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三:文學類文本之小說閱讀

2020-12-15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小說閱讀

【考綱要求】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說的情節結構

1.小說情節概括

1)基本格式:何時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時間: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高潮往往是矛盾衝突最激烈最尖銳的階段。《最後一課》:上學路上——上課之後——上課經過——宣布放學。

3)按空間(場面):《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酒店遇故交——市場買刀尋敵——看管草料場——山神廟復仇。

4)按線索:人、物、事、情等。《清兵衛與葫蘆》,棄葫蘆——痴葫蘆——玩葫蘆——賣葫蘆(物線)。《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線)。

5)從某個角度概括示例:《槍口下的人格》從主人公貝爾蒂的角度概括,俘敵——護敵——被俘——脫險——赴死。

6)概括格式:小說以……為線索(或「圍繞著……」),先寫……,再寫……,最後寫……

2.小說結構特點

(1)單線結構

(2)雙線結構

①明暗線:顯隱結合,搖曳多姿——魯迅《藥》

②雙主線: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失街亭》

③主次線:主次偕行,相輔相成——《最後一片常青藤葉》

明暗雙線的好處:一明一暗(一顯一隱)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交叉推進,平行展開,相互呼應,彼此映照),形成「懸念」,使故事情節生動(緊湊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勝,曲折緊張);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說……的主題。

(3)一波三折式結構(搖擺式結構):大多數小說情節運行並不呈現為一條直線,而往往會在發展或高潮處橫生枝節,使情節發生波折,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

(4)歐亨利式結尾(突轉式結尾):指小說的結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國歐·亨利最擅長這種結構,故稱「歐·亨利式」。作者在結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結尾的突轉增加了小說情節的生動性。分析時,一要分析其結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結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鋪墊、伏筆、暗示等)。

(5)延遲式情節: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遊戲中,一環扣一環,體現小說的結構張力(使小說故事富有張力),比較典型的小說就是《牲畜林》。

(6)蒙太奇式。也叫「鏡頭組合式」,即運用電影蒙太奇組接法,把幾個有內在聯繫的鏡頭或場面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有機完整的結構。幾個鏡頭的銜接,能造成一種意境,表達出作者的思想。

(7)橫斷面式。將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

(8)意識流式。即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恆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裡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3.小說結構技巧

(1)懸念(吸引讀者關注、引人入勝、滿足讀者的心理期待)

(2)照應(能使小說的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

(3)抑揚(使文勢曲折多變,使文章產生峰迴路轉、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強作品的可讀性)、

(4)鋪墊(蓄積氣勢,突出文章主旨,構成伏筆和照應,使作品針線細密,情節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突轉(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劇改變」,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對表現小說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6)對比(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或突出主題)等。

(7)巧合(內容集中,矛盾更突出,衝突更激烈,人物性格更鮮明)

4.小說開頭段的作用

(1)懸念式開頭:①概括開頭段內容;②指出作用:造成懸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讀者思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說……的主題。

(2)寫景式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時間、地點、人物),渲染……的氣氛,烘託人物……的心情,奠定……的感情基調;為下文的……(情節)作鋪墊。

5.小說中間段的作用

①呼應(承接)前文的……情節,揭示前文的懸念;引出後文的……情節,為下文寫……做鋪墊(埋下伏筆),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做鋪墊;承上啟下,由上文的……過渡到下文的……。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③有利於表現……的主題。

6.小說結尾段的作用

(1)出人意料式結尾:①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在情理之中。②突出人物形象;③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瀾,使行文富有變化,撞擊讀者心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尋味;④有利於表現……的主題;使主題更加豐富。

(2)卒章顯志式結尾:①解釋前文……的懸念,顯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釋了……的主題或創作意圖。

(3)戛然而止式結尾:①通過留白(留下空白),讓讀者去想像,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藝術想像空間,耐人尋味;②為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留下了空間。

(4)悲劇式結尾:①與前文的美好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②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性格;③有利於表現……的主題;深化小說……的主題;④結局令人感動(惋惜),引發讀者對……的思考,耐人尋味

(5)喜劇式結尾:①情感體驗上,符合主人公(作者、讀者)的理想願望和情感追求,使讀者產生閱讀的欣慰和愉悅感;②主題上,彰顯人性(真善美、道德、法律、社會、人民、真理、寬容、智慧)的巨大力量,反映人民(作者)對幸福美滿人生的嚮往;有利於表現……的主題;深化小說……的主題;③表達效果上: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

