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毒不過婦人心!在如意死後,呂雉便展開了對戚夫人的報復,先是剃光身上的所有毛髮,後命人砍斷了她的手腳,又殘忍地挖去她的雙眼,用銅水灌聾了她的雙耳,又給她吃了啞藥,即使這樣了,呂后還不滿足,把她又丟進廁所的糞坑裡,做成了人彘(zhi,古人稱豬為彘)」
劉邦這麼愛她,為何她的結局會如此的悽慘,她之前做了哪些事,才導致後來的結果呢?
一 跟呂雉爭寵
劉邦到底有多寵幸戚夫人呢?據說劉邦吃飯的時候都要抱著她,形影不離!
初遇高祖。彭城兵敗,高祖在逃亡的路上,經過一處村莊,此時天已經黑了,項羽的追兵已經趕來,劉邦慌不擇路,一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枯井中,由於天黑看不清,加上枯井旁邊雜草叢生,因此躲過了追殺。
巧的是戚父父女二人正好住在枯井邊上,天亮聽見井中有動靜,二人合力就將劉邦救了起來。
高祖在戚家等待救援,戚父見劉邦相貌不凡,又穿著不凡,經過一番交談,得知是漢王,又見他對自己的女兒眉目間透露著喜愛之情,於是想講女兒戚姬許配給高祖。
劉邦自從見到戚姬的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個楚楚動人的女子,戚姬端莊典雅,清新脫俗,年輕貌美,不似凡塵女子,早已對戚姬動心的劉邦聽見戚父的話,滿心歡喜,於是解下身上帶的玉佩,當作訂婚信物交給戚父。
劉邦對新得到美人愛不釋手,更是形影不離,高祖在吃飯時都要抱著戚姬一塊吃。由於戚姬能歌善舞,有年輕貌美,兩人經常是對酒當歌,劉邦吟詩,戚姬輕舞,兩人好不快活,真是一對神仙眷侶。跟項羽和虞姬比起來他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的呂雉在幹什麼呢?呂雉此時正在楚軍的大牢中替劉邦頂罪。劉邦攻佔了項羽的根據地彭城,項羽非常憤怒,率領著三萬人馬將劉邦的十幾萬打的四散而逃,高祖自知這回是捅了馬蜂窩,要是被項羽抓住,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在逃跑的路上,拖家帶口,極為不便,為了活命,拋妻棄子,劉邦是成功逃走了,但是呂雉他們母子還是被項羽抓住,當了二十八月的俘虜。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呂雉是受盡折磨和痛苦,天天都在膽戰心驚中度過,自己也很有可能被項羽處死。
而劉邦對此卻是不聞不問。直到公元前203年,楚軍和漢軍在鴻溝一合,她們女子這才回到劉邦身邊。
此時的呂雉已經是人老珠黃,加上長年累月的勞動,沒有往日的端莊容顏,完全是一位農村婦女的形象。
好不容易回到劉邦身邊,想訴說一下痛楚,但是此時的劉邦身邊已經有了戚夫人,劉邦有了年輕貌美的戚夫人,自認是看不上人老珠黃的呂雉。
所以在呂雉回到劉邦身邊後,還是一個人獨守空房。漢朝剛建立,各地反王又起,劉邦也是經常外出帶兵打仗,但是陪在劉邦身邊的是戚氏而不是她。
呂雉嫁給劉邦是等於守了一輩子活寡,剛結婚時,劉邦經常不著家,她還要含辛茹苦的照顧一家老小,劉邦起義後,生活更是顛沛流離,四處逃亡,她所做的一切都沒能換來劉邦的一句關懷,還有劉邦的愛。
又見到戚姬如此受寵,心生怨恨,自己默默辛苦一輩子的結果,卻被他人輕鬆竊取,這也為以後戚夫人的遭遇埋下禍根。
二 奪嫡風波
劉邦在公元前206年,就已經立呂雉的兒子劉盈為太子,但是隨著劉盈日漸成熟,劉邦發現他性格軟糯,沒有帝王之氣,一直心懷不滿。
同時戚夫人給劉邦生下一兒子,名如意,劉邦對她們母子更是寵愛有加,戚夫人又經常跟著劉邦,所以也常常給劉邦抱怨,要廢掉劉盈,立她兒如意為太子,對於愛妾的要求,劉邦自然是無法拒絕,屢次想廢掉劉盈的太之位。
但是呂雉在宮中經營多年,暗中拉攏朝大臣,野心勃勃,她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呂雉了。
由於劉邦常年徵戰,身上的舊疾復發,他自知自己時日無多,就決心廢掉太子,因為他明白,只要他死後,自己的愛姬和如意定會遭到呂雉的迫害,所以乘著他還在世,一定要立如意為太子,這樣他們母子二人也能安穩的生活下去。
劉邦不聽張良等人的勸阻,決定在一次朝宴上廢掉太子劉盈。呂雉自然也不能容忍這件事發生,他暗中脅迫張良請來劉邦非常敬重的商山四皓來輔佐劉盈。
在宴會上,劉邦看到太子身邊的這四位老人,詢問後得知是商山四皓,便已經知道廢太子是不可能的事了,呂雉這時也已經是權傾朝野,他也無能為力。戚夫人也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整日以淚洗面。
自此,戚夫人奪嫡願望失敗。奪夫之恨、殺子之仇,這讓呂雉心性大變,他將這一切的怨恨都算在戚夫人身上。
三 幽禁永巷 人彘之酷
劉邦死後,呂雉獨掌大權,高祖生前寵愛的妃子,都被她囚禁起來,呂雉將自己受的委屈,痛苦全部都撒在她們身上,尤其是戚夫人,她被囚禁在永巷,讓人剃了他的頭髮,脖子上戴上鐵項圈,並讓她打穀子做苦役,對她百般凌辱。
在被囚禁的這段時間裡,他還不忘自己的兒子趙王來救她,並作詩「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裡,當誰使告汝?」也正應為這幾句話,不僅給自己招來人彘之禍,還讓自己的兒子如意被呂后設計殺害!
戚夫人最終的下場到底是誰的錯,劉邦寵她十年之久,到死都不忘她,但現實就是殘酷的,在那個年代,女人註定就是政治的犧牲品,她太依賴劉邦,但晚年的劉邦已經無力回天,也就給不了她任何幫助了。
戚夫人受寵那麼多年,卻沒有給自己建立任何勢力,不未雨綢繆,這無疑是致命的,在複雜的政治,後宮鬥爭中,就如同一葉孤舟,漂泊在洶湧的大海中,隨時都會覆滅,這也註定了他悽慘的結局。
我們要以此警醒自己,不要打無準備的仗,也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凡人是經不起失敗,當你孤注一擲時,或許等待你的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