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這4點方法,父母不能不知道

2020-12-17 小麗兒媽咪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溝通與口才的書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是每一個能追求的目標,對於寶寶而言亦是如此。語言表達是與世界交流的第一步,能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是基於懂得與表達,語言表達力強的寶寶,理解力、學習力、社交能力都比較強且更自信。

韓國綜藝節目《超人回來了》裡的姜Gary與姜好父子收穫了一大波粉絲,才26個月大的姜好可以準確清晰地進行表達,不僅說出攝影器材「三腳架」這等專業名詞更是面對爸爸關於「男人不能哭」的言論,說道:「男人也要哭的。」

觀看這檔節目的網友們,都被萌萌噠的姜好擊中柔軟的那內心,喜歡他又乖又暖又糯又萌,更是被他清晰富有邏輯力的語言表達力所驚豔,紛紛留言到:

嘖嘖嘖,不愧是綜藝明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強;小好太棒了,記憶力這麼強,說話邏輯清晰,又有自己的想法,簡直是個小天使;Gary啊你真的是因為兒子走上人生的巔峰,哈哈哈哈哈。

一句話可以讓人樂,一句話也能讓人煩,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歲後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父母該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1. 注視寶寶的眼睛,多與之交流

成年人日常溝通都會有眼神地交流,其一原因是為了表示彼此尊重,再者是確認信息的傳達是否到位。與寶寶進行交流也必須注視著寶寶的眼睛,先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寶寶更專注地傾聽你的語言,消化你的語言內容,傾聽學會語言表達的第一步。

除了傾聽,交流更是少不了,不少父母日常只是關注對寶寶的照料,而忽視了語言交流,認為寶寶長大之後慢慢就會說話了。其實不然,用進廢退,多與寶寶交流才有利於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日常與寶寶交流,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比如問寶寶:「蘇蘇(化名),想要喝奶嗎?」通過提問,示意寶寶給予回應,可以增加交流。

2. 模仿寶寶的聲音,並擴充

寶寶聽得多,有的時候就會自己咿咿呀呀發出一些聲音,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注意認真傾聽,模仿寶寶發出的最接近的詞彙,並鼓勵寶寶不斷進行重複練習。

當寶寶發出的一兩個詞後,父母可以將其進行擴充,比如寶寶說:「鳥,「花」,這時父母就可以進行擴充說道:「鳥在天上飛」、「花兒真好看。」對寶寶語言內容添加後續,進行擴充,語言學習的重要方式。

3. 活靈活現的場景描述

當在給寶寶進行日常護理時,可以描述當時的場景,比如給寶寶換尿布,爸爸就可以說:「現在要給寶寶換尿布了,先把髒的尿布換下來,現在換好新的尿布,好了,寶寶可以上床睡覺啦。」這對於爸爸而已就好比,體育賽事的轉播。

不要以為這樣子的描述很傻氣,其實你所說的每一個詞都被寶寶正在發育的大腦所接收、存儲、銘記。

同時日常交流可以配合肢體語言,比如跟寶寶說:「跟阿姨說拜拜」媽媽可以做出揮揮手的手勢,這樣的寶寶可以根據肢體動態很容易聯想到某些詞彙。

4. 跟寶寶一起讀書

父母可以跟寶寶一起讀書,除了讀故事之外,還可以對圖片進行講解,比如看到蘋果,跟寶寶說,這是蘋果,如果生活中有蘋果這個實物的話,可以拿出來給寶寶看,讓他加深印象,知道蘋果的形狀。

生動形象、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讓寶寶學到更多的詞彙,從而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的語言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們要保持耐心,滲透於生活場景各方面細節之中,加以培養,有意識地抓住寶寶語言發育關鍵期,寶寶會在不久的將來還你一個驚喜。