(6)首尾呼應式結尾:使小說內容完整,結構緊湊嚴謹,強調……的主題,加深讀者印象,引起讀者共鳴。

7.小說標題的作用

(1)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往往具有點明時間地點、創設故事情境、渲染……氣氛,或者簡潔、醒目、形象、生動、富有詩意的作用。

(2)以物件(物象)為題:往往具有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概括故事情節、畫龍點睛、揭示……的主題、隱含……多重含義、意蘊豐富、寄託作者的……情感等作用。

(3)以形象特徵為題:具有鋪展情節,照應……細節,與……對比,諷刺……,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種個性化特徵、強化……效果,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等作用。

(4)標題的意蘊探究:先點出標題所用的表達技巧(雙關、比喻、擬人、反諷、引用等),再分析標題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如引申義、比喻義、象徵義等)。

8、小說情節的作用

(1)從情節方面說:點明題旨、渲染氣氛、奠定基調、製造懸念、引出下文、做下鋪墊、埋下伏筆、照應前文、承上啟下、推動情節、陡生波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卒章顯志、深化主題、留下現象等。

(2)從人物方面說:表現人物心理、凸顯人物性格、豐富人物形象等。

(3)從環境方面說:描寫自然環境、暗示社會環境、使環境更具典型性等。

(4)從主題方面說:豐富、深化和突出主題等。

(5)從讀者方面說:激發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留下想像空間等。

(二)小說的人物形象

1. 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1)把握人物形象

①概括情節,點明性格特徵。

②概括主人公對他人的舉動關係後,點明性格特徵。

③分析人物正面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細節的描寫以及側面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寫後,點明人物性格特徵。

例如,《守財奴》描寫葛朗臺想撬梳妝匣的金板與歐也妮展開爭奪時手一擺一推的動作,讀者會從這一連串的下意識行為中,感受到葛朗臺佔有金子的瘋狂;《祝福》中,祥林嫂重複敘說「狼吃阿毛」的故事,讀者會從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愛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變化更讓人感受到她生活境況和精神狀態的變化。

④分析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後,點明人物性格特徵。

如《藥》的結尾描寫墳場的自然環境,突出悲涼的氣氛,烘託老婦人失去親人的悲哀。

⑤借用作者和文中其他人的評價,點明人物性格特徵。

⑥鑑賞人物形象,要注意直接(正面)描寫(語言、行動、肖像、心理等)和間接(側面)描寫(正襯、反襯;以人襯人、以景襯人、以場面襯人等)。

例如《藥》中夏瑜這個典型性格,就是通過描寫華老栓、茶客、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關行動、情態、語言,間接描寫、塑造出來的。

(2)答題模式

概括人物形象(如:××是一個外貌特徵+品格、性格特徵+身份地位+的人,注意:形象特點大於性格特點)+結合文本相關內容分析概括。注意分點答題,每點儘量在一條橫線內完成

2.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賞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

1)結構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考慮其對情節的推進作用。人物性格發生了變化,情節是否發生了變化。

2)內容作用:

A對主題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慮對文章主題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會現實和寄託情感。

B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結合社會現實深切理解人物對當代社會的思想指導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藝術價值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這也是作品的真正寫作意圖。

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對主要人物起陪襯作用。②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人的作用,增加小說真實性。比如《祝福》中的「我」。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顯……的主旨。④推動情節發展。

(3)物象的作用。小說引入特別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說主題。②反覆出現、串起相關情節,從而成為全文的線索,兼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③襯託環境,或者具有象徵意義。④豐富內容的作用。

3. 小說主人公的判斷

貫穿情節始終的、著墨最多的、標題有所暗示的、最能表現主題的那個人物。

4.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1)通過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動作、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2)通過人物的內心獨白(或「心理活動」),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3)在主人公與……(人、命運、疾病、戰爭……)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

(4)通過典型環境(時代、社會、生活、法律、階級、習俗等)的描寫,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

(5)通過環境(此處特指主人公所在的景物環境、場景)來暗示主人公……的心情。

(6)通過他人的態度、評價、反應,或者通過作者的介紹、評價來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

5、小說的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1)圓形人物:圓形人物性格較為複雜,住住都是多義與多變的人物。現實中人類的多維性構成了小說中「圓形人物」的創作基礎。在那些深刻的文學作品裡,更能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具有複雜精神內涵的人物。如《飄》中的斯佳麗。

