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鏡師:一部影片畫九千幅圖

2021-01-20 人民網

分鏡師王川正在紙上畫分鏡圖。

  本報記者 周南焱

  望京科技創意產業園一幢辦公樓的四層,無論白天什麼時間,都能看到數十位年輕人在埋頭製作動畫電影。牆上張貼著動畫片的海報,公示欄還醒目標註著「《魁拔2》離殺青還有××天」的字樣。大平臺一排排的辦公桌顯得有點擁擠,有點類似網吧的感覺。作為青青樹動漫公司的董事長,王川不設自己單獨的辦公室,也是一張普通的辦公桌,桌上擺著電腦和觸摸顯示屏,還有筆和紙張。在這裡,他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電影分鏡師。

  在普通觀眾眼裡,分鏡師是幹什麼的,對製作一部電影起著什麼作用,可能有點陌生。王川打開電腦裡的一個文件,一連串類似連環畫的圖片跳了出來,有的圖片畫面場景細緻入微,有的圖片則寥寥幾筆,僅畫出人物輪廓,每幅圖片還配有文字說明。這就是他畫的《魁拔2》的部分分鏡圖。他拿起桌上的一把定位尺,裝上一張白紙,就在紙上畫分鏡圖。

  王川畫分鏡圖已經20年了,在業內資歷很深。「分鏡是導演的工作語言,表達他對電影的意圖。跟實拍的故事片相比,動畫電影的分鏡更加嚴謹,一定要把一格一格的分鏡圖畫出來。」他介紹,拿一部動畫片來說,先寫好了劇本、設計好動漫形象,然後就要根據劇本畫分鏡圖。

  他打了個比方:畫分鏡,就是把劇本文字轉化為畫面,用一幅幅圖來講故事。王川經常和其他主創一起,討論電影裡的人物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討論每個細節,然後再動手畫。他解釋,畫分鏡圖跟連環畫不一樣,必須腦子裡裝著觀眾,考慮觀眾坐在影院裡看電影時的視聽感受,要用畫面把故事講得流暢,讓觀眾看得舒服,「最厲害的分鏡師就是能把一個無聊的故事講得很有吸引力。」

  一部時長一個半小時的動畫電影,大概有兩千個鏡頭,但要畫六千至九千個分鏡圖。「我們團隊有十幾個分鏡師,大家一起畫,但我一個人要畫一半。」王川打了個手勢說,順利的話,一天能畫五十幅,但沒有想法的時候,一天可能一幅也畫不出來。只要沒有其他事情,每天他都會坐在桌前畫分鏡圖,一天要畫十幾個小時。跟故事片不一樣,動畫電影要求分鏡圖最好不多不少,畫多了就白白廢棄了。《魁拔》畫了很多場戲,但最後都扔掉了,「可能你畫了兩個星期都白幹了,真的很心疼!」

  只有畫好分鏡圖,動畫電影才能進入後續製作環節,最後變成一部銀幕上的大電影。用王川的話來說,要是分鏡師不行,整部動畫片肯定不行;畫分鏡圖十分考驗一個人的耐性,需要坐下來踏踏實實畫,耐性不足的根本幹不了這一行。

  王川畢業於北大中文系,他笑稱畫分鏡跟寫小說一樣,也是一門講故事的藝術。分鏡師只要具備基本美術功底就行,並不需要像畫家那樣作畫,掌握講故事的節奏更重要。他還經常看美國電影來「充電」,連連稱讚《蝙蝠俠》系列導演諾蘭的分鏡畫得特別好,「幹這行的一眼就能看出來,誰很厲害誰很一般!」