你家寶寶開始學習說話了嗎,你是如何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呢?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我做到了這5點,讓21個月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遠超同齡孩子
    是怎樣讓一個年僅21個月的小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的呢?這5點經驗和建議分享給你們。多花時間,變身成為大話癆我家樂樂其實跟大多數孩子一樣,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是不愛吱聲,遇到生人也是很害怕,有的時候甚至會躲在我的身後。
  • 智佳貝樂是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
    智佳貝樂是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的?很多家長在諮詢的時候,不知道智佳貝樂對孩子腦發育、語言提升有沒有作用?也有家長想了解智佳貝樂是如何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孩子的語言發育,跟大腦發育、聽力、發音系統以及理解力均有關。
  • 如何用兒歌童謠提高語言能力,5大路徑3個辦法,激發寶寶金句不斷
    這也說明寶寶的理解產生了偏移,把擬聲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和動作。每當這喜劇產生時,做為家長到底需不需要糾正寶寶的理解呢?我的觀點是,不需要,順其自然就好。那麼為什麼寶寶會椐「蜜蜂嗡嗡叫」做出聞聞腳的動作呢?
  •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0-4歲寶寶早教中父母容易犯的錯?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認識300多個物體,專注力驚人,早教經驗揭秘: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給0-4歲寶寶早教應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影響智力發育!很多父母會給孩子早教,帶孩子聽音樂、看繪本、做運動,也有一些父母會去給孩子報早教班,早教形式豐富多樣,但很多父母早教過程中也會犯一些錯誤。
  • 智佳貝樂:如何提升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關係到孩子的理解、溝通甚至學習和交友,讓孩子流利說、暢快表達,是一項基本能力。對於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說話不清晰甚至口吃的孩子來說,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聽聽智佳貝樂講解一下,如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 鬼谷子:不擅長交際的人,記住這3點,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往往能給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讓別人對你有新的認識。大部分的中國家長教育孩子敏於思而納於言,但到了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敏於思還要敏於言。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呢?
  • 寶寶的成長都需要些什麼?如何幫助寶寶發揮潛能?父母要清楚
    那父母如何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你可以經常擁抱、撫摸、微笑、鼓勵、傾聽和小傢伙一起玩耍。回應他的哭喊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孩子頭6個月左右的時候,不用擔心這個時候可能會寵壞孩子。及時的照顧寶寶的生理需求,對寶寶是否太熱或溼尿布會不舒服等問題保持及時處理。因此,在寶寶難過的時候(以及開心的時候)回應他,可以建立信任和牢固的情感紐帶。
  • 寶寶咀嚼能力差,導致語言發育遲緩,明智家長都這樣做
    導致舌頭不靈活,從而影響寶寶的發音。通常,寶寶語言發育分4個階段:發育階段(2-4個月);咿呀言語階段(4-12個月);簡單言語階段(1-3歲);成語階段(4-6歲)。1-3歲是寶寶積極語言的發展的關鍵階段,有很多寶寶說話晚,這其中跟孩子的飲食有著重要關聯因素。
  • 寶寶智力如何,一周歲時父母就能看出,有這3個能力的智商都不低
    寶寶在出生之後,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慧,其實要想知道寶寶的智力怎麼樣,估計一周歲左右就可以看出,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下面的這幾個能力,這就說明智商是不低的,這也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一周歲時,這3個能力強的寶寶智商都不低:1、可以快速爬行一般一周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可以完成獨立的坐立,也可以開始逐漸的學習爬行,伴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後期也會比較熟練,即便是快速爬行也無需過於擔心。
  • 2歲寶寶總愛發脾氣,父母不知如何應對?這篇文章或許會幫助你
