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全世界主要國家均卷進了這場大戰,各國累計的死傷數字達上億人之多。
同時殘酷的戰爭也使得各主要國家的軍隊規模極具擴充,有三個國家的兵力最高峰時都超過了1000萬人。這三個國家是蘇聯、德國和美國,當時我國人口雖然超過上述三個國家,但由於農業國與工業國之間的差異,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如實控人口及經濟能力),我國正規軍兵力的巔峰值沒有超過1000萬。
首先說蘇聯,其當時實際控制區的人口約1.9億人,1941年蘇德戰爭前夕,其軍隊規模就已經達到了500萬人。
蘇德戰爭開始後,蘇軍遭到了巨大的損失,但是蘇聯的動員能力是極為強大的,儘管前線一次戰役就戰損數十萬之眾,但仍源源不斷地動員兵力參戰,以至於蘇聯軍隊中的女兵最後都有80萬人之多。
據統計,蘇軍在戰爭中陣亡681.7萬,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新兵輸送途中死亡50萬人,此外還有大量的傷殘及病殘/亡軍人,其軍人的絕對戰損數可能高達2000萬人。
但是蘇聯近乎於動員了全國的力量,到二戰勝利時,其軍隊總人數達到了最高峰的1280萬人,雖然此時軍隊中青壯年的比例已經不是很高了。
而蘇聯損失巨大的同時也沒讓其對手德國好過,在蘇德戰爭開始前,德軍並沒有遭到慘重損失。但在蘇德戰爭中,德軍也是數十萬地被消滅,其也被迫瘋狂擴軍,到1943年其軍隊人數也達到了峰值。
據統計當年德國正規軍達到了982萬人,黨衛軍(非野戰部隊)和警察60萬人;此外還有90多萬僕從軍、超過200萬本國及外國的輔助人員。
這千萬大軍中的核心部隊在隨後兩年戰爭中也消耗在了蘇德戰場,加之1944年諾曼第登陸後,上百萬英美軍隊在西線登陸,也消滅了大量的軍。
因此到1945年德國宣布投降時,其雖然仍有數百萬軍隊,但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了。
二戰結束時,美國軍隊的總兵力也達到了1200萬人左右,美軍人數有這麼多其實是出乎很多朋友預料的。
其實二戰之前,美軍的兵力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少的。以陸軍為例,1939年時甚至連20萬人都沒有。隨著形勢日益嚴峻,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其軍隊規模才稍微想那麼回事兒。
但是美國地理位置優越,本土不是交戰區,同時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上工業能力最強的國家,其能有條不紊地徵發、訓練並投入軍隊。因此美軍的擴充非常快,而且美軍的武器配置最為齊全,同時戰前接受的訓練也最為充分。
而在實際作戰中,美軍的傷亡並不是特別大,其從來就沒有面臨過兵源枯竭的問題。
隨著美軍在歐亞兩大戰線的全面投入,其軍隊人數也達到了上千萬人之多。當然了,由於美軍的現代化程度高,相當數量的軍人其實並不是一線突擊部隊,而是輔助部隊,因此光看作戰番號的話,是對不出來的。
二戰時的日本,全國人口有7800萬人。日本並非純工業化國家,因此在動員兵力的時候遠不如美國那麼輕鬆自如。
1937年其全面侵華時,常備陸軍不過40萬人左右,這是日本當時最優質的兵員,訓練最充分,身體等條件也最好。
這批兵力在隨後幾年的戰爭中被消耗大部,為了應對日益擴大的戰爭,日軍兵力迅速擴充到了百萬人以上。
1941年偷襲珍珠港之後,實力完好的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精銳陸軍也在島嶼戰中一處處被殲。
到戰爭後期,無論在太平洋戰場還是中國戰場,日本兵員質量已經很難看了。
1945年,日本為了準備所謂的「本土決戰」,硬是拼湊出了所謂的720萬大軍。
其中日本投降時集合在其本土的有370萬人,此外日本還編組了所謂上千萬人的民兵。但其實此時工業能力已經耗盡的日本已經無法為其軍隊提供足夠武器了。
中國戰場是二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到1941年間,儘管中國軍隊武器和訓練水平均不如日軍,但依然消耗掉了日軍訓練最充分、質量最高的一批陸軍兵員。
1941年之後,中國戰場的日軍數量依舊在百萬人之巨,牽制了其大量精力。
那麼,中國戰場上兵力最高峰出現在什麼時候呢?
全面抗戰之初,我國正規軍總兵力約200萬人,隨著戰爭的推進,軍隊規模也在不斷擴充。到1943年全國正規軍的兵力達到了最高值,這一年國民黨軍有650萬人的員額,八路軍、新四軍總計約46萬餘人,全國正規軍約700萬人。
但是國民黨軍當時吃空餉、虛報兵額的情況比較嚴重,因此實際兵員可能沒有650萬人。
之後國民黨1944年豫湘桂會戰中損失50至60萬兵員,而且抗戰末期也不斷壓縮編制、壓減缺額,因此到抗戰勝利時帳面兵力加上八路軍、新四軍兵力也沒有超過700萬人。
二戰時,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什麼反倒不是兵力最多的呢?
其中一大原因是日軍侵佔了我大片國土,這些地區往往是人口稠密區,活動在日佔區的八路軍、新四軍的主要兵員是來自於在日佔區開拓的根據地參軍青年,或者是從日佔區來參軍的兵員。
國民黨軍的主要兵員來自於大西南後方和華南日軍勢力範圍之外的區域,其徵兵的主要方式為拉壯丁。
據統計,抗戰中徵發的壯丁總數超過了1400萬人,其中大西南區域的四川徵2578810人、貴州徵580416人、雲南徵374693人、廣西徵808046人;另在與日軍相持的河南徵1898356人、湖南徵1570172人、廣東徵925873人;其餘是在其他省徵發的。
實際到位的壯丁數約1200萬人,但由於壯丁輸送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使得上百萬壯丁沒抵達戰場便死亡、逃亡;還有相當一部分壯丁不是服兵役,而是服交通役;服役的那一部分中由於交戰損失以及大量的非戰鬥減員,因此國民黨軍即便是上報了空餉數額,其巔峰時期也不過帳面上的650萬人。
當時英國也動員了不少部隊,不過大量是英屬殖民地的武裝;至於其他國家,法國沒怎麼打就投降了,義大利「戰五渣」,其他中小國家我們就不再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