  王川對自己創作的動畫片很有信心。費時四年製作的《魁拔》去年推出後,票房雖不如意但口碑極佳,為國產動畫掙了顏面。《魁拔2》有望不久以後也將登陸影院,這部影片他僅畫分鏡就畫了九千多幅圖,耗費他近一年的心血。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探訪電影分鏡師:一部動畫影片要畫九千幅圖
    探訪電影分鏡師:一部動畫影片要畫九千幅圖 在這裡,他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電影分鏡師。  在普通觀眾眼裡,分鏡師是幹什麼的,對製作一部電影起著什麼作用,可能有點陌生。王川打開電腦裡的一個文件,一連串類似連環畫的圖片跳了出來,有的圖片畫面場景細緻入微,有的圖片則寥寥幾筆,僅畫出人物輪廓,每幅圖片還配有文字說明。這就是他畫的《魁拔2》的部分分鏡圖。他拿起桌上的一把定位尺,裝上一張白紙,就在紙上畫分鏡圖。
  • 《我不是藥神》曝分鏡稿 分鏡師王浚賀浮出水面
    分鏡師王浚賀(左二)與《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認真探討電影中網易娛樂7月13日報導 作為暑期檔的「重頭炮」《我不是藥神》在7月拉開帷幕,影片收穫超高口碑的同時,更斬獲了超高票房。觀眾被其背後所勾勒的現實畫相吸引,不少觀眾將其譽為「不負電影之名」「找回了中國電影的尊嚴」。本片的幕後故事同樣引人期待,不論是從導演創作、拍攝技巧還是劇本寫作、分鏡設計等領域,《我不是藥神》可謂字字珠璣、幕幕戳心。目前,《我不是藥神》票房已突破累計達20億,勢頭還在持續爆發中。本片的珍貴分鏡稿於近日曝光,一格格畫面的展現讓我們看到分鏡師在其中的精心設計和全情投入。
  • 坦克漂移就是他畫的!《戰狼2》分鏡師在杭讀研二
    他是《戰狼2》的分鏡師之一,剛剛提到的這幾場重頭戲的分鏡頭畫面,都出自他之手。什麼是分鏡師?其實,這個職業早已是好萊塢工業體系裡的標配,主要負責的是將畫面基本構圖和運鏡時間等,詳細地準備好,電影開拍時,導演幾乎能按照每個畫面進行調度、拍攝。通俗地說,張一鳴做的事,就是根據劇本,用素描或者速寫的方式把畫面畫出來。
  • 好萊塢電影大片,分鏡師了解一下,帶給我們太多的視覺盛宴
    他的工作是要結合導演的想法,把劇本,或者是漫畫裡的情節,畫成電影的分鏡頭,來確定整部電影的視覺風格,他就是好萊塢頂尖的分鏡師,加布裡埃爾·哈德曼。一般情況下,分鏡師是會被最早確定下來的。至少是劇組裡第一個被僱傭的,除了導演和製片人。主持人:但到底分鏡師對於電影整體的創作和質量,有多重要呢?加布裡埃爾·哈德曼:電影其實相當的複雜,視覺特效和真實拍攝的鏡頭結合在一起,所以他是個規模龐大,而且十分複雜的過程。所以,準備分鏡頭故事板,或者任何的預視覺化過程,都是為了讓電影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提前做好準備。
  • 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群展大揭秘
    在電影歷史走過 125 年之際,我們精心打造了一場關於「光影」世界的展覽,嘗試通過電影製作中最具魅力和藝術性的內容——分鏡,來揭秘電影誕生的始末。我們從電影中尋找對生活和靈魂的慰藉,電影則從我們的生活中汲取靈感和創意。深究一部影片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時,我們會發現,在一幕幕場景呈現於銀幕之前,電影畫面其實早已浮現於導演、分鏡師和美術師的一張張手稿之上。
  • 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大揭秘!《阿凡達》分鏡手稿首次亮相!
    當我們探究一部影片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時會發現,在一幕幕場景呈現於銀幕之前,電影畫面其實早已浮現於導演、分鏡師和美術師的一張張手稿之上。在電影製作中,分鏡的魅力在於成片之前揭秘創作的初始靈感,觀眾得以進一步沉浸在創作者的世界,在一幕幕的分鏡中汲取個人情思與生活裡的觸動。
  • 電影誕生125周年,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來了!
    《火車進站》影片截圖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那一列「仿佛要衝出銀幕」的火車,曾讓巴黎咖啡館裡的觀眾大驚失色。125年過去,這種被稱為「電影」的「造夢藝術」,已然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新展——「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正打開一個通往電影造夢者「腦內劇場」的入口。由開眼App特別企劃的這場展覽,將中外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電影製作素材匯集起來,試圖通過多種維度來呈現電影的前期創作思路及背後故事。
  • 《戰狼2》與您分享如何畫分鏡
    我們做《大聖歸來》的時候是一共有三個分鏡師,前期一直是兩個。有人負責文戲,有人負責動作戲。因為在動畫電影裡故事板實際上是作為整個故事創作的語言,所以說,我們磨合的時間都會很長。我們最初拿到的劇本會是一個相對比較粗的第一稿,其中還有非常多的內容和影片的細節都需要在故事板繪製的時候和編劇、導演溝通創造出來,所以說整體的時間會比較長。
  • 什麼是分鏡師!!
    分鏡師:在大型電影,電視,動畫,還有廣告製作前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職業!也俗稱電影設計師,腳本設計師,分鏡設計師。相當於副導演,要求擁有導演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是結合攝影師和剪輯師的複雜職業!簡單來說,分鏡師出來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外,還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電影語言和鏡頭語言的基礎知識。具有電影文字影像化的能力,也就是用圖像編寫文字劇本提供的故事。一般來說分鏡頭設計師要設計並說明場景的一切布景設置,故事發生的時間和空間,人物角色的動作,以及呈現給觀眾畫面的效果等等!
