒有抓對關鍵點,不僅錯失訓練佳期,還有可能導致兒童對繪畫這種視覺訓練的厭惡,那不是適得其反了嗎?
  • 唐寶寶語言訓練,需要一些耐心!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唐氏症候群,在我國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700,我國目前約有60萬「唐氏寶寶」,平均20分鐘就有一例患兒出生,且這一數字每年呈上升趨勢。唐氏症候群,也叫21-三體症候群,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症候群,是由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而導致的疾病。可能你會問,做唐篩了怎麼還有這麼多「唐寶」?
  • 寶寶總愛打人、扔玩具怎麼辦?
    因為寶寶對自己的動作學習是通過父母及與他人的互動中產生的。當寶寶用力過猛的時候,可以告訴他他打痛人了然後告知他恰當的表達方法,「寶寶,如果你喜歡媽媽,可以摸摸媽媽的臉。」等方式。 要儘可能的每一次都使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即便是公共場合也要堅持原則,這樣才能幫助他建立起一套適合的表達和認識。
  • 0~2歲寶寶玩具這樣選益智又省錢!
    沒錯啦,今天就給寶爸寶媽們介紹一下寶寶不同月齡階段更適合哪些玩具!0~6個月這個時候的寶寶更多是睡覺,而且也沒各種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多對寶寶進行頸部練習,比如在寶寶清醒時讓寶寶趴著玩。
  • 我做到了這5點,讓21個月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遠超同齡孩子
    其實我們的孩子也知道我們這樣的回答是在敷衍他們,所以我在教導樂樂的時候,總是真誠、耐心地給他們解釋這樣那樣的道理,十分的注重他們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兒童心理學家證明:1~3歲是孩子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寶寶語言能力爆發性成長的時候,這個時期他們學習口語是非常快速的,並且對學習充滿渴望的。
  • 一張嬰兒發育時間表,對照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說到0~1歲的寶寶智能發展,不少家長還停留在「說話、爬、走」的淺層概念階段,但其實,寶寶智能發展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大運動、精細運動、適應能力、語言以及社交行為。 「爬得快的孩子,學會說話肯定慢」「女孩就是比男孩先學會走路說話」「有些孩子不會爬就直接會走了」……這些話聽上去是不是特別耳熟?寶寶的發育規律真是如此?
  • 抓住語言發育關鍵期,讓娃快人一步
    01抓住娃娃語言發育的關鍵期:總結「中心思想」就服你!對於6個月前的寶寶,父母應該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儘管這時候的寶寶不能與家長形成互動關係,對於家長的語言、行為無法作出反饋,但是他們也會有情感的表達,比如哭或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