2)扁平人物:也被稱為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他們最單純的形式,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創造出來的。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較單一、突出、鮮明。「扁平人物」的單調雖然乏味,但在諷刺性小說中,卻常常能產生喜劇效果,起到諷刺的作用。如《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

一般來說,圓形人物的藝術性要強於扁平人物,因為前者內涵更豐富,性格中的矛盾會產生足夠的張力。在人物眾多的長篇小說中,往往採取主要人物為「圓形人物」,次要人物為「扁平人物」的做法,兩種人物共同承擔著闡釋主題的任務。

(三)小說的環境描寫

1. 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的作用:

(1)環境上: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如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③渲染……的氣氛,奠定……的基調。

(2)人物形象上:①烘託人物……的心情;②體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的命運

(3)情節結構上:①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為後文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製造懸念;③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④與標題相呼應,詮釋標題的內涵;⑤開頭的環境描寫,引出下文××內容(為下文××作鋪墊),與結尾相呼應;結尾的環境描寫,與上文××內容相呼應,結構完整。

(4)主題上:①揭示……主題;②深化……主旨。

2. 社會環境(社會背景、歷史條件、風土人情、時代風貌、社會關係、政治經濟等)的作用:

(1)展示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

(2)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會基礎。

(3)揭示影響人物行動的因素。

(4)預示人物悲劇(或喜劇)的命運。

(5)揭示社會……的本質特徵,凸顯小說……的主題。

3、對環境描寫(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作用的簡單梳理就是: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奠定全篇的基調;

營造意境與渲染氣氛;

導引人物出場,推動情節發展;

揭示人物性格,烘託人物心情;

過渡和調整節奏,舒緩情緒;

作為象徵,突出深化主題。

【注意】注意區分「分析環境特點」和「分析環境描寫特點」的不同:「環境描寫特點」是要求答描寫環境的技巧和手法。

(四)小說的表達技巧

【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結合文句分析如何運用)+點(點明表達效果)。

1. 敘事視角(即人稱)

(1)第一人稱:①敘述親切自然,便於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②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讀起來有親切感和真實感。(真實自然,但表現受限

(2)第二人稱:①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②抒情自由靈活,便於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讀者。(親切抒情

(3)第三人稱:①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②更能從多方面自由敘述,更靈活自由地反映現實。(客觀靈活、但缺乏親切

2、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

①全知視角:更有利於全方位地表現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各種複雜關係。第三人稱大多是全知視角

②有限視角:第一人稱視角;第三人稱中的傻子視角、兒童視角和成人受限視角(沒有寫人物心理等)。

比如:《塵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視角),《紅高粱》《呼蘭河傳》(兒童視角),2017全國1《天囂》(成人受限視角)

3. 故事情節的敘述方式

(1)順序:事件由頭到尾依次敘述,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條理清晰

(2)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可避免敘述的平鋪直敘和結構的單調,使敘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敘:①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②豐富小說內容,使內容更充實。③襯託中心人物,豐富情節,④深化文章……的主題。

(4)補敘:補充交代……,使內容更充實,結構更完整;豐富了文章內容。

插敘與補敘的區別在於:

插敘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關情況,去掉它並不影響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補敘補入的則是基本事件發展之中的有機環節,去掉它會影響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敘有情節;補敘無情節,前後不必有什麼過渡性的話。

補敘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敘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五)小說的語言賞析

1.從詞語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選用及其效果、修辭使用及其效果、整體語言風格四個方面分析語言。

2.揭示內涵+分析人物塑造的個性化作用+指出手法、句式特徵+語言風格+抒情效果、閱讀效果。

①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等)

②句式選擇(長句短句,整句散句,反問句感嘆句等)

③大量引用古詩詞名句、典故(旁徵博引, 典雅蘊藉)

④使用方言,口語化,通俗易懂

⑤疊字疊詞,押韻音律和諧,朗朗上口

⑥傳神的動詞、形容詞的運用,準確生動

⑦細節描寫(動作、外貌、心理等),細膩傳神

⑧貶詞褒用,褒詞貶用,反語,反諷

⑨語言風格:生動形象、平實質樸(賈平凹)、通俗易懂(明白如話)、使用方言、口語化(老舍、賈平凹、趙樹理)、清新自然(沈從文)、幽默風趣(錢鍾書、梁實秋)、富有文採(劉亮程)、華美、綺麗濃豔(張愛玲、畢淑敏)、典雅莊重(豐子愷)、閒適衝淡(周作人、林語堂)、簡潔凝練、含蓄蘊藉(李商隱)、豪放(奔放)不羈、沉鬱頓挫、富有哲理(周國平)、犀利深刻(魯迅)、調侃戲謔……