  • 徐克手繪分鏡圖曝光 網友:漫畫家才是正職
    南方都市報報導  記者許嘉 這兩天,徐克親自手繪的電影分鏡草圖又被扒出來「示眾」了!網友們看過後,紛紛膜拜,「做導演其實是徐克的兼職,漫畫家才是他的正職啊!」「讓大家直觀了解其腦洞!」「中國動漫就靠你了!」  日前網曝的手稿包括《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0)、《龍門飛甲》(2011)、《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等影片。
  • 《阿凡達》電影分鏡手稿展出,別樣的藝術影展可以有
    9月25日,由開眼App主辦的「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開幕儀式在北京舉辦。《臥虎藏龍》《赤壁》等電影的美術指導、視覺藝術家葉錦添,以及開眼CEO王燁等嘉賓出席了活動。本次展覽匯集了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的電影製作素材。
  • 「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
    一部電影的完美呈現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前期「打磨」,分鏡頭作為電影製作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對電影的展現效果起著關鍵作用這一次的2020北京電影分鏡手稿展便是一次對影視結構圖像的深度剖析,給你一次近距離與電影對話的機會。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電影製作背後的故事,那就來現場看看吧!該展是開眼Eyepetizer為致敬電影誕生125周年而攜手國際國內頂尖導演打造的一次大型展覽,這裡匯集了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電影製作素材,帶你揭秘電影誕生的始末。
  • 【展訊】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全攻略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電影手稿也是飛機稿——一部電影的誕生,就是一個飛機稿成真的故事。 從電影藝術創作的源頭出發探究、審視、發現,通過四個不同的展區板塊,多角度多維度勾勒光影之前的故事。 中外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的、難得一見的電影製作素材匯集於此。
  • 《哈利·波特》《大魚海棠》等電影分鏡手稿亮相,引影迷打卡
    在北京798藝術區的愛馬思藝術中心,正在舉行的「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不僅首次展出了眾多經典大片的分鏡手稿,還融合多種科技手段,引得眾多影迷前來打卡,了解電影分鏡的藝術。
  • 「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開幕 《阿凡達》首展
    > 自1895年誕生至今,電影行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帝國,更成為了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走進「光影之前」的藝術世界 本次展覽匯集了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的電影製作素材,從電影藝術創作的源頭出發,去探究、去審視、去發現,通過四個不同的展區板塊,從多角度多維度呈現電影的創作思路和背後的故事。
  • 大師級分鏡頭對一部電影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是廣為流傳的徐克、張藝謀和姜文的手繪分鏡圖:傳神的表情《龍門飛甲》實拍與分鏡對比圖這麼多年來,徐克始終保留手繪鏡頭的習慣,靈感來了就會畫上幾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七劍》、《蜀山傳》、《智取威虎山3D》等電影的手繪鏡頭都是無一例外地華麗漂亮
  • 你知道什麼是分鏡嗎?
    一部成功的電影,一個精緻的廣告,一本成功的漫畫,一臺華麗的演出,一場驚豔的視覺體驗,都離不開一個成功的分鏡創作。【1】分鏡又叫做故事版,來源於早期電影製作,在電影拍攝之前根據導演的要求,用圖表的方式來說明影像的構成,以連續的畫面以一次運鏡為單位作分解,並且標註運鏡方式,時間長度、對白、特效等等。現代分鏡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比如有漫畫分鏡,舞臺表演分鏡。在早期漫畫製作中,分鏡稿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包括分配頁數,定製每頁內的格框劃分及漫畫內容等,漫畫中也叫分格。
  • 分鏡師王浚賀解讀《藥神》:不止有好故事的殼,更要有創作的魂
    電影火爆的背後,幕後趣聞猶如佳釀迴腸,值得細細品味。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爆暑期銀幕,幕後團隊製作的用心程度,一度讓網友們交口稱讚,而分鏡師王浚賀(曾用名 王俊賀)正是這群默默耕耘的幕後工作者的其中一員。
  • 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展全攻略 · 探秘電影誕生始末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中外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的、難得一見的電影製作素材匯集於此,從電影藝術創作的源頭出發,去探究、去審視、去發現,通過四個不同的展區板塊,以全景式的鋪陳方式,從多角度多維度勾勒光影之前的故事。
  • 分鏡在拍攝中的重要性
    一部完美的電影,一個精巧的廣告,一本好看的漫畫,一場精美的演出,一場驚豔的視覺體驗,都離不開一個好的分鏡創作。 分鏡又叫做故事版,來源於早期電影製作,在電影拍攝之前根據導演的要求,用圖表的方式來說明影像的構成,以連續的畫面以一次運鏡為單位作分解,並且標註運鏡方式,時間長度、對白、特效等等。