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凌晨,郫都區三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檢測點內,檢測人員為居民做核酸檢測並記錄信息。 (記者 韋維 攝)
12月12日18時,夜幕再次降臨,西華大學的操場上,年輕的學子在笑、在跑。前一天晚上,他們在這裡接受了核酸檢測採樣。笑聲,重回校園。
12月11日18時-12日18時,這是成都市郫都區一個特別的24小時。成都21個區(市)縣4000餘名醫務人員,穿過凜冽的夜,捧出溫暖的心——他們披著星光,身裹寒霜,從夜幕到黎明,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不知疲累地重複著採樣動作。12日18時,採樣工作基本結束,累計採樣783371人。
郫都24小時,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與時間賽跑
11日19時,金牛區醫療隊進入西華大學採樣點。來自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和金牛區人民醫院等醫院的醫生在操場上設置了20個點位。因第二天有英語四六級考試,參加考試的學生和監考老師率先接受核酸檢測。
此時,來自成都21個區(市)縣的4000餘名醫務人員,迅速集結到郫都區297個採樣點開展工作,一場通宵達旦、爭分奪秒的戰鬥打響了。
11日20時,在其中一個採樣點,記者遇到了郫都區新經濟和科技局的志願者團隊,很多人手臂上戴著「黨員志願者」的袖章。「按照區上的部署,我們局要派出10人參與今天晚上的核酸檢測工作,結果全局20多人報名要求參加。」該局局長趙東說,此前他們已經參加了犀浦街道、郫筒街道的核酸檢測工作,前一天忙了一個通宵。
為最大限度保障專業隊伍高效工作,郫都區9000多名區級、街道、村(社區)幹部下沉到各採樣點,2.5萬餘名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網格員參與檢測工作。
12日0時,郫都區的氣溫降至5攝氏度。沒來得及吃晚飯、帶厚衣服的醫療隊隊員們,在寒夜中奮戰。
「每次網上看到你們奔赴前線,我都能感受到你們的熱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在中國,總有可愛的人為我們保駕護航。」12日0時30分,西華大學首批師生的採樣基本完成,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張醫生的手裡多了一沓學子送來的感謝信,「讀到這些信,心裡很溫暖。」
與自己比拼
12日1時,在三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兩位來自成華區第七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正在為剛來的幾位市民採樣,一人手抄市民身份信息,一人負責採樣。
由於長時間寫字,醫務人員黃麗的大拇指痛感明顯,「已經抄了200多人的信息了,抄寫的速度越來越慢。」
隔著幾米遠的地方,黃麗的幾位同事脫下防護服,一路小跑進黨群服務中心,「晚上7點多我們開始在這裡工作,一直到現在,沒去上過一次廁所。」醫務人員韓娟說,大多數同事穿著成人紙尿褲。
入夜後,只有很少的市民來接受核酸檢測。黃麗和同事們商量後,留下2個人值守,其餘人抓緊時間休息,保持體力。稍作休息後,韓娟等人各泡了一碗方便麵。這是自11日的午飯後,他們的第一頓飯。
快速吃完,大家抓緊補覺。3個小時後,第二波檢測高峰將來臨。
與病毒較量
12日4時30分。三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的醫療隊隊員陸續醒來。冷水洗了把臉,幾位姑娘又穿上「戰服」上崗。
5時許,大批人員湧入採樣點:撕開包裝袋、取出棉籤、取樣、裝樣……直至8時記者離開該點位時,前來採樣的市民絡繹不絕。
7時,簡陽市醫療隊來到位於金沙社區的平樂老年康樂苑,上門為這裡的老人採樣。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養老院內現有近50位老人,年齡最大的已是101歲高齡。
醫療隊領隊任小兵今年初曾到武漢支援抗疫,是成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成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共產黨員。看到不少老人有些緊張,他不停地安撫他們:「不用怕,我們都是專業的。」
12日13時,久違的太陽露出雲端。合興社區幸福路小遊園的採樣點,已經看不到長長的隊伍。「上午11時左右,來這個點的人就比較少了,現在就只有零星幾個人了。」留守現場的紅光街道衛生院的曾醫生介紹,待全部檢測完成後,他們將負責收集轉運現場的醫療廢物。
12日17時左右,集中採樣工作陸續完成,馳援郫都的醫療隊陸續離開。
「豆瓣醬加油!」12日21時,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疫情防控專題發布會上,郫都區區長劉印勇特別向支持郫都抗疫的防疫專家,各兄弟區(市)縣醫療隊隊員和社會群眾表示感謝。 (王晉朝 記者 王國平 蔣君芳)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