(六)探究小說的主題

模式:小說通過寫……(什麼年代、什麼時間、哪類人、什麼事件或行為),表現了(反映了、揭示了)……問題(現象、事實),表達了作者對……(什麼人、什麼精神、什麼現象、什麼行為)的……(謳歌、同情、感嘆、感傷、諷刺、揭露、批判等),從而啟發讀者對……思考(反思、反省、關注、重視等)

(七)探究小說的人物形象

(1)情節的角度。情節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長史,探究人物形象與情節密不可分。

(2)人物自身的角度。看看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邏輯。

(3)主題的角度。主題主要是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體現出來的。

(4)環境的角度。即人物所處的現實環境,看人物與環境的關係。

(5)真實性的角度。考慮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八)小說答題的五大要素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再加上主題和讀者,即構成小說答題的五大要素。無論試題從哪個角度命制,大體要歸溯到這五大答題點。

比如,安徽高考卷《蓑衣》第14題:小說最後兩個自然段頗耐人尋味。請結合全文,從兩個不同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1)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豐滿。小格純樸勤勞而又自尊敏感,結尾隱含著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顯示出她樂觀自信的一面。還可將小格的情感表現得更為充分,通過對蓑衣草的讚美,含蓄地表現了小格對達子的佩服、信賴與朦朧的愛意。

(2)情節結構上,呼應前文且為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結尾照應小說標題,並與前文的蓑衣的多處描寫和達子的編蓑衣的建議形成呼應,同時使讀者心中對小格的未來充滿想像。

(3)環境描寫上,景物特點安謐溫馨,與開篇的環境描寫氛圍一致,使小說充滿了詩情畫意。

(4)思想內容上,所描繪的蓑衣草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象徵新時期農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徵了小格與達子之間萌發的美好情感,象徵了小格和達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使小說主題得到深化。通過對蓑衣草的讚美,體現出人們對傳統事物的重新認識,表現了當時農村青年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5)讀者感受上,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生機勃勃,使小說更具有畫面感和意境美,給人留下審美的空間與回味的餘地。