    2歲寶寶會因為積木沒搭好,襪子穿不上而對自己憤怒。害怕被拋棄。有研究表明,寶寶雖然不能聽懂語言,但是很會感受情緒。在父母發怒的時候。當寶寶識別到父母的憤怒表情時,因為害怕被拋棄,情緒變得更加激烈!所以說對待2歲寶寶,家長想要「以暴制暴」不太科學,只會讓家裡的氛圍更加緊張。那該如何正確應對這可怕的2歲寶寶呢?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寶寶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為證實這一結論,科學家們找了幾個孩子進行觀察,經過幾個月的實驗,發現孩子們的大腦在說話的時候是興奮的;當孩子們閱讀的時候,孩子們的大腦內產生的活動是不劇烈的,只是有一點點波動。提高閱讀和詞彙能力一直被認為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重要因素和方法。
  • 猶太人的早教秘密,從嬰兒期開始提高認知能力!值得父母學習
    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反正大家都這麼做!這一波跟風操作,還真是跟對了。其實,我們給孩子看的認知類圖書,是在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評價0-6歲孩子發育水平的指標包括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會、認知等5大能力,認知能力是智能發育的重要範疇。
  • 寶寶學說話時,家長別只會「瞎嘮叨」,做好這4點養出巧嘴寶寶
    但我家大寶說完爸爸以後,就好像嘴被封印了一樣,我自從知道要想孩子早開口,就要不停地跟孩子說話,我幾乎成天都在嘮叨了,這讓我很困惑。後來我才知道,只會瞎嘮叨可不能滿足孩子,做好這4點養出巧嘴寶寶!這個故事讓我很受啟發,其實孩子在語言的準備階段是詞彙的積累。我們不應該一味地瞎嘮叨,而是指著物品重複其名稱,做什麼說什麼,這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對話!比如我們要給寶寶喝奶的時候,這樣跟寶寶講:「寶寶餓了,我去拿奶瓶,給寶寶喝奶」!然後重複奶瓶、奶瓶!這樣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奶瓶。
  • 4歲小女孩居然會說4國語言,怎麼做到的?
    」把英語啟蒙融入生活情景中,一方面可以給寶寶提供生動、具體的學習材料,方便他們在生活中靈活地用英語;另一方面促進寶寶主動探索生活,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過,父母將英語啟蒙「融入」生活時,需要遵循以下2個原則:1、保證語言輸入的「量」我們都知道,寶寶的英語啟蒙離不開大量的輸入。
  • 1歲萌娃記憶力超強,被曲解的早教背後:早教應該注重這5個能力的提高
    早教不僅僅是知識記憶,還有動作發育、語言能力、情商培養等等。運動、玩耍、抓握都屬於早教範疇。 二、0-3歲寶寶如何正確早教? 1、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孩子思考力、想像力的外化形式,孩子大腦想什麼通過需要表達出來,一些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反應速度快,能很快說出自己的想法。
  • 2歲寶寶如何精心培養?父母做好這些重點細節,孩子健康又聰明
    「沒有吧,我怎麼不覺得呀!你才出差一個星期就瘦了,有那麼明顯嗎?」豆豆奶奶說。「寶寶2歲了,也可能是這小子最近長個吧,看起來苗條一些了。」豆豆爸爸在旁邊邊看電視邊說。「豆豆媽,沒必要這樣操心,孩子都有這樣一個過程,瘦點但身體好也不礙事!」豆豆奶奶安慰著豆豆媽。
  • 判斷寶寶聰不聰明,看1歲時有沒有這4個表現就知道了
    聰明不一定非得需要接受檢測才能體現得出來,也不一定非得等孩子會說話,才能鑑別得了,只要看寶寶一歲時有沒有這四種表現,如果都有,那麼您家的寶寶是個小天才。二、模仿能力強嬰幼兒的行為習慣幾乎都來自於模仿,所以我們經常強調家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能夠接觸到的,最直接關係最密切的「榜樣」。孩子會根據父母的行為進行模仿,包括模仿語言、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等方面。
  • 孩子會說卻說不好,家長堅持做5件事,快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兒科專家認為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比較強,求知的欲望就很強,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並且專家還發現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比較強,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地開朗。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雖然孩子會說話,但是不一定能夠完整或是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家長努力培養出來的。
  • 適合3-5個月寶寶的遊戲互動,鍛鍊語言能力、感覺和運動技能發展
    寶寶出生後,父母不僅要把寶寶養大,還要讓他們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家長,從小就對他們進行一點一點的培訓,2~3個月大寶寶的發育情況,全身都會長一些肉肉,變得胖嘟嘟的,還會發出特別的聲音,看到熟悉的人,會笑得像朵花。當他們開心的時候,會伸出手想要去觸摸事物。
  • 不要低估寶寶的適應能力,試試這幾個方法,迅速提升寶寶的適應力
    新生兒從出生起,就具備了認知世界的生理基礎,所以從新生兒期就開始進行認知能力的訓練,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發展。此外,坐起、爬行、走路,這些「大動作」也是寶寶成長發育的裡程碑。●寶寶視線轉移的訓練父母用聲音或某些動作來吸引寶寶的視線,並讓視線隨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