(來源:徐徐語文坊。感謝徐徐老師。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考文學類文本(散文)備考指要
    散文閱讀是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重要文體之一。近年來,很多同學在高考備考中忽視散文閱讀的備考,他們認為,散文難度大,高考考查的機率小,所以集中火力集訓小說去了。而且近些年的高考,散文的考查頻率也逐步加強,特別是改革先行區,如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區。如何彌補散文學習的缺失,從而進行有效的散文備考?筆者在此以2020年山東卷為例,談談散文閱讀備考策略。【2020年山東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 語文答題技巧最新匯總 2020高考語文答題模板公式 小說詩歌答題方法
    在高考語文複習固然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但掌握一定的語文答題公式和模板將在考試中事半功倍,學會一定的語文答題技巧才能快速提高語文分數,可以說語文萬能答題公式模板是考高分的捷徑。下面是 小編總結的語文高分模板,希望可以給考生一些參考。
  • 記住這些答題技巧,小說類閱讀必得高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點擊右上角轉發本文 小說作為高考常見題型,向來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小說方面的答題技巧,能記住這些「套路」,小說類閱讀便能迎刃而解。
  • 2020高考備考之 小說閱讀理解及答題方法
    03 小說的命題特點隨著越來越多的省份使用課標全國卷,小說閱讀將繼續保持強化態勢——因為在選考內容中,只有小說的閱讀與傳記的閱讀在難度與命題角度上能大致保持均衡從近幾年小說選文與命題的情況看,1200字左右的小小說是高考小說命題的最佳對象。另外,對古今中外的名著則可能會截取某一個片段、某一個情節或某一個場景進行考查。從考查內容看,小說的閱讀重點如下:分析體裁特徵,鑑賞人物形象,賞析故事情節,解讀故事環境,評價寫作技巧,概括主題思想,對文本有關問題進行探究。
  • 「散文」考點術語、答題模板、高考母題……
    【散文知識挖空】考點術語、答題模板、高考母題,一套可以用來檢測學生的散文專題資料!文體特徵一、散文的定義現代散文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考點一詞義、句意理解類2大題型高考文學類文本的「理解」層級包括「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 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英語答題模板
    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英語答題模板在高考英語複習固然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但掌握一定的英語答題公式和模板將在考試中事半功倍,學會一定的英語答題技巧才能快速提高英語分數,可以說英語萬能答題公式模板是考高分的捷徑。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英語答題模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思考 2020-07-1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中語文學習方案,附高考語文主觀題答題模板(黃金版)
    一、適當掌握語文答題模板語文學習一定要日常積累,詩詞鑑賞和文言文考的都是古文,需要一定的文化常識,日常多積累實詞、虛詞用法,了解常考的時代背景。但是主觀題答題還需要遵循答題規範的,按照答題格式,分點作答才能更容易拿高分。這份(黃金版)高考語文答題模板需要掌握,提分秘籍。
  • 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匯總,出爐!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
  • 首屆新高考交卷大智專家解密2020年高考真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尹明亮     作為首屆新高考,2020年高考呈現很多新變化。近期,不少2021年考生家長諮詢2020年高考的命題思想以及2021年新高考的備考策略,一起來看大智學科研究院專家帶來專業解讀。
  • 寒冬送暖,助力高考——山東大學專家教授蒞臨定陶山大附中實驗學校...
    發布日期:2020-11-26 16:05瀏覽次數:111月22日周天上午,寒氣襲人,山東大學數學專家張天德教授、語文專家唐子恆教授蒞臨定陶山大附中實驗學校,給高三學子送來高考前的方法和祝願。學生積極投入,認真思考,真正實現了搶答,最終三個學生以最快的速度,精準的答案獲得了與教授面對面交談的機會,同時還獲得了張天德教授親自籤名的數學專業書籍。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下來同學們迎來由山東大學唐子恆教授帶來的語文盛宴——《掌握規律,精準備考》。唐教授先給大家分析了高考題的變化,針對新高考題型,提出有備無患。
  • 對比今年高考全國十套試卷後,鄭外名師發現河南高考語文試卷具備...
    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訾利利點評名師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張志全2020年河南省高考語文試卷採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Ⅰ卷),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5套卷之一。結構穩字當頭,內容變化細微張志全說,作為「後考試大綱時代」的第一次高考,今年的高考試卷堅持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內」的原則。試卷結構穩定,完全延續了2019年高考的試卷結構。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小說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先掌握好,對做題會有幫助的,建議收藏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備戰高考的學生收藏起來,有好處!小說閱讀審題至關重要,我們要認真對啟發類型題、題目理解、環境分析、人物分析等主要題型的思考,為大家分享了閱讀小說的答題技巧,一起裡看看吧!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另外,還要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尤其要重點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
  • 56本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書目(文學類)介紹之《兒歌300首》
    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昨天介紹了56本小學課外閱讀文學類圖書的第2本《沒頭腦和不高興》,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3本——《兒歌300首》。作品光環:兒童啟蒙教育之書,孩子的親密小夥伴。
  • 高考小說閱讀答題技巧總結(Word版)
    三、探究人物形象確立探究的角度:①情節角度,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成長史;②人物自身角度,人物的舉止應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③主題角度,人物的命運表現了小說的主題;④環境角度,環境造就人物;⑤真實角度,人物塑造符合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 高考語文:奉獻一份小說答題模板給你
    2020小說答題模版一、環境:【情節+人物+主題+讀者】1.小說第一段【開頭】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答:(1)環境上: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描寫了……景象,渲染……氣氛。(3)人物上:暗示了人物……命運、性格、特點(4)主題上:與下文……相照應,揭示了小說的主題。(5)讀者上: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2.小說第六段【中間】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 高考語文卷小說閱讀答題方法
    (2)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對於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緊抓住小說的故事情節.通過情節中的人物語言、動作等,來認識人物形象.(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作用題是現代文閱讀中的重頭戲,經常會考到,一般這種題要從兩方面去回答,一個是內容,一個是結構,二者缺一不可.
  • 山東高考語文使用新高考Ⅰ卷 作文意在引發歷史使命、責任擔當...
    【具體解讀】一、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2020年語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奮鬥精神、增長知識見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北大學子備考錦囊:決戰高考文科之巔!語文、數學、英語……收藏!
    2020高考將至,如何利用剩下的幾十天實現各科學習的突破,可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事情。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專題「策略與方法——決戰文科高考之巔」,希望能給大家展示一些文科科目突破的可能性。提起文科學習,大家印象中可能會有兩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